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蕾

摘要:在中職學校教學過程中,德育的功能和價值十分突出。中職學校要協同各方力量,打造一體化的德育工作模式,確保德育工作取得積極效果,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文章分析以校企合作為基礎的中職學?!靶!⑵?、家”協同德育工作模式,并重點闡述中職學校推進“校、企、家”協同德育的舉措,希望對此類工作的深入開展帶來積極影響,促進中職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實。
關鍵詞:校企合作;協同德育工作;家校合作;道德素養;職業技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以此為遵循,在中等職業教育工作中,廣大教育工作者要革新理念,牢固樹立立德樹人的根本宗旨,強化使命擔當,增強育人本領,將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尤其是以校企合作為重要支撐,中職學校要著力構建“校、企、家”協同德育工作模式,發揮各方力量,實現德育工作的縱向深化與橫向貫通,確保中職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與身心素養得到穩步提升。
一、校企合作基礎上中職學校推進“校、企、家”協同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中職學校推進“校、企、家”協同德育工作,是深化全過程育人、一體化教育的根本要求,符合中職學校全過程育人的要求,直接作用于廣大學生,將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實現“育人先培德”的基本目標。
其次,中職學校積極推進“校、企、家”協同德育工作,是提高學生職業技能,促進學生向職業化人才轉變的必要之舉。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中職學校的“校、企、家”協同德育工作,可以突出黨建思想引領,真正用工匠精神、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和企業文化教育學生,確保學生扎實掌握職業技能與崗位能力,為就業、創業和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最后,中職學校推進“校、企、家”協同德育工作,是積極發揮家庭教育功能,補齊德育短板的必然要求。在傳統的中職德育工作中,學校占據主導位置,企業協同參與,家庭的比重很小,功能并不明顯。為此,中職學校通過構建“校、企、家”協同德育體系,能夠激發學生家庭成員的參與積極性,彌補現有德育工作的缺失,確保德育工作走深走實,取得務實效果。
二、校企合作基礎上中職學校推進“校、企、家”協同德育工作的舉措
(一)突出黨建引領地位,構建“三位一體”模式
在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黨的領導與基層黨組織的建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也決定了協同德育工作的走向及品質。為此,中職學校的領導和在職教師要提高認識能力,增強政治認知,在德育工作中進一步突出黨建的引領功能和地位。中職學校要充分調動企業和家庭的主觀能動性,以基層黨組織為支撐,以黨建活動為抓手,確保協同型的德育工作轉變為生動鮮活的實踐舉措。比如,中職學校圍繞黨建活動,對學生進行全時段信息引導和教育,其中可以融入黨員教師示范課、課程思政資源開發、專業實訓勞動精神培育、工匠精神培養等內容,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首先,中職學校吸納企業、家庭元素,打造“三位一體”德育模式。德育教師可以密切與企業師傅、學生家長聯系,定期傳播黨建資訊和德育知識,確保德育工作向企業、家庭滲透,為全面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與職業素養創造條件。
其次,中職學校以校企合作為重點,開展校企協同下的德育活動,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實現校企雙方黨建資源的共建共享。如學校黨支部可以與合作企業的黨支部、團委合作,圍繞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制訂培養方案,并融入實訓實習內容,在實訓中增強德育輻射力,促進學生思想素養、政治思維、道德規范的養成。
最后,中職學校、企業分別與學生家長聯系,傳播黨的聲音,推動家庭德育,確保學生家長在引導學生成長、促進學生成才中發揮更大的功效。如在學生參與企業實習期間,企業師傅可以通過微信群、辦公軟件等與家長保持密切溝通,堅持問題導向,引導家長對學生進行點撥和感化,用親情的力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道德修養,為學生職業技能的鞏固提供內在力量的支撐。
(二)打造企業育人基地,深化職業技能德育工作
在德育工作中,中職學校要加深、加大與廣大企業和單位的合作,以“校、企、家”協同德育為基本目標,既突出校企雙方的引導功能,又發揮家庭的參與積極性,確保德育工作更為完善,確保學生的道德素養和職業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為此,中職學校要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協同打造育人基地、實訓基地,將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和道德教育有機融合起來,實現“德技并舉”,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讓學生可以真正適應工作壓力、人際關系、崗位氛圍與競爭態勢。
