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摘 要: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對該階段的學生進行德育和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他們在思想道德和安全教育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缺陷。為了使小學生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學校應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德育和安全教育。但農村學校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德育和安全教育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農村學校 小學教育 德育和安全教育
在小學教學中,德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而且也是影響小學生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將德育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才能夠真正發揮出德育對小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在農村學校中,小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較為復雜,這就給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結合實際情況來開展德育工作,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農村小學開展德育和安全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觀念
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會逐漸形成自己的道德觀念,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小學階段是學生道德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德育,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
2.有助于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每一層次的教育都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教育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還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如果把知識看成一種硬實力,那道德修養就是一種“軟實力”的提升。在社會和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學校對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必須與之同步,“高分低能”的學生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所以,教師要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
3.有利于加強學生安全意識
德育是針對學生德育方面進行的教育,其目的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學校在開展德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課堂與生活相結合,針對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教學。通過對安全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在對農村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時,教師可以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如校園欺凌、溺水事件等,為學生創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另外,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認真學習相關知識,如在防溺水方面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開展模擬演練活動等。
二、農村小學開展德育和安全教育的原則
1.堅持循序漸進原則
農村小學在開展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時,要注重循序漸進原則,因為循序漸進原則是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礎。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長期性,因此,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和安全教育時,必須注重循序漸進原則的運用。另外,教師在開展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時,也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循序漸進性。比如,在進行《小學生安全常識》這一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來開展教學工作。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從交通安全入手開展教學工作,然后再開展飲食安全、衛生健康、自然災害等方面的教學工作。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主題班會活動的學習和討論,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去認識和了解各種生活常識和安全常識,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2.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農村小學的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與學校的實際情況有著密切聯系,因此,農村學校需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來開展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農村學校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出符合當地發展的德育和安全教育計劃,并且結合學生的自身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從而保證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能夠順利開展。此外,農村學校還需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開展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同時,農村學校還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德育和安全教育方式,從而提高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的效率。同時,農村學校還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從而增強學生對德育和安全教育內容的理解能力。
3.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必須重視對學生的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另外,教師還需要確保學生能夠在一個健康和諧、有序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比如,校方可以在學校內部安裝監控攝像頭或者是報警裝置等設備。同時,學校還需要將這些設備與安全教育工作相結合,以此來確保學生的安全。另外,學校還需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通過開展相關培訓活動來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使教師能夠更好地開展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從而促進農村小學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順利進行。
三、農村小學開展德育和安全教育的現狀
1.學校安全教育內容單一
目前,我國農村學校的安全教育內容大多是以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等方面為主,對于一些食品安全和社會治安問題缺乏關注。除此之外,農村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時,很少會開展防傳銷、防詐騙、防校園欺凌等方面的教育內容,導致學生在對相關內容進行了解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在進行德育和安全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很少會聘請專業的教師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和教育。同時,學校還沒有對教師進行安全教育方面的專業培訓,教師對安全方面的知識了解較少,在教學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誤區,導致學生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學校要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同時,學校還應該豐富學校安全教育內容。
2.德育形式較為枯燥
在我國的農村學校中,由于農村教育資源的缺乏,教師在開展德育時,形式較為枯燥,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講解相關的德育理論知識,使學生了解到相關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將所有的內容進行講解,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對于學生而言,德育的內容較為抽象,難以理解其中的含義。在課程結束之后,學生很難掌握德育內容。在當前的農村學校中,德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是開展小學生德育的主要形式,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游戲、課外活動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時間問題以及條件限制等因素影響,德育無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3.家校缺乏有效溝通
