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熱貢藝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歲月中歷久彌新,而IP形象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將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融入IP形象設計之中,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融合發展的潮流趨勢。文章旨在分析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所具有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初步探討其在IP形象設計中的靈活應用。
關鍵詞:熱貢壁畫藝術;IP形象設計;藝術價值;文化內涵
一、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的形式特點
(一)節奏鮮明的線條美感
熱貢地區早期壁畫藝術在藏傳佛教藝術領域最突出的貢獻,便是在藏傳佛教傳統美術的基礎上,結合了中原地區的工筆畫和裝飾彩畫藝術,挖掘新的藝術語言,提煉出具有獨特性的表現手法,從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審美觀念和審美尺度。
與傳統壁畫藝術相似,熱貢地區壁畫技法的兩大核心要素在于對線條和色彩的巧妙運用。線條是壁畫構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在畫面上具有獨特而鮮明的表現形式,是壁畫創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早期的熱貢壁畫中,線條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變化,其中鐵線描、游絲描和蘭葉描是其最獨特的表現形式。特別是在繪制動物紋樣的外部輪廓時,通過硬朗的線條精準地描繪出動物的結構和動態,使其呈現出一種連貫而有力的姿態,形象地刻畫出了動物的外貌特點。
(二)簡約大氣的色彩語言
相對于線條的鮮明風格,熱貢壁畫藝術又一獨特之處在于其色彩表現技法的獨具匠心。它通過對繪畫材料和繪制工藝的創新,以及對畫面布局結構的獨特安排,體現出了強烈的裝飾性效果,并形成多重色彩風貌,散發著獨特的裝飾意味。
從色彩心理學角度來看,影響藏族色彩心理傾向的客觀因素包括湛藍的天空、青翠的綠地和銀裝素裹的雪山等大自然景象,這些元素也是藝術家們色彩感受的源泉。在藏族繪畫中,色彩表現出鮮明的地域性特點,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熱貢壁畫所呈現的五種母色——藍、綠、紅、黑、白,以其和諧的色彩搭配和強烈的對比效果,為畫面注入了高度的藝術性和審美價值。而就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而言,其色彩呈現出一種寧靜、莊嚴、和諧的氛圍,令人感受到一種安詳而又肅穆的氛圍(圖1)。
(三)構圖元素的呼應統一
基于熱貢藝術高超的繪畫技藝及熱貢地區人民獨特的審美習慣,熱貢地區壁畫藝術中的動物紋樣對畫面整體比例協調程度的把握相對嫻熟。
在對動物紋樣進行繪制時,熱貢地區傳統藝術的獨到之處在于將動物、植物等物象及其相關元素系統地結合在一起,這種構圖方式在打破常規畫面排布的同時又不失美感,展現出了一種非凡的藝術造詣。動物紋樣造型結構能夠如此精細周密,主要是通過在繪制過程中利用精細的線條勾勒或描繪其外觀形態,又與畫面中的其他紋樣相互呼應,從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襯托效果。與此同時,根據不同的繪制主題對各類紋樣進行相應的變化與組合。在一幅畫面中,各種動物紋樣呈現出清晰有序、層次分明、大小適宜的主結構,使得畫面整體效果具有一種穩定且完整的感覺。
二、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在IP形象設計應用中的符合性
(一)符合個性化的設計特點
由于國外藝術設計理念的影響,我國的IP形象設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呈現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通過將IP形象設計與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進行合理結合,賦予其更加多元化的風格,這就為IP形象設計領域帶來了更為廣闊的發展機遇。以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為切入點,將其與現代IP形象設計中的形式美學相融合,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創新,并打破現有模式,同時還要注重對傳統圖案元素的創新應用以及色彩搭配等。對于此問題,我們將從兩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1.IP形象設計要體現個性化特點
IP形象的外形、色彩、材質等要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其中,個性既可以體現一個民族或一個地方的文化亮點,與時代潮流相契合,又能夠迎合各類目標受眾的個性化需求,并且與當前主流的文化審美理念相適應,從趣味、風格、功能、藝術價值等多方面滿足人們的需要。從傳承民族精神和弘揚民族文化的角度去審視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在IP形象設計實踐中的運用,這將為我們帶來更多新穎的審美感受,使我們的審美體驗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2.IP形象設計應具有功能化特征
在以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為基礎的IP形象設計中,每種紋樣都有其獨特的象征寓意,且IP形象的設計應當以功能為導向,并與它們的象征寓意相協調。例如在針對不同受眾群體的設計實踐中,紋樣的運用方式和構成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的形態。依靠提煉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的表現方式和深層內涵,將其置入IP形象設計實踐中,賦予其靈動的外觀造型,從而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感受,彰顯出鮮明的設計特色。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對于功能化的探索,不僅為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的重構設計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設計思路和更高層次的可塑性,同時也為未來IP形象設計的革新提供了更多新穎的思路和范例,這種功能化的設計思路對于傳統動物紋樣的創新應用提供了關鍵的指導意義。
(二)充分發揮傳播效果
在完成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的IP形象設計工作后,就需要逐步地系統研究如何增強對其IP形象的高效宣傳推廣,以促進更多人了解和運用這類IP形象符號。而借助加強各類信息的多方位宣傳能夠提高相關信息的傳遞作用,并進而推動熱貢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IP形象的廣為人知。消費者能夠在各類新興媒介平臺上與這類IP形象產品實現交互體驗,促使受眾和民族文化彼此之間產生較為直接的互動,由此區別于傳統的傳播方式,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應用體驗。
