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
摘 要:項目式教學是一種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方式,適用于高中通用技術課堂,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選擇合適的項目、分組合作、給予足夠的支持和指導、評估和反饋以及持續改進,教師可以更好地運用項目式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本文旨在闡述項目式教學在高中通用技術課堂上的運用,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
關鍵詞:項目式教學 通用技術 運用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明確指出,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主旨,以設計學習、操作學習為主要特征,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造、體現科技與人文相統一的課程。因此,通用技術學科的課程特性決定著“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面向問題解決的探究式、合作式學習的項目式教學,其承擔著將通用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和一定的生產實際需求的責任。但是目前的通用技術課堂不能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究、主動創造的積極性,而將項目式教學方法應用于通用技術課堂上則可以很好地解決上面的問題。
項目式教學又稱項目式學習,是基于項目的學習,項目可能是一個問題或者某個問題的一部分,而項目中涵蓋的良性問題越多,越有利于達到教育目的。項目式教學是一種以實踐和問題解決為核心的教學方法,它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合作,非常適合運用于高中通用技術課堂。
一、項目式教學在高中通用技術課堂上的運用
1.確定項目主題
根據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適合的項目主題,確保項目能夠涵蓋多個知識點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2.小組合作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不同的任務或角色,以便他們能夠共同合作解決問題。小組合作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
3.制訂計劃
在項目開始之前,引導學生制訂詳細的計劃,包括任務分配、時間安排、資源使用等。確保每個小組都有明確的責任和目標,并能夠按照計劃進行。
4.實施項目
鼓勵學生根據計劃進行項目實施,教師可以在必要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在實施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通用技術課程中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5.展示成果
項目完成后,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鼓勵他們分享經驗和感受。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和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幫助學生進行反思和改進。
6.評估反思
根據項目目標和要求,制定評估標準和方法,對每個小組的項目成果進行評估。評估應包括知識掌握程度、技能運用水平、團隊協作表現等多個方面。評估后,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以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改進。
二、項目式教學與高中通用技術課堂的融合
1. 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合作能力
項目式學習通常需要學生分組進行,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技巧。通用技術課程通常注重實踐操作,通過項目式教學,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項目式教學通常會設定一個實際的問題或挑戰,學生需要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面對挑戰。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這是通用技術課程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
3.促進學科間的融合
通用技術課程涵蓋了多個學科領域,如機械、電子、計算機科學、設計等。項目式教學可以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
4.提高教學效果
項目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學習過程更加有趣和生動。同時,通過分組合作和實際操作,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
總之,項目式教學在高中通用技術課堂上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知識,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合作,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
參考文獻
[1]沈晶晶.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通用技術項目任務導學教學實踐探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12).
[2]朱新華.基于核心素養的通用技術課堂設計[J].教育,2018(47).
[3]韓佳麗.藝術與技術的結合——高中通用技術服裝及其設計選修模塊的教學探索[J].探索科學(學術版),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