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彥輝
摘要:為推動鄉村振興,深入挖掘并廣泛傳播鄉村紅色文化資源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在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時,文化建設發揮著引領和先導作用。因此需要從根源上加強和優化鄉村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以擴大其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是實現鄉村振興和文化傳承的關鍵所在。為了持續推動鄉村振興,不斷擴充和提升農村文化,深入挖掘和保護紅色文化資源,不僅有助于塑造文明的鄉土風貌,更能激發農民和公眾的參與熱情,為鄉村振興匯聚強大的精神動力。
關鍵詞:鄉村振興;紅色文化資源;開發
引言
在新時代發展中,要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農村仍然是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農村現代化依然是最薄弱的環節。深入挖掘并合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確保紅色精神的薪火相傳。紅色文化資源不僅代表著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激發全體中國人民奮發向前的強大動力。大多數紅色文化資源分布于農村地區,不僅是農村發展的重要資源,更是推動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和內在力量。
一、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價值
紅色文化資源作為歷史的瑰寶,不僅蘊含了深厚的歷史價值,還體現了政策與經濟的智慧,更承載了教育的豐富內涵,所體現的思想信仰和精神追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相連,展現了優秀文化的前進方向,傳遞著積極向上的社會動力,其核心在于通過文化元素的運用,在特定社會環境中實現“以人為本、以人為魂”的目標,從而發揮出巨大的推動作用[1]。首先,紅色文化資源對鄉村文明復興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借助紅色文化資源推動發展。紅色文化資源根源深植于我國百年來的斗爭歷史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不懈奮斗之中。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進程中,需要高效地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將其作為鄉村文化建設的核心。通過紅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激發和培育農民的熱情與責任感,賦予其更堅定的精神力量;其次,紅色文化資源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鄉村文化蘊藏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對于鄉村振興具有深遠的意義。但部分農村由于宣傳的不到位以及對基層工作的推動力度不足,導致部分紅色文化資源未能充分發揮其教育價值,同時也難以通過紅色文化資源推動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進而打造出具有特色的鄉村文化名片。在鄉村振興中,紅色文化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對革命精神的深入傳承與弘揚上,更在于為農村塑造獨特的文化標識,增強紅色文化的示范引領作用,從而確保紅色基因的永續傳承。通過充分挖掘和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可以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推動農村地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最后,紅色文化資源是鄉村社會治理的重要依托。通過加強農村治理,推動鄉村振興,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一步。借助紅色文化資源,可以促進鄉村法治建設,培養積極向上的社區風氣,提升農民的精神風貌,不斷改善農村生活品質,有助于建立健康的農村社區管理機制,營造和諧、公正的社會環境,提高農村治理效能。
二、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問題
(一)紅色文化資源利用的內涵不夠豐富
紅色文化資源具有較強的包容性與變化性,每個歷史階段都會融入新的時代元素。紅色文化資源的分布非常廣泛,呈現出多樣的形式,各個地方相關部門、學校、公眾代表等各種角色都在持續深入探索其含義。除了一些被良好運用的紅色文化資源,其他大多數紅色文化資源還存在著巨大的開發價值。由于過分強調經濟效益和物質含義,而忽視了對其精神含義的深入探索,未能達到預期結果的主要原因。對于紅色文化資源的理解和運用,其開發以及利用內涵直接影響到其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的應用水平[2]。
(二)紅色文化資源利用的模式較為單一
紅色文化資源的使用已經建立起了堅實的根基,然而根據實際操作的狀態,許多地區的紅色文化資源使用方法比較單調,缺少創新思維。最普遍的做法就是依賴紅色文化資源推進農村旅游業的發展,這種做法呈現出“兩面派”的狀態。由于農村旅游產品的過分一致,導致了許多不良的競爭,這種情況不僅阻礙餐飲酒店交通各類產業的順暢連通,而且還削弱了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從而阻礙了鄉村振興。部分紅色文化資源在全國范圍內傳播較廣,但由于沒有實現產業鏈的整合,其發展速度仍然停滯不前。事實上,僅僅依賴紅色文化資源對縣古城南經濟增長的推動力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在紅色文化資源形成聚集優勢或者與其他優質資源相結合發展的情況下,才能產生“吸引人流和吸引財富”的效果,從而有效地推進農村的經濟和社會進步。鄉村需要構建一個適應本地環境并突出其獨特性的、富含創新思維的發展方式。紅色文化資源利用方式具有多樣性,如公益性的、市場化的、共享的,推動其與鄉村旅游的關鍵因素的整合,達到其結構的相互關聯??紤]到紅色文化資源的使用方向,多樣和獨特的整合發展方法是一個無法回避的決定。