例如,在市場營銷專業的協同德育工作中,中職學校可以與本地電商企業開展密切的合作,打造育人實訓基地,將職業技能訓練和道德教育有機融合起來。在新興的電商直播專項實訓工作中,教師可以事先與企業師傅進行溝通,設定“實訓+德育”的工作方案。在實訓開始后,企業師傅帶著學生嘗試直播帶貨,要求學生掌握帶貨的技巧、溝通方法與應急處理能力。同時,企業師傅要重點傳授電商直播帶貨的崗位操守、職業準則與行業規范,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方法,列舉近年來直播帶貨行業的典型負面案例,如虛假宣傳、售后不力、低俗直播、惡意引流等。通過案例的剖析和解讀,學生能養成規范直播、文明帶貨的行業操守與職業道德。在實訓育人基地的環境中,企業師傅可以全方位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其良好的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接受良好企業文化的熏陶,做好就業、創業的身心準備。
(三)優化家校合作,實現家庭育人反哺
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節,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可以扎實學生的道德素養根基,確保學生不走偏、不變質。因此,中職學校要進一步優化家校合作的思路和舉措,建立“教師+家長”的常態化溝通與協調機制,推動家庭式育人對學校德育的反哺,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同時吸納企業教育的“滋養”,真正構筑起“三位一體”的德育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首先,中職學校要主動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打造“家校合作”的常態化制度,建立“專業教師+學生家長”的二元溝通模式,定期就學生的心理與情感狀況、思想動態、行為習慣、常見問題及困難等進行溝通,然后共同提出疏解和幫扶舉措。
其次,企業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合作,圍繞學生實訓、實習等表現情況進行交流,重點提出德育方案和崗位化培養的舉措。如企業師傅可以征求家長意見,獲取更多學生相關信息,進而制訂個性化的輔導、實訓和提升舉措。
最后,“校、企、家”三方要定期進行互動,交流各自的感想與體會,突出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學生在學習、人際交往、情感變化、實訓實習等方面的困難,確保德育工作更加人性化、情感化,讓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確保學生可以心無旁騖地學習、實習,成長為企業、行業所需的技能型優質人才。
(四)開展動態化評價,保障德育“常改常新”
德育教師要以動態化思維推進德育工作的評估、測驗,適時改進協同德育工作,確保德育工作和實踐活動“常改常新”,確保學生真正從中受益。動態化評價也就是過程性評價,即教師、家長和企業師傅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針對性的點評、指導和幫扶,讓學生改進專業知識、道德修養與職業技能,確保學生“學技先做人,就業先成才”,適應職業化崗位的需求,真正做到“德才兼備”。如表1所示。
中職學校針對德育推進“校、企、家”協同配合,在此期間開展過程性的動態評價,如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德育工作中,充分調動企業、家庭的參與熱情,實現真正的全過程評價與監督。在過程性評價中,“校、企、家”各司其職,圍繞學生的道德素養、職業操守、專業技能、工匠精神、行為習慣等進行動態化的評價,彼此間可以隨時交流感受與體會,進而共謀引導和幫扶之策。如此一來,“校、企、家”協同德育可以實現全過程閉環,德育舉措也能夠落到實處,學生的道德素質、職業素養將得到有效磨礪。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中職學校要著力推進“校、企、家”協同德育工作,確保德育工作與專業技能教育形成有效融合。中職學校還要主動作為,密切與企業、家庭合作,共謀育人大計,共建德育工作機制,確保德育工作轉變為學生成長的磅礴動能,為中職學生提高知識能力、職業技能和道德素養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潘娟.中職學校德育一體化建設研究[J].新課程,2023 (12).
[2]楊瑞玲,顏荷卿.中職德育知情意行境“五位一體”評價體系研究[J].職業,2021(6).
[3]鄧靜文.中職學校德育品牌創建的價值與路徑[J].知識文庫,2022(22).
[4]王亞明.我國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機制研究綜述[J].教師,2021(10).
[5]歐陽玉娟.“德能并舉、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職人才培養研究[J].成才之路,2022(23).
[6]丁志方.中職學校專業課提質培優之思政教育的融入[J].安徽教育科研,2022(27).
[7]錢麗萍.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德育現狀和出路[J].吉林教育,2023(7).
[8]張麗欽.新時代中職學?!熬呱淼掠钡膶嵺`與思考[J].成才之路,2020(13).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教育評價改革專項課題“校企合作背景下黨建引領校、企、家聯合育人德育評價體系構建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2ZJY526。
(作者單位:梧州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