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的文化服務機構,在社會文化傳播和提高國民知識水平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口老齡化給我國社會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也給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帶來了新機遇。老年讀者閱讀能力懸殊,閱讀目的、閱讀渠道、閱讀方式相對單一,專門針對老年讀者的圖書種類較少等現狀制約了圖書館對老年讀者群的開發。英美等發達國家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在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該文調研了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老年讀者服務情況,并指出其在制度保障、資金供給、服務形式、服務內容等可供我國借鑒的方面,以期為我國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外;公共圖書館; 老年讀者;服務模式;調研;啟示
中圖分類號:G258.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4)03(c)-0170-04
Research and Enlightenment on Elderly Reader Services in Foreign Public Libraries
LIU Huiyuan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As a non-profit cultural service institution, public librar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and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national knowledge. The aging population poses severe challenges to our society and also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to the service work of public libraries. The significant disparity in reading abilities among elderly readers, as well as the relatively single purpose, channels, and methods of reading, as well as the limited variety of books specifically targeting elderly readers, have constrained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for the elderly readership.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Britain and America, entered an aging society earlier. Their public libraries have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 in providing services for elderly readers.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service situation for elderly reader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America, Britain, and Japan, and points out aspects that China can learn from, such as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funding supply, service forms and service content. The paper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s for elderly readers that public libraries can learn from.
Key words: Foreign; Public library; Elderly readers; Service model; Research; Enlightenment
與一些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口老齡化出現較晚。我國除老年人口絕對數量大、人口老齡化速度快以外,還具有未富先老、各地區發展不平衡、空巢老人問題凸顯、高齡化提速等深度老齡化的社會特征[1]。人口老齡化給我國社會帶來了嚴峻挑戰,也給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1991年《聯合國老年人原則》指出要協助老年人過上獨立、照顧、參與、自我充實、有尊嚴的生活,這也是我國公共圖書館開展老年服務應遵循的原則[2]。國外發達國家老齡化出現較早,他們在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方面進行了諸多有益的嘗試,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精進,積累了大量的老年讀者服務經驗,一些優秀經驗值得我國借鑒。
