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苗玲 劉琦
摘要:隨著新時代的到來,高校也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是大學生實現人生目標,國家提高就業率,培養創新拔尖人才,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有利于加快創新型人才培養步伐,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本文簡述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其未來發展的新路徑,助力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
Research?on?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in?New?Era
Zhang?Miaoling??Liu?Qi
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Fuyang?Normal?University??AnhuiFuyang??236037
Abstract:?As?a?new?era?comes,?universities?are?also?paying?more?and?more?attention?to?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are?the?motivation?for?college?students?to?achieve?their?life?goals,?for?the?country?to?improve?the?employment?rate,?to?cultivate?innovative?and?outstanding?talents,?to?enhance?core?competitiveness,?and?to?promote?social?development.?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is?conducive?to?cultivating?innovative?talents?and?is?an?essential?element?of?China's?higher?education.?This?article?briefly?describes?the?significance?and?problems?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It?proposes?new?paths?for?its?future?development?in?response?to?the?problems,?helping?to?improve?the?quality?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s:?New?era;?College?students;?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
黨的二十大報告多次提到創新和創業,特別強調創新要堅持守正創新,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強調創業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弘揚企業家精神,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支持高校學生提升創新創業能力[1]。當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教育深化改革,不僅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出了新要求,也對新時代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國家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推進,有利于培養新時代背景下的國家建設性人才,強化國家軟實力。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創新創業與社會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了經濟結構升級、擴大了就業。創新創業教育也被提升到中國創新發展的戰略層面[2]。但隨著高校擴招導致的畢業生人數增加,疫情帶來的影響,使得大學生創業就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據教育部統計,2023年畢業生人數1158萬,同比增加82萬人,需要高校創新創業課程不斷優化。課程體系是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核心,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3]。教育部提出了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4]。隨后,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為高校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保障。新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有助于提升高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綜合能力,為社會輸送更多具有創新思維的創新型人才,有效地緩解新時代高校學生的就業壓力,提高大學綜合競爭力,滿足了新時代創新驅動發展的需求,提升了國家創新能力,增強了國家的綜合競爭力使得我國在全球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
(一)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不強
創新創業意識可以支撐創業者繼續進行創新創業活動。高校學生認為創業風險大,傳統教育輕實踐、重應試觀念的影響會使得學生對創新創業類教育的態度也大打折扣[5]。學生認為需要良好的創業項目和足夠的資金以及專業的創業技能才能提高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在強大的困難面前,大部分學生往往因為畏難情緒而望而卻步。多數學生選擇自認為穩定且風險小的企事業單位就業。高校學生是創新創業類教育接受的主體部分,但創業中常出現欠缺創新創業意識,創業積極性低。大學生對創新創業主要存在著目的不明確、心理準備不足、缺乏興趣,創業畏難情緒等[6]。大多數高校畢業生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他們往往會選擇畢業之后通過考研繼續深造或者考公務員來逃避自主創業的現實問題,高校創新創業類教育是很難做到入腦入心,學生創業成功率低。
