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解決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體育訓練問題,對互聯網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進行分析,并結合高校體育訓練的特點,提出幾條體育訓練的改革路徑,從而高效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提升我國高校體育訓練水平。
關鍵詞" 互聯網;高校;體育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7.4"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4)09-0-04
0" 引言
互聯網背景下,國家大力倡導信息教學、網絡教學,要求任課教師轉變教學模式,將互聯網與課堂教學融合起來,以提升學生學習欲望,搭建輕松、高效的教學課堂?,F如今,互聯網教育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高校教學并取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在體育訓練上依舊處于摸索階段,這就要求高校教師深入問題,潛心研究,探求更多適用于高校體育訓練的互聯網教學方法。
1" 互聯網在高校體育訓練中的應用分析
得益于科技的飛速發展,手機、平板電腦成為人們學習生活的必需品,這些移動終端不僅可以促進人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還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互聯網使得課堂不再是唯一的知識獲取途徑,學生可以在任何場合、任何地點完成學習任務,互聯網豐富的教學資源也拓寬了學生的眼界,這引起了教育學者的高度注意。早在2011年,“微型視頻教學課程”進入人們的視野,胡鐵生認為,這種視頻教學可以在短暫的教學時間里完成對知識點、重難點的系統學習,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實際操作,有助于學生快速理解學習內容。2012年,我國第一屆微課大賽的成功舉辦更是標志著微課程已經逐漸走入教學課堂,具有一定的教學意義。目前,通過移動終端進行知識學習已經成為大家熟練運用的學習方式,但是在高校體育訓練上卻沒有得到良好的應用。
據相關研究調查,59.3%的在線教育用戶選擇在手機端進行學習,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因此,在體育訓練上,高校完全可以借助互聯網在手機端進行教學,通過網絡搭設微課程學習平臺,并結合學科特點充分利用移動設備的觸感互動、語音對話等功能,實現靈活個性的人機交互,使得學生在課堂之外也能進行規范的體育訓練。VR、AR技術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真實的教學場景,學生在家或宿舍也可以進行沉浸式的體育教學,實現體育訓練智能化,真正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學生和教師可以在線上進行學習交流,教師可以在后臺發布教學任務,實時掌握學生學習進度和訓練內容,并對訓練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改正指導,高校甚至可以搭建線上體育交流活動平臺,使得高校之間的體育交流不再受限于時間、場地的制約。綜合來看,借助于互聯網手段進行高校體育教學訓練是一種全新且高效的教學模式,這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培養體育人才,極大地促進了高校的體育教學發展。
2" 高校體育訓練特點
體育訓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明顯的教育特征。其一為非競技性。高校體育與競技體育有著較大的差別,競技體育著重于專業運動員的專業訓練,注重通過科學的訓練手段培養運動員的競爭力,側重訓練成果,高校體育訓練更強調運動的非競爭性,工作重點是為高校學生普及學科知識點,提升學生對體育項目了解廣度,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體育指導,旨在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即更注意體育運動的普及性、大眾性。其二為非統一性。體育學科貫穿學生教育始終,依據教學要求,學校應當開展各類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中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模式是體育教師統一安排課程內容,學生聽從教師安排進行統一的體育學習,與中小學不同的是,高校開設了多種體育選修課,如跆拳道、足球、游泳、體育舞蹈等,學生可以根據興趣和身體素質選修某一學科。
高校體育教學更靈活、更人性化,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在進行高難度的籃球運動時,教師往往會選擇做出示范動作后要求學生進行模仿,對高難度動作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即可,不對學生的完成程度作出具體要求,學生沒有實際鍛煉的機會,教師也不會對每一位學生的不規范動作進行具體指導,師生之間缺少溝通。體育訓練的時長有限,學生自由活動時間不足,難以充分展開體育訓練,導致學生對體育訓練的興趣缺失,積極性下降。
體育的評價體系也存在許多缺點。比如考核內容單一老舊,考核標準依托于教師的主觀判斷,訓練成績由教師一人進行評判,學生最后也只知成績分數,卻不知道哪里需要進行調整修改,由此導致評價標準不統一,學生質疑考核成績等。
3"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訓練改革路徑
3.1" 提升教師互聯網教學思維
在傳統的體育訓練上,教師的教學方法一般來自老教師的實踐總結,但是隨著科技和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原有教學思維不再適用于新時代背景下的學生群體,因此,要想實現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效體育訓練,就應當從教師的教學思維轉變出發,突破教師教學思維的束縛,學習先進的現代化教育思想。
