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數感能力是提升學生獨立思考水平的重要發展方式。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相對較弱,面對邏輯性較為復雜的數學知識,無法及時感悟其中的深層含義,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需要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帶領學生共同深入感受數學的內涵,深度領悟知識的形成過程。數感是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必備技能,教師需要融合生活化的教育案例,快速增長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有效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多元化、高效化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數感
新課程教育改革實施發展的過程中,對小學數學的教育方向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在核心素養概念下需要教育工作者設定完善的教育目標,快速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數感。教師可以融合跨學科的教育知識點,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教育內容,在符合新課程教育改革理念和核心素養培養需求的基礎上,不斷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優勢;適當設立具有增強、發展、升華特色的數感培養方案,讓學生在快速形成數學高階思維的過程中,靈活運用數學技巧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此為后續的學習、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闡述
在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工作已經被機器人取代,所以教育領域的目標方向也需要隨著社會人才的需求方向而不斷調整。在此過程中提出的核心素養概念,目的是為社會發展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所需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優秀人才。
教育領域內關于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是圍繞立德樹人教學根本任務而開展的教育整改舉措,以文化為基礎條件設定社會參與和自我發展的主要探索任務。包含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習能力、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等六項核心素養指標,在教育執行時,需要將核心素養培養落到實處,認真劃分到各個學科中。通過學科教育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教師需要逐漸改變以往以知識為本位的陳舊教育觀念,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能力。
二、數感的主要特征
數感主要是指一個人對數與運算的一般理解,通常情況下會運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習者運用靈活的方法做出對應的數學判斷,更好地解決所出現的復雜問題。數感是數學素養的一種全新表現形式,主要包括數與實際背景相聯合后,如何運用靈活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擁有自覺主動、自動化優勢的個人能力,借助對數字精確敏感的判斷,讓學習者獲得更深層次的領悟。所以數感是擁有高度個性化的獨立產物,其不僅關乎著學習者與數字概念之間的聯系,還會引導學習者不斷運用數感探索的方式,形成完善的思維習慣,迅速判別出數字之間的重要聯系。
數感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特點,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加生活化的教育案例,促進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字的存在價值,并且靈活運用到生活實際中,讓學生充分了解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必要聯系,合理運用簡潔的運算方法,達到處理生活問題的目的。數感是新課程教育改革實施發展過程中數學教育所具備的核心素養之一,在對數與數量和數量關系、運算結果估計等方面產生深度認知之后,快速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可以為后續更深層次的知識學習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
三、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背景下培養學生數感的重要價值
近年來,新課改成為社會對教育認知的主導方向,通過核心素養的教育培養方式,讓學生可以更加靈活地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是數學教育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明確教育引導方向。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帶領學生感受數學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符號描述問題的實際過程,促使學生建立起初步的數感思維。
數感的培養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并且學生在靈活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會逐漸加深對抽象數學知識的深度理解,這有助于幫助學生深刻體會數學的存在價值和意義。數感實際上就是對數字的感悟,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數感培養是尤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通過數感培養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將單一性的數學知識講解轉化成擁有互動特色的教育活動,讓學生燃燒起對數學知識的探索興趣,有效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深入發展,為學生在數學學科上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數感的培養路徑
(一)栽種數感教育的啟蒙思想,提升學生的思維靈活度
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改革,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思維,讓學生對數感擁有基礎的認知,從而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過程中不斷開發學生的探索性思維,逐漸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度。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相對較為緩慢,對事物更加偏向于直觀地理解,因此,在數學教育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思維拓展的引導活動,使學生借助靈活的思維探索方式,快速領悟深奧的數學知識。基于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需要培養他們數感的啟蒙思維,帶領學生開展一系列的探索活動,結合生活中所出現的數學知識,引領學生走入數學的世界中,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和學習數學的快樂。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教師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掌握平均分的含義,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掌握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深度理解除法各部分名稱,體會除法算式的意義,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導入相應的知識點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對除法擁有基礎的認知。通過興趣的驅動,學生可以快速建立起完善的數感思維。采用模擬故事相應情節的方式,通過列式計算的方式,學生解決了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綜合實踐能力。
(二)設立趣味性的教育情境,提升學生對數感的探索興趣
