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也是新時代檔案工作的首要任務。“三個走向”是新時代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體現。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質量發展引領下檔案工作“三個走向”的時代內涵,體現了新時代檔案工作的規范性、人民性和現代性,并提出了高質量發展引領下檔案工作“三個走向”的實踐要求,對推動新時代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實現“三個走向”的目標提供有力指導。
關鍵詞:“三個走向”;高質量發展;檔案工作
概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中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重要指導思想,提出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全面推進檔案治理、資源、利用、安全“四個體系”建設,著力推動檔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開放、走向現代化也是檔案工作現代化”(以下簡稱“三個走向”),“到2025年‘三個走向取得實質性進展”。新時代檔案事業發展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要始終圍繞“三個走向”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深入踐行“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落實“四個好”“兩個服務”目標要求,奮力譜寫新時代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石林新篇章。
1 高質量發展引領下檔案工作“三個走向”理論內涵
檔案工作存史資政育人,是一項利國利民、惠及千秋萬代的崇高事業[1]。高質量發展是檔案工作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要求。“三個走向”內涵豐富、邏輯嚴密、相互促進,闡釋了檔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也明確了檔案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和路徑方法,系統回答了檔案事業的治理之問、動力之問、發展之問,為檔案事業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引和根本遵循。
1.1 走向依法治理
新時代,檔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必然要求是高質量的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是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重要保障和現實目標,也是檔案工作走向開放、走向現代化的法治保證。高質量的依法治理蘊含著深刻的內涵及外延,涵蓋高質量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首先,高質量法治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十四五”以來,國家和地方陸續出臺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上海市檔案條例》《云南省政務服務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實施辦法》《政務服務事項電子文件歸檔規范》《紙質檔案搶救與修復規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條例和標準。其次,高質量法治的核心是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是原則,也是依法治國的重要體現。例如,《檔案法》明確規定了國家、地方檔案主管部門的檔案工作職責,也提出受委托開展檔案服務企業的行為準則以及公民個人的行為約束,需要全社會共同遵守。此外,《檔案法實施條例》第十二條第一款把“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作為檔案主管部門履行的首要職責。再次,高質量法治的關鍵是執法必嚴。嚴格執法本身就是維護法律權威、依法治檔的生動實踐。嚴格執法應具有執法的合法性、正確性、及時性和嚴肅性[2]。最后,高質量法治的保障是違法必究。違法必究強調的是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權,任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約束,任何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懲處。新修訂的《檔案法》第七章明確規定違法行為應承擔的行政、民事、刑事責任。
1.2 走向開放
“開放”也是五大發展理念之一。走向開放是檔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和走向現代化的基本目的,也是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征和動力之源。走向開放既是做好對內開放,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檔案產品,也是推進檔案對外交流合作,提升我國檔案國際影響力和貢獻力的具體體現。《“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提出2016年至2019年我國各級綜合檔案館接待利用2755.9萬人次,到“十四五”末,即2025年我國“檔案開放力度明顯加大、共享程度顯著提高”。此外,還要秉持開放胸襟,堅持“國之大者”,將檔案工作主動融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謀劃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速,走向開放的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以高水平開放理念凝聚高質量發展思想共識、以高質量開放拓展檔案工作發展空間,提供創新功能。
1.3 走向現代化