美國社會學家M.L.德弗勒在互動傳播模式研究中著重解釋,傳播目標群體既為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因而利用各類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可以促進信息傳播過程中的互動性和實時性。在IP形象設計中,由于對IP形象的有效傳播缺乏相應的有效措施,未能注重發掘出與受眾之間的交互途徑,這便是導致現有的傳播效果不盡人意的實質性問題之一,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認真改進的方面。
三、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在IP形象設計中的設計方法
(一)注入時代特性
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具有豐富的藝術內涵,契合當下對于現代IP形象進行設計的需求。如今,我國的文化消費呈現出多元化趨勢,這就為傳統文化藝術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在現代IP形象設計上具備使用價值,但是不能盲目地復制移用,而是要在符合現代社會人們審美需求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轉換,注入厚重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征,使其與新時代文化發展要求相契合(圖2)。
(二)彰顯民族文化
熱貢藝術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利用其傳統紋樣進行IP形象設計需彰顯地域文化內涵,才能夠達到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目的。
在IP形象設計的過程中,將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這一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的吉祥象征納入到 IP形象中,不僅是一個對其進行更新和再創作的過程,也是一個醞釀新 IP形象的進程。通過選擇最具表現力的部分進行形象塑造和內涵拓展,設計者必須在研究和提煉動物紋樣內涵后,再細致篩選出最具視覺張力元素,并在這一前提下,對其進行形象的重構和深層的發掘,展現其理想化的精神內核,以實現更高層次的表達,并結合現代設計思想和設計方法對其進行提取和加工,以體現藝術家的創意思維和實踐能力,同時在融合民族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的過程中,體現出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
(三)重視象征意義
基于意象表現進行再創作,可將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所代表的吉祥寓意凸顯出來,而在對意象的內容進行挖掘時,務必要注重將這些隱喻融入人們的審美理念之中,并為其注入全新的含義,從而呈現出獨特的象征意義。
四、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在IP形象設計中的實踐應用
(一)創意思路
在IP形象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對于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要在洞悉其造型特征的基礎上,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創新的設計思維,開發出別樣的造型風格,使其獨具匠心。通過合理夸張、突出特征和對比襯托的設計創作方法,將傳統壁畫動物紋樣加以轉化、改良,賦予新含義,從而設計出具有生動IP形象的衣服、飾品、帽子、絲巾等生活用品,借助傳統文化內容創造新商品,將當代設計思想與傳統文化內涵有機結合于創作實踐之中,以求達到相互包容、相得益彰的效果,并在此過程中保持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的獨特性。
憑借對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文化內涵的深度研究,為藏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提供靈感,以更好地開發藏文化創意產品市場。熱貢地區壁畫藝術在流傳和演變中產生了強烈的地域性特征,對于各類相關設計產品的應用已突破單純的信仰崇拜,同時也進一步展示了熱貢藝術所獨有的審美價值與文化價值。
(二)應用設想
從目前來看,熱貢藝術紋樣在IP形象設計領域中的實際應用所見不多,且影響力甚微。從現代IP形象設計的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的實際要求出發,我們不宜使用過于繁復的紋樣,只保留傳統動物紋樣的古老寓意并進行創新性組合即可。熱貢地區傳統壁畫動物紋樣經過歷史的淬煉和沉淀,蘊含著先民奇特的藝術構思和對現實生活的感悟,同時也展現了深厚的歷史底蘊。若能將其內核提煉出來,或采用現代藝術加工方法,把畫面中獨樹一幟且具有美好寓意的部分歸納重構,同時使之與現代IP形象設計內容相結合,兩者相互補充,便能夠創造出與時俱進的IP形象。
在實際應用中,早已有傳統動物紋樣與IP形象設計成功結合并產生重大影響的IP藝術形象。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就是具有強烈傳統祥瑞意義的IP藝術形象成果,每一位充滿活力的“福娃”,均有著獨特的象征意義。位于“福娃”貝貝頭部的裝飾紋樣,采用中國古代原始魚紋圖樣和“鯉魚躍龍門”傳說,寄寓著充滿希望和渴望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象征了光輝前程和幸福美滿;“福娃”歡歡頭頂紋樣取自敦煌繪畫火焰紋理,火焰紋樣被人類賦予神圣之意,人類的生命力和激情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也象征著奧林匹克圣火的榮耀;在西部地區動物圖騰圖案的啟發下,設計師選擇藏羚羊作為“福娃”迎迎的設計靈感,將人們對健康和友愛的渴望傳遞給世人;而“福娃”妮妮的頭部紋樣則呈現出燕子的形態,其造型創意來自北京傳統的沙燕風箏,“燕”還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稱謂)。
總的來說,IP形象設計通過連連接融合,形成具有高辨識度、自帶流量等特征的文化符號。其既是設計的,也是標準的;既是藝術的、也是大眾的,通過講述有情感的故事,充分體現出一個民族、一個地方的審美趣味和生活美學,因而值得我們重視。
參考文獻:
[1]張淑斐.熱貢唐卡藝術發展探析[J].美術大觀,2012(11):77.
[2]王湧.淺論商業沖擊下的熱貢藝術——以唐卡為例[D].西安美術學院,2014.
[3]郭浩,趙玲.文化的同化與沖擊對傳統藝術的繼承與保護的影響[J].大眾文藝,2016(05):262-263.
[4]佐良.熱貢藝術的源流與現狀[J].美術觀察,2003(01):95-98.
[5]伯果.熱貢藝術的歷史傳承和風格演變[J].西藏藝術研究,2007(02):45-50.
[6]周曉君.非遺IP形象設計應用與傳播策略[J].絲網印刷,2022(11):73-75.
作者簡介:
胡景源(1998—),男,漢族,山東濱州人。青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