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十三期立項課題“指向批判性思維培養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19JK13-L096)的階段性成果。
【摘?? 要】單元復習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是單元復習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實踐證明,從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視角出發,設計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單元復習教學策略,能夠讓學生在主題的帶領下內化知識,深入理解單元要義。對兩節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的單元復習省級優質課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設計學習理解類活動、應用實踐類活動、遷移創新類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梳理語言知識,感知單元主題;深入單元語篇,深化主題意義;實施遷移運用,升華主題意義”,提升單元復習教學的實效性,發揮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主題意義;小學英語;單元復習
單元復習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復習教學能幫助學生發現新課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起到查缺補漏的作用,并使學生鞏固和提高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主題能夠有效整合單元內諸如詞匯、句式、語法等語言知識,為學生有效學習和運用語言提供語境,建構語言與生活的關聯。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是單元復習教學中的重要任務。然而,在當前的單元復習教學中,仍存在著“過于重視零散的語言知識學習,忽視單元主題意義探究”的現象,導致單元復習課教學效率低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提出踐行“學思結合、用創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教師可以活動引導學生探究單元主題,加深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使其在該過程中復習語言知識,提升綜合能力。實踐證明,從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視角出發,設計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單元復習教學策略,能夠讓學生在主題的帶領下內化知識,深入理解單元要義。本文以江蘇省小學英語優質課評比活動中兩位教師(教師A和教師B)的單元復習教學片段為例,分析兩位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思路和策略,探討英語學習活動觀視域下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單元復習教學策略。
一、單元教學內容分析
兩位教師的授課內容都是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本單元主要由Story time、Grammar time、Fun time、Sound time、Cartoon time和Checkout time六個板塊組成。其中,Story time板塊主要介紹Mike一家人在周六早上和中午的活動。Grammar time板塊主要呈現現在進行時的句式結構和現在分詞的構成規則。Fun time板塊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學生通過對話描述圖中人物的動作。Sound time板塊主要復習ing的發音規則。Cartoon time板塊呈現了小老鼠Bobby和ladybirds看護葡萄的故事。Checkout time板塊分為“Look and write”和“Listen, number and say”兩部分,前一部分要求學生補全描述人物動作的句子,后一部分要求學生聽錄音,給圖中人物標序號。
本單元的主題范疇為人與自我,主題群為做人與做事,子主題內容為家庭生活。教材旨在引導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和樂于助人的優秀品質。
二、教學片段評析
兩位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各有特色,但都遵循學科育人的教學理念。學習活動具有層次性、關聯性和實踐性,旨在引導學生基于語篇梳理文本,獲取與主題相關的核心語言知識并進行歸納和整合,使學生感知語言背后蘊含的文化內涵。兩位教師基于單元主題和多模態語篇,設計具有關聯性和實踐性的學習理解類活動和應用實踐類活動,助力學生內化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同時,教師基于單元文本主題設計遷移創新類活動,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升華對主題意義的理解。
(一)學習理解類活動:梳理語言知識,感知單元主題
學習理解類活動主要包括感知與注意、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等基于語篇的學習活動。教師要堅持學思結合,引導學生梳理單元中多種類型的語篇以及與單元主題緊密相關的語言知識,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間的關聯。
【教學片段1】
教師A先通過Speaking shadow游戲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模仿自己的動作,同時使用現在進行時進行表達。接著,該教師播放了一段節奏歡快的音頻,引導學生猜測其中人物的活動。有學生給出答案:“She is making the bed. She is sweeping the floor.”教師適時引出本課時的話題“doing housework”,并板書單元標題。接著,教師邀請學生觀看一段國外2至11歲孩子做家務勞動的視頻,并請學生談談對視頻中孩子做家務這一行為的看法。大多學生對此表示認可和贊賞。接著,師生一起歸納視頻中與家務勞動相關的短語,為后續在Housework tree上添加詞匯樹葉做好準備。
【教學分析】
本環節,教師A開展了Speaking shadow游戲,播放了國外學生做家務的視頻,創設了主題情境。學生回顧有關做家務的詞匯,并用現在進行時進行表達,激活已學知識。感知、注意、獲取、梳理、概括和整合的學習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復習核心句式打下了基礎。
