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娟
【摘要】數據資產融資作為一種新興的融資方式,對于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章結合對數據資產屬性的研究,總結出數據資產質押融資的融資模式及路徑,為我國企業數據經濟發展提出一條新的融資方式。
【關鍵詞】數據資產;屬性;融資模式
【中圖分類號】F49
一、引言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隨著國內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政府也相應出臺了多項專門政策支持數據發展。2015年國務院在《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中將數據作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指出,“支持實體經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開展信用融資”“探索數據資產入表新模式”。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要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釋放商業數據價值潛能,加快建立數據產權制度,開展數據資產計價研究,建立數據要素按價值貢獻參與分配機制”。如何釋放數據要素價值也成為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命題。
二、相關概念及研究綜述
“數據資產”最早由理查德 彼得斯(Richard E. Peterson)于1974年發表的《貨幣需求的橫截面研究:1960—1962年的美國》一文中提出, 他認為數據資產包括持有的政府債券、公司債券和實物債券等資產。Tony Fisher從大數據背景下數據的資產屬性出發,明確指出“數據是一種資產”。根據梳理知網現有文獻發現,我國學者對于數據資產的研究最早出現在21世紀初,馬建威等學者通過基于CiteSpace的知識圖譜分析發現,由于2013年大數據之父維克托 邁爾-舍恩伯格出版了《大數據時代》一書后,2015—2018年間對于大數據、數據資產的研究明顯增加,這個階段文獻數量大幅增長,國內年平均發文量達到了30篇,國外文獻達到27篇,年均發文量大約為2015年前的三倍。
2018年4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發布的《數據資產管理實踐白皮書(2.0版)》中將數據資產定義為:“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能夠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以物理或電子的方式記錄的數據資源,如文件資料、電子數據等”。數據資產的確權與估值定價,是數據資產入表長期存在的一大阻礙。2020年1月印發的《資產評估專家指引第9號——數據資產評估》(下稱“《評估指引》”),提到數據資產價值評估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法三種。目前,多數學者提出的數據資產價值評估的方法大都是基于以下三種方法所做的改進方法。胥子靈等(2022)提出一種改進多期超額收益法,修正了多期超額收益模型中折現率和收益期,增加了客戶留存率參數;鄒貴林(2022)等提出一種基于兩階段修正成本法的模型,增加計算市場價的步驟,并與成本價對比,確定數據資產的最終價格區間。也有學者利用多屬性綜合評價法,通過AGA優化傳統BP神經網絡以提升價值評估的精度,構建包括雙層優化思路確定、AGA-BP神經網絡訓練、AGABP神經網絡仿真及效果評價的模型。還有學者基于經濟學方法,如博弈論等,考慮消費者的支付意愿,計算出與數據資產最接近的價格,提出一個基于計算授權數據集定價利潤的通用框架,第一階段賣方決定價格,第二階段考慮買方意愿確定最優價格。
隨著我國新興互聯網企業的發展與壯大,以及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數據資產作為企業中無形存在的資產形式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針對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劉傳(2022)從數據的輸入與輸出兩個角度,就如何借助大數據管理與數字經濟手段提升金融機構信息效率,增強數據資產價值轉化,從挖掘企業數據資產價值與信用價值提升的角度,助推小微企業融資的可行性。紀婷婷等(2018)探討了數據資產應用、數據資產流通、金融衍生服務三種數據資產增值模式,為實現數據資產化和促進數據資產增值提供新思路,為企業應用實踐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三、數據資產的屬性
(一)數據資產具有資產屬性
2023年8月21日,財政部印發了《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并于2024年1月1日起實施。該規定的發布加速了數據資產的資本化進程,有利于準確反映企業數據要素的投入成本,有助于數據在流通交易時的合理定價,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
(二)數據資產具有可交易性
數據交易所是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充分挖掘數據要素潛力的重要“底座”。隨著“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提出,數據交易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各地掀起了新一波數據交易所建設熱潮。其中,2015—2017年是數據交易所建設的第一波“爆發期”,自2015年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正式掛牌運營以來,這一期間,先后有近20家數據交易所成立;2020年之后,山西、北部灣、北京和上海等地成立了新一批數據交易所,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西部數據交易中心、深圳數據交易所、廣州數據交易所等在內的10余家數據交易所也開始陸續啟動建設,自此,北上廣深均已入局,數據交易所建設正式進入2.0階段。