(二)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成效的高低關鍵在于師資力量,然而創新創業課程是近年來新興起的課程,其授課教師一般是兼職的,有學校就業中心教師、高校輔導員或者學生管理人員,業余承擔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教師,少數被邀請的企業家或創業校友等。高校的創新創業教師對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財務預算、公司運營等多元化的知識了解的不深入;校外企業家或者創業校友的講授主要集中在講座或者報告,時間少,不能很好的滿足學生對知識技能的需求[7]。這些教師或企業家平時工作繁重,難以全身心投入到創新創業教育中,難以對創新創業實戰給予專業的指導,導致課程教學質量不理想。國家經濟形勢變化較快,教師對創新創業課程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理論課教師缺乏創業實踐經驗,教學內容跟不上創業實際,教學方式單一;社會兼職教師,實踐經驗豐富,時間精力有限,授課系統性有待提高。缺乏穩定的高水平的專業型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很難保證。也有很多高校教師不具備足夠的創新創業思維能力,很難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導。
(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不完善
中國出臺了很多創新創業教育的制度、政策,也提出了很多要求,但相關的配套支持仍需要繼續完善。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重視度不高,學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提及的很少,培養創新創業相關課程少,課程體系未合理設置,其教學目標不夠明確,教學大綱不夠詳細,課程種類少,課時少,僅限于必修的一門課,學生自主選擇的選修課;注重理論教學,教學內容太過抽象化,教育資源有限,優質的本土化教育資源匱乏,對創業融資渠道、團隊建設管理、創業風險評估等內容很少涉及,沒有形成健全系統的教育體系,其實踐性,前沿性,多樣性不夠,針對性不強,專業性不足,無法滿足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期末以考查、撰寫創業報告、開展創業大賽為主,缺乏理論與實踐的考核,缺乏完善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教學效果不佳。高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活動實踐性和創新性不強,如創業論壇、創業沙龍、創業比賽、創業講堂等活動形式單一,活動成效不佳。創新創業社團活動開展數量和影響力小,創業實踐類活動更少,無法給有創新創業意向的同學提供一個良好的溝通實踐平臺,高校創新創業氛圍不夠濃厚,不能滿足學生所需,學生的積極性低。教育的后期服務不到位,缺少對于創業者心理承受能力及專業技能的教育、對創業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指導及幫扶,加大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難度。
(四)高校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單一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國家出臺很多創新創業教育政策,當今社會也更加注重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主要課程內容講授,實踐教育涉及的少,有些政策在高校中落實的力度不夠。高校對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及基地的投資力度不夠,校園認可度低,創新創業環境有待提升,平臺的建設與使用有待繼續完善,很難發揮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的目的。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脫節,實踐多趨于形式化,許多高校建立了實踐基地和校企合作產學研合作,但學生在這個方面花費的時間和發展的空間有限,參與學生數量受限,獲得的指導與幫扶少,學生缺少相應的創新創業實踐經驗,對創新創業興趣度低。
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國家政府、高校、師生等共同努力,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讓創新創業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煥發新魅力。
(一)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
創新創業教育需要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思維的培養,教會大學生用創新意識和思維去思考解決問題,在工作和創業中更容易獲得發展機會。高校應積極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激發大學生的激情,注重提高實踐活動的參與度。同時,在專業、通識和創新創業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內容,通過理論實踐的結合,網上和網下的宣傳,重視全方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高校要積極動員學生積極參加“創青春”?“互聯網+”“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中美青年創客大賽”“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挑戰杯”等重要的創新創業大賽,提高相關競賽的參與度,以賽促進,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二)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的水平決定著教育成效的高低,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至關重要。高校頂層設計創新創業教育,完善用人選人制度,從整合高校現有教師、優秀創業校友、成功企業家、就業心理咨詢人員四個方面的資源,選拔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經驗的人才擔任創業教師。構建教師激勵機制,明確教師的責任和任務,從資金投入,教學考核,職稱評定,榮譽稱號等多方面予以傾斜,激勵更多的教師參與到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能力中來。高校可以定期舉辦系統化和模塊化的培訓,組織相關教師到開展好的高校和優秀企業進行參觀學習。高校通過引進先進教育理念,定期舉辦教師研討沙龍、企業掛職走訪、企業案例分享等活動,使得教師的教學理念先進、專業理論扎實、教學方法新穎、教學內容豐富、教學能力強。教師重視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積累,專業知識技能教授的融合能力,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總結教學經驗,形成體系化的指導。