“走向現代化”深刻闡明了檔案事業現代化的全面性、系統性和整體性[3]。檔案工作現代化包括檔案工作理念的現代化、檔案工作制度的現代化和檔案工作手段的現代化。其中理念現代化包括黨的領導、人民立場、系統觀、“三個走向”,人才興檔以及“為國守史、為黨管檔、為民服務”等理念;制度的現代化包括單軌制、文檔一體化、黨管檔案等制度;手段的現代化則包括檔案數字化、數字檔案館、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科技手段在檔案收集、存儲、檢索、利用中的具體應用。
2 高質量發展引領下檔案工作“三個走向”的理論特征
“三個走向”涵蓋了對檔案事業的前瞻性認識、實踐向度和系統觀念[4],它們之間是有機統一、不可分割、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關系[5]。從依法治理、開放和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可知,高質量發展引領下檔案工作“三個走向”理論具有鮮明的特征[6]。
2.1 規范性
治理原意為控制、引導和操作。檔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就是指一切檔案控制、引導和操作都應在法律規制下進行。檔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突出體現了治理主體、路徑、目標和制度的規范性特征。首先,治理主體的規范性,即“誰來規范治理”。《檔案法》第三條明確規定檔案工作堅持“黨的領導”。全國檔案工作由國家檔案主管部門負責,縣級以上地方檔案工作由縣級以上地方檔案主管部門負責,鄉級檔案工作由鄉級政府指定專人負責。其次,治理路徑的規范性,即“怎么規范治理”。《檔案法》第四條、第九條分別規定了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中央及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各類檔案館負責“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其分管范圍內的檔案”。第十二條還確立了檔案工作責任制。再次,治理目標的規范性,即“為誰規范治理”。《“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新時代檔案工作堅持“人民立場”,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檔案工作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這一標準作為衡量依法治理成效的重要標尺。最后,治理制度的規范性,即“如何保障規范治理”。《檔案法實施條例》設置了館藏檔案分級制度、檔案發展經費預算制度、檔案工作法律責任制度等等,都體現了規范治理的制度保障。綜上,“走向依法治理”就是從根本上把檔案管理工作融入法治建設之中,構建依法治檔、管檔、用檔的“四梁八柱”。
2.2 人民性
檔案工作“走向開放”體現了檔案工作來源于人民,并最終服務于人民的人民性特征。檔案工作的人民性,是指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意愿和訴求在各種檔案活動中的表達和呈現[7]。《“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從檔案資源、利用、安全體系三個方面就檔案開放做出了全面部署。開放的目的就是讓人民群眾了解檔案資源結構,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檔案利用需求。《檔案法》《檔案法實施條例》均把“對檔案利用等做出顯著成績”作為表彰、獎勵的首要情形之一。并以法律形式,要求國家檔案館分期分批開放檔案,公開開放檔案的目錄。制定數據共享標準,促進全國檔案數字資源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共享利用,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綜上,“走向開放”突出反映了我國檔案工作的根本立場——人民立場,體現了一切檔案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都是為了更好服務人民。
2.3 現代性
“三個走向”的提出,無論是理念、內容,還是價值取向都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現代性。尤其是“走向現代化”更是現代性的直接體現。檔案工作“走向法治化”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全面依法治國的生動體現。檔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進一步增強依法治檔的能力和水平,能夠有效發揮檔案工作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走向開放”是落實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體現,也是踐行檔案工作黨性、人民性的根本屬性。“走向現代化”則更是要求從檔案工作理念、方法、制度和手段的現代化。可見,“三個走向”具有很強的現代性、時代性特征,與檔案工作時代發展一脈相承。
3 高質量發展引領下檔案工作“三個走向”的實踐要求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檔案工作的首要任務,“三個走向”為新時代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理論動力[8]。在高質量發展引領下,深刻把握“三個走向”要求,并將這一要求落實到具體的檔案工作實踐,助力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
3.1 根本要求: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高質量發展引領下落實檔案工作“三個走向”的根本在于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憲法》規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檔案法》第三條明確提出“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檔案法實施條例》第三條規定,“檔案工作應當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黨領導檔案工作,是實現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黨領導檔案工作要體現在具體的管理體制機制設計及執行。一方面,要積極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檔案局(館/室)具體履行檔案工作職責,壓緊壓實黨委檔案工作主體責任,把檔案工作所需經費納入地方黨委政府經費預算保障。另一方面,要把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引領下的“三個走向”要求納入黨委政府工作總體布局,做好頂層規劃設計,并與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此外,要堅持黨的創新理論指導,以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指導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把黨的創新理論成果落實到檔案工作各環節與全過程。
