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紅 陳坤鳳 童錦花 呂峽


摘? ?要: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是全球化時代各國培養國際人才的創新性實踐模式。處于經濟轉型期的阿聯酋,為滿足大量外籍人員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促進高等教育機會性別平等、打造技術勞動力型區域教育樞紐,積極推進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阿聯酋通過吸引世界知名大學設立分校,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促進了其高等教育質量和國際知名度的提高,也提升了學生的國際化水平,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及轉型,但也存在著境外分校對阿聯酋本土文化形成沖擊、對境外分校的質量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借鑒其經驗,我國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化和在地國際化的推進,需要進一步完善對中外合作大學的質量監管體系、正確處理好國際化與本土化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阿聯酋;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境外分校
中圖分類號:G649? ? ? ? ?文獻標志碼:A? ? ? ? ?DOI:10.3969/j.issn.1672-3937.2024.05.03
一、引言
國際性是高等教育的固有屬性。在全球經濟和社會持續變革、世界格局重構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國際化模式正經歷深刻轉型。在地國際化作為國際化的一種模式,已被多國納入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議題并付諸實踐。在地國際化是“教育領域中發生的除學生海外流動之外的所有與國際事務相關的活動”[1],是高校利用已有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國際學者、留學生、國外教材、跨境項目、多元課程與國際會議等——建設富有本土特色的國際性校園,為全體學生在校內提供接觸跨文化與國際性事物的機會,進而實現培養高層次國際化人才的辦學目標。[2]
在實踐中,一些國家通過合作辦學、引進國際分校、引進國際化師資、設置國際化課程、創建國際化校園等形式,開展多樣的創新性探索,實施在地國際化戰略,把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理念引入教育機構,以培養學生的國際素養,提高人才的國際競爭力。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以下簡稱阿聯酋)為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積極實施在地國際化策略,通過引進世界名校辦學,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增強其高等教育競爭力,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高等教育國際分校中心。分析阿聯酋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的動因、相關政策與機構、實踐舉措、成效及問題,可為我國高等教育合作辦學提供啟示。
二、滿足多樣化需求:
推進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的動因
阿聯酋位于阿拉伯半島東部,由阿布扎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哈伊馬角七個酋長國組成,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阿聯酋境內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儲量均居世界前列。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年底,阿聯酋人均GDP為74,240美元,位列全球第六。[3]相對優越的地理環境、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多樣化、英語作為國家通用語言為國際化教學和跨文化交流帶來的便利,為阿聯酋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發展提供了獨特優勢。
(一)推動石油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