在農村學校中,家校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家長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從而導致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得到家長的有效監督和管理。在農村學校中,許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對于學生的重要性,認為只要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物質條件就可以了。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對孩子的關注較少,大部分家長都將子女交給學校代為管理。但學校在進行德育和安全教育時,很多工作都是由班主任負責完成。由于教師和家長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導致很多家長無法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更不知道如何進行正確的教育。還有一些農村學校的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家長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對學生缺乏足夠的關愛,也就無法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因此,農村學校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使其更好地參與到小學生德育和安全教育中。
四、農村小學開展德育和安全教育的措施
1.轉變觀念,樹立德育和安全教育意識
在進行小學德育和安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首先轉變觀念,樹立德育和安全教育意識,充分認識到德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進行教育。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德育和安全教育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另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身邊發生的安全事故入手進行講解。例如,當學生放學回家時,如果不注意交通規則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因此,教師應讓學生意識到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相關交通事故視頻、圖片等,讓學生對交通事故有一定的了解。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德育和安全教育知識。
最后,教師還應在學校進行安全教育宣傳工作。通過宣傳活動,教師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例如,教師在校園中設置滅火器、消防栓;在教室中張貼安全標語;在校園內設置禁止攀爬、不亂扔垃圾等警示標志;并利用主題班會向學生宣傳安全知識等。通過以上方式,教師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德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從而更好地開展小學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
2.利用課堂教學,在學校活動中滲透安全教育
學校不僅是一個向學生們傳授知識的場所,它還可以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通過學習文化知識,教師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專業素養。而安全教育則可以為學生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學校需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在面對不可規避的危險時的自我保護能力上,從而促使學生們安全、健康地成長。為了提升安全教育的教學效果,學校可以將安全教育的教學內容安排在平時的課程中。
比如,教師可以定期舉辦安全教育課堂,由專業的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各個方面的安全知識,從農村學生身邊的現實生活入手,將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危險的現象作為教學案例,對其進行安全教育。比如,在農村地區經常會出現煤氣中毒這樣的安全事故,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煤氣中毒的事件用表演的方式還原出來,讓學生在表演和觀看表演的過程中,了解到與之有關的安全知識,讓學生模擬表演發現煤氣泄漏時的做法,首先,教師要把窗戶和門打開,然后再謹慎地關掉煤氣的總開關,當發現有人暈倒或意識不清時,要撥打120急救電話。在模擬完成后,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當發現氣體泄漏的時候,為什么要首先打開門窗?關掉燃氣總閘,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們可以進行獨立思考,也可以進行小組討論。這種實際的安全事故演練,可以讓學生們對這堂課中的安全教育內容有更深層次的了解。經過思考,學生們也能對安全有更深刻的認識,當出現安全事故的時候,他們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選擇正確的解決辦法。
3.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關系,保證德育和安全教育順利進行
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必須保證他們能夠全面發展,而家校合作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在農村學校環境下開展德育和安全教育時,教師應該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關系,并對這一關系進行正確處理,從而保證德育和安全教育順利進行。首先,學校應該將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落實到班主任身上,并與班主任進行密切合作。其次,學校應該及時與家長溝通和交流。學校只有與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才能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和安全教育時,學校可以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也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與德育和安全教育相關的電影;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有關德育和安全教育方面的公益活動等。總之,學校應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從而保證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家校合作關系,學生才能得到全面、健康、快樂的成長。
4.豐富德育和安全教育內容,提高德育和安全教育的實效
在農村學校,有的教師還在延續著“應試教育”的思想觀念,因此,教師們在對學生進行德育和安全教育時往往只注重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而對一些重要的德育和安全知識卻有所忽略。這種教育方式是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的。因此,教師們應不斷豐富德育和安全教育的內容,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德育和安全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可以利用一些真實的案例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如在小學三年級時,有一名學生因為不喜歡自己班上的一個女生而做出了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使得那個女生受到了傷害。而這名女生也因此產生了自閉、不合群等心理問題。為了幫助這個女生走出心理困境,教師們組織了一個心理小組來對這個女生進行開導。在教師們的幫助下,這個女生不僅恢復了原來開朗、活潑的性格,而且還獲得了很多集體榮譽。通過這件事情,學生們認識到:道德教育可以使他們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可以使他們明白做人做事要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等道理。在這些生動有趣的事例中就包含著豐富的德育和安全教育內容。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教師要積極開展德育工作,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也是學生各方面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做好學生的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農村學校教師的素質,積極開展德育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 李志奇《淺析德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實施策略》,《考試周刊》2021年第55期。
[2] 歐陽玉龍《小學班主任工作中采用德育和安全教育的方法淺談》,《科技資訊》2021年第22期。
[3] 王春蓮《班主任工作中應重視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新智慧》2021年第7期。
[4] 楊婧《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科幻畫報》2021年第9期。
(本文系2023年度學校安全穩定與應急工作專項課題,課題名稱:家校社合力加強農村小學生安全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立項號:QYAQZX202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