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納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幫助小學生建立正確的禮儀認知,培養良好的禮儀行為習慣十分重要。文明禮儀培養,同樣需要學生的教育自覺。為有效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的教育自覺,深圳市寶安區鳳崗小學成功打造出由環境、活動、課程、課堂和評價組成的“五育五力”培養新模式。
【關鍵詞】幸福教育 文明禮儀 養成教育
科學探索當前教育形勢下學生文明禮儀培養新舉措,興文明之風、立禮儀之規,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感知禮儀、領悟禮儀、踐行禮儀,這不僅是實現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更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一、優化目標,讓方向更明確
(一)結合指導綱要優化總體目標
《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總體目標指出:“讓學生知道中國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禮儀文化源遠流長。讓學生懂得文明禮儀是當代公民必備的基本素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深圳市寶安區鳳崗小學把《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與學校“幸福教育”理念及學生成長實際相結合,制訂出學校文明禮儀培養總目標:“讓學生明白‘文明禮儀是幸福生活、幸福人生的基礎,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鳳崗小學文明禮儀培養總目標強調“規則”意識,禁止教師大聲呵斥和體罰學生,倡導教師用“眼神+微笑+手勢”來引導學生養成良好文明禮儀的習慣,鼓勵教師用“激勵+贊美+肯定”來激發學生學習文明禮儀的興趣。
(二)結合生活實際優化具體目標
鳳崗小學創建于1946年,有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學校周邊社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有舞龍、舞獅、舞麒麟、英歌舞等濃郁嶺南特色的傳統文化活動,還有集戲劇、魔術、雜技、音樂、舞蹈于一體的傳統民俗藝術。為使具體目標更明確,鳳崗小學充分考慮傳統儒家禮儀、現代社會禮儀、學校“一訓三風”和學校辦學歷史等元素,把文明禮儀培養“總目標”嵌入學生生活實際,分別從個人、家庭、校園、公共和節日等方面禮儀,設定出若干具體培養目標,極大地提升了文明禮儀培養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文明禮儀培養具體目標凸顯教育本質(點燃、喚醒和激勵),努力實現讓校園里充滿歌聲、書聲、掌聲和笑聲,讓每個學生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
二、精選內容,讓培養更務實
(一)根據家庭倫理精選
家庭倫理觀是一個人在社會安身立命的基石。有什么樣的家庭倫理觀,就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家庭倫理禮儀理所應當成為小學生文明禮儀培養不能回避的首選內容。根據時代發展對家庭倫理禮儀產生的新變化,鳳崗小學文明禮儀培養精選了“個人禮儀”(著裝禮儀和形體禮儀)和“家庭禮儀”(親情禮儀、交談禮儀、待客禮儀、拜訪禮儀、就餐禮儀)兩大內容,為學生走進社會、融入社會奠定堅實的禮儀基礎。
(二)根據公序良俗精選
沒有公共秩序,社會必將陷入混亂無序的狀態。公共秩序是包含各種禮儀(禮節)在內的社會公序良俗,讓人們的生產生活有條不紊、和諧安寧。通過挑選和甄別,把適合小學生理解和接受的社會公序良俗納入培養內容,是鳳崗小學學生文明禮儀培養的重要舉措。在浩如煙海的社會公序良俗中,鳳崗小學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結構、學習習慣和生活實際,精選出適合文明禮儀培養(同學禮儀、師生禮儀、集體禮儀、就餐禮儀和傳統節日禮儀)的基礎內容,制訂出鳳嵐小學文明禮儀培養目標,見表1。
三、打造模式,讓教育更自覺
文明禮儀培養,同樣需要學生的教育自覺。為有效實現學生文明禮儀培養的教育自覺,鳳崗小學成功打造出由環境、活動、課程、課堂和評價組成的“五育五力”培養新模式。
(一)環境養育,提升滲透力
鳳崗小學一直秉持“環境育人”理念,加強校園環境建設。讓每面墻壁都能說話、讓每個角落都會發聲、讓每棵花草都在傳情,是鳳崗小學提升環境滲透力的基本舉措。近幾年來,鳳崗小學將校園環境的設計與“幸福教育”的內涵相結合,打造富有童真童趣、適合兒童成長的教育環境。學校建設有傳統曲藝、健體運動、科創實踐、閱讀寫作、美術繪畫等多個功能場館。學校充分利用有限空間,為學生打造中草藥百草園、生態龜魚池、悅讀盒子、架空層閱覽角、校訓石生態園、校園墻體裝飾等校園景觀。所有功能場館和景觀的設計始終站在兒童的視角,讓校園環境呈現出美觀和諧的視角感受。目前,班級黑板報、文化角、圖書角,走廊宣傳櫥窗、畫廊、名人雕塑,都成為鳳崗小學環境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環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和滲透作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課程養育,培養學習力
