王晨昊 張鵬 馬一棉
摘要:培養數以億計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國工匠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標。文章以通信專業核心課程通信工程CAD設計為例,在深入分析該課程特點的基礎上,堅持“三位一體”課程目標,積極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充分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提出了實施課程思政建設的途徑和方法,并付諸教學實踐,為課程改革、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研究成果對于其他高職院校同類課程思政建設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職業教育;通信專業;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思政;“三位一體”目標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4)09-0155-04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0 引言
通信行業是關乎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的重要行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高速率、大帶寬的通信需求也日益增強。2021年11月,工信部正式印發《“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全面部署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推動全光接入網進一步向用戶終端延伸[1]。隨后,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相繼發布了省屬“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光纖網絡建設,構建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機動靈活、天地一體的應急通信網絡[2]。隨著5G通信網絡建設和骨干網進一步演化升級通信技術領域的高速發展為我國建設網絡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是,國際競爭日益激烈,歐美一些發達國家企圖通過對我國華為、中興等一批通信企業的制裁以達到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高職院校,應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實現課程育人。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單純一條線的工作,而應該是全方位的。要完善課程體系,解決好各類課程和思政課相互配合的問題”“解決好推動其他教職員工和思政課教師相輔相成的問題,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貫通人才培養體系,發揮融入式、嵌入式、融入式的立德樹人協同效應。[3]”
通信工程CAD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是高職院校通信專業的關鍵課程之一,在教學改革與實踐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為課程思政而思政,而要在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全方位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機融入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家國情懷等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思想品德好、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通信專業技術人才,從而實現課程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1 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特點分析
作為高職院校通信專業進行崗位能力培養的一門專業必修課,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工程實踐性強
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圍繞通信工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課程內容緊密結合實際通信工程項目,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點廣泛應用于通信電源設計、通信線路和通信機房等,對培養通信工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實踐能力意義重大。
1.2 專業知識交叉多
高職院校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以實際通信工程設計和施工為出發點,針對不同的工程項目,要求學生掌握不同的交叉專業知識。以課程中通信線路設計部分為例,由于光纜線路在實際工程項目中,可以選擇管道敷設和架空敷設等形式,因此學生除了學習基本的光纖知識通信外,還需要學習部分土建專業相關知識,比如,架空敷設時架空桿的基礎需要的混凝土和鋼筋配比,管道敷設時挖方和填方工程量的計算等,均需要跨學科、專業進行學習。
1.3 緊貼市場前沿
隨著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市場上通信類產品種類繁多且技術迭代迅速,沿襲20世紀80、90年代,選擇同步數字體系作為通信骨干網絡傳輸技術進行講解的通信工程設計相關內容顯然已過時。因此,在課程教學中要密切結合當前通信領域和信息通信產業發展新趨勢,適時更新教學內容,緊密對接產業發展和崗位需求。2018年,西方一些發達國家開始對華為、中興等中國通信公司實施制裁措施,我國通信行業的發展面臨巨大挑戰[4]。立足國際背景,本課程在培養學生扎實的通信專業知識、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較好的創新精神的同時,還應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引導學生胸懷“國之大者”,激發學生投身中國通信產業建設的使命擔當和自信自強精神,培養立場堅定的大國工匠。
2 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蘊含的課程思政元素分析
高職院校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專業性和技能性均很強,分析和挖掘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2.1 課程目標中蘊含愛國主義情懷和自強自立精神等思政元素
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是高職院校通信工程專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之一,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的“三位一體”課程目標和專業融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的職業教育教學實際特點要求高職院校教師在傳授科學知識、培養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深刻感受我國通信技術的發展歷程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從而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還要引導學生了解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對芯片、半導體等信息通信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封鎖和壟斷,以及對我國通信產業的打壓和遏制,促使學生認識科技的強大力量,增強大學生對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擔當,激發他們技能報國的愛國情懷,增強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的自信自強。
2.2 課程內容中蘊含誠實守信和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
