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國豪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向學生系統地傳授地理知識,讓學生了解同地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良好的行為習慣。但在當前農村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部分學生認為地理知識的學習用處不大,興趣不高,未形成良好的習慣,導致地理教學效果不太理想。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學習需求有所差異,教師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多樣化的活動,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任務,并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引導,讓他們從地理學習中感受到快樂。教師要引導學生準確定位自己,能發現自身存在的知識薄弱點,能保持學習地理的熱情,能專注于地理知識的學習。教師要運用音樂、游戲等方式活躍課堂氛圍,豐富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體驗。教師要加強地理教學與生活之間的關聯,為學生多舉生活的實例,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能讓地理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學生之間的地理知識能力有一定的差異,教師要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協作,能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之處,能提升自己的學習動力。合作期間,學生能獲得他人的認同,從而能樹立強大的學習自信,能主動融入地理知識的學習中,能使他們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能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鞏固,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師采用異質分組的方式,讓學生從多渠道收集資料、分析信息,并交流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能幫助學困生積累地理知識,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
教師建立學困生檔案,并與學困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遇到的問題,以促進他們學習態度的轉變、學習方法的掌握、學習能力的提升,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能促進學困生的有效轉化。教師要觀測學困生的學習動態,了解學困生的態度轉化情況。教師要將課堂提問與課后輔導結合起來,及時幫助學困生彌補知識漏洞,深入講解他們不能理解的地方,以促進他們對地理知識的真正掌握。教師要運用激勵手段調動學困生的積極性,為他們制定行之有效的計劃,幫助他們優化學習方法。教師要通過提問檢查學困生對書本掌握情況,并能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疑惑,對他們進行必要的輔導,提升他們學好地理的自信。
總之,教師要加強學困生的轉化,要通過小組合作模式、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對學困生進行針對性地引導,以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解決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促進學困生的順利轉化。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蔡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