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菊芳 施健美 施紅梅
【摘要】 目的 探討PDCA循環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根據管理方法,將2020年1—12月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采用常規方法進行管理工作的作為對照組,將2021年1—12月采用PDCA程序進行醫院感染管理的作為觀察組,觀察2個時間段醫護人員醫院感染考核成績、防護措施執行情況、醫院感染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消毒隔離、手衛生、個人防護、醫療廢品處理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正確佩戴口罩、戴手套、手衛生、穿隔離衣、戴防護鏡的執行情況好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醫院感染率1.34%低于對照組1.64%(P<0.05)。結論 PDCA循環有利于醫院感染管理質量的提高,減少醫院感染的情況發生。
【關鍵詞】 醫院感染;PDCA循環;感染管理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14-0001-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197
醫院感染管理是醫院管理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它與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以及患者生命安全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1]。目前,PDCA循環作為一種新型、優質的管理理念,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與應用[2]。PDCA循環囊括計劃、執行、檢查和處理4個階段,每個階段均是循環管理理念的具體體現,能夠有效提升醫院感染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時降低感染的發生概率[3]。南通大學附屬醫院于2021年1月起開始在感染控制工作中應用PDCA循環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將2020年1—12月使用常規方法進行管理的住院患者作為對照組,將2021年1—12月采用PDCA程序管理的作為觀察組。對照組住院患者10 730例,男性5 690例,女性5 040例;年齡2~108歲;住院時間1~351 d。觀察組住院患者9 756例,男性5 233例,女性4 523例;年齡1~103歲;住院時間1~252 d。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2020年,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管理住院患者,感染防控管理工作以醫務人員專業知識培訓、感染管理科監督管理的方式進行,在整個管理期間確保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并對存在醫院感染患者進行明確與針對性管理。
1.2.2 觀察組
2021年,觀察組將PDCA循環法引入感染防控工作中,成立PDCA循環管理小組,以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開展和實行。小組成員包括院感科專職人員、臨床各科護士長、感控人員等。小組成立后,加強對小組成員的培訓,增強小組人員對于PDCA循環的理解與認識,整合醫院近年感染事件,分析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原因,評估風險,之后根據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及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PDCA循環管理計劃。整個過程共涉及以下4個步驟。
計劃(plan)。(1)現狀調查。對醫院近年來感染事件的發生情況進行整合,對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找出引發各類問題的風險因素,并進行風險評估,從醫院管理制度、醫院衛生條件、醫務人員自身素質等方面進行總結和分析。主要問題包括:科室對醫院感染工作不夠重視;科內培訓流于形式,覆蓋率未達到100%;監督考核機制不完善;醫療廢物處置不規范;手衛生依從性、正確性差;防護用品配備不全,使用方法錯誤;安全注射依從性不夠,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抗生素使用不規范;各級人員規范操作意識不強等。(2)確定管理目標。基于以患者為中心、一切為了患者的工作原則,確定感染管理的工作目標,對醫務人員進行培訓,以提升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斷提升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的認知和相關操作防護意識,減少醫院感染事件發生。
實施(do)。制定針對性的管理和工作改進計劃,從管理制度、具體實施步驟、人員分配和職責劃分等方面入手。(1)宣傳教育。讓全院人員對PDCA循環方法有具體清晰的認識,了解其可行性和科學性,并且認識到PDCA循環方法在醫院工作中開展的重要性,意識到醫院有必要將PDCA循環方法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2)組織學習醫感控制措施及制度。根據法律法規、各種規范的要求,結合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控制醫院感染的各項措施,開展多種形式的感染管理相關知識培訓,包括醫院集中組織的培訓和各個科室組織的培訓等。培訓形式多樣化,有集中面授、發放電子學習資料、現場指導等。通過對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高醫院感染管理隊伍的整體素養。(3)嚴格執行醫院感染控制措施。落實崗位責任制,充分發揮各自管理職能,實行積分制管理,做得好的科室給予一定加分,進入每月績效和年終考核。加強對重點部門的管理,找出醫院感染管理薄弱環節,根據監測資料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進行跟蹤評價。按照《消毒管理辦法》執行醫療器具、器械的消毒技術規范。進行操作時均執行標準預防,每次操作前評估可能發生的風險,備齊用物,避免進行不必要的危險操作。(4)建立多層級的管理系統。除感染管理科進行日常監管外,各個科室內部均應建立管理和控制小組對本科室相關人員的職責進行監督,醫護人員應互相監督和自我管理。
檢查(check)。由醫院感染科專職人員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督查,各科室利用晨會交流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進,每月召開全體會議,對存在問題的改進情況進行反饋分析。各科室根據階段性檢查結果進行工作調整和改進,再由專職人員進行復查督導。
處理(act)。根據工作督查結果對各科室工作進行總結和分析,并反饋到具體科室,科室再落實到具體人員身上,針對所顯露出的問題制定整改方案,調整人員職責,并對個人存在的問題進行個別指導。每個月為一個循環,一個循環結束即制定下一個循環的目標和計劃。
1.3 觀察指標
抽查觀察2個時間段醫護人員各100名進行醫院感染相關內容(安全注射、手衛生的執行、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醫療廢物處理等,每項各25分)考核、防護措施正確執行情況監督和感染管理效果監測。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醫護人員醫院感染考核成績
觀察組安全注射、手衛生、個人防護用品、醫療廢物處理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防護措施執行情況
觀察組正確佩戴口罩、手套,手衛生,穿隔離衣,戴防護鏡的執行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醫院感染情況