(三)紅色文化資源利用的動力不夠強
經過長期實踐,基層管理部門及廣大民眾深刻認識到紅色文化資源對縣古城南振興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部分地區在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方面仍顯動力不足,未能充分激發群眾熱情和創新精神。當地相關部門應該認識到優秀領導團隊的引領和關注對于提升紅色文化資源利用效率、推動鄉村振興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遵循社會管理的基本原則,激發本土居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推進農村全面振興的核心所在。在理解紅色文化資源的多元性方面,部分基層工作人員因工作繁忙而未能深入探究,在進行決策時,僅從簡單的經濟角度考慮,忽略了紅色文化資源的豐富內涵。此外,部分公眾對于是否參與以及如何參與紅色文化資源的利用并不明確,對相關政策和執行計劃也缺乏深入理解。有些農村居民認為紅色文化資源的運用和鄉村振興是地方相關部門的專屬責任,這種認知上的偏差導致了紅色文化資源運用和鄉村振興的推動力大幅減弱[3]。
三、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紅色文化資源開發路徑
(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游客服務品質
為推動鄉村振興并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必須重視紅色旅游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質量提升。只有確?;A設施完善,同時提供優質的服務,才能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潛力,進一步促進鄉村地區的繁榮與發展。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為推進國家紅色旅游業的蓬勃發展與鄉村的全面振興,現需籌集專項資金。專項用于紅色文化的深入建設,包括相關人才的系統培育,同時助力一系列與之緊密相關的產業鏈實現高效發展。通過專項資金的支持,為紅色旅游與鄉村復興注入強勁動力,推動相關領域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2)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紅色旅游的發展與進步,關鍵在于交通的順暢無阻。因此優化通往紅色旅游區的道路網絡布局,以及合理配置停車位,提升紅色文化景區周邊的餐飲、住宿、衛生設施、導航指示以及娛樂通信等基礎設施水平。通過這些措施,為游客提供更加優質、高水準的服務體驗。此外,積極創新并融入本土特色和紅色文化的各類活動及產品,也將有助于提升外國游客的參觀滿意度和整體感受;(3)地方相關部門應著手推出一站式服務方案,設計多樣化的旅游路線,為游客提供便捷的選擇,從而減少游客在參觀各紅色景點之間的轉移時間,并有效解決因食宿問題而引發的困擾,提升游客的旅行體驗,進一步推動紅色文化旅游業的健康發展;(4)塑造能夠有效傳播和闡釋紅色文化的專業團隊,提升團隊的整體素質。地方相關部門應該培養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對于大多數到訪紅色旅游地的外國游客而言,對于參觀和學習體驗較為重視。因此,紅色文化的講解人員不僅需要深入了解紅色文化的內涵及其背后的歷史故事,還必須具備出色的口頭表達能力,能夠準確、生動地傳達紅色文化的精髓;還應具備正確的政策理念,確保在傳播紅色文化的過程中,能夠公正、客觀地呈現歷史真相,避免對歷史的歪曲和虛假宣傳。
(二)創新紅色文化展現形式,“紅”“綠”雙色有效融合發展
(1)結合紅色文化與本地特色,打造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活動;(2)為了深入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在當地鄉村籌建紅色文化展示館。展示館不僅通過文字與圖像詳盡呈現紅色旅游地點的歷史背景與感人故事,還巧妙地融入VR技術與光影效果,提供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3)借助互聯網的廣泛影響力和現代科技工具的支持,以數字化展示方式推動紅色文化發展;(4)通過利用“紅色”的動力,能夠有效地促進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的深度融合,進而推動紅色文化的興盛,同時確保綠色生態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符合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要求。另外以“綠色”為引擎,可以激發豐富的綠色資源,為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提供助力,從而破解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中的難題,實現紅色與綠色雙方的協同并進,對于維護農村生態環境、推動農村產業創新發展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4]。
(三)加大紅色文化宣傳力度,“擦亮”當地紅色地標
