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紅
摘? 要:在社會經濟的推動下,我國教育領域的發展迎來了全新的機遇,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出現了轉變。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在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教師必須結合信息技術,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有效結合線上線下教學,發揮新模式教學的作用和優勢。微課教學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短小精煉為特點,在短時間內的教學中,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突破學習的重難點,樹立學習自信心,從而在學習中找尋到快樂和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文章主要以微課為例,探討如何構建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以供相關教師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核心素養;教育信息化;小學語文;語文教學
隨著時代的更迭,我國在社會經濟的推動下,已然步入了信息時代。在當今社會,我國的科學技術、信息技術得以快速發展,并在各行各業中得以廣泛應用。在新課改的推行下,我國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已然有了較大的轉變,當今教師正秉承著“以生為主、以學為主”的教育理念,積極地探索新的教學方式。
而隨著信息化建設的加快,教育領域信息化變革已然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小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有效結合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彌補線下教學的不足。而教師利用微課教學,有利于降低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積極轉變教學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構建高效教學課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一)學生方面
在傳統的線下教學中,微課教學的出現打破了以往教學的時空限制,拓寬了教學的方式和手段,彌補了以往教學的不足和缺陷,讓現代教學模式更符合現代教育環境,更符合學生的特點和需求。
其一,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微課教學憑借線上教學、短視頻、針對性強等優勢,充分利用起學生的碎片化時間,提升了教學的針對性,讓學生能更好、更快地進行學習。在小學階段,大多數學生的天性都較為好動、活潑,難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要想讓小學生安靜地讀一個小時,甚至是讀半個小時的書,其是非常困難的。再加上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家庭教育文化程度不同,導致其差異性較強,而統一式的線下課堂教學,雖然能保證語文教學的進度,但是無法兼顧每一位學生,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差異較大。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化進程的發展,在當今教育中,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特征突出,讓微課教學得以在小學教學中廣泛應用,簡短的內容,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重點的講解,能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學習要點,從而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能幫助學生更快速地掌握課程的重難點知識。微課教學作為線上教學的特色教學模式,其為小學生創造了更加開放和豐富的學習環境,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同時,微課教學整合了多種教學資源,以簡短的內容,直觀地講解課程中重要內容,更有利于學生學習、理解,讓學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識點中的關鍵內容,從而一改往日低效率的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更有利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教師方面
其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線上教學模式,有助于轉變小學教師的教學觀念,幫助其提升信息技術方面的技能。而微課教學的運用也標志著現代教學已正式進入信息化時代,課堂教學不再拘泥于粉筆、黑板等傳統教學手段。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會充分了解到信息技術的特點和作用,更有助于其創新教學模式,不斷地增強自己的職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同時,在微課教學的支持下,課堂教學的形式更加多樣化,課堂教學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并且,微課視頻的特點就是短小、精煉,能夠讓學生快速抓住學習的重難點,提升課堂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其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能幫助語文教師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有效提升其整合能力。由于微課視頻短小精煉的特征,致使語文教師在制作視頻內容時,要精簡內容,突出重點,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確保微課視頻的針對性。同時,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微課視頻的作用和優勢,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地更新視頻內容,積極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整合各項教學資源,使微課內容更加符合當下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日常生活。相較于以往的紙質教材資源,信息化教學資料的龐大性是不容忽視的,應用微課視頻,其內容的動態性和豐富性,更符合作為互聯網“原住民”學生的學習特點。在整合資源時,其選擇性更高、趣味性更強,更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也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
二、教育信息化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現狀
(一)硬件設備差,技術水平不均
從地域方面來看,在我國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其信息化建設進程緩慢,信息技術發展相對落后,而我國大多數城市地區的信息化建設進程卻非常快,不僅信息技術先進,還配備了許多先進的信息設備,這種信息技術發展水平不均衡的布局,導致學生的線上教學效果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情況。例如,在一些農村地區的家庭和學校中,不僅缺少電子設備,如手機、電腦等,還缺少無線網絡基站建設,導致學生網絡卡頓,線上教學體驗感降低,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二)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差
當前,隨著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加快,有不少教師都難以快速適應信息化的教學方式。相較于線上教學,大部分教師更習慣于傳統的面對面教學,再加上網絡教學的實踐活動較少以及自身信息技術使用和操作能力的限制,導致教師在開展線上教學時,始終無法得心應手,嚴重影響了線上教學的質量。甚至還有部分教師由于不太熟練一些網絡教學軟件,在接受這些新事物時,容易在心理上產生畏難感和抵觸情緒,難以充分發揮自身以往的教學經驗,導致線上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三)學生自控能力差