阿聯酋以石油經濟聞名,憑借其石油產業,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為國家發展積累了豐厚的財富。但阿聯酋政府深刻地意識到,石油開采可持續性較低,只有新的科技與創新政策才能為國家的進步提供不竭動力。作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油國,阿聯酋政府致力于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重視多元化能源、人工智能和綠色經濟的發展,鼓勵數字化類產業,發展知識型經濟,以減少對石油收入的依賴,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但是,阿聯酋面臨人才結構性缺失的問題,技術精英和高層次人才匱乏,難以滿足經濟多元化發展需求。為解決經濟轉型中人才的不足,阿聯酋制定了長期的人才多元化戰略,其中一項就是為高等教育提供資金支持,加強國際合作,推動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為國家培養具有較高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人才和技術性人才。
(二)滿足大量外籍人員的高等教育需求
根據阿聯酋聯邦競爭力和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阿聯酋的總人口(國民和外籍居民)約為950萬人,其中外籍人口占比88.5%左右,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國家。[4]龐大的外籍人口群體催生了對阿聯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迫切需求。然而,阿聯酋國內高等教育資源相對缺乏,為數不多的公立高等教育機構的課程設置較為單一,多局限于伊斯蘭教類、教法學等課程,且大多數公立高等教育機構只招收阿聯酋籍學生,難以滿足國內外籍人口日益增長的國際化教育需求。為此,阿聯酋政府一方面關注外籍人口的教育,鼓勵私立教育機構辦學,對其進行統籌管理;另一方面大力實施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的相關舉措,為學生提供廣泛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和跨文化交流的機會與平臺,以培養國內外籍人口的國際視野和提高其全球勝任力。
(三)促進教育機會性別平等
阿聯酋雖倡導教育機會性別平等,但在傳統以跨境流動為主要特征的國際化模式中,女性較男性出國留學機會少,多數女性只能在本土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能力的發展受限。阿聯酋本土高等教育機構存在女性多于男性的獨特現象[5],其實質是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的性別不平等。在地國際化強調面向全體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高等教育的性別平等,為男性和女性提供同等的優質教育。女性不用走出國門就可以接受國際化高等教育,增強國際素養,拓寬個人的發展空間,適應國內國際市場的需求,增強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助力阿聯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社會的進步。
(四)打造技術勞動力型和知識創新型國際教育樞紐
教育樞紐主要指某一國家、地區或城市(群)為聚集足夠數量的本地和國際各教育活動主體、利益相關者,制定全國或區域性的戰略規劃,為實現各自目標和該地總體利益而從事教育、培訓、知識生產和創新活動。[6]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歷經三代更迭:第一代以跨國留學的人員流動為主要特征;第二代以教育供應商方式提供跨國教育和培訓項目為主要特征;當代高等教育國際化處于以建立“國際教育樞紐”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國際教育樞紐有學生樞紐、技術勞動力樞紐和知識創新樞紐三種類型。[7]為不斷吸引國際優秀學生、學者、學校和研究機構,阿聯酋更傾向于打造技術勞動力樞紐和知識創新樞紐。[8]阿聯酋通過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打造國際教育樞紐,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擴充技能型人才隊伍,提高國內勞動力質量,留住優秀國際人才,從而實現向知識經濟的轉型,最終增強其綜合國力。[9]
三、引進境外分校:
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的實踐范式
阿聯酋政府始終將推動教育事業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任務和戰略重心。在高等教育方面,阿聯酋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積極擴大對外開放,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教育制度,吸引境外分校入駐,引入發達國家的先進教學經驗,促進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在阿聯酋蓬勃發展。
(一)通過戰略和政策引導,鼓勵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
阿聯酋有明確的教育發展規劃和目標,即通過實施積極的國際化戰略,努力成為全球最佳的國際教育中心之一。[10]在波斯灣沿岸的國家當中,阿聯酋的高等教育水平處于領先位置,這離不開其國內較為完備的教育體系和政策體系(見表1)。
由表1可見,阿聯酋政府近年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與戰略為高等教育領域的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即高等教育發展要緊扣國家戰略需求,面向未來,培養掌握高端科技知識、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較高國際競爭力且符合國內外勞動市場需求的人才,以此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模式向知識密集型轉變。
