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艷娟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閱讀理解的重要環節,而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學習場所。當前教育環境下,教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和學校,家庭與學校共同教育的方式成為了當下教育行業中熱門的教育方式。本文旨在探討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家校共育的實施路徑。這些路徑的實施可以促進兒童的語文閱讀發展,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促進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合作關系。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家校共育;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05-0091-03
語文閱讀作為小學低年級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家校共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強調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參與和協作,對于提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育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就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家校共育的實施策略展開探討,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正在快速發展,而閱讀是促進這一發展的關鍵途徑。然而,僅僅依靠學校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家庭教育的配合也是至關重要的。家校共育強調家庭與學校的緊密合作,共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支持。傳統的語文閱讀教育往往注重閱讀技巧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對人文社會的深入感悟,家校共育則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力求通過全面的教育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語文閱讀教育中,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參與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和多樣的閱讀材料和資源,同時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探索,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1]。以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課文“曹沖稱象”為例,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聰明的小男孩如何利用簡單的工具解決了一個看似無解的問題。教師在講解這個故事時,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曹沖的思維方式,以及他如何將觀察到的生活現象轉化為解決問題的智慧,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家長也可以在家里與孩子一起探討這個故事,引導他們進一步理解故事中所蘊含的智慧和道理。
此外,家校共育還有利于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和協作。通過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參與,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需求和困難,從而為他們提供更加貼合學生需求的閱讀指導和幫助。而家長通過與教師的密切交流,能夠更充分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從而更好地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語文是我們公認的基礎科目,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科目,而閱讀是語文中最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對于閱讀的教學不會只局限于課堂,家庭閱讀與學校閱讀教育的結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閱讀能力。在低年級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尚未完全形成,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引導。通過家校共育,教師和家長可以相互配合,共同關注學生的閱讀情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閱讀教學引導。家長可以根據教師提出的閱讀教學意見,督促孩子完成閱讀任務,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語言和文字的地方,家長的閱讀行為和閱讀環境對孩子的語文學習起著重要影響。家庭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如圖書、報紙、雜志等,可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拓寬孩子的知識面。同時,家長的示范閱讀行為也能夠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學校作為教育的重要場所,應該與家庭共同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2]。學校通過開設閱讀課程、組織閱讀活動等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而家庭則通過與學校的合作,共同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如組織家庭讀書會、參與學校的閱讀活動等,讓孩子在家庭和學校中都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和意義。
家庭和學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兩個重要的教育環境,家校共育能夠增進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家長和教師相互交流孩子的閱讀情況和問題,共同制定閱讀計劃和指導方法,共同關注孩子的語文學習和閱讀發展,家校密切的合作才有助于提高教育的質量,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貫徹標準指導思想,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家校共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它不僅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更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閱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它不僅是認字、識字水平的體現,更是表達和交流的基礎。在新課標的指引下,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必須遵循新課標的指導思想。這不僅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語文功底,還需要他們了解并掌握新課標的核心理念。然而,家長對新課標的規定往往沒有明確的概念,這就需要教師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確保家長能夠理解并支持學校的教育理念。例如,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教學環節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語感,是學生感知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感,教師應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拓展思維,并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針對這一內容,教師可以主動向家長解釋語感的重要性,指導家長如何在家中督促學生提升語感[3]。例如,家長可以督促學生朗讀課文,鼓勵學生擴大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協助學生復述課文內容等等。這些教育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語感,學生在家中也能得到有效的訓練,從而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這樣,家校共育的理念得以實現,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能得到顯著提高。
