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惠
摘要:為深入了解施行“雙減”政策后的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本文選取149名小學生為研究對象,運用學習自主性量表,對“雙減”背景下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進行調查,并提出有效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雙減”? 小學生? 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教育心理學領域的重要研究內容,國內外研究者對自主學習的含義界定有所不同,但研究者們都強調個體在學習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對自主學習的本質理解基本是一致的。我國學者龐維國認為:自主學習是個體學習時在動機、策略、時間、環境、結果、內容各個方面的自主性,學習過程中各維度的自主性水平高低相應反映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差異。
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學習和終身發展至關重要。2001年教育部印發《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自主性,要求改變傳統教學的“教師本位”,轉向“學生本位”,主張學習必須轉變為自主學習。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線上教學快速發展,學習方式的變革對學生自主學習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7月,“雙減”政策落地,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總量和時長被全面縮減,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大幅增加。因此,在“雙減”政策實施背景下,探究小學生的自主學習策略,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對小學生未來發展極具現實意義。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合肥市主城區某小學四、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在三個年級中各隨機抽取一個班級,共發放紙質問卷149份,剔除無效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44份,回收率為96.64%。研究對象的具體分布情況見表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李航編制的“學習自主性量表”進行測量。該量表采用自評式問卷形式,分別從學習動機、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和學習環境等維度設計了29個題目。問卷采用五級計分制,各維度一致性系數從0.675到0.854,具有較好的信度;對量表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各擬合度指數均在可接受的范圍內,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三)研究程序
由研究者隨機抽取施測班級,心理健康教師和班主任利用班會課發放問卷,統一施測。在施測過程中,為保證施測準確性,統一使用規范性的指導語,強調問卷為不記名方式,并向被試保證所填信息只為本研究使用,絕不會向外界泄露,施測時長為15分鐘左右。
(四)數據收集與處理
本研究使用紙質問卷進行施測,收集的數據錄入SPSS26.0軟件進行處理與分析。
二、研究結果
(一)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總體情況
為了解小學生自主學習現狀的總體特點,對自主學習的總均分和各維度平均值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調查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小學生自主學習總均分為3.68,標準差為0.46,與Likert5點計分的理論中值3分做比較,被試自主學習能力處于中等水平。從七個維度的得分來看,多數維度得分略高于中間值且不高于4分,與總均分水平保持一致,其中,學習動機、學習過程、學習結果維度的得分高于4分,表現良好。
(二)小學生自主學習在人口變量學上的差異分析
從性別、年級、是否是獨生子女和是否是班干部等人口變量學維度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自主學習總均分在不同性別學生之間沒有差異。但男女生在時間控制、學習方法和學習環境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t=-3.581,p<0.001;t=2.584,p<0.05;t=-2.568,p<0.05),男生得分低于女生。
“雙減”背景下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調查研究
2024年6月中? 第17期? (總第189期)
從年級來看,不同年級學生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四、五年級在自主學習總均分以及時間控制、學習環境兩個子維度上高于六年級(F=5.828,p<0.05;F=6.428,p<0.05;F=4.072,p<0.05)。但在學習方法維度上,六年級顯著高于四五年級(F=4.123,p<0.05)。
自主學習總均分和各維度在是否是獨生子女方面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擔任班干部職務的學生在自主學習總均分和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學習內容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不擔任班干部職務的學生(t=3.410,p<0.01;t=2.611,p<0.05;t=4.447,p<0.001;t=-4.644,p<0.001;t=3.375,p<0.05;t=3.369,p<0.01)。
三、討論與建議
(一)討論
由調查結果可知,小學中高學段的學生學習自主性整體表現達到中等水平,在學習動機、學習結果和學習內容維度表現良好。結合樣本特點分析,本次抽樣調查的被試就讀學校位于合肥市主城區,與地方學校和農村偏遠學校相比較,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和關注程度較高,家校聯系緊密,家校共育水平較好,這些因素都有可能是培養提升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有利因素。另外,“雙減”政策實施后,學校積極落實相關政策,對“課后托管服務”和“三點半課程”進行了精心布局和設計,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后生活,有利于促進其智能的多元發展,激發其學習動機,保護其學習興趣,進而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產生積極影響。
調查結果還顯示,男女生在時間控制、學習方法和學習環境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女生表現顯著優于男生,這與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陳慶華等針對合肥市城鄉接合部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學習自主性的調查研究發現:女生的學習自主性明顯比男生學習自主性高。查閱相關文獻發現,自主學習上的這一性別優勢一直持續到初、高中階段。李航、董栩瑞等研究者在以中學生群體為研究對象的調查中均得出:女生自主學習能力顯著高于男生的結論。由此可見,男女生在自主學習上存在諸多差異。結合發展心理學理論可知,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發展早于男生,在專注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的表現相應更好,因此女生時間控制維度得分顯著高于男生。另外,女生在社會關系上的發展也快于男生,她們更善于溝通,人際關系更加和諧,所以學習環境維度的表現也顯著優于男生。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女生整體上給教師的印象是安靜、穩定、自律、有較好的自我意識,而男生則是活潑、好動。基于性別特點刻板印象的影響,教師對女生以肯定、鼓勵、表揚居多,而男生受到的否定、質疑和批評相對較多,其不利于男生學習自主能力的發展。