(二)創建以境外分校為主的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機構
阿聯酋的高等教育機構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類是阿聯酋聯邦政府管理的聯邦政府大學,共有3所,屬公立性質,提供免費教育;第二類是各酋長國管理的酋長國政府大學,共有7所,由阿聯酋教育部和學術認證委員會負責學位認證,服務于各自所屬酋長國的發展;第三類是私立大學與境外分校。[12]
阿聯酋的私立大學與境外分校是其國內較為重要的高等教育機構,承擔著教育本土學生和外籍人口子女的重要任務。引進境外分校是阿聯酋落實在地國際化的主要形式。阿聯酋是世界上擁有較多境外分校的國家之一,截至2020年底,阿聯酋共有英國、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知名大學設立的幾十所境外分校。[13]這些境外分校采用戰略聯盟運作模式,資金主要由阿聯酋政府或者阿聯酋的私營公司或組織提供,同時母校保留有對其分校辦學設施、課程設置、學位授予等方面的管理權。眾多境外分校既注重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也重視研究型人才的培養,但也有少量只提供本科教育或只提供研究生教育的境外分校。[14]
(三)加大對引進境外分校的投入與支持力度
1.以教育自由區為依托,打造境外分校聚集區
阿聯酋實行的自由區辦學以市場為主導,在自由區內開放高等教育,給予優惠政策,同時政府不干預學校的運行,但會做好境外分校的準入審批、質量審查和監管等保障性工作。截至2020年底,阿聯酋共設立9個教育自由區,這些自由區境外分校數量眾多。[15]以迪拜為例,迪拜于21世紀初便建成了高等教育自由區,包括迪拜知識村(于2003年正式運行)和迪拜國際學術城(于2007年正式成立)等自由區。
2.在教育自由區實施優惠政策支持,營造濃厚學術氛圍
阿聯酋在教育自由區實行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提供多種經濟激勵,如完全的外國所有權,允許將所有利潤轉回母國,免除公司稅、100%的進口稅和出口稅等。[16]同時,入駐自由區的高等教育跨境機構擁有100%的產權所有權。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和支持服務、優厚的政策待遇吸引了眾多國外知名大學來此建立分校,其中包括法國索邦大學、美國紐約大學、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此外,眾多培訓機構、人力資源中心、研究與開發中心等也匯聚于教育自由區,為當地營造了濃厚的國際氛圍和學術氛圍。
3.加大教育財政投入,吸引全球優質教育資源
近年來,阿聯酋教育投入占聯邦預算的10%以上(見表2),以提供優質教育服務于知識型經濟的發展。教育投入主要用以建設教育基礎設施、引進優秀教師、提高大學科研水平和為學生提供獎學金等方面。迪拜與阿布扎比大力支持境外分校,分別采取了不同的發展戰略。迪拜集中發展教育自由區,廣泛引入境外分校;阿布扎比采取少而精的境外分校發展戰略,以較為嚴格的審查和準入標準有計劃地引入境外分校,并由政府給予境外分校充足的辦學資金。例如,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的運行經費均由阿布扎比政府出資。[17]此外,阿聯酋教育部通過“阿聯酋留學”項目,與國內多所頂尖大學簽署多項協議,為國際學生提供獎學金,吸引國際優質留學生,提高其國內高等教育機構在全球的競爭力。[18]同時,阿聯酋也主動向中國提出創建孔子學院,并承諾由阿方提供資金建設教學場所、支付教職員工薪酬等,以解決其國內中文師資缺口大的問題。
(四)緊跟市場需要開設熱門專業
阿聯酋在引入境外教育資源時,注重學校類型的多樣性與學科的豐富性。阿聯酋大多數境外分校都開設藝術和設計、工程學、信息技術、商學等專業。[20]其中阿布扎比集中了法國索邦大學阿布扎比分校和紐約大學阿布扎布分校等6所境外國際分校,開設專業以工程、人文科學、信息技術、法律、醫學和藥學、藝術、商科、媒體與設計、建筑、自然和物理科學等為主。迪拜國際學術城則聚集了迪拜澳大利亞莫道克大學、英國赫瑞-瓦特大學等7所境外分校,這些分校以商學、信息技術、媒體與設計、工程、自然科學和物理科學、法律、人類與社會科學等專業為主。此外,在迪拜知識村的伍倫貢大學等4所境外分校中,商學、信息技術、媒體與設計、工程、健康與醫學等是熱門專業。而在迪拜的硅谷城、互聯網城、媒體城、醫療城、金融中心、自由貿易區也有國際分校,這些分校開設的專業與社區需要緊密相關,如計算機信息、工程、醫學、商科等。
(五)構建境外分校辦學質量和認證保障體系
1.保持與母校同樣的辦學水準,保障辦學質量
為確保分校的辦學水平,阿聯酋政府制定了確保跨境大學與母校的一致性的質量保證標準。[21]阿聯酋的高等教育管理部門——大學質量保障國際委員會出臺了《高等教育機構分校標準》。該標準對分校的專業質量、師生資質、與業界的關系及分校服務質量等方面做出了要求:母校要在管理上對其分校負責,分校學生享有并履行與母校學生相同的權利和義務;分校采用與母校相同的課程、教材及考核方式;專業內容要及時合理地更新,保證分校課程管理、教學評估活動與母校一致等。[22]《高等教育機構分校標準》要求跨境大學母校承擔一定的質量保障責任,這對于保證分校的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例如,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可以與紐約大學完全共享包括線上圖書館及各類活動在內的教育資源,能夠享受來自母校原汁原味的國際化課程。
