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新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深深影響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幼兒教師應以新技術為“媒”,促繪本教學之“效”,豐富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幼兒提供更加形象化、多元化的學習體驗,提高教學質量。在開展繪本閱讀課堂時,教師應借助新技術,激活幼兒的繪本閱讀興趣、培養幼兒的繪本閱讀思路、提高幼兒的繪本閱讀能力、拓寬幼兒的繪本閱讀視野,不斷推動幼兒綜合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新技術;繪本教學;繪本閱讀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寧德市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借助多媒體提高幼兒園繪本教學效率的實踐研究”(立項編號:2023EI059314)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海燕(1983—),女,福建省壽寧縣南陽中心幼兒園。
繪本閱讀作為幼兒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滿足幼兒的各種閱讀需求,還能夠促進其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繪本具有圖文并茂、色彩鮮明的特點,其美觀性能夠引導幼兒進入一個豐富多彩的新世界。新技術可以幫助教師將繪本中的圖片、文字、聲音和動畫等多種元素相結合,讓繪本內容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給予幼兒全新的閱讀體驗,提高幼兒的閱讀學習效果。
一、借助新技術,激活繪本閱讀興趣
在以往的繪本教學中,繪本的呈現形式相對單一,從而導致幼兒的想象力難以充分發揮。此外,幼兒處于學齡前階段,自主學習能力尚未形成,注意力難以集中。在剛開始時,幼兒可能會對教師講解的繪本內容存在一定的好奇心,但其積極性難以持續,閱讀興趣會逐漸降低。因此,教師需要在繪本教學課堂上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并讓幼兒集中注意力。具體而言,教師應根據繪本內容挖掘幼兒的興趣點,并利用新技術呈現相應的圖片、音頻、視頻等,渲染閱讀氣氛,豐富幼兒感官體驗,保持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幼兒積極參與繪本學習,提升其閱讀的主觀能動性[1]。
例如,在閱讀繪本《大衛上學去》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圖片的形式引導幼兒閱讀,并在故事的關鍵點播放一些相關的音頻。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一張圖片,并提問幼兒,圖中有哪些要素,幼兒能夠積極回答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接著,教師引導幼兒根據這些要素推斷圖中的場景,幼兒聯系生活經驗,推斷出是學校的場景。而后,教師提問幼兒,圖中的人正在學校里做什么,幼兒根據自身的行為和經驗,可能會回答圖中的人在學校里學習、玩耍等。此時,教師應表揚幼兒,讓幼兒感受回答問題的樂趣。隨后,教師可告訴幼兒這個人是大衛,引導幼兒走進繪本,閱讀大衛在學校里的故事。在大衛去上學的時候,教師應播放輕快的背景音樂,營造輕松愉快的氣氛;在大衛遲到的時候,教師應播放緊張的背景音樂,讓幼兒感受到遲到的急促。通過音樂配合故事情節的發展,渲染故事氛圍,能夠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幼兒的閱讀積極性。
教師還可以利用新技術,將藝術形式與繪本閱讀進行有機融合。例如,在閱讀繪本《一園青菜成了精》的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希沃易+”等新技術,將京劇藝術融入繪本教學,使故事更加生動有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一園青菜成了精》改編自北方童謠,具有濃厚的京劇味。為了讓幼兒初步感知京劇藝術,教師可針對“鑼鼓經”伴奏的部分進行剪輯處理,讓幼兒感受京劇的音律美。京劇的唱腔學習存在一定難度,教師可鼓勵幼兒模仿京劇唱腔,逐漸培養幼兒對京劇藝術的學習興趣。如此,不僅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還能夠讓幼兒在體驗國粹藝術魅力的過程中提高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充分掌握《一園青菜成了精》的知識內容與內涵。
教師應篩選與繪本情感、主題相符合的音樂,利用新技術讓音頻與繪本融合,營造良好的氛圍,突出關鍵情節,讓課堂充滿童趣和想象力,為幼兒帶來更加豐富、生動、有趣的視聽體驗,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2]。