1國外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調研
1.1美國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
相比中國,美國更早地進入了老齡化社會,20世紀40年代,美國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了總人口的7%[3]。美國各界包括圖書館界一直在努力探索人口老齡化的應對之策。1941年,美國公共圖書館就已經設置老年服務部門。1964年美國圖書館協會成人服務部下設老年群體服務委員會并制訂《公共圖書館對老年人的責任》,指出圖書館應協助樹立對老年人的積極態度[4]。1975年美國圖書館協會(ALA)發表了Guidelines for Library Services to an Aging Population(《圖書館老齡人口服務指南》),規定了老齡者為年齡大于65歲的人群;經1987年、1996年修訂,指南對圖書館老齡讀者服務的總體規劃、內容、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做出了說明。
美國公共圖書館針對老年讀者開展計算機培訓、代際服務、無障礙服務、送書上門及圖書館服務指導等項目。佛羅里達州立圖書館設老年虛擬學院;俄亥俄州立圖書館為老年人及其護理人員提供編程服務;納什維爾公共圖書館開展“數字包容計劃”,指導老年人學習與家人和社區聯系的數字方式,以及如何利用網絡獲取健康信息、訂購物品等。佐治亞州公共圖書館通過郵寄圖書和無障礙技術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服務;托皮卡和肖尼縣公共圖書館成立針對不能到館老年人的紅地毯項目;新罕布什爾州立圖書館配備了公共圖書館創意老年化工具包。美國公共圖書館還積極開展健康知識、法律和援助、財務管理、社區數字活動等主題服務內容。
一些美國公共圖書館將老年人用戶定義為55歲以上用戶,一些則定義為50歲以上用戶,因此美國公共圖書館老年服務的內容更加豐富多樣[5]。如特拉華州立圖書館幫助“低齡老年人”獲得工作培訓;一些圖書館還推出包括編程培訓、代際項目、工作推薦等服務舉措。1970年ALA發布《圖書館合作指南》,指出圖書館應開展雇傭或招募老年志愿者為同齡老年人服務的活動,圖書館應讓老年人參與設計各類針對老年人的服務和項目[6]。美國公共圖書館提供老年人可參與的輔助性工作,不僅可以讓老年人發揮余熱,還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特征,以便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親和的閱覽環境和有針對性的服務。
1.2英國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
20世紀70年代,英國激進的圖書館員發起針對包含老年人在內的弱勢群體“社區圖書館運動”,在服務模式和內容上進行創新,加強圖書館與慈善機構在弱勢群體方面的合作[7]。20世紀80年代后期,英國公共圖書館對老年群體的關注程度逐漸上升。2003年,英國圖書情報專業人員特許協會(CILIP)發表《圖書館老齡讀者服務指南》,并于2005年修訂。指南將老齡讀者劃分為健康型、非健康型和完全不能來館型三類,提出了針對每個群體的服務注意事項和英國國內公共圖書館的相關事例;指南還指出對參與志愿者活動的老齡者實施必要的培訓[8]。英國于2009年發布《圖書館老年人服務時間指南》,更加詳盡闡述了圖書館開展老年讀者服務的原因,指出更好地為老年讀者服務的方法。
英國圖書館一直致力于圖書館環境的適老化應用,如針對視覺障礙老年讀者,提供大字資料、放大鏡,在電腦上安裝有具備放大和語音功能的軟件,放大指示牌、告示字體;針對聽覺障礙老年讀者,配置聽力環或便攜式聽力設備,工作人員用書寫方式與讀者溝通;針對行動障礙老年讀者,保持圖書館道路無障礙,改善資料和排架方式,提供流動圖書館服務;許多圖書館還為老年讀者配置了大鍵盤,從老年人的角度設計休息室和衛生間。
英國公共圖書館不僅大力加強老年讀者物理服務,保證其利用圖書館的可行性和便利性,還將老年讀者的需求上升到精神層面,探索新的服務內容和服務形式。英國公共圖書館建立了網上服務建議平臺,志愿者可為平臺上發布的有使用障礙老年人的案例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平臺還匯總建議并將服務方法推廣應用到同類老年人身上,這種方法為英國公共圖書館的老年讀者優質服務打下了基礎。英國米德爾斯堡市設立了讀書俱樂部,不僅成為長期居家老年人使用圖書館資源的渠道,也滿足了老年人社交需求,激勵逐漸遠離人群、孤獨的老年讀者重新參與社會活動。
1.3日本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
20世紀70年代日本就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80年代中期邁入老齡社會,2018年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3 400萬人,占比27%[9]。隨著老齡化的發展,老年服務成為日本社會的一個重點工作。最初在日本,老年讀者被列入“殘障者”人群中,成為被“照顧”的群體,老年讀者服務帶有消極色彩。2001年發布的《公立圖書館的設置以及運營的期待基準》,將老年人作為圖書館使用人員的一個專門群體對待,不再將老年人視作殘障者群體[10]。如今,日本公共圖書館將老年讀者作為學習主體,并充分發揮老年讀者的主觀能動性。