2.共建學歷認證體系,保障境外分校教育的合法地位
阿聯酋政府積極推動與其他國家共建學歷認證體系,擴大高等教育認證范圍,建立公平可行的學分互換機制。[23]阿聯酋為國內高校畢業生提供良好待遇,吸引他們留在國內繼續深造或就業,著力解決人才流失問題。目前,阿聯酋多所大學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已與眾多享譽世界的高等教育機構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包括課程共建、學分互換。例如,沙迦美國大學與美國高等教育機構合作制定課程,其頒發的學位證書也能得到美國中部地區高等教育委員會的認證;在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伯明翰大學迪拜分校,赫瑞-瓦特大學、伍倫貢大學、莫道克大學等迪拜分校就讀的學生,可以獲得由相應母校頒發的文憑,這些文憑與在母校就讀所頒發的文憑享有同等效力,能夠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2016年10月,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與迪拜知識和人力發展局簽署協議,承認由迪拜高等教育機構頒發的學歷與學位,為兩國的學生交流奠定了基礎。
四、國際化與本土化:
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的成效及問題
阿聯酋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的策略,不僅推動了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也提升了高等教育質量和學生國際化水平。然而在此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問題,如境外分校對阿聯酋本土文化的沖擊、境外分校的質量監管不到位等。
(一)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的成效
1.推動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水平和多元化發展
石油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及國際投資和人員的涌入產生了集聚效應,有力推動了阿聯酋的高等教育樞紐建設工作。以英國和美國為首的越來越多國外高等教育機構的入駐,使得阿聯酋高等教育持續歐美化、國際化。這種趨勢倒逼阿聯酋本土教育機構提高辦學標準,與國際接軌,進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推動著阿聯酋高等教育朝著多層級和多元化發展。目前,阿聯酋高等教育能提供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層次的課程。[24]同時,各高校還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和社會需求,提供學制不同、證書不同的項目。例如,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支持校園輪換,所有學生都有機會申請交換學習,即分校的學生可以根據其學習項目的需要更換校園,體驗更加豐富的跨文化交流,也能夠借此機會到其他名校考察研學。2020年,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有94%的學生參與了分校與母校間的學習交流計劃。[25]
2.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和知名度
第一,阿聯酋高等教育質量得到提升。阿聯酋境外分校集聚,分校之間的競爭加劇,多種因素使得境外分校必須重視配合阿方監督,定期對自身開展各種類型的質量審查,以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獲得生存機會。阿聯酋教育部也建立了一套不同于公立大學的績效化管理的評價體系,對境外分校的辦學質量進行控制、審核和評估,保證高等教育質量。[26]這套評價體系注重與國際接軌,重視構建相關指標以測評學生的國際化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阿聯酋教育部、阿布扎比教育委員會、迪拜教育委員會等教育部門除了提供必要保障之外,也制定了境外分校和相關機構用于開展自評和他評的框架,從職能履行到人文關懷,都有明確指標,規定所有境外分校都要在每學年末對學生、家長進行滿意度調查統計,并由教育部門及時公布考評結果。考評結果將會影響到阿聯酋政府對學校的資金投入力度、學校招生數量等指標,甚至關系到分校能否實現進一步運營,從而起到督促分校改善教學質量的作用。[27]
第二,阿聯酋高等教育的知名度得到提高。阿聯酋在阿拉伯地區的國際高等教育樞紐地位及其境外分校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化了產學研合作。相較于波斯灣地區其他國家,阿聯酋具有設立大學和研究中心的優先權,這推動了整個國家的科研進程。[28]此外,阿聯酋實施在地國際化策略,引進境外分校,促進了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也為其帶來了豐富的國際化師資和資源。這種國際化的師資、教學和交流環境提高了分校學生的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勝任力,使他們更符合國際標準,得到國際勞動力市場的青睞。阿聯酋聯邦競爭力和統計局相關報告顯示,2021年,阿聯酋的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在全球排名第25位,領先于阿拉伯地區其他國家。[29]
