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霞
摘 要: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之“道”,對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而言,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事實上,巧妙地將大單元教學融入高中語文中,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言鑒賞能力,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此,本文分析了目前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挑戰,并提出了應對措施。筆者旨在為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一些理論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教學策略;整體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核心素養已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關鍵詞。語文教學作為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也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然而,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內容包括知識點的過度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核心素養的培養重視不足的現象。此外,教材的設計和評價方式也需要進一步考慮核心素養的培養。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在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的理論和實踐,給出以下建議。
一、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優勢
(一)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融入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高中語文大單元涵蓋了多個學習內容和技能,通過全面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和跨學科能力等綜合能力,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學生能夠更準確地理解、分析和應用語文知識,培養出綜合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和創造力
核心素養注重思維能力培養,通過高中語文大單元的教學,學生被引導著進行主動思考、分析和批判,培養其批判思維能力。同時,通過開展創新性的活動和任務,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其創新能力。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的整體教學使學生培養了批判思維和創造力,能夠更加獨立地思考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和評價,以及具備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1]。
(三)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動力
核心素養的教學,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提升。而大單元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融入核心素養的教學,使學生充分參與學習過程,提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大單元教學當中融合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趣味性所在,理解語文的實用性,促使學生主動挖掘和探索有關知識。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更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四)強化學生的協作溝通交流能力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促進學生的合作和溝通能力的培養。通過組織合作性的學習活動和任務,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所在。而教師可以在這一過程當中,讓學生積極地通過創新練習,鼓勵學生彼此之間交換想法。最后通過共同的努力,在大單元的學習當中獲取最終的學習成果。使學生能夠有效地與他人合作、交流和表達自己的想法。
(五)增強學生的跨學科能力
高中語文大單元的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融入核心素養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建立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和橋梁,培養學生的跨學科能力。通過進一步地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在不同學科之間的應用。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使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拓展思維邊界,將所學知識與其他學科進行聯系,提高了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的挑戰
(一)教學目標的設定
在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的整體教學中,教師需要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這些目標不僅要關注學生對語文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了確保目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特點以及核心素養的要求。通過明確目標,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學習方向,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水平。
(二)教學內容的整合
在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的教學中,整合不同的學習內容和技能是必要的。這樣的整合使得這些內容之間相互關聯、相互支持。教師需要設計有機結合的教學活動和任務,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和核心素養進行探索性的思考。在此基礎上去整合整個單元的內容,將單元知識點細化,再分為各個部分,讓學生站在整體的角度上去看待知識,理解知識。同時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如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等。
(三)教學策略的選擇
在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靈活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這些策略和方法包括啟發式教學、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等。在大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及單元的特點,合理地選擇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便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巧妙地將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然后安排不同的教學策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語文知識。
(四)評價方式的確定
在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的教學中,評價需要從綜合素質的角度進行。教師需要制定明確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并結合多種評價工具,如觀察記錄、作品展示、綜合性評價等,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核心素養的發展。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評估和指導,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的策略
(一)啟發式教學
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的整體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是一種重要的策略。通過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和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激發其學習興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在落實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生活化的內容融入其中,帶給學生啟發。讓學生通過分析、推理、比較等方式進行思考和探索。啟發式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起對語文知識和技能的深入理解,并能夠將其應用到實際情境中[2]。
