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琦
摘 要:生物課讓人們了解生物本質及奧秘,高中生物為生物學的研究奠定理論基礎。相比于數學、語文、英語等其他課程,高中生物課內容雖難度小,但涉及的知識面廣而泛,多為碎片化知識點,不便理解記憶。基于此,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需要探索新型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TBL模式應用于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探索研究能力,促進學生學科素養及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時,TBL模式融合思維導圖模式,這種新型融合模式還可以幫助學生對零碎知識點進行梳理,構建相較完整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更輕松地理解和記憶。由此可見,對于“TBL+思維導圖”融合教學模式在生物教學進行探討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TBL;思維導圖;高中生物
一、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現狀
在高中階段的生物學,主要知識內容都是最基本的與常識相關的知識點。在此學習過程中,往往需要學生牢牢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對課程內容需要充分地了解,明確地掌握相關的概念及各個概念之間的關聯,這也將為日后的生物研究、生物學科的深入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通過大量的學習以及自身的調查了解后發現,目前的生物課程,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一)知識點瑣碎,未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從細胞的分子到整個細胞的生命歷程,因知識點間相對瑣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與其他知識點混淆,導致記憶負擔增大。且在授課過程中,授課教師未針對性地對知識點進行生活化的講授,學生生活經驗的缺乏也很難自發將課本中的知識點分解到日常生活的細節中,無法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和深入挖掘課程理論知識,形成自身系統知識體系。
(二)知識點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及主動性
高中是學生知識積累的高速發展期,正是對事物充滿好奇的階段。傳統課堂中,教師單調地授課,沒有靈活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由發揮。教師單方面對知識點進行輸出,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內容,這也導致學生普遍學習興趣不高,參與度不高,無法深入透徹研究生物原理,只是機械性地完成記憶任務,缺乏獨立思考、活學活用
能力。
(三)教師過于關注成績,忽視整體知識框架培養
高中生物的學習階段,比起課堂教學方式,大多數教師往往更加關注學生的成績,通過成績高低評判學生生物學習的成果,疏忽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儲備、自主探索能力,與學習的真正本質及意義有所偏離。以成績來評判生物課的學習是對教學成果的考量之一,但在對學習成果的考查中,教師應以學生的綜合知識掌握為核心,考量應具有整體性,而非僅僅只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TBL+思維導圖”理論依據
(一)TBL教學法
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學法是一種嶄新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倡導幾個學生一起組建團隊,由教師主導講授相關教學內容信息及提出主題問題,此團隊通過學習探討等方式,讓學生自主鉆研和討論重難點問題,最終能夠自行解決問題。TBL教學法可通過調動學生興趣和探索精神,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以及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協調能力。近年來,TBL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各科類課程教學中,TBL教學法聯合PBL、TBL等融合教學法在多種研究,多個教學場合也紛紛展現,并取得較好教學效果。
(二)思維導圖教學法
思維導圖是以繪圖的形式,記錄、梳理并能夠直觀呈現與圍繞某中心主題相關聯的信息,通過對信息分層、分類、分析管理,直觀呈現出中心主題信息之間內部關系的一種思維模式[1]。思維導圖應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黑板畫圖、多媒體視頻、PPT課件等具備圖文性質的授課工具,將主題與各知識點及其內在關系簡潔明了地呈現,使授課知識點更加明了化、簡潔化。充分開發學生大腦后,學生可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并迅速掌握整個知識架構,梳理思維,厘清思路,明確章節知識的重難點,彌補自身知識學習的不足。因此,有理由相信,將思維導圖引入高中生物學課程教學過程,有望解決當前高中生物教學面臨的多種難題。