(二)開展實踐活動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實踐活動的組織和開展成為了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作為教育的引導者,應當充分理解和貫徹新課標的建議,結合閱讀教學要求和目標,結合小學低年級學生自身的特點,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家校共育的理念應當貫穿于這些實踐活動之中。當教師搭建好平臺,家長就能參與到學生的閱讀實踐中,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例如,教師組織親子共讀活動,鼓勵家長陪伴學生每天進行一定時長的閱讀,并堅持一個月的時間。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還能增進親子關系。根據教學需要,“親子故事會”活動也是不錯的選擇。家長和學生選擇他們喜歡的神話、童話、革命故事等題材,共同進行閱讀,并在活動中向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故事。這樣的活動既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分享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線上實踐活動,如“孩子的閱讀瞬間”“學生閱讀紀錄片”等。在活動過程中,家長可以記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精彩瞬間,制作成短視頻,然后上傳到自媒體平臺進行分享。這種方式既能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又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家校之間的互動會更加頻繁和深入,家長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閱讀需求和興趣,教師可以得到家長的協助和支持。
(三)建設家庭圖書館
為了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建設家庭圖書館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教育方式。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藏書之地,更是一個孩子與書籍親近、與知識相遇的場所。家庭圖書館的書籍資源應當豐富多樣,滿足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閱讀需求。從嬰兒到青少年,每個階段都有其特定的閱讀材料。繪本、童話故事、科普讀物、文學名著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此外,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家長還可以選擇與之相關的書籍,如動物、植物、歷史、地理等[4]。除了書籍本身,閱讀環境也是影響孩子閱讀體驗的重要因素。一個溫馨舒適的閱讀環境能夠激發孩子主動閱讀的興趣。因此,可以在家中設置一個專門的閱讀角,配置舒適的沙發和小桌子,書架上擺滿孩子喜歡的書籍。這樣的布置會讓孩子覺得閱讀是一種享受,而不僅僅是一項任務。為了方便孩子查閱和學習,家庭圖書館中還可以放置一些閱讀輔助工具,如字典、百科全書等。當孩子在閱讀中遇到生詞或不了解的內容時,這些工具可以提供及時的幫助。
當然,建設好家庭圖書館后,鼓勵孩子主動去閱讀是關鍵。家長可以成為孩子閱讀的榜樣,每天晚上為孩子讀故事,或者每周組織一次家庭讀書會,共同討論一本書的內容。同時,與孩子一起制定閱讀計劃,每天規定一定的閱讀時間,可以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這樣的努力,家庭圖書館不僅將成為孩子的知識寶庫,更會成為他們與家長共同成長和分享的溫馨之地。在這里,孩子們將體驗到閱讀的樂趣,開拓視野,豐富內心世界。
(四)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的閱讀氛圍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閱讀習慣的養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充滿書香的家庭,必然能培養出喜愛閱讀的孩子,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還不是很強,父母的示范作用在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中不可忽視。孩子們從小就會模仿父母的行為,他們會觀察并學習父母的一舉一動。因此,如果父母自己經常閱讀,那么孩子也會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朗讀,講述自己閱讀的書籍內容,分享閱讀心得和感悟,這樣孩子能夠切身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和價值。
與孩子共同選擇和閱讀書籍不僅是增進親子關系的好方法,而且對塑造孩子今后的生活習慣以及學習習慣有很重要的作用。父母和孩子一起去書店挑選書籍,或者在家里一起討論和選擇要讀的書籍。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和陪伴,同時也能激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在閱讀過程中,父母可以與孩子交流各自的看法和理解,這樣有助于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和獨立見解。組織家庭讀書會可以每周或每月舉行一次,全家人一起選擇一本書來讀,每個人輪流朗讀或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開展家庭讀書會不僅可以增加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還可以讓孩子學會傾聽和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家庭讀書會,孩子們可以培養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力量。良好的讀書氛圍有助于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為他們的語文素養和未來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家長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安排
良好的家園共育成果離不開家長的積極參與,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自律能力較薄弱,就更需要家長的共同培養。學??梢远ㄆ陂_展“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參加學校的教學觀摩活動。通過觀摩其他班級或學校的教學活動,家長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為自己的家庭教育提供參考。同時,觀摩活動也可以讓家長更加了解學校的教學情況,與老師進行交流,共同探討孩子的學習問題和解決方案。如學校組織“爸爸媽媽進課堂”授課活動,家長來自社會上的各行各業,此活動在充分發揮家長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的同時,也讓家長體驗了平時老師的課堂教學模式,增強了家長對孩子學習情況的了解,有助于家長更好地進行家庭教育。
(六)學校與家庭緊密合作
通過深度整合學校與家庭的力量,我們可以有力地推動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面的全面進步。例如,學??梢越M織家長研討會,向家長傳授有關閱讀指導的專業知識和技巧,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兒童的閱讀發展階段,學會如何為孩子挑選合適的閱讀材料,以及如何引導他們采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和理解方式。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學校與家長合作開展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沉浸在閱讀的樂趣中,增強親子間的互動與溝通,同時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不同主題的閱讀匯報交流活動,作為家庭閱讀活動的延伸。不僅如此,學校還需要與家長建立互動交流平臺,定期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閱讀情況,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進行家庭閱讀教育。學校還可以建立家庭閱讀微信群或者在線平臺,方便家長與學校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及時分享閱讀心得、解答疑問。通過與家長的密切合作,學??梢愿玫亓私饧彝サ男枨蠛秃⒆拥那闆r,為家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閱讀指導和支持。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通過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增進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因此,教師應該重視閱讀教學,對進行深入的研究,不斷進行優化和改進,從而提升閱讀的效果,推動語文教學的不斷進步。
(責任編輯:黃艷華)
[1]朱燕飛.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參與的教學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3:198-201.
[2]葉愛禮.淺析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及優化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2:116-117.
[3]戴慧梅.牽手繪本閱讀悅美——繪本閱讀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名師在線,2021:63-64.
[4]肖萍.故事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試題與研究,202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