做到“三級課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和諧統一,為學生提供健康優質課程,是鳳崗小學培養學生學習力的重要舉措。在新課標指引下,鳳崗小學伴隨“雙減”政策的實施不斷完善和創新課程設計。學校通過構建幸福課程體系,建設五大課程(鳳仁、鳳智、鳳健、鳳藝和鳳勤課程),讓學生學會創新、學會求知、學會審美、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還通過幸福課程讓學生掌握并踐行“禮”的要求,規范學生行為舉止,激發學生對文明禮儀文化的熱愛之情,喚醒學生的文明之心、禮讓之心。尤其是校本教材《小學生行為規范指南》的編寫,鳳崗小學將學生需要注意的文明禮儀編寫在內,極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力,使學生的自我教育成為現實。
(三)課堂養育,激發內驅力
課堂不僅是文化學習的主陣地,更是文明禮儀培養的主陣地。結合國家課程改革,不斷加強學生課堂教學研究,科學規范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合理細化師生課堂互動禮儀,是學校文明禮儀培養激發學生內驅力的有效舉措。國家《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小學生守則》是鳳崗小學課堂文明禮儀培養的重要理論支撐。為合理充實師生課堂教學禮儀內涵,鳳崗小學對課堂的師生問好、師生服飾、教師行為(語言、站立和行走)、學生行為(舉手、站立和發言)等方面都作出明確規定。與此同時,鳳崗小學還要求教師結合學科特點,加大課堂教學研究,科學挖掘“文明禮儀”培養源,對學生內驅力的激發起到明顯的助推作用。
(四)活動養育,增強實踐力
為使“活動養育”走實走深,鳳崗小學大力開展寒假愛國主義教育、春節傳統文化學習、三月學雷鋒、勞動節、端午文化、清明愛國教育、紅領巾爭章等系列活動。活動使學生得到文明禮儀的體驗和鍛煉。另外,學校還致力于學生文明禮儀培養的“校本活動課程”研究。例如,語文學科的“書香節”,含數學、信息、科學學科融合的“科創節”,美術和音樂學科融合的“藝術節”,體育學科開發的“體育節”,少先隊開展的各種評選活動(爭章少年、鳳崗有禮少年、文明禮儀之星)等。學校一直努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搭建各種舞臺,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素養。在開展活動時,力求每一項活動都有主題、有組織、有任務、有儀式感,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充分發揮活動育人的作用。
(五)評價養育,發揮激勵作用
評價養育在“五育五力”培養模式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鳳崗小學利用開展省級課題研究的契機建立“福卡積分”制度。福卡通過刷臉存儲器,產生財富值和成長值。福卡財富值通過校園超市兌現獎品或兌換做自己喜歡的事(今天我做班長、穿自己的衣服或跟校長吃早餐等)。福卡成長值一直伴隨學生到小學畢業。為增加“福卡”覆蓋率,學校還設立校園交通警察、銀行職員、超市售貨員、快遞員、衛生監督員、講解員等職位,讓每個學生都有獲得“福卡”的機會。福卡的發放特別關注學困生,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不斷肯定和激勵學困生,讓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努力體驗不同的角色,得到不同的獎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醒學生心中的夢想,讓學校成為學生成長的幸福樂園。
四、完善機制,讓局面更和諧
(一)管理制度保障和諧
為將文明禮儀培養制度化,鳳崗小學大力推進包含校級領導、行政人員、科級組長、學科教師、學校職工、護導員和物業保安等人員在內的“全員育人”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發揮教育的作用,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管理制度職責劃分明確、行為引導規范、問題反饋便捷,為學生文明禮儀培養的自然和諧,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二)激勵機制促進和諧
為促進激勵機制的和諧,鳳崗小學啟用“綜合素養”平臺,實現“評價與激勵”的可視化。在激勵機制中,鳳崗小學通過責任劃分,各層級管理人員溝通便捷、反饋及時,積極營造“行為引導”氛圍,在“綜合素養”平臺上即時實現評價與激勵。在文明禮儀的培養過程中,鳳崗小學大力打造出包含“一個平臺(綜合素養平臺)+兩個舞臺(校內舞臺和校外舞臺)+三級陣地(學校、年級、班級)+四方參與(教師、同伴、家庭、社區)”在內的激勵機制,極大地促進了學生文明禮儀培養的和諧。
優化目標,讓方向更明確;精選內容,讓培養更務實;打造模式,讓教育更自覺;完善機制,讓局面更和諧!讓我們在教育實踐中,興文明之風、立禮儀之規,讓文明禮儀培養之花開得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