課程內容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是實現“潤物細無聲”課程思政的關鍵要素。AutoCAD是目前通信工程設計從業人員常用的一款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具有便捷、高效、標準精確等特點,圖面質量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將設計人員從繁重的傳統手工繪圖工作中解脫了出來[5]。首先,本課程重點內容AutoCAD軟件的操作和應用部分主要是教會學生運用軟件制圖,涉及點、線、面、體等各種幾何形態。在點與線等二維圖形繪制教學中,可以關聯中國傳統文化中陶器上的魚飾紋、周易中的八卦圖、明清家具、徽派建筑,以及傳統文化中的波浪線、折線、圓、橢圓的應用等;在圖形區域填充與繪制教學中可以引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對稱美,對比與調和、節奏與韻律等美學法則;在文字繪制教學部分,涉及文字樣式、特殊字符、文本編輯與快顯、文本旋轉與調整等內容,基于計算機中豐富的字體、字符等數據庫,引導學生學習了解現代漢字從甲骨文、金文、篆、隸、草、楷、行等形態演變的過程,充分認識漢字的魅力,從而增強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此外,在圖層、圖塊、圖形編輯、圖形顯示等點、線、面、體組合教學內容部分,培養學生由簡到繁、層層遞進的思維方式;制圖規則中的投影關系,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論,全面、系統、客觀、辯證認識事物,不以偏概全。
第二,基于AutoCAD軟件中有關設計規則、設計標準等規定和應用,挖掘依規依矩、遵紀守法、堅持質量標準等思政元素,引導學生養成認真嚴謹、實事求是的工程行為和習慣。
第三,技術的便利也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CAD提供的復制、粘貼、存儲等命令,為抄襲模仿、學術不端提供了更大的誘惑,基于此,挖掘誠實、守信等道德品質元素。同時,針對AutoCAD軟件的版權使用,教育學生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培養對于公共秩序的敬畏感。
2.3 課程性質中蘊含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
本課程采用雙師型師資授課,無論在內容設置上,還是在教學要求上都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際操作訓練,具有很強的工程實踐性。因此,工匠精神培養自始至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項目驅動等啟發式教學策略,注重在實際工程實訓項目和任務中引導學生學習設計的思路、方法、流程和設計重點、技術難點等;完成項目的經驗總結、利弊得失、收獲與體會,使學生全方位、全流程感受工程項目的設計過程;通過挖掘通信工程外業勘察、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等具體案例中所蘊含的愛崗敬業、開拓進取、持續專注、精益求精、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等工匠精神,以及通信行業先進人物的事跡,教育引導高職學生增強“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積極進取精神,提升學生思想素養與道德品質。
2.4 課程內涵中蘊含生態文明理念等思政元素
在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背景下,建設生態文明、綠色美麗的宜居環境,是時代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必然選擇[6]。本課程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念,認真吸取通信局(站)節能設計規范(YD∕T 5184-2018) 等設計標準,提升學生在日常行為中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的行為表現。
3 高職院校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思政建設途徑
基于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特點,以及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分析,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三個維度提出高職院校通信工程CAD設計的課程思政建設途徑,旨在達成課程目標、實現課程育人。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思政實施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
3.1 教學目標重塑,深度融入價值目標
確立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有機統一的“三位一體”教學目標,通過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的學習,既提高學生的通信工程思維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高尚情操、職業道德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重塑教學,首先確立知識傳授目標。注重打牢學生的知識基礎,突出通信工程CAD設計方法論的傳授,重視工程知識的教授。其次,確立能力培養目標。培養學生運用AutoCAD進行通信工程設計的能力,有效解決通信工程設計施工實際問題,在教學實訓實踐中引導學生深刻感受通信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將知識技能學習與工程實際應用緊密結合,深化學生的工程思維與能力培養。最后,確立價值塑造目標,將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高尚道德品質和大國工匠精神等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在教學活動中自始至終堅持正確的價值引領,教育引導學生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7]。
3.2 教學內容重構,有機融入思政元素
隨著5G技術和現代通信行業的高速發展,社會對掌握通信綜合職業素養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包括通信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維護、網絡優化和技術服務支持等高技能崗位的人才需求持續增長,對高職院校通信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理論基礎,更要具備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能力。
首先,教學內容突出工程實踐性,將課程思政教學元素有機融入實際工程實訓項目。例如,在通信線路工程設計教學部分,教師結合項目實際需求,預先準備外業勘察資料,設置不同的施工環境。學生結合不同的施工環境,設計合適的線路路由,計算需要的工程量,并開展小組討論,分析和明確設計理由。最后,由教師結合小組討論,從設計規范、工程造價、設計是否能夠指導施工等方面給出意見和評價,提升學生綜合職業素養。教師應既做“經師”,又為“人師”,以自己在教學工作、企業工作中的嚴謹作風、高超技能、專注的態度為學生做榜樣,言傳身教,躬親示范,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引導學生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高質量畫好每一張圖紙、做好每一次設計,注重培養學生精益求精、嚴謹務實、吃苦耐勞的工匠精神。
第二,教學內容要對接產業前沿知識點,圍繞我國通信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現狀和世界信息通信領域的最新發展形勢組織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結合國家5G、千兆光纖網絡、IPv6、移動物聯網、衛星通信網絡等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構建,以及“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力爭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和通信領域規劃、典型人物、事件案例的講授,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和歷史使命感、民族自豪感。
