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萍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的導入環節非常重要。深入了解小學各學段學生的學情,結合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議課題、做游戲、讀詩詞、講故事、設懸念等課堂導入方法,能迅速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加他們積極思考、主動探索新知的動力,為一節高質量的小學語文課奠定基礎。
關鍵詞:課堂導入? 議課題? 做游戲? 讀詩詞? 講故事? 設懸念
人民教育家于漪曾說過:“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一開課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币还澱n的導入環節非常重要,小學語文課堂更是如此。一次恰到好處的導入,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迅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起他們求知的欲望,啟迪思維,為整節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教師應充分了解小學各學段學生的學情,深入分析教材,精心設計課堂導入,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
一、議課題,開門見山
課題是一篇課文的眼睛。著名語文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曾說:“從課題入手,等于牽著牛鼻子,抓住了事物的本質。這樣,不會偏離教學中心,解讀課文時便一氣呵成,不會產生拖沓、冗長的感覺?!痹陂喿x教學中,我們常常可以從課題入手,直奔主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在教學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父親、樹林和鳥》一課時,我直接板書課題,并讓學生齊讀課題,然后提出第一個問題:“本文的課題與其他課題有什么不同?”稍頓片刻,有學生舉手了:“本文課題由三個詞語組成?!薄罢n題中還有一個頓號,其他課題上很少有標點符號?!薄拔襾硌a充,是頓號和‘和把這三個詞語連起來了?!焙⒆觽冇^察很細致。我繼續引導:“是啊,好特別的題目!讓我們來猜一猜,這三者之間可能會有什么關系呢?”孩子們興致盎然,猜測五花八門。我順勢將這份熱情帶進課文的學習中:“你們猜得對不對呢?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最能概括三者之間關系的一句話吧!”學生很快找到了全文的中心句:“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歌唱的鳥?!蔽依^續“乘勝追擊”:“那么,課文中有哪些人物,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呢?再來讀讀課文,找找答案吧?!弊詈笫崂沓稣n文的大意。直接從課題入手,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理清了父親、樹林和鳥的關系,了解了課文大意,一氣呵成,輕輕松松達成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讀不完的大書》一課的課題形象又有趣,并沒有直接點明課文描寫的對象。于是一上課我直接板書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引導重讀“讀不完”三個字,稍頓后拋出第一個問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腦子里的問號爭先恐后地冒了出來:“這本書為什么讀不完呢?”“這本大書是什么樣子的?”“這本大書里面寫了什么?”“這‘讀不完的大書真的是一本書嗎?”“‘讀不完的大書指的是什么?”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了,我趕緊引入課文的學習:“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趕緊去課文中找吧?!睂W生立刻認真讀起課文來,隨后我又拋出兩個問題:“現在誰來告訴我,‘讀不完的大書到底指的是什么?你是從哪里知道的?”同學們一下子找到了呼應課題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明白了“讀不完的大書”指的是大自然。直入課題引發學生思考、質疑,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期待,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直奔課文中心,簡潔又高效。
二、做游戲,寓學于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要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實施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毙W生都喜歡做游戲,如果能利用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在新課一開始就創設游戲情境,往往能迅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學習新課的興趣。
