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睿燁
摘 要: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育中,實訓課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其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文章將對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課堂教學的實踐進行研究,闡述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課程設置,然后探討其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挑戰,并提出改進策略和建議,包括與企業合作,共享實訓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活動、加強教師培訓以及完善教學管理制度等,以期為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實訓課堂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就業競爭力的提高。
關鍵詞:中職學校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 共享實訓資源 教師培訓
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是培養汽車維修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在汽車行業的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隨著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和技術的不斷更新,對汽車維修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長,這使得中職學校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育備受關注。目前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課堂教學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問題。一方面,一些學校的實訓設施和設備不足,難以滿足教學需求;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普遍不高,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對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課堂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對于優化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 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課程設置概述
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課程設置是為了培養學生掌握汽車維修技能和理論知識,以滿足汽車行業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一般而言,該專業的課程設置涵蓋了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在理論學習方面,課程通常包括汽車結構與原理、汽車電子技術、汽車發動機原理、汽車電器系統、汽車底盤系統、汽車傳動系統等內容。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深入了解汽車的結構、工作原理以及常見故障的診斷與維修方法,為日后的實踐操作奠定理論基礎。而在實踐操作方面,課程設置通常包括汽車維修實訓、汽車電子技術實驗、汽車維修工藝實習等。這些實踐課程旨在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掌握汽車維修技能,熟悉各種維修工具和設備的使用方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綜合而言,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課程設置既注重理論學習,又注重實踐操作,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培養學生的汽車維修技能和專業知識,為其未來從事汽車維修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2 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設施和設備不足
在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實踐教學中,設施和設備不足是一個顯著的挑戰。缺乏充足的實訓場地、工具和設備,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教學質量。由于汽車維修需要使用各種專業設備和工具進行維修和診斷,若學校的實訓設施和設備不足,學生將無法進行有效的實踐操作,難以掌握實際技能。這不僅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經驗和能力發展,也影響了其未來的就業競爭力。此外,設施和設備的不足還可能導致學校實踐教學資源的浪費和效率低下,增加了教學成本和管理負擔。
2.2 學生學習動機不高
在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實踐教學中,部分學生可能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缺乏興趣或者對學習內容缺乏激情,導致其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不高,學習效果欠佳。這可能與個人興趣、動機、家庭背景等因素有關,也可能受到學校教學方法和環境的影響[2]。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會導致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消化吸收不夠深入,無法全面掌握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從而影響了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和就業競爭力。因此,提高學生學習動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他們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是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2.3 教師教學水平不一
一些教師在汽車維修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有限,無法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指導,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技能培養。這可能由于教師個人的教育背景、培訓經歷、工作經驗等因素所致。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可能無法有效地傳授汽車維修的實踐操作技能,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此外,教師之間的教學水平差異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成長。
2.4 教學管理不規范
教學管理不規范是一個明顯的挑戰。缺乏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制度和規范可能導致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實施不夠嚴密,影響教學效果。教學管理不規范表現在多個方面,包括課程安排不合理、教學資源利用不足、教學計劃執行不到位、教學評估不科學等。例如,一些學校可能沒有明確的實踐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導致實踐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實施缺乏條理和計劃性;同時,教學資源的利用不足,如實訓設施和設備的浪費或閑置,也會影響教學效率和質量;另外,教學評估不科學,缺乏有效的評價體系和評估方法,難以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無法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3 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課堂教學實踐策略
3.1 深化校企合作,共享實訓資源
深化企業合作,共享實訓資源是解決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設施和設備不足問題的有效途徑。通過與汽車維修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學校可以獲得企業的實訓場地、設備和工具資源,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教學質量。例如,學校可以與當地汽車修理廠合作,借用其修理場地和專業設備進行實訓教學;與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合作,獲得最新的汽車維修設備和工具,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同時,通過與企業合作,學校還可以邀請企業的技術人員來校進行技術指導和實踐培訓,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和專業的教學資源和支持。這種合作模式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還可以促進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實現教學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和發展前景[3]。
3.2 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活動對提高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至關重要。其中,一種有效的實踐教學活動是組織學生參加汽車維修技能比賽。汽車維修技能比賽既可以是校內舉辦的內部比賽,也可以是參加地區性或全國性的比賽。通過參與比賽,學生不僅能夠展示自己的維修技能和專業知識,還能夠與其他學校的學生進行交流和比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競爭意識。比賽內容可以包括車輛故障排查與修復、汽車電子系統診斷與維修、汽車發動機調試與維護等項目。學生在比賽中需要根據現場模擬的實際情況,進行車輛故障診斷和維修操作,要求操作規范、技術熟練、速度快捷。在準備比賽過程中,學校可以組織專業教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和輔導,幫助學生提高技術水平和應對比賽的能力[4]。同時,學校還可以邀請行業專家和企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和評審,為學生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參加比賽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維修技能和實踐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而且,獲得比賽獎項和榮譽可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認同感和自信心。