第三,注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教學中采用文化元素作為設計案例,把傳統文化中的圖形、建筑、書法、對稱與協調等文化和審美元素融入教學與訓練案例中,在專業技能培養中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引導學生增強文化自信、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3.3 教學策略重建,有效引入啟發式教學方法
傳統的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主要專注于繪圖軟件的使用和具體操作技能的培養,對于育人價值目標的實現十分有限,為了實現課程育人,要促進專業技能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首先充分發揮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優勢,采用問題牽引法、案例教學法等啟發式教學方法,以工程項目設計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驅動課堂教學,帶領學生經歷完整的通信工程設計項目,從工程可研性報告,到外業勘察,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直至最終的技術交底。通過嚴格把好實訓實操關,對學生進行能工巧匠的初步訓練,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感知和培養工匠精神。其次做好教學設計,采用BOPPPS教學模式,注意完善教學導入、教學目標、前測、參與式學習、后測和總結等教學環節,充分利用當前通信行業發展迅速、國際競爭激烈的現實特點,采用案例教學,開展思政專題討論,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思辨能力。通過教師對教學精心設計和組織,將課程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學全過程。最后加強學生實操訓練環節,采用理論教學和實訓1:1的學時設置,培養學生科學嚴謹、團隊合作、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勤于思考的優良學風和作風。
4 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思政建設初步成效
經過三年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在包括通信工程CAD設計等課程教學在內的專業計劃培養下,用人單位對學生的綜合評價越來越好,尤其在思想政治素質和工匠精神等方面評價很高,學生的就業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1 知識傳授
考試成績是衡量教學效果和知識傳授的重要標準。圖2所示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在2018-2022年期末考試的平均分數。該課程在大二春季學期為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從圖中可以看出,自2019年春季學期開始實施課程思政建設以來,學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得到了有效提高。雖然2021年受疫情影響,主要采用線上教學方式,期末平均成績有所下滑,但整體上與教學改革之前相比還是有了明顯提高。
4.2 能力培養
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具備獨立設計和操作實際通信系統的能力。為此,該課程設置了三大部分、九個實訓環節,以通信線路工程設計部分為例,學生需要完成通信線路工程外業勘察、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三個實訓環節。通過課程思政建設,從圖3中可以看出,學生在獨立操作實際通信系統和設計能力方面得到了顯著提高,有效地實現了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同時,課程實訓成績的逐步提升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等教學目標的實現成效。
4.3 價值塑造
課程思政價值塑造的成效集中體現在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和認可上。通過包括通信工程CAD設計在內的課程思政的實施,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專業畢業生不僅獲得了專業知識和技能,還得到了正確的價值觀塑造。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總體評價為作風扎實、吃苦耐勞、扎根一線、愛崗敬業、專業技能好,對畢業生認可度有了很大提高,學生就業質量大幅提高。2018級-2020級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統計情況如圖4所示,2020級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全班32名畢業生中,在本專業就業和升學的比例占到了81.25%,其中,16人(占比50%) 從事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技術工作,進入了珠海世紀鼎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友華通信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等通信類企業,從事通信工程設計、施工等工作;10人(占比31%) 通過專升本考試繼續攻讀通信專業本科學位;4人(占比12%) 報考公務員,2人(占比6%) 選擇自主創業。全班同學在就業選擇和職業發展中秉持著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彰顯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5 結論
本文對高職院校通信工程CAD設計課程進行了課程思政的探索與總結,課程思政作為落實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三位一體”課程目標的重要抓手,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實施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高職院校擔負著培養未來大國工匠的重要使命,應充分認識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積極轉變教育理念,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式,不斷探索和深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 工信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https://wap.miit.gov.cn/jgsj/txs/wjfb/art/2021/art_f570d85e2565443abec9d5642f46694a.html,2021-11- 16.
[2] 陜西省通信管理局.陜西省“十四五”信息通信業發展規劃[EB/OL].https://shxca.miit.gov.cn/xwzx/tzgg/art/2021/art_ bdc9 b4adc955459e81395db70a4db132.html,2021-11-24.
[3] 王利軍.論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論原則:歷史·邏輯·現實——基于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22,34(10):14-19,49.
[4] 譚毅,吳玉婷.課程思政指引下高職專業核心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研究——以通信工程設計與監理專業為例[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1):68-70,92.
[5] 邵明省.通信工程設計課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實踐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1(2):72-74.
[6] 陳莉,王晨昊,劉銳騰.地方高校生態文明思想實踐課的建設路徑——以“國家一流課程”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踐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4(8):81-85.
[7] 雷娟,李敏.“工匠精神” 視域下《通信工程實施》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與探索[J].中國新通信,2022,24(20):137-139.
【通聯編輯:王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