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畢業生的黨建工作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畢業生黨員進入社會后的言行不僅反映了其所在高校的整體黨建水平,也關系到其自身未來就業與發展的前景。因此,重視高校畢業生的黨建工作,努力培養出綜合水平較高的畢業生黨員,讓他們在發揮黨員應有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從而提升自身的就業競爭力,實現其更高質量的就業,為國家建設積蓄后備力量。
【關鍵詞】黨建工作|高校畢業生|就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十次全國高等學校黨建工作會議中強調“高校黨的建設要緊緊圍繞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這個根本任務,為建設能夠培養高質量大學生的社會主義大學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證”[1]。大學生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他們積極投身科研、社團、志愿者活動,展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社會責任感,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大學生黨建和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問題
(一)對黨的認識不夠深入
在部分高校中,關于黨的政治教育課程不夠重視,導致大學生對黨的歷史、理論和實踐了解不夠全面。
(二)對黨的忠誠度不夠
各種信息傳播渠道多樣化,大學生容易受到來自網絡、媒體等渠道的片面或者錯誤觀點的影響,從而對黨的認識產生偏差。
(三)對黨建活動參與度不夠
大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就業等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學生對黨建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對黨的歷史、理論和實踐的了解,對黨的認同感不強,從而影響了他們參與黨建活動的積極性。
(四)就業壓力大
隨著大學畢業生數量增加,職位的縮招,導致學生就業難度增加。沒有足夠的渠道獲取到真實的就業信息、對就業市場了解不夠全面,導致學生錯過就業機會。
(五)職業規劃不清晰
大學生在選擇職業、確定職業發展方向和目標時缺乏對自我的清晰認知,缺乏對行業發展趨勢、就業前景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導致學生無法確定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
(六)缺乏實踐經驗導致工作技能不足
部分高校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大學生實踐能力、職業素養、職業技能的培養,影響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導致學生在畢業后面臨職業選擇的困惑。
高校在培養大學生黨員過程中應是雙方合力,大學生在提高就業競爭力的同時,高校也應該助力其更高質量的就業。
二、大學生黨員提高自身就業競爭力
(一)大學生積極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在發展和培養的過程中,大學生應積極關注國家政治時事,與黨員同志一起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方針政策并探討問題,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通過參觀紀念館、開展志愿服務等方式,深入了解黨的歷史和黨的先進典型,增強黨性修養和社會責任感。
(二)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
大學生在提升政治素養的同時,應當在學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等方面也需要不斷提升自己,以滿足社會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參與學術研究和實踐活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努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鍛煉自身溝通、合作和領導能力,提高自身在專業領域的競爭力[2]。
(三)及時了解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
通過了解行業的創新舉措和發展戰略,大學生能親身體驗行業的運作和發展,時刻保持敏銳的觀察力和學習能力,能更好把握就業機會。
(四)積極參與實習和實踐
通過實習和實踐項目,大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獲得寶貴的實踐經驗,提升解決問題和應對挑戰的能力,使大學生更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
(五)注重人際關系和團隊協作
通過與他人合作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技能,為自身爭取更多的職業機會。
三、高校助力畢業生黨員高質量就業
(一)嚴格把關,從源頭上做好黨員發展工作
“成熟一個,發展一個”是高校黨建工作中黨員發展的重要原則[3]。在黨員發展的各個階段,應該吸納那些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進步學生。幫助他們發現并改正自己的不足,引導他們更快更好地發展和成長,督促他們在學習、生活、工作、就業等方面真正成為其他同學的榜樣。通過黨員的模范作用促進學校的學風建設,增強各年級學生群體的學習主動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進而帶動整個大學生的就業工作的發展。
(二)利用各項載體,強化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管理
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強化對畢業生黨員的黨性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畢業班黨員要分別從就業思想上的確立、就業技能的提高,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提高就業質量。畢業生黨員應成為培養積極就業、理性就業、率先就業、先就業后創業的急先鋒,發揮學生黨組織在就業工作中的特有優勢,在就業過程中亮明黨員身份。同時,學生黨員需直面社會現實,了解社會需求,認清社會就業形勢,并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長,及時調整就業方向,積極就業。
(三)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創設實踐鍛煉平臺
學校黨組織要積極與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建立聯系,為畢業生黨員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實習機會、加強畢業生黨員就業指導[4]。學校黨組織定期組織就業指導講座,提供就業政策、行業動態、職業規劃等方面的咨詢服務,使學生黨員率先明確就業目標。針對畢業生黨員的不同特點和需求,學校黨組織要主動與用人單位溝通,爭取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實習機會。
(四)以黨建促就業,開展服務型黨建工作
成立以黨組織為首的就業服務中心,促進大學生就業:重視班級的群體效應,發揮畢業班黨員的榜樣力量;委托實習單位對學生黨員進行階段性管理,及時反饋學生動態;接受多樣化的就業理念,鼓勵畢業生黨員自主創業或積極投身國家基層就業項目擔任先鋒崗,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5]。以學生黨員為核心,成立畢業生就業服務小組,積極引導畢業生黨員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并以此為基礎更好地發揮學生黨組織和學生黨員在就業工作中的模范導向作用,從而帶動周圍更多的同學積極就業。總結以往學生黨員幫助學業困難學生的工作經驗,創造性地實行學生黨員與未就業學生“一對一、一帶一、一幫一”的幫扶措施[6],讓每一個學生黨員切身感受到學生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五)發揮畢業生黨員的榜樣作用
畢業生黨員是學生中優秀分子,具有模范表率作用,應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群體的中堅力量和骨干群體,能對高校就業工作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對黨建和就業工作的結合以及黨員自身的經歷和體會,在加強與班級同學交流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就業氛圍。
(六)建立就業工作聯動機制
將積極就業、落實單位作為畢業生黨員發展、管理和考核的重要指標:對畢業班的黨員學生,可以以積極就業,落實單位作為管理和考核的重要指標,對他們在就業實習中的表現和在班級中所起到的作用給予綜合評價,做好就業的領頭羊,進而帶動學校就業率的整體提高。
四、結語
大學生黨建與就業工作是高校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礎和組成部分,黨建是開展就業工作的政治基礎,高質量就業是高校通過黨建教育活動培養高質量人才的價值體現。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要以學生為本,努力將高校黨建工作與就業工作融會貫通,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通過學生黨員自身就業競爭力的提高、學校助力畢業生黨員高質量就業的一系列措施,實現高校黨建與就業工作的共贏,促使畢業生黨員高質量就業。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第二十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的講話 [EB/ OL]. http://news.cntv.cn/20120106/104568.shtml.
[2]宋超,王媛媛.試論新時代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對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推動作用[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4(8):188-190.
[3]余西亞,朱海燕.構建高校黨建工作在大學生就業中的新思路[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5,3(32):121-123.
[4]征春秀.試析高校黨組織對大學生職業指導教育的有效嵌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2):87-96.
[5]毛田惠.以提升大學生就業力為著力點,打造服務型學生黨支部[J].智庫時代,2018(46):57-58.
[6]王倩玉,劉英慧,解宇寧.新形勢下高校黨建與大學生就業工作協同發展的研究[J].2022,21(19):236-237.
(作者單位:上海健康醫學院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