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輔助教學已逐漸成為有效的教學媒體和教育管理的有力工具。利用好智慧化設備來提高課堂效率和優化教學效果是新時代教師需要掌握的專業技能,“智慧操場”促進體育教學提質增效的方法和利用網絡智能化教學系統進行體育教學的思考。
關鍵詞:體育教學;智慧操場;提質增效
課題項目:安徽省教育科研項目,《利用AI智慧教學系統促進體育提質增效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JK2206。
一、引言
隨著新修訂的體育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青少年體育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利用智能化手段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已成為各地中小學校的重要議題。智慧操場作為一種新型的體育教學工具,能夠通過實時監測、數據分析以及高科技設施,為學生提供更精準、更個性化的教學體驗。本文將深入探討智慧操場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智慧體育系統實現因材施教,提升學生運動效果,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二、新課標下開展智能化體育教學的必要性
2022年6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體育法,將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修訂的體育法包括:推進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國家實施全民健身戰略,推進全民健身計劃、優先發展青少年和學校體育、學校必須按規定開齊開足體育課、保障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不少于一小時體育鍛煉。2022新課標的正式發布,很多課程發生了明顯變化。體育課成為僅次于語文、數學的第三大主科目,可見國家對青少年體育教育重視程度。透過近年來全國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檢查結果可發現,大學生身體機能的肺活量和身體素質的速度、力量、耐力等總體情況并沒有增加或存在下滑趨勢。這期間,國家和一些省市相繼出臺各種政策,其核心就是以中小學為基礎,加強學校體育教學工作。體育教學是否高效保障,是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作的重點。在政策剛需下,不同區域、不同層次、不同標準的體育課堂,如何以信息化、智能化、數據化模式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成為各地中小學校方領導的思考點。有別于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智慧體育教學模式基于信息化和數據化的動態分析,將全面提升體育課教學質量。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數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運動負荷監測設備走進學校,學校體育教學和學生鍛煉正悄然邁入新時代。
三、利用“智慧操場”進行體育教學的意義
提高教學質量。“智慧操場”通過各種傳感器和數據分析技術,可以實時監測學生的運動數據,如心率、運動量、運動強度等。教師根據這些數據可以更準確地制定教學計劃,調整教學難度,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合適的鍛煉。此外,智慧操場還能提醒學生適時休息,避免過度疲勞,確保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
激發學生興趣。智慧操場的各種高科技設施可以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運動體驗,如虛擬賽道、智能健身器材等。這些設施不僅可以讓學生進行傳統的跑步、跳躍等運動,還可以進行各種趣味性的互動游戲,如跑步得分排名、智能健身挑戰等。這些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他們的參與度,使他們更加喜歡上體育課。
促進個性發展。智慧操場可以提供個性化的運動指導,根據每個學生的身體狀況和運動習慣,為其制定專屬的運動計劃。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合適的鍛煉,還能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不同學生可以在智慧操場上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從而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
家校合作更緊密。智慧操場還能實現家校合作,讓家長可以實時了解孩子在體育課上的表現和運動數據。這不僅可以讓家長更放心,還能讓家長積極參與孩子的體育鍛煉,形成家校合作的教育氛圍。
四、利用“智慧操場”進行體育教學
智慧體育系統可以讓體育教學過程數字化、可視化、精準化、結構化,實現體育的“因材施教”,不管是課堂還是課后作業,都可以根據學生情況更具個性化,使運動方式、強度更合理,提高運動的有效性。智慧操場的項目目前涉及到的有50米、立定跳遠、實心球、跳繩和仰臥起坐。下面筆者從智能設備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的運用來進行闡述:
(一)立定跳遠項目

首先利用智能設備進行立定跳遠教學就不需要教師再用傳統的皮尺測量,提高了學生的練習密度。在學生每次跳完后系統都會自動生成學生的運動軌跡,各肌肉的發力參與度,起跳角度和高度等,通過大屏幕展示,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自己動作的問題所在,教師只需要對智能分析結果進行講解,讓學生的學練更加輕松更加科學更加高效。
(二)跳繩項目

在一線課堂上,跳繩項目最大的問題就是跳繩數量的準確性,傳統課堂可能需要兩人一組,一人跳繩另外一人幫他計數,這樣就浪費了很多時間,而且人工計數很容易出現結果偏差。利用智能設備自動計數,可以全程模擬中考體育跳繩,讓學生在課堂上的每次練習和中考的考試模式基本一致,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練習密度,和計數結果的準確性,讓學生清楚準確地知道自己目前的跳繩水平,明確練習目標,提高運動動機。
(三)仰臥起坐項目
在一線體育課堂上仰臥起坐項目最大的問題是動作不標準,在學生將近力竭的狀態下,技術動作很容易變形,而未達到動作標準是不計入總次數的。所以利用智能設備就能很大程度的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學生在練習中智能設備會全程監控,當學生動作不達標時,設備會做出語音提示,這樣學生通過多次地練習就能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逐漸形成正確的運動軌跡和發力順序,達到練習和最終中考的結果基本一致的效果。

(四)50米項目
在傳統課堂中50米項目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起跑發令延時和需要體育教師手動計時,容易存在誤差,結果不夠準確。利用智能設備進行50米教學就能實現電子計時和電動發令,不需要教師再終點手動計時,教師就有更多時間對學生進行技術指導和糾錯,后臺將各班級的學生信息導入系統,學生根據設備的語音提示進行練習,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和結果的準確性。

(五)實心球項目
在體育課堂上投擲項目一直都存在較大的損傷風險,特別是在學生撿球和皮尺測量時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而利用智能設備就可以實現機器自動測量,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同時降低了安全隱患,教師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組織學生練習,讓課堂更加安全,練習更加高效,結果更加精準。
同時,教師需要重視特殊學生的數據監測,利用心率背帶針對不適合劇烈運動的學生,根據心率水平調整運動強度,在關注大部分學生的同時也兼顧到小部分身體狀況特殊的學生。
五、對利用“智慧操場”進行體育教學的思考
通過一年多的實際摸索,筆者認為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體育課教學中,既有優勢,也有其弊端。多媒體技術可創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使學生通過多種感官獲取知識,增強理解和記憶,提高運動技能。但體育教學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生成性,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出發點,對不同的個體要做到有針對性輔導,不能過分依賴媒體技術,千篇一律的灌輸,智能設備只是體育教師在教學時的手段之一,不能被其捆綁,體育教學不同于其它學科的教學,體育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肢體語言講解、示范及學生反復的身體練習來發展身體,增強體質的,它是以實踐課為主的一門課程。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總結,使傳統教學和網絡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才能使多媒體這項先進的教學技術更好地為體育教學服務。
六、結語
綜上所述,智慧設備對教學的輔助作用是非常大的,它減輕的體育教師的工作負擔,特別是智能化的分析為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數據支撐,為學生提供了相對智能的體育鍛煉環境。但是教師不能過分地依賴智能化設備,體育老師還是要發揮教育機智,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調整教法,同時也還需要繼續優化“智慧操場”的功能,將傳統教學和智能化教學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智慧操場”對初中體育教學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它提高了教學質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還加強了家校之間的合作。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相信“智慧操場”將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文獻參考:
[1]管力,金宇.多媒體組合教學技術在健美操課中的運用.教學與管理,2006(12).
[2]金宇,管力.網絡時代的外科教學.承德醫學院學報,2006(12).
[3]管力,王清河,曹凱.網絡智能化管理下的體育教學.河北承德醫學院,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