(三)探索特色的多樣化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
針對創新創業教育面臨的問題,需根據學校類型、學生實際、所在地區情況,頂層設計本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雙一流”高校和部分部署高校,學生專業技能過硬,通過培養創新創業意識,塑造各方面的創新拔尖人才,為國家頂層設計提供人才支撐。省屬高校及地方院校,引導學生扎實理論基礎,培養創新創業意識,為所在區域發展貢獻力量。高校課程設置方面,做到創新創業類別課程與時俱進與全覆蓋,在大學一年級階段開設創新創業意識培訓類課程,大二階段開設融合性課程同時指導學生參加相關競賽,大三大四階段針對有創新創業意向和規劃的學生,開設創新創業實踐類課程,給予實質性的幫扶與指導。課程注重意識培養,素質提升,也要重視實戰操作。學校可以建立綜合引導機制,把創新創業課程要求融入高校培養方案,設置選修和必須課,做到課程多樣化和特色化,形成一套適合高校學生的課程體系。高校注重創新創業課程考核標準把關,使學生學到豐富的實用性知識;課程內容方面,考慮引進SYB創業培訓,網絡創業培訓和創業模擬實訓等有關創業教育的課程。將創新創業融入到專業教育中,融入企業管理、經濟學、市場營銷、風險投資、法律學和領導學,創業成功和失敗的案例等內容。教學方式方面,采用課題教學、課外實習實踐、科研訓練、第二課堂,舉辦各類競賽等方式完成,使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構建一個多維度,立體化,多層次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就業指導部門、各職能部門、二級學院、學生的相互配合,相互聯系、相互支持,共同促進工作的有序開展。高校積極開展專題講座、主題教育、學術交流、企業見習、創新創業沙龍及競賽、成果匯報、實踐實習等活動,重視活動宣傳和氛圍營造;在人員、經費、時間、設備上提供保障;在學校網絡平臺、校園宣傳欄、校園廣播、校園報刊等方面廣泛宣傳相關政策,高校學生創業典型,本校學生創業達人說等,幫助學生了解國家學校政策和大學生的創業故事,加深對創新創業的理解和客觀認識。積極宣傳創新創業類賽事,提高比賽的知名度與認可度,提高學生參賽積極性。
(四)產學深度合作,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
創新創業教育是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系統化工程,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高校注重校內的各項實踐學習,如實驗教學、課內外的實習見習、暑期社會實踐等,充分發揮各類實踐活動的載體作用。高校積極推薦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創客空間、創業園建設,出臺一套可行的制度政策,選拔審核入園項目、學生、指導教師,出臺嚴格的入園出園審核制度,明確扶持舉措,通過提供創業咨詢服務,落實相關政策,為大學生自主創業助力。高等學校做好產學研和校企合作,為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提供場地和了解企業機會,加強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增加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根據高校各專業的學科特色,依托國家級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室,人才培養基地等資源,搭建科研訓練平臺,對學生進行科學系統的科研訓練,以實驗、實習、實訓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高校不斷完善相關網絡共享平臺,整合資源、開展創新思維培育、創業理念普及、創業服務、創業咨詢等,引導有創業意愿的學生實施技術創業或者結合專業創業,了解社會實際需求及創業痛點,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新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到創新創業隊伍中,這是提高就業的一種途徑。畢業數量增加加上疫情影響,創業作為就業的一個途徑,大學生想要創業成功的難度加大。相關人員需要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義,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路徑。同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也離不開政府、高等院校、師生等方面的重視與支持,需求其發揮合力,共同探索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劉春放,謝孝河.“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與對策[J].科技創業月刊,2022(7),?147.
[2]?馬永斌,柏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生態系統的構建途徑——基于清華大學創業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7-140,150.
[3]?夏人青,羅志敏.論高校人才培養框架下的創業教育目標——兼論高校創業教育課程的設置?[J].復旦教育論壇,2010,8(6):56-60.
[4]教育部關于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EB/OL].(2015-12-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1512/t20151208_223786.html.
[5]魯釗陽.本科創業創新教育實施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評論,2016(3):89-92.
[6]朱志梅,孫勇.當前大學生創業問題與對策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9):96-99.
[7]周曉璇,吳國卿.新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實證研究——以安徽農業大學為例,2018(6):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