數感教育是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教育手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立帶有趣味性元素的教育情境,不斷提升學生的數感探索興趣,給予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讓學生在體會數學學習樂趣的過程中,更加愿意投入數學實踐活動,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師應在教育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不同類型的教育情境,增加教學的引導問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時感受到數感培養的重要價值;運用探究性的活動打開思維的禁錮,讓學生在深刻理解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完成創新思維的快速培養。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設定目標,明確教育規劃,讓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掌握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以及兩位數乘幾十數、整百數等相應內容的口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進而在計算中理解算理等多樣化的知識點,更好地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智能設備的3D投影技術,將教室布置成為公園的場景,引領學生共同完成公園中心廣場花盆擺放的任務,詢問學生如何運用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方式,計算出共需擺放多少盆花朵裝飾才可以填滿整個布置場所,通過筆算和估算的方式,鞏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具體運算方法,進而在明確算理的同時快速提升學生的數感思維。
(三)帶領學生開展探索性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發表獨特見解
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數感知識的相關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思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發表自身的獨特見解,以此提升數感的培養質量,逐漸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給予學生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在理解數感內容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的內化和吸收,并且主動運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講解人民幣的基礎知識,讓學生感受到人民幣在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在重視教學過程的基礎上,為后續量與計量內容的講解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強化學生對人民幣的整體認知,掌握不同面值人民幣之間的關系,實踐演練物品價格的計算方式,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完成計算方法的深度記憶。教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多媒體智能設備為學生播放不同人民幣面值的圖片,讓學生知道人民幣中元角分的區別,通過設計問題教育情境的方式,要求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角色類型模擬商場購物的情境。
教師可以通過紙條抽取的方式,讓學生根據所抽取的紙條內容完成物品的購買任務,假設購物的學生所抽取到的任務是“到商場購買2瓶礦泉水和3盒餅干”,其中1瓶礦泉水的單價是2元,1盒餅干的單價是1元,購買物品的學生挑選完相應的物品之后,到扮演售貨員的同學面前結賬。扮演售貨員的學生需要根據同學所購買的物品計算出相應的金額,在收取相應的金額之后,把多余的金額找給購買人。運用實踐探索的情境讓學生主動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進而在與數學知識進行深度接觸的過程中形成了良好的數感。
(四)立足于生活實際,完成數學知識的外化延伸
數學是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代表學科,所以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數感思維,要立足于生活實際與學生進行深度的交流和溝通,在生活中探尋數學知識的全新表現形式,完成數學知識的外化延伸任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的眼光出發觀察數學的應用方式,在查看生活中數學的存在方式的基礎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感探索習慣。
例如,在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十以內加減法”的知識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復習探索的方式,帶領學生開展開放性和趣味性的探索練習,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數感思維。在進一步鞏固“十以內加減法”知識點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將其運用到生活實際中,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運算能力。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以分組討論的方式共同探討生活中十以內數字的運用有哪些。在學生深度探討之后,會提出人有兩只手、十個手指或者家里有三扇門等多種類型的答案,在生活化情境的引導之下,學生更加樂意表露內心的真實想法,借助問題解決和分析的過程,讓學生加深了對數感知識的理解。
(五)注重課堂實踐評價,完善數感培養中的不足
良好的教育不只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還需要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更加科學的課堂評價,不斷完善在教育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通過深度反思的方式,設定更加適合學生未來成長的教育實施方案,讓學生在持續提升自我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因此,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數感,教師需要深度反思現存的課堂教育活動,為學生設定具有濃厚探索興趣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不斷開拓自身的數學視野。深層次整合多種類型的教育資源,持續挖掘創新型的教育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對小學生進行數感思維的培養,是長期且艱辛的過程,因此教師需要不斷鉆研創新型的教育方法,借助生活實際的探索內容,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實踐能力,積極挖掘教材中與數感培養相契合的知識點,增設多元化的教育活動,將數感培養任務落到實處,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知數感培養的重要性,逐步形成自主思考的良好探索習慣。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在外化講解和內化吸收相互融合的過程中,積極滲透生活化的知識點,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的必要聯系,運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合理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以快速增長學生的數感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萍. 新課改下探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之數感的培養策略[J]. 新課程,2021(03):197.
[2] 陳美嬌. 基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良好數感的探討[J]. 華夏教師,2021(14):71-72.
[3] 閆會芳. 培養小學生數感,提升數學核心素養[J]. 新課程,2021(28):15.
[4] 麥亦暉.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感培養的策略研究[J]. 讀與寫,2021,18(17):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