日本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的發展離不開法律保障。如日本公共圖書館相關的法規《公共圖書館的使命和目標》《公共圖書館建立和運行的理想標準》《日本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標準》都有老年服務的相關規定,成為老年人享受圖書館優質服務的有力保證。日本公共圖書館的硬件設施使老年服務更加精細貼心,在一定程度上更是提高了老年讀者獨自使用圖書館的能力。早在2013年,日本學者對日本155家圖書館開展了老年服務現狀調研,發現九成以上的圖書館設有為老年讀者提供便利的硬件設施,有的圖書館還配置了放大鏡、老花鏡、輪椅、無障礙衛生間、大型自動扶梯、升降機等。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日本公共圖書館無障礙設施是較為全面的,一些圖書館配備了輪椅專用電梯、筆談器、聲音誘導裝置等設備設施。
日本公共圖書館針對老年讀者的服務方式和活動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包括擴印擴寫服務、對面朗讀服務、送書上門服務、隔代講傳統故事、回憶談講會、健康醫療服務等。日本香川縣坂出市大橋紀念館舉辦了“回憶談講會”活動,老年讀者圍繞昭和時代的道具、書籍等講述過往的經歷。該活動合乎“懷舊療法”的心理治療方法。日本長野縣麻績圖書館開設了隔代講傳統故事活動,老年人將本村的一些傳統故事通過紙芝居講授給孩子們,不僅充實了老年人的生活,促進了代際溝通,也發揮了老年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角色。在移動閱讀方面,日本北海道的一些圖書館提供團體借閱服務,服務對象包括醫院、養老院等老人集中場所,一些圖書館還提供配送服務。日本圖書館的老年讀者服務對象擴大至失智癥老人,多個圖書館開展了針對失智癥老人的講座、學習會等活動。
2國外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啟示
2.1制度保障及組織機構方面
美日等發達國家大多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已經開始關注老年讀者服務。為了完善老年讀者服務制度,制定了相關政策法規、指南和發展規劃,進而形成了完善的保障機制,一方面保障了老年人應有的使用圖書館權益,另一方面也促進了社會健康老齡化的發展。如美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后,1941年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率先成立成人教育部,成為老年服務的開端[11]。國外圖書館協會在老年事務的發展方面發揮著主導推動作用,協會不僅積極參與國家老齡事務決策,還成立了老年服務分支部門統籌安排圖書館老年讀者事務,制定老年服務指南指導圖書館開展老年讀者業務,開展老年讀者調研,舉辦老年服務相關會議等。英國圖書館情報專業協會發布并修訂《圖書館老年讀者信息服務指南》,規定了老年服務的基本原則,指出要盡可能地完全滿足老年讀者的圖書要求,強調要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供老年讀者館外服務[12]。我國應健全圖書館老年服務相關的政策和法律體系,各地政府和圖書館機構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地方圖書館法規和條例,細化老年讀者服務細則,并不斷更新和完善。
2.2資金供給和社會合作方面
在一些發達國家,圖書館老年服務資金有著制度保障,充足的資金推動了圖書館老年事業的發展。美國國會于1996年通過了《圖書館服務和技術法案》,法案含有多個圖書館撥款項目。在該法案的資助下,全國多個圖書館和圖書館聯合體開展了多個老年服務項目,如密西西比州第一地區圖書館的“老年記憶中的帕諾拉鄉村音樂”項目,海沃德公共圖書館的“代際交流”項目[13]。國外公共圖書館老年服務的資助來源還包括基金會、國家醫學圖書館網、公司、個人捐款等。如倫敦圖書館的在線課程Learn My Way是英國政府與慈善團體Tinder基金會的合作項目,在線免費培養老年人基本的電腦和上網技能。國外公共圖書館的合作對象包括社區、銀行、醫院、社會保障機構等。充足的資金保障了這些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和老年項目的開展。申曉娟、胡潔等人初步統計:我國333個地市中近半數地區公共圖書館沒有館舍,已有城市圖書館按照《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建設,但達標率僅為25%,且大都年代久遠、設施老化[14]。我國的公共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2.3服務形式和服務內容方面
國外公共圖書館的老年活動并未局限在嚴肅閱讀方面,而是豐富多彩、不拘一格。如新澤西州老橋公共圖書館設立了圖版游戲、手藝、國際象棋等活動俱樂部[15];伊利諾伊州圖書館提供駕照獲取和更新信息、交通規章指導、免稅信息指導;紐約公共圖書館以創造性老齡為主題,組織分館開展講述人生故事、唱歌、繪畫等活動。這些國外公共圖書館不是簡單地將老年讀者當作被“照顧”的對象,而是將老年讀者看作圖書館主體的一部分,給予老年讀者充分的空間,發揮老年讀者的積極性,將老年讀者視為豐富的知識、文化的載體,幫助其向社會分享人生經驗,讓傳統在其手中代代相傳。如日本麻績圖書館的“隔代講傳統故事活動”“代際游戲傳授活動”讓老人和孩子們歡聚一堂。豐富的活動使該館讀者訪問量達到了所在村人口的4倍之多。我國公共圖書館應進一步開創老年讀者服務形式,擴大老年讀者服務范圍,將老年讀者服務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2.4服務對象方面