觀察組醫院感染率1.34%低于對照組1.64%(P<0.05),見表3。
3 討論
對醫院而言,感染管理質量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極為重要,是評價一個醫院實際管理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但在目前的醫院感染質量管理中,發現有較多的醫院未使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感染質量管理[4],這造成了在臨床對患者進行治療護理的過程中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患者在住院過程中發生醫院感染事件,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5]。降低感染及相關事件的發生率,是保障患者住院安全、提升治療效果的關鍵,也是醫院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之一[6]。改進和完善管理工作,是提升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質量、做好感染控制工作的基礎,也是目前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所追求的目標。以往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檢查及督導的力度稍顯欠缺,質量改進效果不明顯,感染管理工作的控制效力不高,易導致醫療安全事故發生[7]。
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應用PDCA循環方法,該方法主要包括計劃、實施、檢查和處理4個部分[8]。將具體工作模式化、制度化,讓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更易于實施,并且促進其規范化,使得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質量得以提高[9]。本研究中,醫院在2021年1—12月實施PDCA循環管理,成立PDCA循環管理小組對引起院內感染的影響因素進行提煉、整合,探討其內因,然后制定個性化、針對性的干預策略,設置清晰的干預目標與管理方法,保證了PDCA循環的有序進行,顯著提升了感染管理工作的質量。(1)計劃階段。對醫院以往感染管理工作進行總結和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或潛在的風險因素,確定管理工作的改進目標后,制定全面且具有針對性的改進計劃,從管理制度、具體工作實施、人員分工和具體職責等方面入手,整體提升了感染管理和質量控制工作的條理性和計劃性,也提升了管理人員的規范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2)實施階段。以提升醫護人員的執行力和自身專業素質等為工作重心,通過建立層級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小組,使管理工作更具層次,且人員分配更加具體,分工也更為明確,將專職人員的監督、科室內部監管和醫護人員的互相監督以及個人自我監督相結合,大大提升了人員的自覺性,執行力顯著提升[10];給予針對性的培訓,使各科室人員的自身素質和專業能力得到提高,相關問題的發生率顯著降低;通過定期檢查與考核,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完善醫院有關制度,約束護理操作行為。(3)檢查階段。根據既定標準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檢查,各科室根據檢查結果對相關工作進行階段性改進和調整。(4)處理階段。對整個循環工作的全面總結和反饋,對反映出的問題加以糾正,并針對個人進行具體指導,對管理工作進行階段性整合后開始制定下一循環的工作計劃,持續改進工作。實施PDCA循環管理后,醫院的感染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得到顯著提升,醫護人員理論水平提升,觀察組醫護人員醫院感染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組織醫護人員學習醫院感染控制措施及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多層級的管理系統,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督查,規范防護措施的執行情況。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正確佩戴口罩、手套,手衛生,穿隔離衣,戴防護鏡的執行率高于對照組(P<0.05),醫院感染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PDCA循環管理模式更全面、系統,應用于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能夠根據醫療活動的實際情況制定恰當、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夠顯著提升管理工作的質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感染風險,更好地保證患者的就診和住院安全。通過效果對比發現,PDCA循環管理模式有較高的臨床實踐應用研究價值,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CHEN Y,ZHAO Y,SHAN X,et al.A point-prevalence survey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in fifty-two Chinese hospitals[J].J Hos Infect,2017,95(1):105-111.
[2] 謝繼慶,徐偉麗,林文華,等.追蹤方法學與PDCA循環管理在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8):1358-1359.
[3] 王培升,王博,李麗.PDCA循環在提高醫院感染管理質量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14):174-174.
[4] 張婷,郝晶,王敏蓉,等.PDCA循環聯合細節護理在手術室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10):1502-1505.
[5] 崔娟,柴政斌,程永香.探討PDCA循環在提高醫院感染管理質量中的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2):78-80.
[6] 方晶晶,史超路,黃欽,等.PDCA管理法在ICU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評價[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7):114-115.
[7] 譚琴,周艷,蔣琳.醫院感染管理中運用PDCA循環進行管理的作用和意義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5):168-169.
[8] 寇華煒,張丹梅,王惠.運用PDCA循環加強多重耐藥菌規范醫院感染管理效果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8,40(06):696-699.
[9] 王培升,王博,李麗.PDCA循環在提高醫院感染管理質量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14):174,176.
[10] DUNNE C P,SLEVIN B,KINGSTON L,et al.Hand hygiene and compliance behaviours are the under-appreciated human factors pivotal to reducing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J].J Hosp Infect,2018,98(4):328-330.
(編輯:張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