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趙雪



摘要:智慧數字鄉村是基于智慧城市理念,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打造的數字化、智能化、生態化的“新農村”發展模式,在精準管控農村經濟生產、政治治理、生態文明、公共服務等領域,提高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選取四川省閬中市東岳廟村作為樣本,通過問卷法、訪談法等系統調研東岳廟村發展現狀,提出其發展存在村干政務雜亂、交通不便,安全保障欠缺、環境有待優化、精神文化供需對接不足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完善政務服務體系、優化交通安全服務、打造良好人居環境、提供文體志愿服務的發展策略,總結探索全方位、綜合性、便捷、高效的鄉村智慧服務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鄉村智慧服務;現代化治理;數字鄉村
文章編號:1674-7437(2024)02-0042-03 中國圖書分類號:F426.61 文章標識碼:A
全國各地圍繞數字下鄉、數字政府、在線政務服務、鄉村治理智能化、智慧村莊等議題開展了較為廣泛的數字鄉村實踐活動,旨在通過網絡與信息通信技術的支持來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升農村現代化的整體水平[1]。
1 閬中市東岳廟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狀與困境
1.1東岳廟村公共服務體系現狀
東岳廟村地處閬中市,幅員面積7.6km2,共計810戶,2 541人。東岳廟村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毗鄰南充文化旅游職業學院、閬中古城機場。村內資源豐富,與鄰近村莊合作發展產業,前景可觀。但隨著老齡人口增多和村民需求日趨多元化,公共服務與管理工作面臨新的挑戰。村“兩委”領導班子工作繁重,人手不足的問題日益顯現。為提升服務村民和管理村務的效率,東岳廟村引入鄉村物業智慧+綜合服務體系,搭建智慧鄉村服務平臺,高標準建設數字鄉村[2]。
1.2東岳廟村公共服務體系困境
1.2.1調研方法
本次調研以問卷調查為主、訪談法為輔。問卷調查面向東岳廟村200戶居民,隨機發放問卷并收集數據。問卷內容包括人口基礎信息、政務服務、交通安全、環境衛生、文體教育五個方面。共發放問卷210份,回收有效問卷200份,問卷有效率95.24%(見表1)。
1.2.2東岳廟村公共服務存在的問題
(1)交通不便,安全保障欠缺。根據訪談可知,44%的村民表示日常出行存在不便,19%的村民認為出行比較方便,僅37%的村民認為出行方便。出行問題主要集中在距離乘車點較遠、出行費用高、道路通行不便及村民身體狀況不佳等方面。在是否安置攝像頭方面,調查顯示,94%的村民愿意安裝攝像頭,這說明村民基本上都同意安置更多的攝像頭來保障自身生命和財產安全。調查顯示,32%的村民認為在村內收發快遞較為方便,68%的村民認為在村內收發快遞不方便。56%的村民認為在村內購買生活用品較為方便,44%的村民認為在村內購買生活用品不方便。根據對鄉村干部進行訪談我們了解到,東岳廟村60歲以上人口占55%,老齡化現象較為嚴重,其中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缺乏勞動能力,不能自給自足。
(2)環境保護體系有待優化。在村民對環境狀況滿意程度方面,62%的村民有較高的滿意程度,38%的村民認為環境狀況一般。
在村民對垃圾站數量滿意程度方面,23%的村民認為村內的垃圾桶或垃圾站數量不足。通過訪談我們進一步了解到,對此持滿意態度的村民,其住所大多離垃圾站的位置較近,日常處理垃圾比較方便;對此不滿意的村民,其住所離垃圾站較遠,故認為處理垃圾不方便。
(3)精神文化供需對接不足。精神文化方面,60%的村民認為有必要多舉行娛樂活動來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這表明村民在精神文化方面有著更多的期盼。通過進一步調查,25%的居民對歌唱類表演感興趣,20%的居民對戲曲類節目感興趣,18%的居民喜歡雜耍類節目。
在志愿教育服務方面,39%的家庭愿意接受志愿服務,22%的家庭認為可以接受志愿服務,只有5%的家庭不愿意接受志愿服務。
2 閬中市東岳廟村提升智慧化綜合服務的對策研究
2.1平臺架構及功能詳解
平臺主要由Unity開發的客戶端和服務端組成,包括互動3D地圖、農村新聞頁面、意見反饋系統,以及生活服務預約系統(見圖1,圖2)。
平臺以網格化為基礎,采用“網格化+”的模式,整合轄區城市管理、智慧環保、公共安全、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疫情防控等領域需求,采用易擴展的架構設計,并以三維GIS地圖技術為核心,通過地理信息系統(GIS),以地圖形式展現鄉村建筑、房屋及地貌情況。根據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鄉村治理中的引領作用,暢通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渠道,通過網上換屆選舉、村民議事、民意征集等功能,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機制[3]。
2.2閬中市東岳廟村智慧化綜合服務模式優化對策
2.2.1完善政務服務體系