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當下的學生一出生就是在數字化信息的社會環境中,他們對現代的網絡技術、電子設備非常熟悉,不僅有與生俱來的興趣,還能熟練地掌握這些技術和設備。在現代的電子產品中,除了具有通話功能、聊天功能外,還有許多娛樂功能,如網絡游戲、小視頻等,這些娛樂功能能快速地抓住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加上學生的年齡小、自控力差,導致其會沉迷其中,難以自拔,從而嚴重影響到線上教學的質量。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的應用
(一)應用微課教學,講述寫作背景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閱讀課文后需要把握文中的生字詞、文章情感等內容。而要想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往往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以及創作這篇文章時的社會背景等。但是對小學生而言,其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還不足以完全理解這些內容,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時無法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而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教師能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作者的生平經歷,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文章創作的背景。比如教師可以將視頻放在預習階段,這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熟悉課文的創作背景,為后續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容易理解和學習課文的內容。
例如,在關于《圓明園的毀滅》的課文教學中,由于課文描述的內容距離學生所生活的時代較遠,為了降低課文的閱讀難度和理解難度,教師可以挑選圓明園昔日的輝煌片段和毀滅后的片段進行對比,讓學生感受侵略者的暴行,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學生透過視頻的直觀展示,清晰地感受到圓明園被毀的過程,進而理解作者的情感,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內容,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和效果。同時,微課視頻的應用有效降低了課文學習的難度,能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發現語文課程中的學習樂趣,為往后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這更有助于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養成。
(二)應用微課教學,化解教學難點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的重難點知識,如果語文教師根據自身以往的教學經驗對這些知識點進行講解,難免讓學生無法理解和把握這些知識點。以語文課程中的古詩詞為例,在古詩詞的學習中,其中精煉的語句以及字詞中描繪的意境,讓學生難以準確把握,導致其學習非常困難,甚至有部分學生出現了一些畏難和抗拒的心理。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語文教師都會解釋古詩詞的字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學生描繪出詩詞中的景象,但是,口述的描繪無法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這對缺乏生活經驗的小學生而言,理解難度較高。而在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微課視頻的應用,教師能夠將古詩詞景象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眼前,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作者描繪的畫面,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準確地把握住詩詞中的內容、意境和情感,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為例,在這篇古詩詞的學習過程中,其中有一些詞語的意思較為抽象,如“孤帆”“煙火三月”“西辭”等,這些詞語既表達出了詩詞中的情景,又是作者情感的體現,但是,要想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僅僅依靠語文教師的口述是無法準確表達出詩詞中描繪的景象和意境的,更別談讓學生理解到作者和其朋友間情誼以及送別時的不舍之情。但是,在微課視頻的應用下,語文教師可以先用簡潔的圖文介紹作者,對詩詞中的景象進行簡單的描述,之后,播放李白送別孟浩然,播放煙花三月孟浩然要去廣陵時的場景的視頻,從而讓學生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孤帆”“煙火三月”“西辭”等詞語的意思,進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應用微課教學,拓寬教學內容
在以往的小學教學中,不少語文教師都忽視了課外知識的重要性。語文學科是一門需要大量積累的學科,需要學生閱讀許多不同類型的文章,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如果語文學習僅僅停留在教材課本上,難免會阻礙學生的綜合發展,限制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積累,導致學生在寫作時無話可寫,無事可說,更無法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利于往后的學習,更不利于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導致自己寫出來的文章毫無新意,文筆粗糙,從而阻礙了自身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課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在教學時,教師可以應用微課視頻,將課外知識制作成微課小視頻,讓學生在每次課堂教學結束后,通過微課視頻的學習補充自身的知識,拓寬自身的視野。同時,在微課視頻中,語文教師還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強的動畫、圖片等,讓學生更有興趣地進行學習,從而讓學生在沒有教師引導的前提下,也能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升自身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促進自身核心素養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變遷,信息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在現代教育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優勢,豐富課堂教學模式,拓寬課堂教學內容,降低學科知識的學習難度,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并且從心底里愛上學習。語文教師要充分結合語文學科內容,應用微課教學新模式,結合線上線下教學,讓學生更加快樂、高效地進行學習,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真正實現當今“雙減”政策下增效減負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勝團. 現代教育技術信息化條件下對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探索[J]. 考試周刊,2020(41):39-40.
[2]呂敏燕. 教育公平背景下城鄉教師專業發展差異及策略研究:基于浙江省小學語文教師的調查[J]. 現代交際,2021(22):140-142.
[3]王麗英. 信息化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研究策略[J]. 學周刊,2020(29):163-164.
[4]彭穎. 教育傳播學視域下的中小學語文教學優化策略:基于信息傳播方式變革的思考[J]. 教師教育論壇,2020,33(12):40-41.
[5]陳月梅. 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與技術有機融合和創新思考分析[J]. 課外語文,2021(01):68-69.
[6]吳天林. 信息技術視野下初中語文教學模式探究[J]. 語文教學之友,2022,41(05):28-30.
[7]王學軍. 網絡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優化研究[J]. 家長,2021(02):86-87.
[8]王玉紅. 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分析[N]. 科學導報,2023-10-24(B02).
(責任編輯: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