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趨勢從注重專業技能向綜合素養發展,而體育活動則是提升綜合素養的重要一環,因此中職體育教育承載著增強人的體質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使命,是新時代中職教育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切入點。針對當前體育課程“以體質健康水平為中心”的教學立場無力回應素養習得、“以動作技能掌握為重點”的教學設計無法關注素養目標、以“課堂教學為獨立陣地”的教學思路無法支撐素養發展等問題,創新中職體育教學活動,培育三大核心素養,加強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與中職生未來職業的發展聯系,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中職體育;雙能并進;體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4)05-0040-04
2009年,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中職體育課堂教學要注重能力培養,加強與未來職業及社會實踐的聯系。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要發揮標準在職業教育質量提升中的基礎性作用。2020年,教育部頒布了《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課程標準》相較《綱要》更突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明確要求培育三大核心素養,加強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與中職生未來職業發展的聯系,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和專業崗位能力。因此,現階段中職體育課程應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大膽創新,從而構建服務人才培養目標的中職體育課程體系。
體育能力是指從事體育鍛煉的能力,即能夠根據條件的變化,選擇、運用甚至創造相應的身體練習方法進行獨立的體育活動,完成某一活動時所表現的身心統一、協調配合的才能。職業能力指將所學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態度在特定的職業活動或情境中進行類化遷移與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職業任務的能力。“雙能”并進指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將體育和專業兩門課程的核心素養培育聯系起來,將體育教學活動與專業學習對接,將體育活動中的體能訓練與專業技能訓練所需的職業體能相融合,從而提升運動能力,提高職業能力。本文筆者結合就職的區中職學校開設的專業,針對相關從業人員身體素質及不同勞動環境條件下的耐受力和適應能力,圍繞中職體育課程的目標與內容設置、教學過程與方法等方面,對當前傳統中職體育活動進行創新實踐。
聚焦三大核心素養,以“課程標準—課程內容—運動專項—雙能融合單元”為邏輯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研制出旅游、商貿、機械三大專業類的體專融合、“雙能”并進的教學內容體系。探索“健康知識+專業操作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教學模式,完善了“學練內容雙能化、學練程序結構化、學練組織專業化、學練活動小組化、學練標準可見化、學練評價精準化”的中職體育“雙能”并進教學范式,構建了指向體育素養培育的“課堂教學、課間活動、課外鍛煉、社團活動”一體設計的開放教學體系。
一、校企合作構建“1+3”專業體能目標體系
根據學校專業設置,依據模塊化理論,對各專業對應的職業類型進行了不同的劃分,結合各職業崗位勞動(工作)時的主要身體姿態,將學校專業對應的職業類型分為三類:靜態坐姿類、靜態站姿類、工廠操作姿態類。
依據以上專業類型劃分,成立開發小組,邀請企業專家和教研組共同根據職業體能類型(圖1)開發內容,形成了基礎體能+三大專業體能內容體系,確定各專業運動項目的側重點。例如,商貿專業的側重點為拉伸教學(表1)。
二、雙能融合重構中職體育課程內容體系
為解決職業體能落地難的問題,學校課題開發組通過組建專業+體育的跨學科教師團隊,聘請專家顧問和企業導師,重構中職體育課程內容。例如,表2為旅游專業體育課程內容。在“雙能融合”的課堂教學模式基礎上,體育教師和專業教師融合、體育核心素養和專業學科素養融合,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加強了專業技能訓練的滲透,體現了“體育教學專業化、專業技能運動化”的課程教學特點。創新體育課程:針對體育教學與專業技能教學的割裂,本項目構建了“三維協同”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升了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為專業技能學習創造了良好的身體素養條件。創新專業課程:在課堂的基本部分將本節課的專業知識與相關的體育教學知識相結合,使專業知識學習不枯燥,讓專業知識動起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了課堂趣味。課外延伸:體育教師與專業教師也應緊密圍繞滲透職業素養這一理念,做好課后活動銜接工作,學生制定鍛煉計劃,通過開展相關社團、開設選修課、舉辦大型集體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將45分鐘的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
三、“一一二五”模式促進體育教學落地
