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日益普及。語文教育作為基礎學科之一,也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智慧化的課堂教學。本文從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角度,探討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構建,并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能力為目標,運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人機交互等技術手段,提出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構建策略,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個性化指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益提升。
【關鍵詞】人工智能? 小學語文教育? 智慧課堂? 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4)05-0052-03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逐漸成為研究熱點。語文教育作為培養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重要環節,其教學模式也面臨著改進和創新的需求。智慧課堂作為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一種應用,可以為小學語文教育提供更多的個性化和智能化服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能力。
一、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優勢
(一)提高個性化教學水平
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無法充分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而AI技術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能力水平等因素,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如,利用AI分析學生的答題記錄,可以發現他們在知識掌握上的薄弱環節,進而為他們提供針對性的練習題目。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使他們對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
(二)增強課堂互動性
AI在小學語文智慧課堂中的應用,可以增強課堂的互動性。通過AI技術,學生可以與智能教學系統進行互動,這種互動不僅包括知識的傳授,還有情感的交流。此外,AI還可以通過分析學生的語言、表情等信息,來評估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學習支持。這種互動性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實現智能化管理
AI在小學語文智慧課堂中的應用,還可以實現智能化管理。通過AI技術,教師可以方便地對學生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AI還可以幫助教師進行作業批改、成績統計等工作,大大減輕了他們的工作負擔。這種智能化管理方式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還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
二、人工智能技術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具體應用
(一)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以實現對語言的分析和理解,為學生提供智能化學習輔助。例如,通過文本分析和語音識別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以自動分析學生的學習偏好、難度需求等因素,為學生智能推薦合適的閱讀材料,學生可以在海量的學習資源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又如,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還可以實現對學生寫作的評估和改進,傳統的寫作批改往往依賴于教師,而教師的精力和時間有限,無法對每位學生的作文進行細致入微的點評。而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系統可以自動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分析,指出其語言運用、邏輯結構等方面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改進建議,學生可以更快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高。
(二)機器學習技術
機器學習技術是一種數據驅動的技術,它能夠通過分析大量的數據,自動識別出數據中的模式和規律。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機器學習技術可以用來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和行為模式,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學習支持和指導。例如,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機器學習技術可以發現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喜好,從而為學生推薦更適合的學習資源和活動。此外,機器學習技術還可以用來預測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可能出現的問題。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分析,機器學習技術可以預測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可能遇到的困難,為教師提供個性化的教學策略和資源,教師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人機交互技術
人機交互技術是一種讓計算機和人類進行互動的技術。在小學語文教育中,人機交互技術可以幫助學生和教師與智能化教育系統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互。例如,通過語音識別和人臉識別等技術,智能化教育系統可以感知學生的情感狀態和學習興趣。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困惑、疲憊等負面情緒時,系統可以及時察覺并給予相應的反饋和建議,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狀態。同時,人機交互技術還可以實現學生和教師與智能化教育系統之間的語音和圖像交互,學生可以通過語音或圖像與系統進行交流,更加直觀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問題。教師也可以利用人機交互技術進行遠程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學習體驗。
三、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學習目標制定
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學習目標制定應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潛能發展。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為每個學生制定符合其認知水平和發展需求的學習目標。其次,要將學習目標與語文課程標準相結合,確保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和技能,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最后,要制定可操作、可衡量的學習目標,使教師能夠明確指導學生的學習方向,也有利于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和反饋。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教師可以更準確地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制定更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自信心。
(二)學習環境構建
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學習環境構建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整合各種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一個豐富的知識庫。這包括電子書籍、期刊、多媒體素材等,以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利用智能推薦系統,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其推送相關的學習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要構建一個智能化的學習平臺,應具備在線學習、互動交流、智能評估等功能,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實時互動交流,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及時解決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此外,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在智慧課堂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同時,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