(三)數據資產具有可質押性
數據資產的資產屬性及可交易性,使數據資產設立質押權具備了一定的可行性。目前,數據資產質押主要有兩種質物存在形式:
1.數據資產憑證質押
通過數交所等平臺對數據資產進行數據確權,可獲得數字資產憑證,這張數字資產憑證在質押貸款中擔當了質物的角色,向債權人轉移該憑證的占有權,并由后者掌握該項憑證,以作為前者履行某種支付金錢或履約責任的擔保,當這種責任履行完畢時,質押的憑證將予以歸還。這種質押方式是以數據資產憑證為質物進行質押融資。2016年4月,貴陽銀行基于水文數據質押物,向貴州東方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放100萬元貸款,后者主營水利行業信息化和大數據應用服務,用于質押的水文數據涉及防洪減災、水情測報、水利調度、氣象信息等領域,這筆貸款在當時也被稱為“數據貸”。
2.區塊鏈存證平臺質押
利用區塊鏈技術分布式存儲、不可篡改、安全保密及可溯源等特性,為原創設計、數據資產、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提供高效快捷的存證服務,為符合技術規范和安全加密存儲要求的存證信息頒發存證證書,并以知識產權區塊鏈存證為基礎,為用戶在維權、許可、質押、交易等過程中提供相應出證服務,實現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浙江凡聚科技有限公司將可穿戴產品上分析得到的沉浸式兒童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測評數據,經過浙江省數據交易中心安全脫敏后存至區塊鏈存證平臺,計劃許可用于兒童多動癥干預治療項目,通過杭州高新融資擔保公司增信,上海銀行濱江支行通過數據資產質押形式,為其授信100萬元。
四、數據資產融資路徑
(一)數據資產確權登記
企業首先應當通過各地數據交易中心對所擁有的以期質押的數據資產進行確權登記。數據資產確權登記保證了質押貸款申請人對數據具有合法的持有權或加工使用權或經營權,經過權屬確認的數據資產將成為質押貸款中的質物。以上海數據交易所為例,自2021年11月25日揭牌以來,上海數據交易所掛牌數據產品超過1200個,去年全年交易額破1億元。由于目前市場上數據資產憑證在質押貸款中擔當了質物的角色,從而顯示了第三方機構對數據資產權屬證明的重要性。
(二)數據資產價值評估
評估待質押的數據資產價值,由評估機構或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數據資產進行適度調查。佳華科技與北京銀行達成數據資產質押之前,佳華科技作為物聯網技術的創新者,應邀參加了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主導的數據資產評估試點工作。經專業數據資產評估試點工作組評估,佳華科技承擔建設的兩個項目的數據資產值達到6000萬元以上。此次評估成果推動了佳華科技數據資產通過金融抵押貸款、授權許可等方式進行數據價值變現,促進了佳華科技落地全國首筆數據資產質押融資貸款1000萬元,讓數據資產實現“變現”。
(三)銀行審核
銀行對于數據資產質押項目的審核主要關注的是數據資產的合法性、數據資產價值評估的可靠性和數據資產價值的穩定性。目前數據資產作為生產要素參與流通、分配尚處在探索階段,現代數據產權制度也處于探索階段,銀行對企業是否擁有合法的持有權或經營權也存在較大的擔憂。銀行需要審核數據資產價值評估的可靠性,需基于充分的背調結果,審核數據資產價值評估結果,甚至需重新對數據資產進行價值評估。在數據資產價值評估面臨困難的情況下,銀行取而代之的是從審核數據資產歷史訂單合同和對企業發展潛力兩方面進行評估。數據資產價值的不穩定性也會增加數據質押貸款項目的風險,銀行需要對數據資產估值做動態調整,并利用保險等方式進行風險控制。
(四)質押登記
數據資產質押屬于擔保法第七十五條第四款“依法可以質押的其他權利”。作為權利質押的一種,數據資產質押需辦理質押登記。辦理質押登記可以有效防止同一質物被同時用來多次申請質押貸款。
(五)數據資產變現
對數據要素型企業而言,企業的經營情況和數據資產價值高度相關。如果企業經營不善造成企業違約無法還款,該企業的數據資產價值通常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工商銀行-數庫科技數據資產質押項目的負責人指出,特定場景下定制的數據資產流動性較弱,直接處置變現存在一定風險,因而企業一旦違約,面臨著數據資產處置難的問題。針對數據資產變現過程中的流動性風險和市場風險,需要有效的方案來應對。
數據資產質押貸款具體運作流程見圖1。
主要參考文獻:
[1]PETERSON R E.A cross section study of the demand for money:the United States,1960-62[J].Journal of Finance,1974,29(1):73-88.
[2]Tony Fisher.The Data Asset:How Smart Companies Govern Their Data for Business Success[M]. Hoboken:John Wiley&Sons,Inc.2009:12-30
[3]胥子靈,劉春學,白彧穎等.多期超額收益法評估數據資產價值——以M通信企業為例[J].中國資產評估, 2022(3):73-81.
[4]鄒貴林,陳雯,吳良崢等.電網數據資產定價方法研究——基于兩階段修正成本法的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2(3):89-93+204.
[5]倪淵,李子峰,張健.基于AGA-BP神經網絡的網絡平臺交易環境下數據資源價值評估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20(1):135-142.
[6]劉傳.數據資產化沉淀助推小微企業融資的可行性研究[J].長江信息通信,2022,35(02):170-172.
[7]紀婷婷,甘似禹,劉春花等.數據資產化與數據資產增值路徑研究[J].管理觀察,2018,No.689(18):157-160.
[8]朱揚勇,葉雅珍.從數據的屬性看數據資產[J].大數據,2018,4(06):65-76.
[9]凌晨.法律視角下的企業數據資產管理[J].國際商務財會,2019(09):11-14.
責編: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