例如,在教學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的過程中。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托物言志,單元當中的很多文章都采用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典型的文章有《致云雀》《百合花》《哦,香雪》。在整體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引人入勝的故事或實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提出與文章主題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教師可以選取一篇代表性的文章,將其情境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通過提出具體問題,激起學生對文章以及其中包含的托物言志的思考和研究。接著,在學生對文章有了初步理解后,教師可以設計相關的任務或項目,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際情境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寫一篇類似的托物言志的作文,或者設計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來感受和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抱負。要想讓學生更加明確本章節寫作的特點,教師還可以積極地給學生講解這些文章創作的背景,以及當時所發生的事情。學生經過自主探索,能夠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并能夠將其應用到實際問題中。這種啟發性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重視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以及語文思維能力的養成。
(二)合作學習
在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整合模式教學課堂里,讓學生通過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探索性學習,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也能夠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彼此互相幫助,帶領彼此走出學習困境。在討論交流時,學生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情境任務,給學生指明任務探索的方向,同時將任務每一個步驟和規劃的內容,合理地幫助學生羅列出來。讓學生站在小組的角度上去探索和合作性地獲取知識,提高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必修上冊四單元的過程中。本單元是綜合性的活動,介紹了如何了解家鄉文化。要求學生學會記錄家鄉文化的特點,并能夠對家鄉文化進行評價,找到家鄉文化的由來。為了能夠讓學生了解本單元學習的目標,以及本單元學習的方向,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設計好本單元學習的任務要求,讓學生明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角色和責任。接下來,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遵循組內互補的原則合理分組,并在每個小組中設置一個組長。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該單元的內容,教師可以事先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素材和文獻,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鄉文化,并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了解這部分內容背后所蘊含的鄉土文化。最后為了能夠進一步地提高教學的質量,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可以進行討論和交流。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分享自己對家鄉文化的認識,并討論家鄉文化的歷史淵源和發展過程。
(三)探究性學習
核心素養當中,重視語文綜合能力的形成。而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培養學生語文探究意識的可行方法。通過創設情境、任務和問題,讓學生圍繞著某個目標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和實踐。在豐富學生閱歷的前提下,讓學生看得到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所在。除此之外還可以貼近學生實際的情況,讓學生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通過探究性學習,能夠逐步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水平。
例如,在教學必修上冊第七單元的過程中。這一單元當中很多文章融入了作者對于生命的體會。其中《故都的秋》與《荷塘月色》這類文章融入了作者深層次的思考。在實施教學環節,教師可以應用探究性學習的方法。首先,給學生介紹學習目標和任務要求,讓學生明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角色和責任。然后,教師可以選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將其情境呈現給學生,引導他們觀察、分析和推理文章內容。通過提出具體問題,激發學生對文章以及其中包含的托物言志思想的思考和探究。接著,學生可以在閱讀和探究中嘗試思考作者的觀點,并且進一步探究作者的思想、意圖,以及情感的體驗。探究可以通過閱讀、討論或寫作等方式完成。隨后,學生可以在閱讀過程中理解并總結文章的重點,包括作者的寫作手法、主題、語言、篇章結構和意義等方面。最后,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能夠體驗生命的真諦,在理解文章的同時發現生命的意義,理解生命循環和變化的規律,以及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思考、探究和發現,真正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
(四)任務驅動教學
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的整體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具有明確目標和要求的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驅動教學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并完成任務,通過實際操作和實踐,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例如,在教學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二單元的時候,本單元的核心主題是戲曲。其中《竇娥冤》《雷雨》《哈姆雷特》都描繪了具體的故事情節,令讀者感到動容。在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戲曲這一核心主題。首先,教師明確指出本單元的學習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戲曲的基本概念、特點以及不同類型的戲曲形式,培養學生對戲曲的欣賞能力和批判思維。教師設計相關任務,如閱讀戲曲文本、觀看戲曲演出、分析戲曲表演等。接著,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例如,學生可以在小組內分析《竇娥冤》這一經典戲曲的情節、人物形象和主題,討論戲曲中的音樂和舞蹈元素對情感的表達等。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視頻或實地觀看戲曲演出,感受戲曲的獨特魅力,并形成個人的欣賞觀點和評價標準。
(五)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的整體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有益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和資源,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學習材料,豐富教學內容。通過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形式的展示,學生可以更加生動地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習興趣。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動力,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
例如,在教學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六單元的時候。本單元的主題是小說。其中《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祝?!贰堆b在套子里的人》都痛斥了封建主義以及官僚主義對于普通人的迫害。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幫助實現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和資源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學習材料。例如使用視頻片段介紹小說的基本概念和特點,以展示不同文本形式的特點、情感表達和文化背景。然后,學生可以從多媒體資源中獲得更加生動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地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在視頻觀看后,學生可以進行思考、討論。同時,教師也應該利用互動媒體工具,如專門的教育軟件或在線平臺等,為學生提供交流和學習背景材料等。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引導學生對小說文本進行深度分析和批評。通過觀看電影片段或是互動式探究,學生能夠掌握小說情節的有機聯系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能夠更好地分析和探究小說表達意義和價值觀念等。針對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的目標,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思維能力和文化素養的全面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巧妙地利用高中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完善的思維邏輯和創新意識,還能夠讓學生的語文水平得到明顯的提升。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高中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的核心方法,通過合理的方法來落實高中語文大單元整體教學。事實上,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針對這些問題,就需要教師不斷改良已有的教育方法,促進學生的水平提高,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凌士彬.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的內涵特征及價值實現[J].教學與管理,2021(16):44-47.
[2]唐天輝.大觀念視域下單元教學主題的確定[J].學語文,2022(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