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杲
【摘要】導入是一節完整英語課中不可或缺的“起始點”,有效、有趣的導入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的質量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課堂導入環節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影響英語課的整體效率,教師必須加強對導入的重視,改變以往“單刀直入”的導入模式,不斷探索并創新導入的形式和方法,爭取在課堂伊始就吸引學生的關注和好奇,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中,讓教學事半功倍。因此,筆者在搜集、閱讀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探索,在本文對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環節的優化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導入環節? 優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4)05-0085-03
和傳統開門見山的導入方式相比,融入游戲、故事、多媒體和情境等因素的導入更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將學生全部的精力、注意力和思維力集中在新課上,使他們對接下來的學習內容產生較大的探索欲,從而促進其對學習內容的主動建構。真正有意義的導入是可以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教師必須針對初中生身心、認知和思維發展的總體特點來采取多樣化的導入方式,加強對歌曲、信息技術、游戲和生活資源的挖掘與利用,通過別具一格的導入快速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課程的興趣,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以此來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一、優化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環節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個成功的導入可以推動學生快速進入良好、專注的學習狀態,使他們把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新授課內容上,并對英語知識產生較大的探索欲,促使學生帶著較高的熱情投入學習活動中。可以說,精彩的導入有利于激發初中生對英語課程的興趣,使他們從內心產生“想要了解更多”的意愿,讓學生“樂在其始”,為提高整節課的教學效果提供支持。
(二)調動學習積極性
教師精心設計的導入不僅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還能快速吸引學生的關注和好奇,充分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產生期待,從而對新知識進行自主地建構與探究,讓他們從以往的“被動接受”角色向“主動建構者”進行轉變。因此,通過優化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環節可以提高學生積極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轉變他們以往對英語課消極、抵觸的情緒,讓學生更加渴望學習。
(三)加強學習的動機
具備強烈的動機是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主建構的內在動力,只有讓學生產生動機才能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主性,才能使學生成為英語課堂的“主體”。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優化課堂導入的方式來喚醒學生的動機,在課堂的起始部分對學生循循善誘,通過設計游戲、創設情境、融入信息技術等多種途徑激發初中生的內部動力,讓學生自發、自愿、自主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提高其“學”的主動性。
(四)集中學習注意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在精神興奮的情況下往往會產生更集中的注意力,其智慧潛能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挖掘。對很多初中生來說,在剛開始上課時他們還難以把注意力和精力從課下的娛樂活動轉移到課堂上,這就需要教師在講授新課時設計生動有趣、新穎獨特的導入,在較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使他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新的英語知識上,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專注力。
(五)增強學習記憶力
可以讓個體記憶保持牢固的原因在于,他們對某個客觀事物的第一知覺印象較為深刻,而對學生記憶可以帶來較大影響的就是課堂學習中的第一個環節——導入。教師必須抓住導入的重要環節對學生進行初始刺激,通過合理、有趣味性的導入讓學生產生潛在的學習沖動,并對新課內容形成無意識的記憶,從而才能在下一步的學習中將其轉化為“有意識記憶”,這對于優化學生的記憶效果、增強他們學習的記憶力會起到增強作用。
(六)拓展學習的思維
人腦在青春期階段的發展速度是最快的,教師應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訓練和培育,使他們的思維品質得到相應提升。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巧設問題的方式來激活學生的個體思維,同時調動初中生的已有經驗,便于學生聯系自身的經驗和認知對問題展開初步的分析與探究,使他們進入活躍的思維狀態,在積極思考中逐步獲取英語知識。所以說,優化課堂導入也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
二、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環節的優化對策
(一)播放英文歌曲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選擇輕松、活潑的英文歌曲來導入新課不僅可以給學生的聽覺帶去刺激,還有利于達到愉悅學生身心的目的,緩解他們在英語課上緊張的情緒,給學生帶去無窮的活力,讓他們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對新知識進行學習。通過播放英文歌曲進行導入可以實現對動感課堂的營造,讓英語教學散發出應有的活力,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對新課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進入較好的學習狀態。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七年級上冊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時,在導入環節教師給學生播放相關的英文歌曲Make friends,這首歌曲的旋律輕松、歡快,而且內容比較簡單,與七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符,比如“It?蒺s getting easier to make friends”這句歌詞十分貼近剛剛步入初中的學生,在新的學校他們可以認識更多新的朋友。這首歌曲與本單元“勇敢結交新朋友”的主題也貼合,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本單元內容的興趣,使他們在音樂情緒的帶動下勇敢認識身邊的同學和朋友,為接下來詢問同學的性格和相關信息提供鋪墊。
(二)利用信息技術導入,調動學習積極性
隨著網絡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將英語教學和信息技術進行融合也逐漸成為普遍的現象。作為教師,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進行新課的導入,通過圖畫、視頻和動畫等豐富的載體向學生呈現英語語言知識,誘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關注,充分調動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轉變學生“學”的方式,讓他們以更直觀、生動的形式接受語言信息。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七年級下冊Unit 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時,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向學生呈現四個季節的圖片,圖片中不僅包括每個季節對應的天氣狀況,而且還有豐富的季節活動,通過幻燈片給學生展示精彩的圖片可以快速吸引他們的注意,教師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圖片并思考:“What?蒺s the weather like in? each season?”使其從圖中提煉相關的信息,進而得出:“Spring is warm, summer is hot, autumn is windy, winter is cold…”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結合圖畫思考:“What can we do in spring?”通過圖畫導入調動學生學習本單元內容的積極性。