3.3 加強教師培訓
加強教師培訓是解決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師教學水平不一的重要舉措。通過系統的培訓計劃和多樣化的培訓形式,可以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一方面,開展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的培訓是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通過這種培訓學校可以引導教師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培訓內容涵蓋教學設計、課堂管理、學生激勵等方面,旨在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在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的培訓中,學校可以組織專業的培訓師團隊,針對教師的實際需求和教學挑戰,開展針對性的培訓課程。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培訓教師如何設計符合學生特點和教學目標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這包括課程目標的設定、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方法的選擇等方面。其二,培訓教師如何有效地管理課堂秩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這包括課堂管理策略、學生行為管理技巧等方面。其三,培訓教師如何通過激勵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這包括獎勵制度的建立、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目標的設定等方面。除了培訓課程,學校還可以開展教學案例研討和教學經驗分享活動,讓優秀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為其他教師提供借鑒和參考。這種經驗交流和互相學習的機制可以促進教師間的共同成長和進步。例如,學校可以邀請曾獲得教學成就獎的教師進行分享,或者組織教師間的教學觀摩和交流活動,讓教師們互相學習、互相啟發[4]。這些培訓和經驗分享活動將幫助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服務和學習體驗。
另一方面,引入外部專家和教育顧問為教師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指導和咨詢服務,是一種有效的支持措施,有助于提升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外部專家和教育顧問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需求,為教師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指導和咨詢服務。例如,針對教師在教學方法、課程設計、學生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具體問題和困惑,外部專家可以提供針對性的建議和解決方案,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實踐,提高教學效果;外部專家和教育顧問可以為教師提供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分享和交流平臺。通過組織教學研討會、講座、培訓課程等活動,外部專家可以與教師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啟發教師的教學創新思維,提升教學水平;外部專家和教育顧問還可以為學校制定教學發展規劃和教學改進方案提供專業意見和建議。通過與學校管理層和教師團隊的合作,外部專家可以參與制定學校的教學目標和發展方向,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和實施計劃,幫助學校不斷優化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例如,學校可以邀請汽車維修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或教育專家到校進行教學指導和培訓,幫助教師解決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此外,學校還可以邀請相關行業的資深教師或優秀學校的教育顧問進行教學經驗分享和交流,促進教師間的相互學習和成長。通過引入外部專家和教育顧問的支持,學校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資源,為教師提供更加全面、專業的教學指導和咨詢服務,促進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和提升。
3.4 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完善教學管理制度是解決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管理不規范的重要舉措。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教學組織和管理的效率,保障教學質量和教學秩序的穩定。學校可以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明確每個學期或學年的教學計劃和安排,確保教學工作有序進行[5]。教學目標和任務應該與學校的辦學定位和教育教學目標相一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評估性;學校應建立健全的教學管理組織機構,明確各級管理部門的職責和權責關系,確保教學管理工作科學有效地開展。教學管理組織機構應包括教務處、教學督導組、教學評估委員會等部門或機構,各部門之間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學校還應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和規章制度,明確教學工作的各項規定和流程,如課程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教學資源管理等。制度應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執行性,能夠有效指導教學工作的開展。
此外,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和評估工作,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定期評估和反饋是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這一過程旨在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學生的學習成效得到提升,同時也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改進措施。教學評價體系應包括多種評價方法和指標,以全面客觀地評價教學質量。例如,可以通過課堂觀察評估教師的授課方式、學生參與度等情況;通過學生考試成績、作業完成情況等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通過學生問卷調查評價教學滿意度和教學效果;通過教師自評和同行評教評價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工作表現等方式進行評估。評價結果應及時反饋給相關教師和學生,以便他們了解自己的教學水平或學習狀況,并進行調整和改進。例如,如果評估結果顯示學生在某個知識點掌握不足,教師可以根據評估結果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針對性地進行再教學;如果評估結果顯示教師的授課方式存在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思和培訓課程進行改進。評估結果還可以用于學校教學質量的綜合分析和匯總,為學校領導提供決策依據和改進方向。例如,如果多次評估結果顯示某個教學環節存在較大問題,學校管理者可以通過調整教學計劃、增加教師培訓等措施進行改進。通過定期的教學評估和反饋機制,學校可以不斷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服務。
4 結語
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研究中,文章深入探討了中職學校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挑戰,并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和對策。通過加強設施設備建設、提升學生學習動力、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完善教學管理制度等措施的實施,中職學校有信心能夠不斷提升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展望未來,期待著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能夠迎來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隨著社會對汽車維修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中職學校將承擔著培養高素質汽車維修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中職學校將繼續努力,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汽車維修技術人才,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洪偉.培養學生實訓指導員,優化理實一體化課堂教學——以汽修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為例[J].汽車維護與修理,2018(04):50-52.
[2]江艷柳.淺談中職汽修專業校內實訓教學管理[J].中國培訓,2016(14):71+74.
[3]周海林.中職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課堂教學實踐[J].廣西教育,2016(22):163+165.
[4]傅冰.中職學校汽修實訓課堂教學實踐與探索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28):130.
[5]陳超杰.在專業實訓車間教學中引入“車間課堂化”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教學為例[J].中等職業教育,2012(3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