3.促進經濟發展與轉型
第一,阿聯酋政府在發展高等教育的過程中并非局限于教育本身,而是將教育與經濟有機結合,謀求共同發展。阿聯酋境內國際分校所設置的學科專業多聚焦于低投入、高產出且實用性強的商科類和經濟類專業。這些專業設置總體上與當地的社會環境相適應,凸顯出服務當地經濟發展的特征。以迪拜為例,作為中東地區的經濟、金融和商業中心,許多境外分校在迪拜都設立了商科專業。此外,迪拜許多大型設施建設不斷推進,這催生了經濟類專業和建筑工程設計專業的強大需求,這些專業成為了學生的熱門選擇。[30]
第二,境外分校助力阿聯酋經濟發展實現綠色轉型。盡管阿聯酋是石油產出大國,但該國也十分重視非石油經濟的發展,以促進經濟發展實現轉型升級,在阿境外分校也積極努力進行相關研究。例如,為實現在2031年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目標,阿聯酋計劃成立了世界首所研究型人工智能大學——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學,引入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迪拜英國大學將人工智能應用于高等教育領域,開設了阿聯酋首個人工智能本科課程。[31]
(二)引進境外分校存在的問題
1.對本土文化的沖擊
阿聯酋高等教育體系存在過度歐美化的問題。境外分校的引進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教育理念與教育方式,但是也會引發外來文化對阿聯酋本土文化的強烈沖擊。首先,在教學方面,大部分學校采取英文授課,這能為學生接受更高層次的英文學術訓練奠定語言基礎,但也會導致阿拉伯語受重視程度下降,進而不利于本土語言文化的發展[32],國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將受到影響。其次,在科研方面,境外分校針對阿聯酋本土的區域特色研究項目不足,難以將統一性、區域性和民族特色進行有機融合。最后,在管理方面,各境外分校傾向于復制母校的管理模式,客觀上缺少獨立意識,疏于使用本土化管理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阿聯酋自主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本土人才。外來文化的日益擴張,對阿聯酋國內文化與民族特色造成沖擊,其高等教育有可能面臨自主性和能動性喪失的風險。
2.監管不到位,辦學質量良莠不齊
由于境外分校的監管機制不協調,阿聯酋對境外分校的辦學質量缺乏動態監督。阿聯酋高等教育體系中私立機構眾多,受市場和利益的驅動,部分資本為追逐“教育淘金熱”,在缺乏市場調研的情況下貿然創辦學校,導致供過于求[33],難以招收到足夠的學生。此外,部分分校在專業設置方面過分迎合市場和學生需求,沒有體現自身特色發展的追求,也加劇了高等教育的同質化傾向。
阿聯酋政府對高校干涉較少,導致私立學校良莠不齊、教學質量不穩定。很多教師為提高生源和保留教職,存在有意提高學生分數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業成績評定的失真[34],難以真正體現學生的國際化水平和能力。阿聯酋一些境外分校中的全職教師或訪學教師數量較少,主要聘請兼職教師。兼職教師崗位流動性大,專業性低,身份認同感不強,教學投入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與全職教師和訪學教師相比,由兼職教師授課的學生,其國際化效果有明顯的下降趨勢。[35]
總體而言,阿聯酋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存在質量監管難點、國外分校與本土文化的適應性不足等問題。在推進在地國際化的進程中,阿聯酋面臨進一步完善質量監管體系、處理好國際化與本土化之間的關系等問題。
五、結語
阿聯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從跨境國際化轉變為以引進國際分校為主的在地國際化,其表層的動因是滿足外籍人口的教育需求和打造區域教育樞紐;深層的價值導向是立足本土“培養全球公民”,提升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家競爭力,保證國家利益。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是對國際化發展模式的新突破,要求有更廣的戰略布局和支持。阿聯酋的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的實施舉措,高等教育政策與戰略制定、機構設置、教育投入、配套機制和體系建設,也體現出各系統、各部門間的高度協同推進的特點。在地國際化突破了傳統空間流動的限制,更體現著一國培養本國學生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素養的教育公平追求。它要求將高等教育國際化融于國民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之中,是更符合當前全球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的國際化形態。阿聯酋引進、鼓勵和支持境外分校,并以之為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的主要模式,也正是對這一趨勢的回應。然而,政府的管理和監管缺位,忽視本土文化而過度追捧境外分校,導致境外分校在一定程度上無序發展、良莠不齊,更潛藏著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的沖擊。以此為鑒,我國高校與發達國家高校合作辦學、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過程中,也須秉持互惠共贏和文化對等的理念,加強與合作高校的跨文化溝通,既要尊重和保護各自的文化特色,也要鼓勵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國際視野的拓寬。同時,我國政府應重視質量監管,完善中外合作辦學質量監管和質量保障辦法,以確保合作辦學質量與效益。