(三)創設游戲情境導入,加強學習的動機
課堂教學活動是在特定教學情境下發生的,通過多樣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助于點燃學生“學”的熱情,深化他們的課堂學習體驗,讓學生更主動地投入到后續的學習活動中。新課標也倡導教師將教學內容放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呈現給學生,因此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有趣的游戲情境,組織學生以游戲的方式來認識新的英文單詞,引導學生在“玩中學”,使他們體會到英語課程的樂趣,從而加強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七年級上冊Topic 2 What does she look like時,在導入環節教師設計一個“說反義詞”的游戲活動,即教師用英文說出一個單詞,學生們要快速思考說出它對應的反義詞是什么,通過游戲來活躍課堂上的氛圍,并激活學生的大腦思維。如老師說“big”,學生就要說“small”;老師說“black”,學生就要說“white”……在游戲中循序漸進地引入本節課的新單詞,老師說“tall”,學生要說“short”;老師說“fat”,學生就要說“thin”;老師說“outgoing”,學生就要說出“shy”。通過游戲的方式幫組學生認識本課的新詞匯,可以加強他們學習的動機,使學生體會到單詞學習的樂趣。
(四)通過自由談話導入,集中學習注意力
英語是一門具有交際功能的課程,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教學單元的內容,通過自由談話的方式來進行新課導入,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真實、和諧的對話,在師生對話、互動的過程中可以把他們的精力轉移到課堂上,并將學生引入真實的學習情境中,使他們更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因此,教師要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捕捉和利用,圍繞相關的話題與學生進行自由談話,在開放的談論活動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七年級下冊Topic 1 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時,教師通過自由談話的方式來導入本節課話題,教師:“哎呀,老師今天自己開車來學校的,但是道路十分擁擠,我在一個路口堵了很長時間,你們知道今天××路有多堵嗎……大家都是怎么來學校的呢?”教師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導入本節課程,可以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對“堵車”事件的好奇與關注,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對“交通方式”的思考,推動學生快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如有的學生回答“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還有的學生對老師的說法表示贊同,說今天爸媽開車路上很堵,等。在師生自由談論的過程中逐步聚焦了學生的注意力。
(五)設計主題演講導入,增強學習記憶力
讓學生圍繞某個主題在課前進行演講的導入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利于為接下來的知識學習起到鋪墊作用,讓他們對某個方面的知識形成較深的印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內容。因此,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單元來設計主題演講的導入活動,給學生提供平等參與的機會和空間,激活初中生的語言潛能,使他們的膽量和英語表達能力得到相應的鍛煉和提升,同時增強英語學習的記憶力。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八年級上冊Topic 3 The Inter?鄄net makes the world smaller時,教師在課前布置一個以“互聯網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為主題的演講任務,讓學生在自主預習本課的基礎上,撰寫一份和主題相關的演講詞,字數在300詞左右。到課堂上,教師利用課前三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圍繞互聯網帶給人們的影響來進行演講,給學生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使他們勇敢參與,如某位學生在演講中提到:“The Internet can bring people closer together and make our communica?鄄tion more convenient…”通過主題演講來導入不僅契合本單元的話題,還能加深其學習記憶力,為本節課學習因特網的利與弊提供知識基礎,降低他們接下來學習的難度,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英文演講能力。
(六)巧妙設置問題導入,拓展學生的思維
問題的有效設計有利于喚醒學生內心的探索欲,并激活他們的個體思維,讓學生帶著好奇投入問題的分析和探究當中,讓他們聯系已有的經驗、憑借自己的能力來找到答案。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巧妙設置問題的方式來進行導入,針對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難度適宜、貼近生活的問題,通過問題逐步打開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問題展開初步分析,讓他們在獨立分析、思考中獲取新的知識和信息,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八年級上冊Topic 1 What?蒺s your hobby中Section C這部分時,語篇材料是關于剪貼簿的,為了促進學生對語篇材料的自主閱讀,教師在導入環節結合單元文本、針對學生的認知水平給他們設計幾個難度適宜的問題:(1)What to collect in it?(2)Why to make it?(3)What is a scrapbook?(4)How to make it?在提出問題之后,學生可能會產生疑問,從而鼓勵學生帶著疑問投入對材料的閱讀中,讓他們通過閱讀找到對應問題的答案,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英文閱讀的自主性,還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進入活躍的思維狀態。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優化課堂導入的形式和方法對于增強學習的興趣和教學效果具有較大的作用,教師必須結合初中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選擇新穎的、多樣的導入方式,通過播放英文歌曲、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游戲情境等多種途徑來調動學生對英語課程的興趣,使學生快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開放的環境中建構英語知識,推動他們進入專注、興奮的學習狀態,從而令學生從以往的“要我學”向“我要學”進行轉變,提高他們在課堂上“學”的主動性,最終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林愛玲.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的方法[J].第二課堂(D),2023(8):46.
[2]楊曦婷.英語閱讀課堂導入對初中學生課堂參與的影響研究——以成都某中學為例[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3.
[3]周垚.鄉村中學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環節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重慶:重慶三峽學院,2023.
[4]蘭天明.初中英語教學有效課堂導入方法的探究[J].讀寫算,2022(36):54-56.
[5]劉小蓓,呂淑云.“雙減”政策下初中英語教學課堂導入現狀調查研究[J].校園英語,2022(3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