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波 周榮亞
摘要:新時代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要體現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在人才培養與就業方向上契合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高職院校要認真學習數字化技術帶來的機遇,提高高職院校辦學水平,以數字化技術服務師生,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本文闡述了新時代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的意義,針對當前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中面臨的校內信息 “孤島效應”、數字化治理與信息化結合不緊密、教師數字化治理觀念與能力需進一步提升等問題提出具體解決路徑。
關鍵詞:新時代;數字化;治理;提升
現代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應當以服務教學改革為出發點,針對數字化治理中存在的難題,清晰制定提升措施,明確保障路徑。要認識到高職院校數字化管理對于學校治理能力提升的意義,依托5G、大數據、區塊鏈、學習分析等技術,以全域性數字化改革來實現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變革,從而實現學校治理現代化,提升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水平。
一、新時代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意義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制造業人才的高等學府,辦學水平直接影響我國產業升級與發展。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主要從學校辦學水平衡量,除了師資力量、學校硬件建設水平等顯性指標外,治理能力作為頗具代表性的隱性指標,對于高職院校發展水平有重要意義。
(一)數字化治理能力反映高職院校辦學水平
高職院校自誕生之日起,就帶有強烈的應用特征,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濃厚的科研氛圍,高職院校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緊盯時代技術發展前沿,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現代職業技能人才。進入21世紀,人類社會已進入數字時代,數字化管理體現了強大的應用潛力。在數字時代,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成為衡量學校辦學理念與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學校治理能力中,數字化技術可以體現現代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等職業教育理念,將最新的數字治理技術引導到學校管理中,既能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又能營造重科技的校園風氣。對于高職院校治理來說,采用數字化技術直接反映了學校對前沿技術的重視程度,也反映了該校辦學理念緊盯技術發展潮流,保持開放進取的心態,能夠真正代表辦學水平。
(二)反映國家高等教育發展進步
長期以來,我國高職院校生源質量與人才培養質量均難以滿足產業發展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明確把 “完善內部治理結構”作為高等教育改革任務之一。高職院校的治理能力和水平集中體現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1]目前,我國持續不斷增加對高等教育的投入,高職院校無論是在校園建設還是師資力量配比方面均有長足進步,部分高職院校已經成為我國高素質技能人才成長的搖籃。在學校治理能力提升方面,應當進一步體現現代教育發展理念,在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新要求下,將數字化治理能力作為推進國家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抓手,將其納入高職教育辦學內涵與辦學特色,從而強化現代教育治理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三)培養新時代高素質技能人才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教育模式與教育理念產生了巨大變革,在人才培養方面,需要高職院校改進治理能力,適應新技術發展變革下的治理要求。在高職院校治理中,學生積極介入學校課程建設與學校治理,將影響教育質量的不利因素盡量消除,打造高質量的職業教育。例如,在教學環節,可以采用翻轉課堂、在線課堂、混合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知識范圍,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成績評價環節,改變以往考試為主的單一評價模式,利用數字化技術,將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學習時長、圖書館自習時間、創新能力等多項數據以數字的形式進行量化分析,盡可能客觀還原學生的真實學習效果,準確評估學生的學習成績,為改進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提供依據。新時代高職院校數字治理能力提升,主要服務于人才培養,因此有利于進一步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提升職業教育發展水平。
二、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面臨的困境
數字化治理能力既考驗高職院校的硬件設備建設,也是對當前的教育理念的一種革新,需要教師及高校管理者從觀念層面適應數字技術的發展。從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實踐看,目前還存在以下幾類典型問題需要解決。
(一)高職院校內部存在“信息孤島”效應
高職院校要想實現數字化治理,就要打通校內各個管理平臺的數據連通,改變目前數據資源不統一、各個管理系統之間缺乏溝通的弊端,將各個信息化應用平臺從孤立的“信息孤島”改變為統一的數據平臺,在使用環節打造智慧化生態應用系統。目前,部分高校內各個管理平臺之間缺乏有效連通,平臺內的數據使用范圍局限于平臺本身,全域性特征體現不明顯。部分高職院校的信息化平臺之間無法連接,而是各自單獨使用,難以給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一些學校內部的管理平臺如圖書館管理系統、宿舍管理系統、學院管理平臺之間缺乏聯系,學生需注冊多個賬號,不僅增加了使用成本,學校內部管理難度也相應增加。高職院校在推進數字化治理過程中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學校內部一個個 “信息孤島”,只有建立內部的信息連通機制,才能為數字化治理提供保障。
(二)數字化治理與當前教學結合不緊密
高職院校推進數字化治理能力的提升歸根結底是要為人才培養所服務,而高質量覆蓋教學場景、以學生為中心、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是數字化管理的主要目標。當前,高職院校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的數字化治理,無論是在教學空間拓展還是具體實施環節,均存在相當程度的滯后,需要結合數字化改革重新進行頂層設計。高職院校在教學環節,普遍推進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學,這樣既可以豐富教學業態,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撐,也有利于拓展學生學習范圍,從全域視角將教學技能與教學需求深度融合,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過程中,將重點放在學校管理上,數字化治理與課堂教學主要體現在學生評價等方面,并未深入挖掘數字化治理的潛力,也未意識到技能類知識與產教融合對于數字化治理的促進作用。
(三)教師數字化治理觀念與能力需進一步提升