統編教材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安排了五個板塊內容,其中四個板塊都涉及動物,于是我以“動物世界真奇妙”為主題,制作多媒體課件,用小朋友最喜歡的動畫片《愛探險的朵拉》來設置游戲情境。一上課,我故作神秘地對學生說:“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愛探險的小伙伴,猜猜她是誰?”“朵——拉——”孩子們開始興奮起來。我隨即在大屏幕出示朵拉朝大家揮手打招呼的視頻,同時播放事先錄好的語音:“親愛的小朋友們,我是朵拉。今天我要帶著你們一起去動物世界探險。這里有五道難關等著大家,只有愛動腦筋、勇敢嘗試的小朋友才能探險成功喲!你們的每一個學習小組就是一個探險小分隊,看看哪個探險小分隊率先闖過第一關。來,帶上你的裝備——語文書、鉛筆、橡皮,和我一起出發吧!”孩子們一聽,趕緊翻開語文書,準備好文具,迅速進入學習的狀態。這樣設置游戲情境導入,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初步培養他們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而且由于游戲內容的環環相扣,學生能保持長時間的學習熱情和持久的專注力,整堂課的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堂適合創設游戲情境來展開教學,不同的教學內容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動畫人物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二年級上冊識字2《樹之歌》是一首介紹祖國大江南北常見的11種樹木特征的歸類識字兒歌,我們可以用《熊出沒》中愛護樹木的熊大、熊二來帶領學生進入學習情境,在讓學生認識樹木的同時,增強其保護樹木的意識。
三、讀詩詞,激趣啟智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我們恰當運用經典古詩詞進行導入,可以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豐富他們的文化底蘊,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導出語文課的韻味來。
《傳統節日》一文介紹了我國的傳統節日以及相關的習俗。導入新課時,我出示了王安石的《元日》一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蓖瑫r配上歡快的樂曲誦讀這首詩,再請會讀的學生帶著大家讀讀。然后我問大家:“你們知道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嗎?寫的是哪個節日呢?”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我相機補充并出示小孩放鞭炮、貼窗花的圖畫幫助他們理解詩的大意。同時引導學生感知“傳統”的意思:“過春節我們小朋友可開心啦!可以放鞭炮、貼春聯,還能收到壓歲錢呢!你們知道嗎?這首詩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寫的,八百多年前我們的先人就已經在歡度春節了。像春節這樣世世代代都過的節日就是‘傳統節日,而放鞭炮、貼春聯這些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習俗就是‘傳統習俗。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借助拼音讀讀《傳統節日》一課,看看課文中還給我們介紹了哪些傳統節日和傳統習俗吧?!?/p>
用古詩《元日》導入《傳統節日》的學習,讓學生領略了古詩詞之美,理解了“傳統”一詞的豐富內涵,更重要的是激發了他們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
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是以“金秋時節”為主題編排的,如何導入該單元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呢?備課時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經過對本班學生學情的分析,我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對詩詞非常感興趣,并且已經積累了大量古詩詞,于是我決定用描寫秋景的詩詞導入。在備課時我做了充分的預設,搜集了不少描寫秋景的古代詩歌,如杜牧的《秋夕》、王維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等等,還準備了相應的配畫及合適的配樂。一上課,我就引導學生回憶描寫秋景的古詩:“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描寫秋天景色的古詩詞呢?誰來背一背?”根據學生的回答,我相機在屏幕上出示相應的詩句及配畫,引導學生配樂誦讀,欣賞古代詩人眼中的秋景,感受古詩詞的獨特魅力。最后出示第二單元前的篇章頁,自然導入新課:“下面就讓我們進入第二單元的學習,一起跟隨作者欣賞秋天別樣的風景吧?!边@樣的導入會激發班級更多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既為新課的學習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又讓學生接受了經典文化的熏陶,促進了語文素養的提升。
四、講故事,引入情境
小孩子都愛聽故事,用講故事的方式導入新課,有利于他們更快地進入學習情境,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八角樓上》是統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講述了毛主席的感人事跡。課文的內容距離學生生活較遠,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一年級時學生學過《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文章,對毛主席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我決定以毛主席在井岡山的故事來導入新課:“同學們,一年級下學期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吃水不忘挖井人》,還記得嗎?”“記得!”“是誰帶領大家為鄉親們挖了一口井呢?”“毛主席?!薄笆前。诰畬狡D苦斗爭的歲月里,毛主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大家想聽嗎?”“想!”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眼神里滿是期待。我抓住時機開始深情講述有關毛主席的故事《一根燈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由于敵人對革命根據地實行了經濟封鎖,軍民的生活非常艱難,吃的、穿的、用的都很缺乏,連油燈都點不起。毛主席晚上工作時,為了節省燈油,只用一根燈芯看書、寫文章?;璋档臒艄獍緣牧怂难劬Γ幸淮尉l員實在看不下去,偷偷給他添了兩根燈芯,毛主席發現后都給挑開了。就這樣毛主席在昏暗的油燈下常常工作到深夜。”講完故事后,我出示插圖引入課文學習:“下面我們走進課文,看看毛主席在井岡山的每個夜晚是怎樣工作的。”
