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川博
摘 要:財務共享模式的實施,極大提高了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但對企業內部控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企業內控制度必須適時調整,以確保財務信息共享,促進企業財務目標實現。文章以某集團為例,分析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集團內部控制的構建與執行現狀與問題,并提出改善內部控制環境、強化風險防控和信息交流等措施。
關鍵詞:內部控制 財務共享 財務信息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6-271-02
一、緒論
近年來,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企業集團規模越來越大,經營范圍也越來越廣,對企業管理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戰。財務共享模式作為企業集團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的一種創新方式,對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及風險具有顯著作用。
本文在數字時代和財務共享發展的背景下,研究某集團內部控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某集團提出針對性改進措施,也為其他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提供參考和借鑒。圍繞財務共享和企業內部控制研究,國內外學者進行深入的研究,于書洋(2018)認為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對企業集團內部控制的改進,能有效地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從而減少企業財務管理費用;鐘玉嬌(2023)提出通過改進ERP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IT安全隱患而產生的財務管理風險,這對實施財務共享的企業集團非常重要;葉妤敏(2021)認為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集團應該通過提高企業的管理文化意識和合理分工來強化企業集團的內部控制;Berlingieri Carlo(2020)提出健全的企業內部控制能夠有效地提升企業的工作績效與激勵水平,從而提升企業內部控制水平。
二、財務共享與內部控制理論分析
(一)財務共享模式理論
財務共享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按照統一的規范,集中分析、處理各個部門的信息和業務。通過對企業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效益最大化。一是財務共享以信息化為主要特征,信息構建則是財務共享模式的基本支持,這需要企業擁有高效率、高業務集成度的ERP軟件系統以及網絡通信技術。二是財務共享最大的優點就是規模效應,它將分散的各種重復、機械性的財務工作進行集成,以達到規模經濟的目的,并以此來減少成本。三是專業化,必須要有一大批專業人才做基本保證。四是規范化,財務共享模式就是對各個業務單位進行流程重組、標準化,統一了各個業務單位的財務流程、標準,實現了業務的標準化、結果的可比較。
(二)內部控制理論
1.內部控制的目標。內部控制是指企業治理層、管理層和其它有關人員設計、實施和維護的一系列的策略和步驟,目的是使企業發布的財務報告的可靠性以及法律、法規和有關制度的遵循。
2.內部控制要素。內部控制要素包括五個方面: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和內部監督與評價等要素。內部環境包括董事會、監事會、組織結構、授權和分配職責、審計委員會和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和實物、員工與企業文化等幾個方面。風險評價是對企業的資產、信息、資源等各方面產生的影響進行定量評價??刂苹顒邮瞧髽I以內部控制目地實施的具體措施。信息溝通是指企業可以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之間的有效信息交流互換、使得內部控制正常開展。內部監督是指企業在制定、實施和維護內部控制體系的過程中,對其運作狀況進行評估,從而使其能夠及時地找到問題并加以改善。
三、某集團財務共享模式下內部控制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某集團財務共享建設情況
某集團對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圍繞可持續的公司治理、共同富裕的乳業責任、環境友好的綠色生產、負責任的產業生態圈、營養普惠的卓越產品五個方向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某集團MSCI ESG評級躍升至“AA”,是中國食品行業最高等級。
隨著某集團規模的擴大,傳統會計核算方法已經無法適應企業集團目前的發展需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某集團開始實施“運營和財務整合”,并著手建立一個財務分享中心,共享中心包括CE網上結算系統、OPENTEX影像系統、OA系統、人力 PS系統、EAS基金付款系統、SAP財務系統、預算管理系統、商務平臺等八大系統,構成了一個數據循環的信息網絡平臺,并且已經初步建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信息集成平臺,更好地促進了企業的業財融合。
(二)某集團財務共享模式下內部控制現狀
1.內部控制環境。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某集團將財務共享中心作為集團財務管控的核心機構,并在該機構中設置了專門的信息系統管理員,其職責是負責協調、監督、控制整個財務共享中心系統運行,保證其正常運行。在企業文化方面,某集團形成了以“誠信、務實、創新、共贏”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并且要求全體員工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誠信、務實”的重要性。