通過分析當前教學存在的缺陷,針對TBL和思維導圖兩種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發現,對于高中生物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這一問題,在教學模式中融入TBL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由被動接受授課內容轉化為主動探索求知的學習模式,可以更有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針對高中生物這門課程知識點零碎,知識結構框架不清晰這一問題,教師通過融入思維導圖方式進行教學模式改革,也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
本文嘗試通過TBL教學法與思維導圖教學法結合的融合教學模式,有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學習探索精神及團隊溝通協調能力,解決高中生物知識點零碎問題,有助于梳理高中生物知識框架體系,加深不同章節的知識點理解及其關聯。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中運用“TBL+思維導圖”融合教學模式設計尤為重要和迫切。
三、“TBL+思維導圖”教學模式設計
筆者通過深入學習TBL和思維導圖兩種教學方法,多次參加教學探討研究會議、同行經驗分享交流會,大量查閱相關文獻、參考借鑒其他文獻等,從中吸取各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場景應用的經驗教訓?;诋斍皩W校的生物教學現狀,研究“TBL+思維導圖”融合教學的教學模式設計。
(一)總體設計思路
在本學期的開學第一課中,引導學生通過教材書名及教材目錄,運用思維導圖的思維從全局上了解本學期總體知識框架及重點授課標題。從科學家訪談——探索微觀生命世界的奧秘,開始介紹生物課程及其各章節知識點,同時向學生講解本課程的TBL教學模式、思維導圖思維模式以及融合教學模式進行學習[2]。將班級學生人數按各個章節授課情況,以 5~8人組成一小團隊分成N組,介紹TBL教學法,讓團隊成員自行推選或輪流擔任小隊隊長組織協調各小隊成員之間分工。從課前預習階段、課中學習階段、課后復習階段三個階段全面推廣應用“TBL+思維導圖”模式,具體設計如下:
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先進行章節知識點的引入以及專有名詞的解釋,通過開題簡單引入拋出問題、提出讓學生探討的問題、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料及相關的教材。TBL學生團隊先行做好課前預習、收集相關課程知識點材料、做好預習筆記并梳理知識點疑難點部分。課中學習階段教師通過板書、思維導圖方式串講各章節知識點,引導并解決學生相關知識點難題疑惑。TBL學生團隊通過學習和梳理授課知識點,提出課程中對知識點的疑問以及理解不到位的點,以團隊為單位與其他團隊互動進行團隊之間的研討。課后復習階段,由TBL學生團隊以思維導圖方式梳理并呈現授課內容知識點,團隊成員之間進行互相提問及互相參考借鑒對方的思維導圖的優缺點,并補充相應知識點的缺漏。教師協助檢查學生團隊思維導圖知識點梳理筆記,根據思維導圖拓展知識點,引導各團隊互動探討。
(二)授課前“TBL+思維導圖”的應用
授課教師在“TBL+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的授課前應用中,主要以開題的形式將授課內容引入,通過連鎖提出系列問題和提供課本、課外參考書等其他學習資料引導學生學習思路、激發學生興趣。首先通過章節目錄和標題讓學生從全局把握這章節主要的知識點及其重要性。以第一章《走進細胞》為例。課程的第一章節開篇介紹尤為重要,除了介紹專家實驗成果激發學生興趣外,還應從系統的角度介紹本章節知識點。通過學習方法指導樹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生命活動與細胞密切關聯。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角度,細胞是構成組織的基本單位,由最基本的細胞層層遞進逐次組成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讓學生從全局上把握細胞的重要性[3]。從理解細胞到理解生命、探索和解釋生命規律的奠定基礎,并在以后學習醫學、農業、畜牧業等各領域都可能發揮極大的作用。課前拋出問題,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課程,自行頭腦風暴,梳理知識點及各部分之間的關聯與區別,繪制思維導圖并在小組內部互相傳閱、修改、完善。
(三)授課過程中“TBL+思維導圖”的應用
授課教師在運作“TBL+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授課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板書,一方面思維導圖方式就是將各章節中瑣碎的知識點整體化以及系統化,另一方面可潛移默化地引導、指導學生慢慢培養運用思維導圖的習慣[4]。如此,在課程中重要的知識點得以在黑板上一目了然地呈現,也為學生做了很好的思維導圖制作示范,并要求學生同樣使用思維導圖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整理,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