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應當正視互聯網,提升自身現代化技術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明確體育訓練的發展方向,以達到利用互聯網進行體育訓練的目的[1]。
提升教師互聯網思維主要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高校對體育教師進行互聯網教學思維培訓,為教師進行互聯網體育教學提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高??梢栽谛聦W期開始前組織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學習和討論,讓高校體育教師集中學習互聯網和體育訓練的方式方法,并選派教師傳授實際教學經驗,在教學期間,學??梢岳梦缧莼蛘咧苣┡e辦主題茶話會活動,實時跟進教學進展,并在會上解決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困難和疑惑,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學校應當跟進教師的培訓情況,通過課件比賽、教學視頻大賽等方式增加教師之間的競爭性,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學習能力,推動體育教師的全面發展。為督促教師提升自身現代化教育水平,快速提升訓練成果,學校可以將網絡教學的實際運用和互聯網教學納入教師考核中。
2)高校教師應當主動建立互聯網教學思維,不斷拓寬教學方法獲取途徑,并實際應用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教學活動,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和功能,學習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指導者,優秀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思維在一定程度影響著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當主動建立互聯網教學思維,完成信息化教學的學習任務,并依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調整。
3.2" 豐富高校體育訓練網絡內容
通過調查國內高?;ヂ摼W平臺資源及使用情況,筆者發現,學校對平臺的監管力度不夠,現存的高校網絡平臺內容雜亂,課程單一重復甚至缺失的情況時常發生,課程內容更新速度緩慢,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學校沒有適時對網絡平臺進行優化,導致平臺內容脫離社會現狀,即使學生想要通過學習平臺獲取最新的體育資訊,也沒有相關資料可以讓學生參考。平臺內容不充分,大多數視頻內容依舊停留在體育知識的基礎性講解上,這與傳統課堂無異,學生依舊沒有充分領悟運動要領,訓練難以進行,考核成績自然不理想。
綜合來看,單一的體育訓練網絡內容和不健全的管理體制無法滿足教學要求,沒有對高校體育教學訓練起到實質性作用,現有的高校網絡平臺不僅達不到教學目標,還會加重學生的負面情緒,導致學生對體育訓練的熱情驟減,因此,豐富高校體育訓練網絡平臺內容是十分必要的[2]。
為搭建良好的高校體育訓練網絡平臺,學校應當及時對平臺內容進行更新和調整,增加積極的、全面的體育知識,對陳舊的、不適用于大學生體育訓練的知識進行刪減,同時增加體育賽事板塊。板塊內容主要圍繞高校開展的體育課程選取國內外相關的各種體育賽事,讓學生可以了解最新的體育資訊,教師可以根據賽事案例進行有針對性的視頻講解,講解內容主包括分解動作講解、精彩瞬間評價、運動要領及注意事項等,同時根據學生身體素質設計適合學生訓練的簡易化動作。
要求學生及時上傳訓練視頻,教師及時批改視頻作業內容,作出合理的評價,并對不規范的地方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在作業評價上,可以成立教師評價小組,根據教師的不同意見給予綜合性考核成績,并注明評價意見。平臺還應設置討論模塊,建立分享專區,讓學生在平臺上交流訓練心得,激勵更多的學生進行體育訓練。
3.3" 搭建體育教學訓練資源庫
在高校體育教學的訓練中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是高校教育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通過互聯網媒介,高校體育訓練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因此,高校應結合互聯網信息,搭建體育教學訓練資源庫,合理設計適合高校學生體育訓練的教育目標。通過資源庫的搭建,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課程掌握程度進行全面的了解,系統會為每個學生構建相對應的三維模型,根據學生訓練任務完成情況對訓練數據進行留存和分析,教師通過數據的變化可以實時監測學生訓練情況,全面統計學生的訓練成績、課堂測驗和期末考核成績等,進行針對性指導,調整訓練方式。教學訓練資源庫還包括學生的成績管理系統,教師會在系統上公布成績判定標準,以文字和視頻案例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對成績考核標準有一個清晰的認知,若有學生對成績提出質疑,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資源庫留存的數據和考核標準重新判定成績,以保證成績的真實性。
除此之外,高校還應當注意教學訓練資源庫的維護,做好平臺的監督管理工作,學??梢栽O置相應的管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高校教學管理者、體育教研室負責人、體育教師代表、學生代表以及維護專業人員,小組定期召開小組會議,根據教師以及學生的反饋進行平臺調整。小組會對平臺所發布的教學內容進行審核,要求相關素材高質量,符合高校學生實際需求,避免一些錯誤的、沒有參考價值的材料進入學生的學習范圍,這樣可以有效節省學生的學習時間,讓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體育訓練。為了提升學生使用資源庫的積極性,避免資源庫設立后沒有得到良好的利用,學??梢约哟筚Y源庫的宣傳工作,通過校園廣播、公告欄、條幅、海報等多種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也可以將精彩的體育瞬間做成宣傳海報或視頻引起學生關注。
