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東



摘要:作業設計是“雙減”背景下教育教學領域的焦點話題.文章以中國知網為檢索平臺,統計梳理了作業設計及相關主題的文獻數量及年度分布情況,對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原則、策略(或模式)和作業類型的研究進行了詳細分析.提出了探索個性化和多樣性的作業設計研究,增加對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模式的研究,以及強化實踐作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等三點期望.
關鍵詞:“雙減”;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研究現狀;研究展望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是檢驗教學效果、落實學科素養的重要方式.教育部《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指出,學校要根據學段、學科特點及學生實際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書面作業、科學探究、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的作業,鼓勵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
“雙減”政策頒布以來,作業設計有了更為明確的要求,需要進一步把控時長、分層設計、豐富類型、優化整合,既要為學生減負,又要為教學增效.當下對作業設計的研究已成為教育教學領域的焦點話題.
1 作業設計的研究文獻數量分布
為了解作業設計的研究現狀,在中國知網使用“主題”檢索項進行文獻檢索(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對檢索多個關鍵詞的情況,使用高級檢索的“AND”或“OR”連接詞.
1.1 研究文獻年度分布情況
以“作業設計”為主題進行文獻檢索,共得到研究文獻41 123篇,年度分布曲線如圖1所示.文獻從1982年開始出現(8篇),之后數量基本逐年呈現上升趨勢,從2001年起每年超過100篇,2010年開始快速增長,從2011年起每年超過1 000篇,2018年起每年超過2 000篇.由于“雙減”政策的實施,2021年下半年起有關作業設計減負增效的研究成為熱點,文獻數量迅速增長,單2023年文獻數量已達到8 483篇.近十年具體的文獻數量如表1所示.
1.2 相關主題文獻數量情況
以“作業設計原則”“作業設計策略(或模式)”“分層作業設計”“實踐作業設計”為主題檢索作業設計相關文獻,并增加“數學”“初中”“初中數學”關鍵詞進行二次檢索,以了解相關領域的研究情況,得到各類文獻數量如表2所示.41 123項“作業設計”文獻中,初中數學方向的僅有1 838篇,占比4.47%;“作業設計原則”文獻共1 695項,初中數學方向的有117篇,占比6.90%;“作業設計策略(或模式)”文獻共5 533項,初中數學方向的有352篇,占比6.36%;“分層作業設計”文獻共1 946項,初中數學方向的有219篇,占比11.25%,可見分層作業是初中數學作業的主要形式;“實踐作業設計”文獻共2 759項,初中數學方向的僅有120篇,占比4.35%.
另外,增加“雙減”主題字段再作檢索,得到的均為2021年9月起的文獻.其中,“作業設計原則”文獻有463篇,初中數學方向的有37篇;“作業設計策略(或模式)”文獻有1 578篇,初中數學方向的有145篇(均為面向策略方面的研究);“分層作業設計”文獻有591篇,初中數學方向的有64篇;“實踐作業設計”文獻有613篇,初中數學方向的有44篇.
可見,作業設計的研究文獻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主要關注作業設計的原則、策略或模式等方面,2021年9月以來基于“雙減”背景的作業設計相關研究已具有一定規模.但面向初中數學方面的研究整體占比不足10%,同時初中數學實踐作業文獻數量較少,說明綜合實踐課程及作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仍未得到廣泛的開展.
2 作業設計的研究分析
2.1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原則的研究
對于“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應當遵循的原則,大部分學者的觀點較為一致.曹新江[1]提出作業設計應具備主體性、目的性、典型性、實踐性和時效性五原則,即作業要以學生為中心,體現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緊扣課程標準,精選典型問題,注重方法總結與策略提煉,與生活密切聯系,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到及時訓練和批改;唐翠玲認為數學作業要具有目的性、層次性和多樣性,突出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關注學生個性差異,設計必做類和選做類作業,通過不同的作業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吸收所學內容;周瑤提出數學作業設計應從統籌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創新性原則出發,使作業內容多元化、作業形式多樣化,采用與時俱進的評價手段,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發展創新能力和核心素養.