2.風險管理。在風險評估方面,某集團加強對各中心共享業務差錯或風險的監控,進一步提高集團資金使用效率,對資金進行統一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并根據業務部門和業務流程的不同進行分類管理,減少了不必要的資源損失。
3.控制活動。某集團加強業務和資金結算控制,將財務業務通過系統集成技術實現集中處理,通過將業務規則嵌入到系統中,實現系統自動完成交易的審核、記賬、出賬等操作,在資金控制方面,將企業內部不同核算單元之間的資金進行歸集,并由財務共享中心統一進行核算。
4.內部監督。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某集團加強了內部審計,監督所有財務共享中心的業務流程。集團審計部門通過對財務共享中心的內部控制進行檢查和評估,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糾正措施,確保財務共享中心的業務流程得到有效控制。
(三)某集團財務共享模式下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業財分離的風險。某集團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之后,其內部結構進行了較大調整,導致基層財務人員數量很少。另外,財務共享中心的主要成員是各業務部門的財務人員以及其他少量技術人員,由于財務員工實施集中辦公,導致與業務人員之間的溝通與接觸減少,信息交換不暢,財務人員不熟悉某些商業活動,很難辨別某些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合理性,降低了財務資料時效性。同時,一些企業行為也無法得到財務人員的信息指導,導致在開展商業活動時判斷失誤,企業遭受重大經濟損失。
2.審核監督的風險。財務共享平臺在信息安全上存在一定的隱患,如果在傳輸和網上存儲過程中缺少專門人員對其進行核查和監測,很容易導致電子數據發生變化,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很難得到保障。
3.信息技術的風險。財務共享中心十分依賴信息技術的可靠性,因此,穩定的互聯網環境能促進企業工作的順利進行,但是在發生信息技術故障時,未能及時修復,就有可能導致整個系統癱瘓,影響整個集團的運作。
四、財務共享模式下某集團內部控制優化建議
(一)完善內部控制環境,促進業財融合
某集團應進一步促使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充分溝通協作,業務人員按照標準化的作業流程進行業務活動,而財務人員則通過系統的數據分析來輔助決策,實現了對企業資源的集中管理。
(二)做好風險防控工作
首先,某集團應適時地對風險管理組織進行優化,財務共享中心應該成立風險管理委員會,對風險的辨識和評價進行指導,每個部門的負責人都要專門負責執行,并將其形成風險評價報告,提交給業務管理部門進行匯總,然后,再針對不同的類型,分別采取相應的對策。其次,保證信息安全是防范風險的一個關鍵環節,企業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選用適合本企業特點的金融軟件,實現了企業各項會計信息及有關數據的統一管理。
(三)強化系統控制活動
1.加強對系統的維護。某集團應適時地對系統進行升級與維護。在挑選系統維修人員時,要注意挑選具有專業技能、有豐富經驗的人員,并進行定期的培訓,以保證當系統出現問題時,維修人員能夠迅速地作出反應,保證系統正常運轉。
2.控制審批權限。某集團應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對每一項業務的審核,必須要有多人、多層次的交叉復核,包括經管人、審核人、審核負責任人、財務領導等,才能避免發生會計造假的情況。在業務方面,也要建立一個交叉的審核機制,實行首簽責任制,第一次審核的人員要對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合理性負責,為后期審核奠定良好基礎。
3.加快推行憑證無紙化。某集團應進一步推進紙質憑證的電子化,可以按照《企業信息化工作規范》的要求,同時,企業還可以通過定期殺毒軟件,并對有關數據進行實時備份,從而避免了憑證的遺失與破壞。
(四)提高內部監督質量
某集團應當強化監管功能。首先,要加大質量監管崗的人員配置以及監管的內容,提高評價的客觀、準確性。其次,成立專業的內控評估團隊,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潛在風險進行評估,并形成內控自查報告。
參考文獻:
[1] 郭萬平.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集團內部控制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2(07):129-131.
[2] 謝婷.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模式下內部控制建設的思考[J].2021.DOI:10.12276/j.1672-2507.2021.05.081.
[3] 于書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下企業集團內部控制研究[J].綠色財會,2018(10):3.DOI:CNKI:SUN:LCWJ.0.2018-10-014.
[4] 李慶.財務共享模式下內部控制的“4+”優化提升[J].現代經濟信息,2020,000(034):101-102.
[5] 鐘玉嬌.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內部控制的管理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3(10):168-170.
[6] 葉妤敏.論企業財務共享模式下的內部控制[J].中國民商,2021.DOI:10.3969/j.issn.2095-5286.2021.10.
(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