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明 孫翠華 薛亮



摘要: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我國農村飛速發展,衍生出了新的產業形態,同時,產業結構升級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以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從人才供需結構匹配情況、就業行業與區域需求匹配情況、就業質量匹配情況、培養方案匹配情況四個方面分析了農業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情況與區域適應性。
關鍵詞:適應性;農業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鄉村振興
文章編號:1674-7437(2024)02-0230-03 中國圖書分類號:G719 文章標識碼:A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作為農業類專業較多且培養學生規模較大的學校,于2021年入選國家首批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為具體分析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情況,發揮大數據技術支持作用,對社會主流招聘網站進行數據挖掘,分析江蘇省農業對相關技術技能人才的真實需求情況,并將農業類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職業面向、培養規格與社會需求情況進行匹配性分析,包括人才結構匹配度、就業流動匹配度、就業質量匹配度、培養方案匹配度等,全方位分析涉農專業人才培養與區域的匹配情況。
1 人才結構匹配度
專業人才供需結構匹配是指高校某一類專業的招生結構與社會對該類人才的需求結構之間是否達到了相對均衡的狀態。結構匹配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才供給與社會需求的情況,從而為各高校專業設置提供參考,有助于指導高校開設與社會需求相符的課程,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1-2]。然而,結構匹配度無法充分說明某一專業的招生規模是否合理,因為某一學校的某一專業所培養人才僅是該區域內該專業人才供給總量的一部分,無法準確判斷該專業的招生規模是否與區域內人才需求總量相匹配。此外,其他人才供給主體也會對這一判斷產生影響。因此,每個專業的培養規模,還應結合生源情況、企業調研情況、畢業生就業反饋情況以及區域內專業布點數及人才供給量等作出更加準確的判斷。
根據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20—2022屆農業類專業畢業生人數情況表,統計了近三年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各農業類專業的畢業生人數及占比,同時統計了江蘇省農、林、牧、漁業與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涉農各專業相關的潛在崗位需求量及占比情況,以分析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涉農各專業的畢業生與社會需求分布的結構性匹配情況,具體如圖1和圖2所示。其中,潛在崗位量是指招聘市場的崗位需求數量,用人單位發布職位需求時也會發布該職位需要招聘的人數,也就是該職位的“崗位量”。一般而言,潛在崗位量越大,表明社會對該職位的需求量越多[3-5]。
數據監測發現,江蘇省對農業人才的需求規模較大,本研究共采集到職位需求數量共6 895條,涉及潛在崗位需求量28 984個,其中與農業類專業相關的職位數量共866條,占比12.56%,涉及潛在崗位需求量2 723個,占全部潛在崗位需求的9.39%。具體來看,江蘇省農、林、牧、漁業對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潛在崗位需求規模較大的專業包括:園林技術(占比2.38%)、設施農業與裝備(占比2.23%)、茶葉生產與加工技術(占比1.95%)、農村新型經濟組織管理(占比1.92%)等,這些專業的潛在崗位需求占比均不低于1.5%,表明這些專業在江蘇省有較多的就業機會。從各專業畢業生人數占比來看,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近三年農業類專業畢業生人數共2 395人,其中占比最高的專業為園林技術專業,畢業生規模為1 077人,占比為44.97%;其次是園藝技術專業,畢業生規模為588人,占比為24.55%;再次是現代農業技術和生態農業技術專業,這兩個專業的畢業生規模也相對較大,分別為340人、277人;最后是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設施農業與裝備、農村新型經濟組織管理等專業,畢業生規模分別為74人、32人。由此可見,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大部分農業類專業的人才供給量和供給結構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較好。江蘇省對園林技術、園藝技術、現代農業技術等專業的社會需求量較大,而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也培養了相當規模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此外,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新增設了茶葉生產與加工技術專業,該專業的社會需求規模也較大,表明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嚴格圍繞社會需求來進行人才培養,為江蘇省發展農、林、牧、漁業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支撐。但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仍有一定的進步空間,如設施農業與裝備、農村新型經濟組織管理等專業在江蘇省的需求量較大,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將考慮適度增加該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模。
2 農業類專業畢業生就業行業與區域需求匹配情況
為了解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行業與區域行業需求的匹配情況,本研究統計了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20、2021屆農業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行業分布情況,具體如圖3所示。
從畢業生就業的行業分布情況來看,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20屆、2021屆農業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占比較高的行業為建筑業和農、林、牧、漁業,占比分別為20.92%、20.22%;其次是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比分別為18.76%、13.22%、10.89%;其他行業就業占比均不足5%。
就行業匹配性而言,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畢業生從事工作所屬行業為農、林、牧、漁業的比例超過兩成,同時也有部分畢業生從事與農業相關行業,如園林技術、園藝技術專業相關的建筑業;設施農業與裝備專業相關的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農村新型經濟組織管理等專業相關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等,在農、林、牧、漁業及相關行業就業的畢業生占比在九成左右,由此可見,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畢業生就業行業與區域行業人才需求匹配性較好。
為了解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區域與區域需求分布的匹配情況,本研究統計了江蘇省各城市對農業技術技能人才的潛在崗位需求情況,同時根據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20、2021屆農業類專業畢業生區域分布情況表,統計了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20、2021屆農業類專業畢業生的省內就業分布情況。從畢業生在江蘇省各城市的就業情況來看,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2020、2021屆畢業生就業占比最高的城市為蘇州市,占比為61.80%。蘇州市為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所在地,可見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所培養人才留在本地發展的意愿較強,表明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
為了解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雇主與區域農、林、牧、漁業雇主需求的匹配情況,本研究統計了江蘇省農、林、牧、漁業不同類型雇主對農業技術技能人才的潛在崗位需求情況,同時根據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20、2021屆農業類專業畢業生雇主分布情況表,統計了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20、2021屆農業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雇主類型分布情況。從需求結構來看,涉農人才需求中,民營/私營企業提供了較多的崗位需求,占比為55.31%;中外合資/外資企業也提供了一定規模的崗位需求,占比為11.15%;國有/集體所有企業、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占比分別為3.86%、1.12%。可見,江蘇省需求農業技術技能人才的雇主類型以民營/私營企業為主。從畢業生就業的雇主類型分布情況來看,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2020、2021屆畢業生就業占比最高的雇主為民營/私營企業,占比為90.39%;其次是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和其他非營利性組織,占比分別為6.47%、2.59%。就雇主類型匹配度而言,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畢業生就業雇主與社會需求情況的匹配性較好。