參考文獻:
[1]NILSSON B.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theory and praxis[R].Maastricht: EAIE Forum (Spring), 1999.
[2]張偉,劉寶存.在地國際化: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走向[J].大學教育科學,2017(3):10-17, 120.
[3]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阿聯酋人均GDP排名全球第六位[EB/OL].(2022-07-15) [2022-11-14].http://ae.mofcom.gov.cn/article/jmxw/202207/20220703333686.shtml.
[4]The United Arab EmiratesGovernment Portal. Fact sheet-population[EB/OL].(2020-01-12)[2022-10-15].https://u.ae/en/about-the-uae/fact-sheet.
[5]United Arab Emirates Ministry of Cabinet Affairs. The proportion of men and women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AE[EB/OL].(2015-11-20)[2022-10-15]. https://uaestat.fcsc.gov.ae/en.
[6][7]KNIGHT J.Education hubs:a fad,a brand,an innovation?[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1,15(3):221-240.
[8][9][28][33]王煥芝.阿聯酋構建區域高等教育樞紐的路徑與挑戰[J].比較教育研究,2018,40(4):29-38.
[10]留學雜志.世界名校在此匯聚丨阿聯酋正成為全球最佳國際教育中心之一[EB/OL].(2021-12-23) [2023-01-16].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3853952931/e5b6a7a301900xnw9.
[11]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Government. UAE strategies and plans[EB/OL]. (2019-02-23) [2023-01-16].https://u.ae/en/about-the-uae/strategies-initiatives-and-awards/federal-governments-strategies-and-plans.
[12]United Arab Emirat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UAE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EB/OL].(2022-09-10)[2022-10-13]. https://www.moe.gov.ae/En/EServices/Pages/GovInstitutes.aspx.
[13]United Arab Emirat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EB/OL].(2022-08-15)[2022-10-28]. https://www.caa.ae/Pages/Institutes/All.aspx.
[14][20]Knowledge and Human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Dubai.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EB/OL].(2021-12-19)[2022-10-16]. https://web.khda.gov.ae/ar/Education-Directory/Higher-Education/Higher-Education-Details?CenterID=791.
[15]秦冠英.高等教育國際分校的治理形態研究——以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六國為例[J].比較教育研究,2021,43(8):104-112.
[16]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Government Portal.Features of the UAEs solid economy[EB/OL]. (2022-06-20)[2022-10-15]. https://u.ae/en/about-the-uae/economy/features-of-the-uaes-solid-economy.