3.4" 創建情境教學模式
在以往的課堂中,教師和學生只是知識的輸出者和輸入者,沒有良好的師生互動,學生只知被動地接收教育信息,教師也只注重訓練內容的設計動作演示。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師生應當共同建立情境教學模式,為師生的溝通交流提供一個合適的平臺和機會,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真實感受教學內容,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讓學生可以主動完成訓練任務,快樂地進行體育訓練。
以跆拳道選修課為例,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主要針對跆拳道基本招式進行簡單講解和動作示范,課堂時間短暫,只能壓縮對基礎招式的講解,部分學生難以完全掌握招式要領,且由于課堂學生眾多,部分學生與教師間隔較遠,無法捕捉招式細節。通過互聯網情境教學,教師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知識點講解,學生可以反復拖動進度條觀看講
解[3]。在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抽象的動作化成生活中常見的形象展示給學生,方便學生理解記憶。學生也可以在留言板提交自己改進或者設計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讓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友好的互動,共同營造和諧的學習課堂。
在向學生講解跆拳道敬禮禮儀時,教師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對敬禮禮儀的由來和發展歷史進行講解,講解后向學生播放實際比賽視頻,讓學生對敬禮的順序、敬禮站位等有明確的了解。體育教師還可開展學生分組練習,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敬禮流程進行模擬演練,并錄制視頻上傳到學習平臺,教師可以根據視頻作業內容進行評價,并將優秀的小組案例發布在平臺上,引導大家向其學習,增加學生的訓練主動性和體育訓練思維創造能力,由此,體育教學課堂不再枯燥無味,通過互聯網和情境教學的結合,學生可以沉浸于課堂內容,專心完成訓練目標。
3.5" 突出學生教學主體地位
要想做好高校學生體育訓練工作,體育教師還應當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轉變教育理念,認識到培育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并對學生的創造力進行引導[4]。根據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往往難以將教育理念落在實處,由于體育課堂的特殊性,學生注意力往往在環境變化上,難以時刻將注意力放在教學上,配合教師進行體育訓練的主動意識也比較差,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興趣和訓練自主性大幅降低,高校體育訓練難以有效開展。
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這一困難可以有效解決。在互聯網的幫助下,教師可以采取更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課后訓練內容的設計上,教師可以利用動畫短片、圖片等形式讓學生對訓練內容有一個具體的了解,學生在課后可以更加主動地展開自我鍛煉和學習,學生在訓練中也可以及時向教師進行反饋,根據教師的具體指導,學生可以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5]。
在互聯網上,學生可以自在地向教師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學生的真實想法可以自然地流露,這種方式可以全方位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增加主動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訓練效率,加快體育教學改革進程。
由此,學生可以進行良好的體育訓練,這在生理上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在精神層面上,體育訓練還可以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體育訓練可以將永不言棄、敢于拼搏的體育奮斗精神傳達給學生。這種精神會鼓勵學生在今后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時直面挫折,讓學生保持積極進取的樂觀態度去面對日后的洗禮和錘煉,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發展背景下,體育學科借助網絡進行教學訓練是大勢所趨,作為高校體育教師,應當持續關注互聯網發展,重視其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優勢,熟練運用互聯網技術,將互聯網與體育教學訓練相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教學價值,以此提升自身體育教育水平,激發學生體育訓練積極主動性,并與學生進行友好互動,培養更多高素質的體育人才,推動我國體育教學的發展。
5" 參考文獻
[1]宋琦.基于互聯網背景的高校體育教育訓練改革路徑[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16):36-38.
[2]孫啟,張輝.“互聯網+體育”模式下運動訓練專業足球專項課程改革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16):69-70.
[3]石優國.體育教育訓練系統中應用網絡信息技術的分析[J].科技視界,2021(9):144-145.
[4]余捷.關于高校體育教育訓練的研究及發展趨勢[J].農家參謀,2020(8):291.
[5]胥志敏.“互聯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風尚,2023(2):107-109.
作者簡介:秦浩斌,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