3 就業質量匹配度
畢業生從事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是指當前從事工作與本專業具有相關性的畢業生人數與本專業就業人數之比。這一指標是衡量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專業人才在勞動力市場需求情況的重要標準。從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角度看,如果畢業生從事工作與專業不相關,將直接導致教育資源和人力資源浪費。因此,高校需要合理進行專業布局,優化分配教育資源,提高畢業生培養質量,提升專業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
本研究統計分析了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情況,如圖4所示。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各專業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均超過66%,整體工作與專業相關度較高。其中,園藝技術專業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88.35%;其次是現代農業技術、園林技術、生態農業技術等專業,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均超過70%。而休閑農業經營與管理、設施農業與裝備等專業的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相對較低,但也均超過66%。
4 培養方案匹配度
本研究統計了江蘇省對農業類技術技能人才的高需求職業,這些職業在社會中的潛在崗位需求占比超過1%,具體職業名稱、潛在崗位需求情況如圖5所示,為了研究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涉農專業主要職業面向與江蘇省農業高需求職業的匹配情況,將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主要職業/崗位面向提取出來,在圖表中加“*”顯示,以判斷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涉農專業人才培養面向與社會需求的適應性。社會需求較高的專業,主要分布在微生物、動物醫學、檢驗、食品、銷售、獸醫、辦公軟件、實驗、設備、市場營銷等領域,由此可見,農業人才應掌握檢驗檢測、市場營銷、設備維護等能力;通用能力主要集中在溝通和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責任心、學習能力等方面,說明社會需求對通用能力的需求較為廣泛,大部分職位均作出了要求。
5 結論
綜合以上分析,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人才培養與區域農業需求匹配情況較好。
從結構性匹配情況來看,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大部分農業類專業的人才供給量和供給結構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較好,如江蘇省對園林技術、園藝技術、現代農業技術等專業的社會需求量較大,而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也培養了相當規模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此外,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新增設了茶葉生產與加工技術專業,該專業的社會需求規模也較大,表明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嚴格圍繞社會需求來進行人才培養,為江蘇省發展農、林、牧、漁業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支撐。但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仍有一定的進步空間,如設施農業與裝備、農村新型經濟組織管理等專業在江蘇省的需求量較大,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將考慮適度增加該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模。
從流動性匹配情況來看,就區域流動性匹配而言,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區域與社會需求情況的匹配性較好,接近八成的畢業生在農業人才需求規模較大的城市就業;就行業匹配性而言,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畢業生從事工作所屬行業為農、林、牧、漁業的占比超過兩成,也有部分畢業生從事于農業相關行業,在農、林、牧、漁業及相關行業就業的畢業生占比在九成左右;就雇主匹配性而言,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畢業生就業雇主與社會需求情況的匹配性較好,均以民營/私營企業為主。
從就業質量匹配情況來看,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75.26%,且各專業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均超過66%,園藝技術專業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88.35%,專業相關度很高。可見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畢業生大多數都從事與自身所學領域技術相關的工作,表明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質量較好,與社會需求較為匹配。
從培養方案匹配情況來看,就職業匹配性而言,農業類專業人才培養職業面向主要包括銷售人員、檢驗試驗人員、管理(工業)工程技術人員、機械工程技術人員、商務專業人員、信息和通信工程技術人員、農業技術指導人員等職業,這些職業均包含在江蘇省農業高需求職業中,匹配性較好,且人才培養方案中與社會需求匹配的職業個數占高需求職業總數的比例接近五成;就培養規格匹配性而言,大部分農業人才需求數據中的高頻培養規格均在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類專業培養規格中有所體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匹配度較高。但也具有一定的進步空間,如在通用能力方面,可將吃苦耐勞、適應環境、執行力、抗壓性等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
參考文獻:
[1]劉磊,趙禮.基于大數據的四川高職院校鄉村振興專業匹配度探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2,40(11):64-66.
[2]米振生,王闖,孫曉慧,等.鄉村振興戰略下地方高職院校涉農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的探究[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16):194-195.
[3]張玉,丁志春,陳柯楠.農業職業院校助推鄉村人才振興路徑探析[J].農業工程技術,2022,42(36):96-97.
[4]鄭義,李巨銀,李鑫,等.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業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創新與實踐——以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農民科技培訓,2022(03):16-19.
[5]余思東,劉勇.推動地方農業院校服務廣西鄉村振興的對策[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1(06):110-111.
基金項目:江蘇現代農業行指委鄉村振興專項研究課題“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業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研究”(nyhzwz202104);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專業集群化提升農業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適應性研究”(ZZZ14);教育部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南京第五十五所人力資源提升項目”(20230104951)。
作者簡介:劉海明(1977—),男,漢族,江蘇丹陽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為農業職業教育、計算機應用技術;
孫翠華(1981—),女,漢族,江蘇溧陽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農業物聯網技術、農業職業教育;
薛 亮(1977—),男,漢族,江蘇淮安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農業信息技術、農業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