此外,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不同年級也呈現出不同特點。四、五年級的學生在自主學習總均分和時間控制、學習環境等維度的表現上,顯著優于六年級。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小學六年級學生往往因外界各種壓力導致學業負擔加重,學習時間增多,但學業成就水平反而降低,進而自主學習能力也相應受到影響而降低。伍新春教授從青少年自控力和獨立性發展特點上做出解釋: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自控力發展相對緩慢,但獨立性增長發展則較為迅速,二者無法同步發展,導致自主學習能力在六年級階段出現下降。但是六年級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要優于四、五年級學生,因此在學習方法維度,六年級顯著高于四、五年級。
擔任班干部職務的學生在自主學習總均分和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學習內容等多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不擔任班干部職務的學生。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提出的教師期望效應,擔任班干部的學生受到來自教師更多的期望、信任與贊美,從而產生內在積極的力量,促進其更能夠自主學習,因此擔任班干部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表現較好。
(二)建議
1.課程干預,培養不同群體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有關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干預研究成果豐富,教育心理學領域的干預主要采用團體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兩種形式。陳美玲采取綜合的自主學習團體輔導干預的形式,設計干預訓練方案,從目標制訂、時間管理、學習策略、評價與反思和環境適應五個方面進行輔導,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許文杰從動機、時間、方法、行為、環境、社交六個心理維度設計干預方案,對初中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結果顯示學生自主學習水平有所提高。前人研究成果表明,采取團體心理輔導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自主學習進行干預,只要內容設置科學合理,干預頻次充分且具有連續性,最終可以實現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因此,在此次調查結果基礎上,針對男女生和不同年級學生群體在自主學習不同維度上存在的差異,可以采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干預形式,設計切實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過干預來提升不同群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后續實踐中,還可以探索更多的有關自主學習的影響因素,設計更豐富的活動課程內容,不斷優化活動方案,綜合運用多樣化的活動形式,促進小學生群體自主學習水平的整體提升。
2.因材施教,助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均衡發展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到性別、年級和是否擔任班干部等差異特點,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均衡發展。從性別差異上,教師應該打破對男生群體的刻板印象,多一些鼓勵和贊賞,注重采用合適的溝通和教育方式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對于六年級的學生而言,要引導學生正視升學壓力,利用其思維能力強的特點,給予其學業上更多支持;同時,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以及班會課,進行時間管理、動機激發、目標管理等方法和策略的指導,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考慮到教師期望效應的積極作用,針對班級里的非班干部群體,教師平時更要給以更多關注,努力發現其閃光點,激發其學習內驅力。
3.多元評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效提升
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保障。“雙減”政策施行之后,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明顯增多,這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契機。學校和家長應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權利。同時,學校和家長要轉變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觀念,不能只注重學習結果評價,而忽略對學習過程的合理評價。教師要通過學習評價方式的變革和創新作業的設計來促進觀念轉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不應只看考試成績,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狀態、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都應當納入評價的范圍中。對于學生的評價,不僅包含作業、卷面的書面檢測,更應包含問答評價、研究性學習成果評價、自主學習評價、小組合作展示評價等多種手段,從而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通過評價方式的多元化,達到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讓學生會學習、能學習、愛學習。中高年級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教師在作業的布置上可以適當地放手,讓學生去嘗試自主布置作業,解決自己心中的難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還可以提倡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有選擇地進行作業練習,重點彌補自己薄弱的地方,鼓勵學生自己設計習題進行自我考評,取長補短。
4.家校共育,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和諧氛圍
有關研究表明,民主型的家庭教養方式有利于孩子自主性的養成。由于家長素質參差不齊,學校可以通過家校共育等多種途徑,指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實施,以及各類線上家庭教育專題講座的定期開展,家長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整體水平不斷提升。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云曉指出,有魅力的家庭具有三個特征:家庭生活是豐富健康的、家庭關系是良好和諧的、父母和孩子是一起成長的。因此,家校應形成合力,繼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構建和諧親子關系,為孩子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促進其全面發展。在學校,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建立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潛能,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趙鵬珍.父母教養方式、學習自我效能感、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學業成績的關系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17.
[3]湯天哲.小學生自主學習現狀及對策[J].智力,2021(4):5354.
[4]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小學學業成就調查研究課題組,田慧生.我國小學六年級學生學業成就調查報告[J].教育研究,2011,32(1):2738.
[5]伍新春.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徐敏,方朵.核心素養背景下南京市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調查現狀及其建議[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6(6):3743.
[7]王英杰.高年段小學生自主學習問題及對策的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5.
(本文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優秀論文評選活動特等獎)
責任編輯:趙瀟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