由于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及其對社會的深遠影響,需要通過創新的網絡科技手段,進一步推廣和弘揚紅色文化,以擴大其在社會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而增強其受眾的廣泛性和接受度。(1)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抖音、微博等多種互聯網媒體,對其進行推介與宣揚;通過圖片、視頻的形式來展示信息,并借助直播的強大推廣效果,來宣揚本地的紅色文化;通過這些渠道銷售一些本土的農產品、具有本土特點的商品和文化創意商品;將本地文化、特色產品推向更廣泛的受眾群體,為本地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力量;(2)在各種活動的組織中,包括學校、社區部門以及企業等場所,結合紅色文化元素,能夠激發和鼓舞參與者的內在動力,進一步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3)在重要的歷史節點,應積極把握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和紅色文化的內涵。通過大力宣傳和推廣紅色旅游景點,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慶典活動,以此激發廣大民眾對紅色歷史的興趣和熱愛。
(四)打造“紅色文化+”輻射模式,有效提升鄉村經濟活力
“紅色文化+”的深遠影響將推動鄉村各行業的蓬勃發展,進而顯著提升鄉村的經濟活力,為鄉村的全面振興貢獻積極力量。(1)“紅色文化+綠色生態旅游”模式,通過綠色生態旅游深度挖掘紅色文化遺產,以鄉村的紅色文化資源為核心,充分利用其周邊的綠色生態資源,整合各類產業資源,進而促進餐飲、住宿業的繁榮發展,推動農產品和文化創意商品的銷售,最終實現地區經濟的持續增長;(2)“紅色文化+研學”模式,眾多到訪鄉村進行學術探索的游客,多數選擇獨立開展研究并完成參觀流程。為了更全面地滿足多樣化的研究需求,鄉村紅色教育基地應針對不同研究目標,規劃具有明確焦點的探索路線與活動,并設置相應的研究課程。此外,為確保研究課程的順利進行,需配備專業講解員,使游客能夠深刻感受鄉村獨特的紅色文化氛圍。
(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發揮鄉村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和功能
關注與扶助的重點放在貧困或歷史悠久的地區。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加強對農村紅色文化的培養與推廣顯得尤為重要。為此需要積極調整宣傳策略,采取全面而深入的互聯網營銷手段,以提高紅色文化資源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并通過品牌塑造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鶎庸芾聿块T需要運用多元化支持及招聘策略,以吸引充滿熱情、知識豐富、志向遠大的年輕一代的參與,共同致力于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承與發展。此外,基層管理部門應主動深入社區,與本土優秀的人才建立聯系,向其詳細闡釋紅色文化的相關政策與行動,以加強對人才的紅色文化教育,使其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紅色文化的重要性,并持續傳承“紅色血脈”的精神。例如,為了深化青年人才對紅色歷史的認知與理解,可以鼓勵其前往紅色地區,親身探訪紅色歷史遺址,深刻體會紅色文化資源。此外,以鄉村振興為基礎,積極引導農村學校將紅色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教學之中,使學生能夠全面理解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核心精神,領悟本土紅色文化的深層價值,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團隊精神和創新意識。同時大力推進農業復蘇策略的廣泛實施,以促進農村地區的全面發展。
結語
紅色文化資源所蘊含的教育啟示、心靈指引和經濟導向功能,對于農村文化建設的融入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的必要前提,更為廣大農村居民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紅色文化資源能夠深刻闡釋“堅韌不拔”和“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激發人們持續奮斗、積極向前的動力,從而增強對鄉村振興策略的認同感。因此,深入挖掘并廣泛傳播紅色文化資源,以紅色文化資源的構建作為重要突破口,充分調動并借助多元化的路徑、全方位的視角以及多層次的探索與實踐,推動紅色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實現紅色文化資源的深度融合,塑造具有影響力的紅色文化品牌,最大限度地發揮和利用紅色文化的優勢,為鄉村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系2023年度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專項《“大思政課”視域下內蒙古紅色文化創新性轉化研究》(項目編號:ESDZX202329)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王茜.紅色文化資源助推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的多維價值與實現路徑[J].現代農機,2024(02):60-62.
[2]夏萌梵,王鳳祥.鄉村振興背景下紅色文化資源開發與探索[J].南方農機,2024,55(05):95-99.
[3]仰小東,湯鵬,高巖,等.紅色文化助推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研究——以南京市溧水區白馬鎮為例[J].智慧農業導刊,2024,4(05):176-180.
[4]郭麗麗.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甘肅省鄉村紅色文化資源現狀及利用途徑研究[J].甘肅農業,2024(02):79-83.
(作者單位: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宋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