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娟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技術逐漸走進英語教學中,它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講、學生聽”的狀態,具有較為顯著的教學優勢。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還能夠促進學生的英語口語和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文章探究了多媒體技術在初中階段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將文字、圖像和動畫等多種媒介融入英語語境,促使英語課堂呈現出更加生動的面貌。
關鍵詞:多媒體;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情境
多媒體技術是新時代背景下衍生的一種新興、現代化的教學技術,代表著教育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該技術因呈現形象生動、形式多樣、創新獨特、視覺直觀、內容豐富、趣味盎然等特質,在教育教學中脫穎而出,是教育界信息技術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產物。英語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多樣化功能,可以讓英語教學向著教學方式多元化和教學內容豐富化的方向發展。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實現學生實現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
一、多媒體技術創設翻轉課堂,豐富教學資源
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下,學生主要依賴教師的講解和一些基礎的教學工具,如黑板和粉筆等來進行學習,英語教師通常采用的是“板書講解,口耳相傳”的教學模式。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應用使得教師能夠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和豐富化。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生動有趣、多樣化的教學內容,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精彩紛呈。
例如,在初中一年級的字母講解中,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側重于讀和背的機械訓練。然而,這種方法的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學生能夠掌握的字母數量有限。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引入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多媒體的輔助下,課堂教學更具趣味性。例如,教師可以引入《字母歌》這一教學資源,并在課前可以精心制作相應的課件。在課堂上,教師可向學生介紹這首歌曲,隨后引導學生跟隨多媒體課件一同演唱。這種視聽結合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歌唱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快速記住字母,而且能夠在愉悅的氛圍中提升學習效果。
此外,英語教師必須深刻認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遠不止于豐富教學課件。在實際教學操作中,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模式通過制作英語教學視頻,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自主觀看視頻,并記錄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便在課堂教學中向教師提問。在課堂上,教師會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并針對這些問題給出恰當的解答。對個別問題,教師可與學生共同探討,尋求解決方案。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還能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和獨立思考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術研究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在教授“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這篇文章的過程中,部分學生表達了對suggest和whatever用法的困惑。對此,教師可以靈活利用多媒體翻轉課堂教學資源,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若學生在探索后仍存疑慮,教師應及時提供針對性的指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主動提問的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中的思維導圖功能來輔助閱讀教學,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索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運用思維導圖功能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引導學生自主設計思維導圖。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參與學生的互動,提供必要的指導,并分享一些制作思維導圖的經驗。
思維導圖的創建過程是一個思維拓展和發散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結合學習材料培養想象力和發散思維能力,避免思維固化。同時,思維導圖作為學生思維的外化表達,有助于學生深入解析閱讀材料,并系統化分析已掌握的知識,從而優化學習體驗。為了在英語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師應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這不僅能全面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還能推動學生實現高效學習的目標。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采納多媒體教學方式,推動英語課堂教學形式向更加豐富的方向發展。
二、多媒體動畫技術教學讓單詞教學動態化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英語教師往往未將重點放在英語單詞知識的詳細講解上,而是傾向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記憶的方式學習單詞。這種做法往往導致學生單詞學習能力較弱,學習興趣也相對低下。然而,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所提供的豐富教學資源,能夠將單詞以動態化的方式呈現,使單詞不再僅僅是靜態的字母組合,而是融入了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元素的動態組合。當學生在觀看這些動態化的單詞時,他們的注意力自然會被吸引,學習興趣被激發,記憶效果也會顯著提高。
例如,當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in、on、under等表示空間位置的介詞時,如果單純地進行理論講解可能會使學習過程顯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動畫技術,使這些單詞的學習更具動態性和趣味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動畫播放過程中,教師可引導性地提問:“You like the rabbit,right?”。學生會興奮地回答:“Yes!”。接著,教師繼續引導:“Now,the rabbit wants to play a game with us.”。教師可操作動畫,展示小兔子跳到紙箱上的情景,同時在畫面上呈現介詞on,同時,教師繼續提問:“Where is the rabbit?”。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Its on the box.”。緊接著,小兔子躲到箱子下面,介詞under隨之出現在畫面上,教師再次提問:“Where is the rabbit?”。學生迅速回答:“Its under the box.”。最后,小兔子迅速鉆入箱子內部,介詞in也隨即出現在畫面上。通過這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迅速掌握了這三個介詞的含義和用法。
三、應用多媒體技術設計教學情境,讓課堂教學氛圍活躍