二、借助新技術,培養繪本閱讀思路
在幼兒接觸新繪本的時候,繪本中的畫面、文字、形狀、色彩等要素對他們而言都是新奇的。教師可引導幼兒關注繪本中的每個要素,并對其進行觀察、分析、整合等,從而形成初步的閱讀思路,培養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如,幼兒可能會被繪本的色彩所吸引,那么教師可以將這一關鍵要素作為閱讀的出發點,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繪本中的每一個顏色,并嘗試理解不同顏色所代表的不同含義,紅色可能代表熱情、藍色可能代表平靜、綠色可能代表自然等。以此類推,教師可逐步幫助幼兒理解繪本的關鍵要素,從而搭建閱讀內容的基礎框架。
例如,在閱讀繪本《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的過程中,教師應利用新技術制作幻燈片呈現故事畫面,讓幼兒能夠進行仔細觀察,從而掌握關鍵要素。首先,教師展示一些關于鱷魚的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鱷魚是一種爬行動物,大多棲息于湖泊、沼澤、淺灘等地帶。接著,教師引領幼兒閱讀繪本中鱷魚的故事,并將關鍵的對話場景匯集在幻燈片中,讓幼兒能夠通過對比體會故事語言的趣味性。而后,教師提問幼兒繪本中出現了哪些角色,幼兒能夠回答出鱷魚與牙醫。在此基礎上,教師幫助幼兒回憶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讓幼兒形成基本的閱讀思路,掌握故事的基本框架。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之下,幼兒逐漸知道“鱷魚蛀牙”是起因,“鱷魚拔牙”是經過,“鱷魚不想再次見到牙醫”是結果。此外,教師可鼓勵幼兒復述繪本故事,并予以獎勵,以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幼兒的學習信心。
教師還可以利用圖片處理技術,將繪本中的一些要素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加深幼兒的閱讀印象[3]。例如,在閱讀繪本《我們是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新技術展示豐富的圖形要素,引導幼兒逐漸掌握閱讀思路。首先,教師分別展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圖形,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它們的特征。接著,教師將這三種圖形同時展示在多媒體設備上,讓幼兒比較三種圖形的不同,如三角形由三條邊組成、正方形由四條邊組成等,從而對這些圖形產生基本的認知。而后,教師展示圖形與圖形組合的圖案,如一個三角形與一個正方形結合可以變成一個小房子,兩個圓形與一個三角形結合可以變成一個雪人等。在此過程中,幼兒逐漸掌握閱讀思路,對圖形形成深刻的認知。
教師應結合不同階段幼兒的整體學情,選擇相應的閱讀要素,幫助幼兒掌握閱讀思路,從而使幼兒深入而準確地把握繪本內容,增強幼兒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借助新技術,提高繪本閱讀能力
幼兒主要依賴形象思維來理解世界,他們往往難以把握抽象的概念、深奧的生活道理以及復雜的科學知識。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繪本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認知特點以及思維發展階段。教師選取的繪本內容應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以便于他們能夠理解和接受[4]。教師需要對繪本中的圖片、故事等進行深入解讀,理解其背后的邏輯聯系,把握其情節的發展脈絡。如此,教師才能為幼兒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講解,幫助幼兒領悟繪本內容。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新技術,如圖片、視頻和動畫等,將原本抽象的內容進行加工,以更加形象、直觀、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幫助幼兒克服繪本閱讀障礙,讓他們深入理解繪本內涵,從中獲得經驗和啟示。