(二)應用實踐類活動:深入單元語篇,深化主題意義
應用實踐類活動主要包括描述與闡釋、分析與判斷、內化與運用等深入語篇的學習活動。教師要秉持語言學習和運用緊密結合的理念,引導學生在具有實踐性、關聯性和綜合性的活動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與主題相關的真實問題,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學生在復習和掌握單元核心語言的基礎上,通過形式豐富、類型多樣的活動加深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理解。
【教學片段2】
教師B在教學Story time板塊中Mikes family部分的內容時,先引導學生運用現在進行時描述Mike一家人在早上和中午忙碌的場景,接著呈現語句“What a ________ moment.”,讓學生選用合適的單詞填空。教師在教學Mike一家人夜晚生活部分的內容時,先播放一段舒緩、柔和的音樂,讓學生猜測他們在夜晚的生活狀態。學生聽完錄音,完成圖片排序和描述圖片內容的任務。接著,教師提問:“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oment?”學生選用happy、sweet、fun等單詞補全“What a ________ moment.”這個句子。教師適時追問:“Why do you think so?”學生給出了諸如“Because they are free.”“Because they are playing together.”等回答。隨后,教師繼續追問:“Why do they have such a relaxing moment?” 學生回答后,教師作出總結:“Because they share housework and share relaxing moments.”
【教學分析】
本環節,教師B引導學生運用現在進行時在教材圖片創設的語境中描述圖片中人物的活動。學生不斷加深對現在進行時的理解并逐步掌握其用法。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分析圖片中Mike一家人在不同時間段內的活動和場景,判斷圖中人物的感受并選用適宜的單詞補全句子。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開展了描述、分析、運用等活動,逐步加深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理解,嘗試將所學的語法知識轉換為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以補全句子的任務形式引導學生體會勞動帶來的成就感,使學生明確勞動的意義和價值,落實英語學科的育人目標。
(三)遷移創新類活動:實施遷移運用,升華主題意義
遷移創新類活動主要包括推理與論證、批判與評價、想象與創造等超越語篇的學習活動。教師基于真實的問題情境,帶領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滲透正確的語言觀念。學生在學科實踐活動中借助項目化學習等方式,進一步強化語言與生活的關聯,不斷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
【教學片段3】
教師A在學生完成Checkout time板塊的練習后播放了視頻Looking after the dog,學生用現在進行時給該視頻寫腳本。稍后,教師呈現了部分學生做家務活動的視頻,要求學生小組合作選擇其中一個視頻,用現在進行時寫腳本,并以口頭形式描述視頻內容。一組學生選擇了Making a fruit salad這一視頻,口頭描述內容如下。
Hello! I love tasting yummy food. So I often cook at home. Today I want to make a fruit salad. Here is what to do. Now I am washing the fruits. I am cutting the fruits. Cut into small pieces. We dont want big pieces. I am mixing them together now. Look! I am adding some salad juice. I am tasting it right now. Yummy! Cooking makes me happy.
【教學分析】
本環節,學生在充分輸入目標語言的基礎上觀看相關視頻,并用現在進行時為其撰寫腳本,從多模態語篇的學習中加深了對主題意義的理解。教師鼓勵學生運用多種學習方式,綜合運用語言技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基于真實的情境,以層層遞進的學習活動加深學生對單元主題的理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能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取決于教學活動是否有效。教師要考慮以下問題:活動難度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情況?活動形式是否豐富多元?活動是否有梯度?活動評價是否合理?在呈現學習成果時,學生為做水果沙拉的視頻配腳本,內化了與之相關的家務活動的表達方式和單元語法知識。同時,小組合作口頭描述視頻內容,增強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深化了學生對勞動意義的理解。
在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開展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單元復習教學,需要有效整合文本內容,創設與文本主題契合的語境,引導學生參與相關語言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教師要依托分析和評價類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落實英語學科的育人目標。當然,在實踐教學中還會不斷出現新的問題,需要教師進一步展開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
參考文獻:
[1]蔣京麗.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設計三類課堂學習活動:以初中閱讀教學為例[J].英語學習,2023(10):4-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呂國征.基于語境的初中英語復習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41(9):1-5.
(江蘇省太倉市高新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