為了使學生在實際交際中能夠更好地掌握對話技巧并付諸實踐,教師需要精心構建貼近真實生活的英語教學情境。然而,傳統的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為學生所創設的英語教學情境往往缺乏真實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尤其對那些難以通過實物、圖片或投影方式展現的復雜情境,多媒體技術的引入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結合自制的教學課件,將音像、文字、圖像、動畫等多種媒體元素有機融合,以語音與語境相結合的方式,設計出與教學內容緊密契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仿佛置身于真實的英語環境中,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體驗,還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講解“Where are you from?I am from...”這一基本句型時,盡管對話內容相對簡單,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可能會覺得缺乏趣味性。當教師提出問題后,大部分學生會回答:“I am from China.”然后就不再繼續。為了更有效地傳授知識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技術,設計兩張地圖作為課件內容:一張展示北京,另一張展示上海。教師可以在地圖上設置地名按鈕,當學生點擊這些按鈕時,屏幕上會展示出對應地區的詳細信息,包括地域文化、建筑特色和美食特點等。結合這些生動的情境,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討論。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營造了更加活躍的學習氛圍。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結合聲音、文字、圖像等多種元素制作教學課件,有助于將英語教學與具體情境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全新的學習體驗。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習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從而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四、在語法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讓英語語法學習簡單化
對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掌握語法知識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即便英語教師能夠詳盡地闡釋語法要點,學生在聽講時也能理解,但學生往往容易遺忘所教內容,因此無法有效應用于后續學習。為了改善這一教學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結合知識點與情境元素,如繪制動畫等,直觀地展現語法的核心內容。此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在語言結構中學習語法知識,使語法學習始終服務于實際交際應用。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語法知識分解為動態項目單,并通過線上互動傳遞給學生。學生線上完成學習后,系統會推送相應的語法測試題目,以便其檢驗學習成果并提供線上指導。這種教學方式使教師能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同時讓英語語法學習更加便捷,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從而簡化學生的學習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現在進行時態時,教師首先可以提供學習單,以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接著,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動畫視頻,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時態概念。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描繪小男孩爬山的動畫,并提出問題:“Whats he doing?”。學生則通過觀察動畫畫面,回答:“Hes climbing the hill.”。當動畫中的男孩停止爬山時,學生會說:“Hes having a rest.”。若男孩在喝飲料,學生則會說:Hes drinking a bottle of orange...”。這種動態化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在具體語境中理解不同時態的意義。在學生對現在進行時態有了一定掌握后,教師可以推出相關練習題,以檢驗學生的掌握程度。同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解決疑難。在這種輕松的學習氛圍下,學生不僅能夠愉快地學習英語語法知識,還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提升學習效率。
五、應用多媒體技術收集英文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隨著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化,知識技能培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尤其在英語教學中,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所占比重不斷上升。然而,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過于追求教學進度,導致對寫作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寫作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教學方法顯得相對單調。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往往局限于規定學生在特定時間內完成作文,并通過審閱與批改進行評價。此種教學模式未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與創造力,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無法得到提高。初中階段的英語寫作教學尤為關鍵且充滿挑戰,因為它直接關系學生未來的學術與職業發展。因此,在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利用這一工具特點,搜集高質量的英語寫作素材,分析不同寫作材料的特點,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英語表達的多樣性,最終有效提升英語寫作能力。
以“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一文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應鼓勵學生積極自主搜集相關資料,并深入分析所收集資料的寫作特點,使學生能夠從中提煉出適合自己的寫作大綱,并最終完成文章的撰寫。此外,通過融入多媒體技術,英語知識能夠以富有趣味性的圖像和視頻形式展現,從而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使學生的寫作與閱讀更加豐富多彩、生動有趣。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對學生進行寫作閱讀教學訓練,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發展。借助多媒體技術,學生能夠積累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并深入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實現英語素養與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
六、結語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學科的特點之一是幫助學生通過不同形式接觸和獲得英語知識,以及通過親身體驗和自主學習感受和運用語言。在教學中,多媒體技術能極大地優化教學環境,結合文字、聲音、動畫等元素,創造出生動逼真的視覺形象,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這改變了學生只能通過書本和聽教師講解獲取知識的狀況,使初中英語課堂更加豐富多彩,信息交流更加生動豐富。
參考文獻:
[1]閆麗璇. 如何用新課程理念指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J]. 讀寫算,2024(07):146-148.
[2]張錄生.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 家長,2023(29):68-70.
[3]徐賀兵. 多種智力理論視角下的多媒體外語教學[J].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3):126-128.
[4]王世慶. 多種智力理論與多媒體外語教學[J]. 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02):67-70.
[5]莫錦國. 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在多媒體課件設計中的應用:兼介紹《大學英語》(全新版)綜合教程課堂教學版光盤[J]. 外語界,2003(06):15-21+42.
(責任編輯:張涵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