前述國外公共圖書館更加注重老年讀者的精細化服務,頻繁開展讀者調研,細化老年人群,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形式和服務內容。其老年服務對象不僅包括健康的老年人,還包括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將老年服務進一步擴展至老年失智、癡呆的預防治療,以及家庭成員或陪護人員的知識培訓和心理建設。如芝加哥公共圖書館開展了記憶力及大腦保健、癡呆和阿爾茨海默氏病相關的活動。瑞典圖書館與老年醫療機構合作,為高齡和癡呆的老年人提供朗讀和簡單的記憶訓練[16]。丹麥圖書館“特殊閱讀援助”工程為認知障礙群體提供康復助讀,幫助特殊群體賞析音樂、閱讀書刊等,以刺激其恢復記憶、修復受損智商,進而改善老年人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17]。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提供老年服務網絡鏈接清單,服務對象從老年人擴大至與老年服務業相關的專家、醫護人員、學者等[18]。我國公共圖書館應立足于本國或本地區的實際,深入調研,細化老年群體,提供有針對性的特色服務。
3結束語
隨著中國老年人口增加、老齡化速度加快,老年人文化水平和平均壽命普遍提升,老年人年齡區間分布拉大,退休時間更長,需求更加多元化。關注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引導老年群體精神健康發展,緩解社會養老壓力是公共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國公共圖書館應積極結合自身實際,充分借鑒國外圖書館老年服務的優秀經驗,探索適合自身的服務策略,推進我國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盧霞,周良才.老年服務與管理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6-9.
[2] 聯合國.聯合國老年人原則[EB/OL].(1991-12-16)[2023-10-15].https://www.un.org/zh/node/181619.
[3] 談大軍.美國公共圖書館年長者健康信息服務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情報工作,2019,63(6):140-146.
[4] 李玉謹.高齡化社會、高齡學習與圖書館事業[J].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2006,2(2):33-35.
[5] 趙蕊菡,陳丹丹,王曉靜.中美公共圖書館老年服務現狀對比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1(22):56-65.
[6] 肖雪,苗美娟.美國公共圖書館老年服務:歷史與啟示[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9(1):95-109.
[7] 祝小霞.英國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服務研究[J].企業導報,2014(10):193,11.
[8] 李農.英美圖書館的老齡讀者服務指南[J].圖書館雜志,2007(10):58-60.
[9] 沈燕,劉厚蓮.中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來自日本科技創新的啟示[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20,37(3):93-101.
[10]秦石美,魏正.關于日本圖書館的老年讀者服務調查及啟示[J].新閱讀,2021(2):51-53.
[11]吳軍委.在社會老齡化形勢下公共圖書館如何更好地服務老年讀者[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4,24(1):98-101.
[12]楊敏文,邢修遠,應長興.提高老年讀者信息素養的國外經驗及啟示[J].圖書館論壇,2014,34(1):85-90.
[13]宋辰.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研究[J].晉圖學刊,2017(3):17-20.
[14]申曉娟,胡潔,李丹.關于“十二五”時期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戰略思考:《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解讀[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4):4-11.
[15]安珈銳,田麗,劉培旺.中國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游戲服務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報,2020,32(8):40-47.
[16]張春梅.公共圖書館服務老齡讀者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3(10):158-160.
[17]富潔.我國圖書館基于閱讀療法的老年讀者服務的研究述評[J].文化產業,2023(9):88-90.
[18]李宇佳.美國公共圖書館老年人數字包容服務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6(10):57-62.
基金項目:國家圖書館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公共圖書館面向老年讀者的服務模式研究”(項目編號:NLC-KY-2019-SQ-0055)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劉會媛(1986-),女,山東棗莊人,碩士,館員,研究方向:讀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