在推進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過程中,教師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與數字化治理觀念十分關鍵。部分教師簡單將數字化治理理解為信息化,未能認識到數字化治理的智能化特征。對于未來高職院校數字治理能力提升來說,其核心邏輯是智能化,而其主要工具則是信息化,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是基礎保障。部分高職院校教師雖然具備一定的信息化能力,但是更多體現在教學層面,在學生管理、科研學習等環節,教師的數字化治理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部分教師認為數字化治理技術,只是簡單將原本的學校管理從線下轉到線上,沒有從觀念上認識到數字化治理的智能化、科技化特點,導致在數字化治理環節,空有其表,沒有真正運用數字化提升治理水平。[2]此外,受高職院校當前管理體制等多種因素限制,教師數字化治理整體水平較低,與當前高職院校整體治理能力需求不匹配,需要從治理觀念與能力入手,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教師的數字化治理水平。
三、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路徑
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產教深度融合場景等方面具有與普通高校不同的 “技能邏輯”和相對獨特性,決定了其在推進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時,必須考慮技能教學的實踐邏輯,提升教師的數字能力,以學校治理為最終目標,切實提高高職院校數字治理能力,全面推進高職教育數字化治理。
(一)以數字化為契機,優化學習空間與場景
高職院校要將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與優化教學相結合,以數字化為契機,優化學習空間與場景。要針對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特點,整體設計面向以技能型知識學習為主要特征的彈性教學和融合型學習空間建設。要根據 “數字化生存一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打通學校行政管理部門與專業學院在教學、科研、人事、就業子系統的信息數據壁壘,部署5G、大數據、學習分析等智能技術的應用,面向具體的多元學習場景 (個體自學、小組協作、集體教學等,尤其是產教融合和技能教學的現實與虛擬場景),優化以智慧教育為重點的正式學習空間、非正式學習空間、虛擬學習空間、虛實融合空間等學習環境,為線上線下融合的彈性教學提供體驗良好的數字化學習場景。[3]以數字化為契機,優化學習空間與場景,進一步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教學管理能力,實現數字技術時代學生學習優化。
(二)提升教師的數字化意識與能力
要進一步優化教師的數字化教學意識與能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教師作為數字化治理的一線負責人,其本身的數字化意識決定其在高職院校治理中的基礎作用,具備一定的數字能力是教師在數字化環境中順利開展學習、工作、交流、消費等活動的基礎保障。隨著高職院校數字治理的深入發展,提高教師的數字意識與能力成為學校治理中主要環節。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加強教育,從意識形態與教育態度入手,塑造教師正確的數字化治理觀念。積極開展數字化治理講座與培訓,邀請數字化治理專家來到學校進行專題講座,分享其成功經驗,幫助教師快速掌握數字化治理關鍵能力。要對教師參與數字化治理效果進行評估與診斷,總結其中的經驗與教訓,從未來數字化治理需求出發,解決教師數字化能力不足的問題。高職院校的數字化改革要把利用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解決教育和教學的問題作為教研的重點方向和人才培養的主要抓手,實現教學過程的數字化改革,充分發揮數據在支持學情分析、教學決策、教學評價中的作用,促進新時代高級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三)系統設計,打造數字化校園
新時代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要具有全局意識,注重系統設計,通過打造數字化校園,實現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要打通各個應用平臺數據,將校園內的圖書管理系統、宿舍管理系統、教學管理系統等多個平臺統一起來,圍繞服務學生為中心,實現大數據匯集,為分析學生學習效果、改進學校管理模式提供數據支持。對于高?,F有的各種子管理系統,要進一步打通各個平臺子系統之間的信息壁壘,系統規劃校園內各個子系統功能板塊,建設完成功能完善、服務統一、高效協同的服務平臺。高校服務體系要統一完成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為支撐,對校園數字化治理提出新要求,圍繞校園管理多個維度,打造數字化校園,促進高職院校數字化管理與教學的協同智慧治理。
(四)注重數字化治理落實,強化執行力
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需要人來執行落實,從學校領導班子到一般行政管理人員,其服務與執行力是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的基礎。要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堅持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的精神,將數字化治理作為學校領導班子的主要任務,提升領導對數字化治理的認知與重視。對于高職院校一般的行政管理人員,要打造重管理的服務型團隊。從高職院校治理能力來看,學校領導班子重理念,強化管理高度,而基層行政人員重執行,強化執行力。兩者互相協作,將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落到實處,才能真正提高辦學水平,打造高水平職業教育。
(五)建立基于數字化治理模式的管理架構
高職院校要建立基于數字化的管理架構,在黨委領導、校長負責的體制內處理學校治理問題,強調學校領導班子的學術性與管理性,形成高水平的學校治理機構。堅持黨的領導,在數字化治理中,明確各方職責,形成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管理嚴格的治理體系。為了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數字治理水平,還可以積極吸引企業力量參與到學校管理中。在推進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過程中,高職院校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吸引企業參與其中,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參與者,對于數字化治理具有豐富的經驗,且高職院校學生在畢業后需要進入企業實習與工作,依靠企業在數字化治理上的成功經驗,可以改善學校的管理問題,提升管理效率。高職院校的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還要接受社會監督。
四、結束語
新時代對高職教育發展提出新的要求。在數字化治理能力提升中,高職院校要以數字化為契機,優化學習空間與場景,提升教師的數字化意識與能力,系統設計,打造數字化校園,注重數字化治理落實,強化執行力,建立基于數字化治理模式下的管理架構,全方位提升高職院校數字化治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榮花,王國華.新時代高職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優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社會科學,2023(3):60-63.
[2] 秦軍.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現代教育論壇,2020(3):92-93.
[3] 張呈宇,劉戀秋.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治理能力提升探索[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1(2):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