從導入的故事中,學生了解了當時的時代背景,為感受文中毛主席的崇高品質作好鋪墊。這樣的故事導入,有助于落實新課標對第一學段“初步懂得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輩浴血奮戰、艱苦奮斗換來的,激發對革命領袖、革命家、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的要求。
《司馬光》是小學生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講的是“司馬光砸缸”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初次理解文言文助力,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同學們,你們聽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誰來講一講這個故事?”一個學生講故事,我相機在屏幕上出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內容:“有一次,司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中玩耍。有一個小孩爬到一口大水缸上,結果失足掉了進去。大家都嚇跑了,只有司馬光不慌不忙,他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大水缸。水缸被砸破了,水嘩嘩地流了出來,掉進水缸里的小孩子得救了。”學生講完故事后,我順勢引入課文的學習:“你們知道嗎?今天要學的課文講的就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呢!”隨后出示課文原文:“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p>
用引導學生講述“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來導入新課的學習,既能讓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產生期待,消除他們學習文言文的畏難心理,又能讓學生在故事和課文的對比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還能為突破本課教學的難點——借助注釋講故事提供幫助,有助于學生把故事講得更具體、更生動,可謂一舉多得。
五、設懸念,引發探究
小學生好奇心很強,凡事總愛問個為什么,如果老師在導入新課時設下懸念,往往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
學習一年級上冊《項鏈》一課前,我問學生:“小朋友,你們見過項鏈嗎?”“見過!”全班同學都喊起來?!澳阋娺^的項鏈什么樣兒啊?”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起手來:“我媽媽戴的是鉑金項鏈,亮閃閃的?!薄拔夷棠檀髁私痦楁?,金黃金黃的,可漂亮了!”“我姐姐有一串珍珠項鏈?!薄壹皶r夸獎他們:“你們見過的項鏈真漂亮?。⌒∨笥褌兛吹谜孀屑?!那你們見過用海螺和貝殼穿成的項鏈嗎?”只有少數幾個去過海邊的學生說見過。我進一步提問:“你們還見過用腳印穿成的項鏈嗎?”所有的學生都瞪大了眼睛不作聲。“啊?”一個大膽的孩子一臉不可思議,“腳印還能做項鏈?”我趕緊接上話茬:“是啊,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們趕緊帶上拼音小伙伴來讀讀第11課《項鏈》,到課文中找找答案吧。”學生立刻捧起書本認真地讀起來。這樣設置懸念,激發了低年級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快速進入課文的學習中。
在學習《金色的草地》一課時,一上課我先問學生:“你印象中的草地是什么顏色的?”“綠色的?!薄熬G油油的?!薄笆堑模蔽壹皶r肯定大家的答案,隨即話鋒一轉,“但是,你見過一天當中會變色的草地嗎?”“沒見過,還有這樣的草地嗎?”“不會吧,是被人施了魔法嗎?”大家議論紛紛。我肯定地說:“還真有這樣的草地,就在兩個小男孩兒家的窗前。這片草地為什么會變色呢?趕緊讀讀課文,找找答案吧?!睂W生的好奇心被激發,他們迅速進入默讀課文的狀態,并很快知道了是蒲公英導致草地變色。我接著問:“一天當中這片草地顏色是怎么變化的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引導學生把目光聚焦到重點段落——第三自然段上。這樣設置懸念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直擊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
當然,課堂導入的方法還有很多,導入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就是好的導入方法。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需求,打造他們愿學、樂學的課堂,力求通過精彩的導入,引領學生開啟快樂而多彩的語文學習之旅。
參考文獻:
[1]賈志敏:積攢生命的光[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9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