學校從環境、活動、教學等不同維度出發,通過開展一年一次的專業技能運動節、實訓室1㎡運動空間、雙能融合的體育課堂教學和5分鐘工間操,多渠道解決體育活動“落地難”的問題。學校在秋季運動會的基礎上,又增設了春季“體育技能節”,邀請了校企合作單位參與制定體育技能節的活動方案,并邀請他們共同擔任項目評委。將傳統運動項目與專業技能結合,設計了一系列集體項目與專業細分下的個人項目。同時課題組合理利用學校中大面積的專業實訓室,開展不同場所的體育活動項目,不過分占用實訓面積,每個實訓室開發1㎡運動空間,在角落放置與該技能相關的運動器械,讓學生在技能實訓與體能訓練中來回切換,達到“1+1gt;2”的效果。電商專業的學生一般需要長時間地對著電腦學習、工作,眼睛容易疲勞,設立擊打固定乒乓球的運動作為課間活動項目,預防近視,運動量標準為每名學生連續擊打乒乓球20次和兩個人對打10次。體育課堂教學準備部分中根據職業特點創設崗位情境,在基本部分的體能練習中,針對崗位需求的體能選擇練習項目,結束部分引導學生制定訓練計劃,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日常的課程表中,在第二節課后安排了眼保健操,但考慮到實際情況,部分實訓課結束后學生的手部不干凈,實訓室條件有限,無法很好地完成眼保健操,課題組的教師團隊開發研制了一套5分鐘的工間操,合理有效地達成放松鍛煉的效果。
四、構建專業分類體育游戲運動項目新體系
教師積極開設多樣化的體育項目,根據相關學習內容,設計相應的體育活動內容,讓學生進行多元化體驗,根據學習內容和體能要求有針對性地設計了豐富的體育游戲(表3),解決中職體育項目單一活動單調的問題。在設計過程中,組建企業+專業部+體育教師的開發小組,將職業特點、專業要求、運動標準融合,實現項目的科學合理。以專業為載體的體育運動:為避免傳統的體育運動過于枯燥乏味,可以找到體育運動與崗位的共同點,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以體能為關鍵的專業游戲,將平時枯燥乏味的重復性技能動作以游戲形式展開,融入日常運動體能的要求,使得學生既能得到技能鍛煉,又能加強運動鍛煉(圖2)。以團隊為要素的趣味活動,日常教學中將游戲化教學理念融入實踐活動中,促使教學內容和方法變得更加有趣多彩,以此改變傳統枯燥乏味的教學環境,滿足新課改提出的各項要求。
五、中職體育教學改革初見成效
(一)體專融合、“雙能”并進的體育教學新主張
科學全面地解析“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將中職學校體育工作“四位一體”目標和三大核心素養落實融為一體,基于“課程標準——課程內容——運動專項——雙能互促單元”的教學實踐,提出了體育素養導向,體專融合、“雙能”并進的中職體育教學理念主張,體育教學與專業教學相對接、體能訓練與專業技能培育相互融合,提高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和職業能力。根據學校專業設置,依據模塊化理論,對各專業對應的職業類型進行了不同的劃分,結合各職業崗位勞動(工作)時的主要身體姿態,將學校專業對應的職業類型分為四類。通過“體育課堂、專業課堂、課外活動”三階段使得各個專業的技能結合體育活動,讓學生在專業教學中體驗體育訓練,通過體育教學促進技能的提高。
(二)創建“課程為基、賦能專業、分類設計、進階培養”的體育教學實踐模式
基于職業崗位的特點,創建坐姿類、站姿類、綜合類三大職業類型的“雙能”并進的中職體育課程內容體系,建立面向全體、專業有別、進階培養的教學實施原則,建成了“學練內容雙能化、學練程序結構化、學練組織專業化、學練活動小組化、學練標準可見化、學練評價精準化”的基本教學范式。針對中職專業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結合崗位培養需求,構建各專業體育課程新體系,提高了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和體育品質。在專業訓練時,安排專項體育活動,促進了專業技能訓練和身體素質的有效性,專業技能水平和運動水平都有顯著提高。以旅游專業為例,針對拋單這一需要學生用腰部力量控制身體重心的動作,通過手臂力量將床單向高揚起、往前推送這一動作,設計學生通過客房專項體育運動,有效訓練學生的體能,引導學生思考肢體動作的著力點。
(三)構建興趣驅動、面向全員、多樣展示全時空支撐的開放體育教學體系
以大教學觀為指導,以三大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為歸旨,堅持過程評價和綜合評價為主,以激發和培養中職學生的運動學習興趣為基點,創建人人能參與、個個愿參與的運動項目,全時空支撐中職學生體育素養高質量培育的教學體系。本項目根據體育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和專業技能形成規律,開發了趣味性、主題式的運動項目30項左右,依據這些項目,實施組織形式、學習方式、實踐空間“多樣化”,先后多次舉辦運動會、主題專業日、特色課間操和課外活動,實現了“學、練、賽”的融合。
(四)校企全參與,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專業素養
體育教師和專業教師融合、體育核心素養和專業學科素養融合,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加強了專業技能訓練的滲透,體現了專業職業特點。通過開發技能準備操、專業技能結合的運動項目,利用實訓室或專業基地,開展不同場所的體育活動項目,提升了教師教學技能、信息化資源開發等技能,體現了“體育教學專業化、專業技能運動化”的課程教學特點。此外,學校邀請了校企合作單位參與制定體育技能節的活動方案,并邀請他們共同擔任項目評委,既讓企業看到學生身上具備的良好專業素養和身體素質,又讓學校和學生明確了目前行業需要具備的素質要求,是校企共同參與“雙贏”的結果。
六、結語
總而言之,中職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將體育教學與學生未來職業崗位聯系起來,以滿足學生職業體能培養要求為目的,在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的同時,提高專業實訓水平。凝練和推廣中職體育雙能并進教學實踐模式,邊推廣、邊完善,不斷完善中職體育“雙能”并進的教學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