例如,在閱讀繪本《白羊村的美容院》的過程中,由于生活經驗不足,幼兒難以理解美容院是何物,因此教師應積極借助新技術,幫助幼兒對美容院形成基本認識。教師可以播放一個關于美容院的視頻,引導幼兒了解現實生活中的美容院。幼兒可能會聯想到生活中有許多人染發、燙發,并覺得這種行為很時髦。由此,教師引導幼兒閱讀《白羊村的美容院》。幼兒在集體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不斷提問,引發幼兒討論,激活幼兒的思維,如“美容師在做什么?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如此,促使幼兒對故事情節進行探究。在幼兒掌握故事內容之后,教師繼續提問幼兒:“你們認為什么是流行呢?”幼兒可能會回答:“流行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大多數人都接受的。”接著,教師播放幾張圖片,圖中的人擁有五顏六色的發色與標新立異的發型,教師提問幼兒:“圖中的發型是否流行呢?”幼兒可能會回答流行或不流行,教師應引導幼兒將理由闡述出來,并根據幼兒的回答糾正其錯誤的觀念,幫助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此時,教師可以將平面的繪本內容變成三維動畫,播放相關視頻,讓幼兒直觀地看到白羊村的評選過程,明白“不應該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盲目跟從流行趨勢,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一道理,有效加強了繪本的閱讀效果。
繪本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智慧,教師應積極借助新技術,引導幼兒深入思考和積極討論,形成相應的感悟,從而逐漸突破繪本閱讀的重難點,增強幼兒的繪本閱讀效果,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與閱讀能力。
四、借助新技術,拓寬繪本閱讀視野
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可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展現更廣闊的教學資源與教學方法,豐富幼兒的閱讀內容,拓寬幼兒的學習視野[5]。通過互動電子書、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在線閱讀平臺等手段,教師可為幼兒提供更加生動有趣的閱讀體驗。此外,這一過程離不開幼兒父母的幫助。家長應積極參與幼兒的閱讀活動,為幼兒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教師還可以通過建立“繪本資源共享庫”與“繪本圖書館”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幼兒可以在紙質繪本與電子繪本之間自由選擇,滿足幼兒多樣化的閱讀需求。
例如,在閱讀繪本《達芬奇想飛》的過程中,教師可組織一次實踐活動,利用VR技術,讓幼兒體驗飛行的感覺。具體而言,教師可通過VR技術,讓幼兒沉浸在故事的世界中,與故事中的角色和場景進行互動,感受到達芬奇是如何飛行的。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自己的夢想或是長大以后想做的事情,有的幼兒回答想成為飛行員,有的幼兒回答想成為警察等。教師應引導幼兒明白“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夢想付出努力,不斷前進”這一道理。教師還可以組織開展主題為“我的夢想”的演講比賽,在家長的幫助下,幼兒從多個方面講解自己的夢想是什么,應該怎么做等,以此激活幼兒思維,拓寬幼兒的學習視野,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在此過程中,幼兒不僅能夠掌握《達芬奇想飛》的內涵,還能夠發掘自身的興趣愛好,增強學習自信心。
教師還可以組織親子閱讀活動,通過不同維度的拓展,為幼兒繪本閱讀創造更廣闊的空間,從而推動繪本閱讀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教師應積極利用多元化的新技術手段,豐富幼兒的閱讀體驗,拓寬幼兒的閱讀視野。
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融入現代新技術,能夠給幼兒教學活動注入新的活力與靈感。新技術不僅能夠顯著增強繪本閱讀教學的趣味性,更能有效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閱讀思維能力,進而促進幼兒的全方位發展。教師應積極探索新技術融入繪本教學課堂的路徑,充分發揮新技術的優勢,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創建優質繪本教學課堂,提高繪本閱讀教學效率,為幼兒未來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薛菲.基于家園共育角度談幼兒繪本閱讀方式的創新[J].華夏教師,2022(21):94-96.
[2]劉漢英.信息技術環境下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2(12):85-87.
[3]胡彩斌.信息技術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研究,2023(27):99-101.
[4]李霜.在幼兒園繪本閱讀中應用信息技術策略分析:以大班幼兒繪本閱讀為例[J].讀寫算,2024(6):77-79.
[5]張瑤.活用信息技術,暢享繪本閱讀:信息化背景下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3(20):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