(1)信息系統智能化辦公。搭建東岳通智慧網絡平臺,堅持黨建引領,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掌握鄉村人、房、地底數,提升鄉村治理數字化水平。一方面,設計農村新聞頁面,實現政務信息的公開透明,村民可以通過這個頁面獲取最新的農村新聞、國家政策等信息。另一方面,開通“一站式”智能服務,村民足不出戶便可在網絡平臺上完成農村低保申報、農村低保戶、“五保”戶重特大病醫療救助申報、殘疾證申報等業務。
(2)物業公司政務協助。村干部人力有限,難以關心和關注村中每家每戶,因此需要第三方物業公司參與其中。一方面,物業公司需安排人員定期入戶,了解村民的生活現狀并及時反饋,還可以通過家中報警裝置等動態監測村民糾紛問題并及時協調處理;另一方面,物業公司在必要時可以為村民提供政務代辦服務,并向當事人及時反饋辦理情況。
2.2.2優化交通及強化安全服務
(1)提供便民出行車輛,合理設置快遞點。在東岳廟村智慧服務平臺上傳便民車輛信息,方便村民及時查詢車輛信息。在趕集日等乘車高峰期根據村民出行需求適當增加車次,達到便民利民效果。第三方物業公司通過“東岳通智慧網絡平臺”授權,及時獲取村民快遞到達的時間和位置,成批到鎮上收取,并根據村民指定的地點派送到相應代收點。在寄件方面,村民可將快遞就近放至代收點的電子貨柜中,并填寫完整相關信息,第三方物業公司通過“東岳通智慧網絡平臺”接收寄件通知,定期取件并協助完成后續流程,實時更新物流狀態,確保快遞安全。
(2)加強安全防護保障。按照“合理劃區、網格管理、定人定責、常態督察”的方法,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劃分安全責任區域,實行定人員、定職責、定地段、定時段的“四定”管理責任制。以村黨支部書記為村級“網格長”,其他村干部和村民小組長為各片區“網格員”,加強網格員培訓和公共安全宣傳工作,規范安全保護體系,建立健全森林防火保障制度,明確責任分工,通過網格化管理落實到具體人頭[4]。
2.2.3打造良好人居環境
(1)根據地形和村民實際需求設置垃圾桶。根據地形和村民實際需求,以及人數、實際垃圾量、村民居住地點等合理設置垃圾桶,盡可能地便利村民日常生活。
(2)專人規劃完善村內綠化,設計文創產品。根據規劃選取易存活且無需頻繁更換的植物,由專人負責養護。立足于村內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現狀等,創新設計文創作品,打造特色品牌形象,更新和完善村里的路標等,展現東岳廟村特色鄉村文化新形象。
2.2.4提供志愿服務
(1)設立“食堂+智能化”送餐服務。在村內設立食堂,聘請廚藝較好的村民制作菜品。營養均衡搭配每日菜單,利用本土食物為村民提供實惠健康的飯菜。村民可以在線上通過“東岳通智慧網絡平臺”查看菜單信息并選擇自己喜愛的菜品,下單后由物業公司負責配送。村民也可以直接在食堂內就餐,或通過短信、電話點菜送達。
(2)動態化管理,健全志愿團隊。從村民的需求和興趣出發,開展歌唱比賽、戲曲表演、雜耍表演等多樣化的文娛活動,并在智慧服務平臺上動態更新活動開展的時間、地點、內容、形式等。與社會組織或文藝團體開展長期合作,并為其提供相應的福利保障。同時招募志愿團隊成員,鼓勵知識青年下鄉實踐,助力鄉村發展,為村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娛服務[5]。
(3)改善文體活動場所及設施。修繕村內的文體活動場所,改擴建少年宮、圖書館、體育館等公共基礎設施。與縣城教育部門合作,提供配套基礎設施等資源。充分挖掘村民的文藝才能,讓村民參與表演排練。解決體弱多病、較少出行村民的外出保障問題,為其提供接送車輛,提升村民的歸屬感與幸福感。
3 結束語
東岳廟村鄉村智慧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是順應鄉村振興戰略、高標準建設“新農村”的具體落地,提升了村務管理效率,豐富了服務內容,是塑造數字鄉村、智慧鄉村的樣本。未來隨著“數智化”進村入戶工程的不斷推進,更多適應“三農”特點的應用軟件將得以開發推廣,鄉村“數智”普惠服務會不斷深入,鄉村社會將更加充滿活力,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將更為充實,更加可持續。
參考文獻:
[1]常倩,李瑾.鄉村振興背景下智慧鄉村的實踐與評價[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8(03):11-21.
[2]文雷,王欣樂.國家治理現代化視域下鄉村智慧治理體系構建與實現路徑[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50(02):72-81.
[3]龔文靜.數字技術為鄉村治理添“智慧”[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12-08(008).
[4]翟亞婷,吳蔚.塔元莊“鄉村智慧能源”共享服務模式新實踐[J].農村電工,2023,31(10):27-28.
[5]巫程成.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智慧化實踐類型與政策路徑——基于“理念—制度—技術”分析框架[J].寧夏社會科學,2023(05):146-155.
基金項目:2021年度南充市與西南石油大學市校科技戰略合作課題—人文社科類(SXQHJH019);2023年度南充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NC23C064)。
作者簡介:楊 潔(1992—),女,漢族,四川成都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公共管理與區域治理;
趙 雪(2002—),女,漢族,四川廣元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公共事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