生物課程中絕大多數章節知識內容都分成多個課時來學習完成,此做法雖解決對學生灌輸知識內容而學生無法全部吸收相關知識的尷尬局面,但無形之中也將各知識點與章節之間的聯系割裂。學習部分章節后,需有針對性地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繪制方式,將已學知識點內容進行關聯整理,由教師引導,團隊內學生分工繪制思維導圖,團隊之間互相補充,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以《細胞的基本結構》一章知識點及《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一章知識點為例,這兩個章節都是細胞的重點章節,至少需 6學時進行講授,學生有可能因為此時間跨度較長導致前后知識無法緊密關聯上。例如,《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講解時,結合復習上一章節回憶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膜的基本特點、基本構成以及作用。學習中掌握細胞膜不僅僅是一個將細胞內外兩界分隔開的屏障,同時更是細胞內與細胞外界物質交換媒介。在此章節中,細胞膜仿佛海關或者把細胞膜比喻成類似邊防檢查站,對進出細胞的所有物質進行篩選檢查,細胞膜根據細胞需求控制著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又如細胞的運輸過程中,運輸過程包括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主動運輸無法如同被動運輸一樣通過細胞膜上的通道蛋白進出細胞,而需要借助膜上載體蛋白的特定位置結合。如細胞在攝取外界的大分子物質時,通過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先與大分子物質緊密結合,使其中一部分的細胞膜通過內陷的方式形成小囊,包圍著大分子物質形成囊泡,以胞吞或者胞吐的方式在細胞內外進行傳輸。課堂上,由教師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帶領大家一起回憶細胞的結構等方面的知識點,將細胞的結構中細胞膜系統、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原理與細胞中物質的運輸聯系起來?;诖耍寣W生以團隊為基本單位對思維導圖進行探討、擴充延伸。期間可通過擴展知識點讓學生頭腦風暴去聯系各知識點,總結出各知識點與問題之間的關聯,最后讓團隊代表繪制思維導圖,其他團隊成員擴充修正。
(四)課后和復習階段“TBL+思維導圖”的應用
教師在每次課程結束后,布置作業讓學生根據此次課程的授課內容,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圍繞本節課主題完成作業。再以小組為單位檢查更正繪制思維導圖時遇到的易錯和易混淆的知識點。例如,講到酶這個名詞的時候,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對這個名詞畢竟沒有過多直觀的感覺,概念相對抽象。部分同學只能死記硬背,考試的時候容易與其他概念混淆。針對酶的本質以及作用,讓學生結合細胞的生活需要的物質和能量等知識點關聯繪制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一目了然。
如此授課方式在期末復習時,每位同學手里都有每次課程所學課后自行總結整理的思維導圖。在期末復習中,以每一次課程基礎思維導圖為基礎,根據自身掌握的知識點以及各自對知識點關聯的理解,繪制更多適合自己思維學習方式的思維導圖,可加強各知識點的關聯以及加深各章節知識點內容的鞏固。同時,依據自身梳理的思維導圖筆記進行課程的復習,可以在復習的過程中防止知識點的遺漏等問題。
初步運用“TBL+思維導圖”融合教學模式進行嘗試教學后,發現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更加了解學生當前的知識點缺漏,對于各章節中需要講解的知識點更具側重性,同時對于講解的知識點思路更加條理清晰。授課過程中,以團隊的形式讓學生組隊學習,一方面由學生團隊成員之間互相監督可促進所有團隊成員共同學習一起進步,不遺漏任何一名學生;另一方面,因新穎的授課方式也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學生開始主動嘗試自主學習,整體學業成績處于優秀和良好等級的人數明顯增多[5]。
結束語
“TBL+思維導圖”融合教學模式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對于教師而言,此教學方式可以簡化教學步驟,讓教師講解更加清晰有條理,提高教師的綜合教學水平以及綜合教學成果。對于學生而言,此教學方法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自我研究探索的精神以及團隊協作的能力。學生學習繪制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歸納、記憶和創新等能力,此思維模式對于學生其他課程的學習也有借鑒意義及深遠影響。因此,將“TBL+思維導圖”融合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及以后生物學專業學習甚至其他課程學習中進行推廣嘗試應用有著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付爽.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20.
[2]丁莉.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生物課堂的實踐研究[J].創新時代,2017(7):70-72.
[3]李源.高中生物學“問題探討”欄目及其內容拓展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23.
[4]李儀秀,李武芬,方海雁,等.思維導圖在護理教育中應用效果的研究進展[J].循證護理,2021,7(3):320-323.
[5]顏紅,郭志良,蔡欣,等.基于雨課堂的改良式TBL教學法在大班制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生命的化學,2021,41(5):1087-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