(三)學習內容制定
第一,內容多樣性和層次性。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內容的制定應注重多樣性和層次性。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和需求,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如文本、圖片、視頻、音頻等。針對學生層次的不同,學習內容應設計成不同層次,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第二,互動性和動態性。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學習內容可以設計成互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通過智能教學系統的實時反饋功能,學生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發現并解決問題。學習內容應具有一定的動態性,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第三,注重思維能力和素養培養。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學習內容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素養。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的語言素養、文化素養等方面的培養。
(四)學習方式選擇
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學習方式選擇應注重個性化、多元化和互動性,可以結合學習內容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第一,個性化學習。對學生以往學習數據進行人工智能分析,明確各個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與興趣愛好,定制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并智能推薦恰當的學習方法與學習資源,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第二,自主學習。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針對小學生的智能學習平臺,對小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使得學生能隨時隨地地學習,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第三,合作學習。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合作學習方式,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增強其合作精神。同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使得合作學習不再局限于線下,可利用智能平臺,實現實時互動交流、合作完成任務等功能,促進生生之間的合作與分享。
(五)評估與反饋策略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教師可以實時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如答題正確率、學習時長、參與度等。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教師可以準確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問題,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反饋,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找到薄弱環節,并提供相應的提升建議。這種精準反饋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除了實時評估外,教師還需要定期對學生進行綜合評估。這包括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學習態度、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評價。通過定期評估,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四、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應用案例
(一)案例1:《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
在語文課堂上講解《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這篇文章時,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來查找相關的教學資料。通過人工智能,教師可以搜索與該章節相關的圖片、視頻、音頻以及其他內容資料。在篩選資料時,教師應該選擇適合小學生興趣的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這些資料融入課堂教學中。在確定好創設情境的時間和引導學生的方式后,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時為學生播放準備好的資料,以創造教學情境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通過展示豆莢的圖片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思考一個豆莢里可能有幾顆豆。通過人工智能創設的情境,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引導學生時,教師的問題應與人工智能展示的資料相關。例如,教師可以問學生是否知道這五個豆莢的最后結局。這五個豆莢的人生有何不同,哪個更有意義;如果是他們自己,會選擇做哪個豆莢,等等。通過這些問題,教師可以成功引導學生深入研究文章的內容。在學生的研究過程中,如果他們遇到不懂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從課文中尋找答案,不斷加深對本章節知識的研究,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最后,當學生完成探究后,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感悟,引導他們表達對這篇文章和五個豆莢的看法,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通過這個案例的教學活動,學生們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參與討論和創作,積極思考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表達能力。同時,也讓學生意識到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力和可能,激發了學生對自身能力的信心。
(二)案例2:《落花生》
借助人工智能構建智慧課堂,可以激發小學生更積極參與語文教學。教師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搜索相關資料,并鼓勵學生也運用人工智能獲取知識和查找資料。以《落花生》為例,教師可以問學生是否嘗過花生,學生回答“是”。接著,教師可進一步詢問學生是否想了解花生的生長過程。然后,教師可以將他們分成小組,鼓勵他們使用人工智能的優勢搜索相關資料,深入了解花生的生長過程。學生完成搜索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他們找到的資料,并以故事的方式簡要講解本課內容。教師可以利用智能教學系統的多媒體展示功能,將課文內容與圖像、視頻等多媒體資料相結合,為學生呈現出生動形象的課堂內容。例如,通過展示落花生生長過程的動畫,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課文中描述的細節。最后,教師可以與學生一同探索故事的結局,并讓學生思考為何他們的結局與自己的想象不同,進一步探究疑惑。
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提供更多資源和信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并積極參與課堂。
五、結束語
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為教育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和機遇。特別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人工智能的應用構建了智慧課堂,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個性化、高效的學習體驗。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師可以更精準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他們提供定制化的學習資源。而學生也可以在智能設備的支持下,隨時隨地進行互動學習,提高學習效果。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教育領域的變革,人工智能技術勢必在教育領域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時代小學生發揮關鍵作用。
參考文獻:
[1]魏婷.智慧課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析[J].甘肅教育研究,2023(9):91-94.
[2]趙曉莉.“互聯網+小學語文”的智慧課堂模式探索[J].中國新通信,2023,25(12):188-190.
[3]張穎.小學語文課堂中人工智能助教機器人運用的實踐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1(S1):19-21.
[4]沈保順.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導學,2021(2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