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莉
摘要: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電子書包的出現讓教師擁有了更豐富的教學選擇.對于數學知識,不少學生在感受到其學習難度之后,常常喪失自信與興趣,同時許多知識點理解起來有較大難度,學生容易混淆.若將電子書包與初中數學教學深入融合,則可以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本文中通過研究,提出了“電子書包多組件參與探究”“電子書包與PPT、幾何畫板融合”“大數據+錯題本二次組卷補救提升”以及“微課微信群助推自主學習”教學策略.
關鍵詞:電子書包;初中數學教學;融合策略
作為信息時代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電子書包的出現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提供了一個更便捷的渠道.在新課改以后,教師不再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首要教學目標,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才是教學活動中的重點內容.如何才能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培養,成為了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而電子書包的出現,為初中數學教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
1 “電子書包多組件參與探究”教學策略
在初中數學內容中,涉及到幾何、函數方面的問題常需要學生動手探究,這樣他們才能更清楚地認識到其中的數學規律.電子書包是基于信息技術開發出來的新常態教學工具,也考慮到了學生學習時的實踐操作需要[1].在電子書包中,一共擁有三種動手操作途徑,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數學知識.三種途徑分別為圖形計算器、互動題板以及Flash.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這三種途徑直觀感受數學知識,既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也可以讓他們的理解更深刻.教師可以通過電子書包調取學生的探究過程記錄,并發現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問題,從而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在課堂上針對學生問題給予更好的指導.該方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因為可以獲得及時反饋,所以存在較大的優勢.
以定理“關于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的”教學為例,由于該定理比較抽象,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內容,進而影響到對該定理推論的應用.通過電子書包,教師可以使用圖形計算器,讓學生完成各種中心對稱圖形的旋轉,如圓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學生在旋轉后會發現兩個圖形完全重合,即可獲得“兩個圖形全等”的直觀感受,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進行證明.如兩個中心對稱的三角形,既然旋轉180°后可以完全重合,說明二者對應的邊相等,根據全等三角形的定義,這兩個三角形全等.其他圖形的證明類似.學生在旋轉圖形的過程中,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對于之后的教學活動他們會更積極地配合,使得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2 “電子書包與PPT、幾何畫板融合”教學策略
首先在教學中使用的信息技術就是多媒體技術,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投影功能,可以給學生更直觀的展示.比如,在揭示某些圖形的形狀特點時,為了讓學生有更直觀的了解,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投影播放相應的動畫,學生通過動畫中圖形的變化,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圖形的各種特點.與多媒體技術一起被廣泛使用的就是PPT,教師制作的PPT課件,簡潔、直觀,并且形式豐富,可以給學生呈現文字、圖片、視頻等,龐大的信息量可以給教師的教學最大的輔助,所以許多一線教師十分青睞利用PPT課件來輔助教學.PPT課件教學具有強大優勢,而電子書包又是信息化時代新的教學產物,若能將二者結合起來,教學將會變得更為容易,給學生呈現出的教學效果也會更好[2].事實上,在電子書包中,可以兼容PPT的播放,即教師打開電子書包,可以向學生播放其精心準備的課件,學生通過電子書包即可遠程參與課堂學習,并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電子書包與PPT的結合,可以更好地發揮二者的優勢,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學服務.
幾何畫板在函數、幾何知識等方面的教學具備十分大的優勢,教師在使用電子書包教學時,可以同時打開兩個軟件,當需要用到幾何畫板時,可以進行切換,以給學生展示更好的幾何、函數知識教學.若教師需要使用電子書包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又可以切換回來.將電子書包、PPT、幾何畫板三者進行融合,可以給學生的學習更直觀、更科學的指導.
在“中位線定理”的教學中,讓學生直觀理解其含義并不容易,通過幾何畫板則可輕易做到.教師首先向學生提問,讓他們思考三角形中位線與其第三邊存在的關系.學生在經過觀察思考之后會有自己的答案,隨后教師利用幾何畫板,讓學生親自驗證他們的猜想.通過幾何畫板,學生在畫出中位線之后,可以準確度量每條邊的長度,并根據數據結果進行有關定理的推理.最后,教師再切換到電子書包,播放其中的教學PPT,通過添加輔助線的方式進行定理的推理運算,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這樣學生對中位線定理的認知將尤為深刻.
3 “大數據+錯題本二次組卷補救提升”教學策略
電子書包還具有錯題本功能,即可以收集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及在日常練習中經常出錯的題目[3].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而對于教師的教學,有的學生吸收得好,有的學生吸收得較差,這會造成他們的學習差異.而電子書包中的錯題本呈現的是每名學生真實、具體的學習情況,教師通過錯題本功能,可以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他們的表現制定相應的教學、復習策略,從而更好地貫徹分層教學理念,讓每一名學生都可以獲得進步.另一方面,通過錯題本,教師可以整合學生日常易錯的知識點,再次組成練習題或試卷,讓學生重做,以再次鞏固學生的學習.試卷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進行設計,設計適合學生當前能力的題目,這樣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不會因為題目太難而導致其學習自信心、積極性等受到打擊,反而還鞏固了課堂所學.
比如,在初中數學知識中,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立方根的知識點是重點內容,但是不少學生在學習時,容易將三者混淆,以至于他們做題時常常出現各種差錯.針對該情況,教師則可以根據他們的錯題本,深度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若全班學生大部分存在某個問題,那么教師可以選擇再次對該知識點進行剖析;若僅為小部分學生沒有明確區分相關概念,教師則可以私下單獨輔導,或者給他們出題鞏固.這樣一來,全班同學對該知識點的掌握將會更加牢固.
4 “微課微信群助推自主學習”教學策略
微課學習也是目前各類教學方法中的熱點,通過教師錄制的微課,學生可以不限時間、不限地點地進行學習,并且對于掌握不牢的知識點,可以重復學習觀看,以彌補學習過程中的短板[4].教師錄制、上傳到電子書包的微課內容,不僅可以給本班學生觀看,還可以作為其他教師在教學方面的參考,如果學生有需要,也可以通過電子書包查找相應的學習資源.教師也可以通過該功能,在電子書包中查找優秀的教學視頻,自己學習觀看,增強自己的教學能力,或者推薦給學生觀看,以鞏固他們的學習.教師在錄制好相應的微課教學視頻后,可以通過家長群的方式,完成該教學資源的分享,家長意識到其中的教學價值,會督促學生自主學習.微信群的影響力,讓不同地區的學生都可以享受到相同的教學資源,平衡我國各地區的教學質量差異.
以學生的錯題教學為例,在同一班級中,可能只有部分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不牢,教師通過電子書包的錯題本功能發現了該問題,而日常課堂教學的時間安排又十分緊湊,無法再次給這部分學生進行教學、鞏固,則可以針對該情況進行微課視頻的錄制.最后將視頻上傳到電子書包,通過微信群囑咐家長監督學生觀看.
總之,電子書包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創新了教師的教學方式,這種新穎的學習方式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電子書包,教師可以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而電子書包對知識點的直觀呈現,也有利于學生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員閣.電子書包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
[2]肖亞萍,鐘永江.電子書包環境下初中數學智慧教育案例研究——以《從三個方向看物體的形狀》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Z3):61-64.
[3]劉櫻.電子書包在綜合實踐課的應用案例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03-104.
[4]孔志盛.利用電子書包引導初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案例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中學版,2016(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