2.2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策略的研究
學者們對“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提出了較為多樣的設計策略.陳于青[2]圍繞生活實踐、核心素養、多元智能和家校合作等方面闡述了四項多元化設計策略;胡雯等提出了突出主體與科學高效、結合學情與分層設計、貼近生活與合作實踐、豐富形式與多維發展等四項優化策略;梁梅指出作業設計要滲透分層設計理念、注重糾錯整合、增添實踐類題目、融入趣味性因素;金潘則針對農村地區初中數學作業的現狀提出了合理調控作業容量,設計具有目的性、層次性、趣味性和開放性的農村初中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策略.
2.3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類型的研究
不同學者對“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類型的劃分有所不同.唐翠玲認為初中數學作業可大致劃分為常規類作業、實踐類作業、能力類作業及個人愛好類作業;林日福[3]認為其可劃分為基礎性作業、拓展性作業、實踐性作業、預習復習作業;周佳玲認為其可劃分為探究型作業、游戲型作業、生活型作業、問題型作業、分層型作業;謝蓓蓓提出了整合作業、分層作業、自選作業三種作業設計與管理方式;梁月等提出了選做型作業、游戲化作業、多樣性作業、項目化作業四種創新作業模式.
分層作業是“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的主要研究方向.較有代表性的有張鳳霞[4]提出的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個性需求、數學能力設計分層作業,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減輕學生作業負擔;蔡偉等指出單元視角下的初中數學分層作業設計要關注作業難度、作業目標達成度、作業形式、作業評價的有效分層,促使每位學生都能完成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作業.
綜合與實踐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板塊,我國在21世紀以來對實踐作業的設計開展了一系列研究.近年較典型的有曹新江[1]圍繞生活實際設計的調查式作業、實踐式作業、探究式作業、操作式作業,學生自主選題、實踐,有助于培養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在“雙減”背景下,學者們普遍認為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原則應包括以學生為中心、緊扣核心素養和課程標準、關注個性差異、多樣化作業形式、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創新意識等方面;而分層設計、家校合作、多元化、實踐性、趣味性和目的性等是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重要策略;分層作業和實
踐作業是兩種重要的作業類型,分層作業作為作業設計的主流形式,已產生了較豐富的研究成果,而實踐作業作為提升學生能力和素養的重要手段,目前仍缺乏廣泛的研究與實施.
3 作業設計的研究展望
基于前述研究現狀,"雙減"背景下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研究可以從以下方面進一步展開.
3.1 探索個性化和多樣性的作業設計研究
前人對分層作業等個性化作業形式已作了一定的研究,指出作業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學習差異.未來的研究可以繼續探索個性化作業設計的原則和策略,包括差異化任務設置、多樣化評價方式、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作業要求等,讓每位學生都能夠自主、個性化地選擇完成.還可以采用實驗研究設計,以比較不同的個性化作業設計方案對學生學習成績、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的影響,推動個性化和多樣化的作業設計在教育實踐中的應用.
3.2增加對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模式的研究
盡管對作業設計的研究逐年增多,但對于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研究整體而言仍顯不足,且缺乏對具體作業設計模式的深入研究.未來的研究可以聚焦于探索適用于初中數學的作業設計模式,例如問題解決模式、探究式模式、合作學習模式等,以期豐富“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的形式和策略,使之更符合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需求,從而有效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
3.3強化實踐作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充分強調綜合實踐課程與作業設計的重要性.而當前,綜合實踐課程及作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仍未得到廣泛應用,現有文獻數量有限.未來的研究可以重點關注如何在初中數學作業中融入實踐性元素,將實際問題引入作業設計,采用項目式作業等方式,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綜合素養,推動綜合實踐課程及作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發展和實施.
參考文獻:
[1]曹新江.基于減負提效的初中數學作業教學探索與實踐[J].中學數學,2022(2):36-38.
[2]陳于青.控量減負 創新增效——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策略[J].中學數學,2022(24):71-72.
[3]林日福.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實踐與思考[J].廣東教育(綜合版),2022(4):40-41.
[4]張鳳霞.“雙減”政策下的初中數學分層作業設計[J].試題與研究,2022(18):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