[17]鄭立.阿聯酋引入國際分校的特征及啟示[J].中國國情國力,2017(11):70-73.
[18]United Arab Emirates Ministry of Education.Within the “Study in UAE” Initiative MoE? signs number of agreements with local universities to offer scholarships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EB/OL].(2021-07-18)[2022-11-03].https://www.moe.gov.ae/En/MediaCenter/News/Pages/Study-in-UAE.aspx.
[19]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Government portal. Education budget schedule[EB/OL].(2022-07-19)[2022-11-04].https://www.moe.gov.ae/En/AboutTheMinistry/Pages/QUALITYE-DUCATION.aspx.
[21]孫珂.中東國家的跨境大學質量保證制度探析——以卡塔爾和阿聯酋為例[J].比較教育研究,2015,37(11):71-76.
[22]Universities Quality Assurance International Board.Quality assurance manual[EB/OL].(2021-05-26)[2022-11-28].https://web.khda.gov.ae/getattachment/561ab3a3-dd51-4722-960e-49d7c5fa71f0/20160413170445_UQAIB_EN.pdf.aspx?ext=.pdf.
[23]薩里姆,馬斯佳.阿聯酋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特色與趨勢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15,37(12):60-66.
[24]劉進,張露瑤.“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高等教育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九)——以阿聯酋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14):38-41.
[25]NYU Abu Dhabi.Policies[EB/OL].(2022-03-15)[2022-10-17]. https://nyuad.nyu.edu/en/research/facilities-and-support/policies.html.
[26]樊釘.阿聯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特色及參考借鑒[J].中國高等教育,2022(Z3):78-80.
[27]WILKINS S. Student experience at 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es[J].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review,2020,62(2):39-46.
[29]United Arab Emirates Ministry of Cabinet Affairs.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GTCI)[EB/OL].(2021-11-26)[2022-11-15]. https://fcsc.gov.ae/en-us/Pages/Competitiveness/Reports/Global-Talent-Competitiveness-Index.aspx?rid=27.
[30]Knowledge and Human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Dubai.Higher education[EB/OL].(2022-01-07)[2022-10-21].https://web.khda.gov.ae/en/Education-Directory/Higher-Education.
[31]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Government portal.UAE national strategy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31[EB/OL].(2022-07-13)[2022-11-14].https://ai.gov.ae/wp-content/uploads/2021/07/UAE-National-Strategy-for-Artificial-Intelligen ce-2031.pdf.
[32]BORGOS J. Addressing sustainable 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 development through a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le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a, Qatar, and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J].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 2016,49(4/5):271-287.
[34]WILKINS S, HUISMAN J. Institution strategy in 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late entrants in mature markets-the case of 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es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21,46(4):704-720.
[35]WILKINS S, STEPHENS B M, HUISMAN J.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quality at international branch campuses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 management, 2012,34(5):543-556.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
LI Xiaohong1? ?CHEN Kunfeng1? ?TONG Jinhua1? ?LYU Xia2
(1.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2.International College,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Abstract: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nnovative practice model for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talent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Based on the needs of economic transition, for the purpose of meet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needs of a large number of expatriates, promoting gender e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reating a regional education hub based on skilled labor, the UAE has actively promoted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of higher education. By attracting world-renowned universities to set up branch schools and introducing foreign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UAE has promote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 visibi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lso enhance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of students, 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such as the impact of overseas branch schools on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UAE and the inadequate quality supervision of overseas branch schools. In view of thi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China need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universities and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Keywords: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Overseas branch school
編輯 朱婷婷? ?校對 呂伊雯
作者簡介:李小紅,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南寧 530004);陳坤鳳、童錦花,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南寧 530004);呂峽,廣西大學國際學院教師(南寧 530004)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教育學國家一般課題“中國高校在東盟國家辦學的風險及規避機制研究”(編號:BIA210206);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高等教育國際化專項課題:廣西高職教育“政校行企”境外協同辦學現狀及優化對策研究(編號:2022ZJY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