3.2 前提條件:要始終堅持依法治檔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9]。”高質量發展引領下檔案工作“三個走向”的前提條件是要始終堅持依法治檔。一方面,要努力構建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檔案事業發展需要的法規、制度體系。以《檔案法》《保密法》《檔案法實施條例》為根本依據,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確保檔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銷毀始終在法治條件下執行。徒法不足以自行。要立足《檔案法》為基礎,進一步梳理檔案局、檔案館部門的權責清單,認真履行部門職責。另一方面,要做好依法治檔的監督檢查。以檔案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為契機,做好《檔案法》《檔案法實施條例》等系列檔案法律法規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尤其是法律規定的職責履行情況,真正把依法治檔放在心中,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3.3 實踐要求:要始終堅持檔案開放
從檔案自身開放與檔案工作格局開放兩個方面,推動檔案工作走向高質量開放。首先,加快高質量推進檔案開放審核工作。重點需要解決檔案開放審核難、開放數量少、效率低的問題。《檔案法》以立法的形式將檔案開放前的封閉期由30年縮短至25年,這是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檔案需求的具體體現,彰顯了黨和國家重視檔案開放的鮮明導向。因此,各級檔案館要認真落實檔案審核制度,積極推動檔案開放審核工作法治化、規范化、常態化。其次,要努力構建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檔案開放共享格局。地方黨委政府牽頭,積極推動檔案館與博物館、圖書館、紀念館等單位在檔案文獻資源共享方面加強合作。再次,要注重引入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應用,推動檔案開放共享實現跨區域、跨層級、跨系統、跨部門。最后,還要積極把檔案工作主動融入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主動做好開放共享服務,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檔案事業。同時要積極開拓國際視野,加強國際合作,提升檔案開放整體格局邁上更高臺階。
3.4 方向目標:要始終堅持檔案現代化
要把構建檔案工作現代化發展體系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與方向之一。一方面,要努力構建現代化檔案治理體系。把先進治理理念和治理方法應用到檔案治理之中,不斷增強檔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還要構建現代化檔案資源體系。注重運用先進的云計算、數據庫技術以及信息挖掘技術,豐富檔案資源內容和形式。另一方面,要積極構建現代化檔案利用體系。開通網上借檔預約申請業務,加快實現館藏檔案資源數字化,搭建一網通辦檔案利用渠道,提高檔案利用效率。此外,還要構建現代化檔案安全體系。要守牢檔案安全底線、紅線,織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檔案安全防護體系,加強檔案安全業務培訓,提升安全防范意識。按照“八防”標準和要求,做好存檔場所安全。運用身份認證、數據備份、密鑰等先進技術手段,確保檔案安全。
結語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檔案工作的首要任務。“三個走向”是實現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要始終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推動檔案治理、開放和現代化工作走向更高水平。以檔案工作高質量助力中國式檔案現代化行穩致遠,踐行“為國守史、為黨管檔、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
參考文獻
[1]黃建雄.把牢政治方向 服務工作大局 奮力推動福州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J]中國檔案,2023(8):18-19.
[2]劉東斌.論檔案行政管理“執法必嚴”[J]檔案管理,2012(4):24-26,23.
[3]鄭金月.“三個走向”是推進檔案事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J]檔案與建設,2023(5):4-8.
[4]石岫巖.高質量發展為引領的檔案工作“三個走向”理論內涵與實踐探索[J]蘭臺內外,2023(30):10-12.
[5]徐擁軍,嘎拉森.“三個走向”:從《“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看檔案工作發展趨勢[J]圖書情報知識,2021(6):4-11.
[6]劉蓉,韓家鈺,陳瑩.論“三個走向”的理論特征與實踐要求[J]陜西檔案,2023(5):36-37.
[7]朱彤,郭麗榮.論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的檔案觀[J]山西檔案,2021(6):78-82.
[8]曲柏兵.論“三個走向”的理論特征與實踐要求[J]辦公室業務,2021(19):58-60.
[9]陳熙滿.牢牢把握“三個走向”加快推進檔案工作現代化[J]中國檔案,2023(11):8-9.
作者簡介:潘鳳瓊(1974.5—),大學學歷,石林彝族自治縣檔案館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檔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