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是指以“共生效應”為基礎,在共同的目標和理念的推動下,村小科學教師通過合作、互助的方式建立的團隊合作機制。構建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激活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共生效應”,可以促進村小科學教師共同成長、增強團隊凝聚力、促進教育資源共享、推動教育公平發展,提高村小科學教學質量,推動鄉村科學教育發展。
〔關鍵詞〕" 小學科學;共同體;村小教師;“共生效應”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20" " 079-081
一、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構建意義
(一)提高教師的職業水平
共同體為村小科學教師提供成長平臺,通過共享資源、交流經驗、反思教育實踐,可以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增強其專業能力。
(二)增強團隊凝聚力和自我認同感
基于“共生效應”構建的共同體更容易將教師凝聚在共同的價值理念下,幫助教師明確教育目標和使命,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提高職業認同感。
(三)促進資源公平共享
不同村小可以在共同體內共享資源、互惠互助,減少浪費,提高其利用效率,促進科學教育資源的公平共享。同時,教師在共同體內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和方法,互相借鑒、學習,提升專業素養,實現知識互補,為均衡不同村小間的科學教學提供了可能,促進教育公平的實現。
二、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構建原則
構建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需遵循一定的原則,堅持以師生為本,確保共同體發展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一)互助共贏原則
共同體的成員應秉持互助共贏原則,彼此認可、互相幫助、分享經驗、共享資源、攜手成長。以筆者所在的共同體為例,共同體成員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疑惑時可將疑惑發至共同體的微信群內,群內成員看到微信,都會及時給予解答,較便捷地解決了教師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在個人專業成長方面同樣如此。筆者所在的共同體中有個人專業發展很好的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也有希望成長的年輕新人。年輕者可以從特級教師身上看到光芒,通過學習、借鑒迅速成長;先行者也可以在后來者身上看到勇往直前的勇氣,為自己的后續發展提供鼓舞。所以,數年來共同體中的成員都在成長,他們的成長是互助共贏中的共同進步。
(二)包容開放原則
包容、開放是共同體的一個顯著特征。包容開放原則要求共同體成員尊重和接納不同的觀點,以開放的心態傾聽和理解他人的觀點,不論其是否與自己的觀點相同,都應給予尊重和包容,不論教師的資歷和經驗如何,都應受到尊重和歡迎。
例如:我鎮組建的共同體成員中既有學術專精的正高級特級教師,也有剛剛接觸科學教學的兼職教師;既有快要退休的年長教師,也有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新手。雖成員構成復雜,但這并不影響共同體的發展。在共同體的研究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這種復雜的結構反而有利于共同體的專業發展。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需求反而更容易在教育思維上碰撞、產生火花,教師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在共同體中都能及時得到解決,包容原則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透明持續原則
透明、持續是共同體建設的重要基石。共同體的管理應公開透明,所有成員應有平等的參與權利。決策應民主討論,管理要公正平等,確保共同體的良好運轉。例如:我鎮組建村小科學教師發展共同體已經有5年多了,這些年來共同體成員定期組織座談會或研討活動,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分享心得和研究成果,共同探討科學教學問題、研究解決方案。雖經歷疫情,但多年來從未中斷,教師們從中收獲良多。
(四)因地制宜原則
不同地區村小面臨的挑戰存在差異,共同體建設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體現地方特色,制訂切合需求的主題活動,探索適合本地的專業成長路徑。以我們鎮為例,我鎮科學教師以兼職居多,教師平時所帶課程較多,開展研究進而發展的時間有限。在共同體的構建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到了這一不利因素,共同體的活動多利用教師的零散時間,多數情況下選擇視頻會議或微信群的形式開展共同體的主題活動,在主題選擇上也以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主,輔以延伸提升。共同體成員廣泛認可、好評不斷,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效果。
三、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構建路徑
構建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過程,需要有系統性的規劃和路徑。
(一)明確構建共同體的愿景和目標
要明確構建共同體的愿景和目標,例如促進教師的職業和專業發展、提升教學水平等。確立共同的愿景能夠為共同體成員提供共同的方向和動力,將共同體成員牢牢地凝聚在一起,在此基礎上,吸引和組織具有共同興趣和目標的成員。可以通過宣傳、邀請、培訓等方式吸引村小科學教師加入共同體,建立成員信息庫和溝通渠道。
(二)制訂共同體的發展規劃和行動計劃
在深入研討的基礎上制訂共同體的發展規劃和行動計劃,如活動形式、溝通機制、成長模式、支持策略、激勵手段等,以便成員之間進行信息共享、互動交流和合作學習,為教師成長提供持續的專業支持和指導。
(三)定期對共同體的運作進行評估和反饋
了解成員的需求和意見,及時調整和改進共同體的建設路徑和措施。
以我鎮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構建為例。我們梳理了“共生效應”的基本內涵,以科學名優教師為核心專業引領,以教師的專業共同發展為愿景,教師個體間在知識和能力上相互感染、相互吸引、相互給予,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產生相互啟發、激勵、提高的效果。確立了以“三師工程”(名師、優師、良師)梯隊發展為目標,以“三課工程”(課堂、課程、課業)教育實踐為活動載體的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在大彭鎮程莊小學、東風小學、大彭實小三所課題實驗學校成立讀書社和三好教師團隊,構建了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整體架構,探索基于“共生效應”的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建設路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四、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共生效應”的激活策略
(一)建立有效的溝通與合作機制
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以便教師分享資源、交流心得和解決問題。這對于激活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共生效應”至關重要。
1.構建直面交流的機制
直面交流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組織定期的專題研討、教學觀摩等活動,可以為教師提供直面交流機會。這樣的機制,有助于村小科學教師之間的深入交流和合作。
我鎮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在成立之初就確立了定期研討、定期交流的機制,我們在三所課題實驗學校按年度計劃輪替開展專題活動,讓共同體內的成員定期直面溝通,交流近期的困惑,分享彼此的經驗。面對面的交流直接、高效,既可相互學習,更可彼此鼓勵,共同體成員反映非常好。
2.構建線上交流的平臺
線上交流是教師間的常用溝通方式。建立專門的線上平臺,教師在這里可以共享教學資源、發表觀點和互相提供支持和反饋。線上平臺還可以為村小科學教師提供專業培訓、研討會和教學視頻,幫助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我們的做法是建立共同體微信群,方便共同體成員隨時隨地聯通信息、共享資源、交流思想,有時也會開展線上教研活動。因其及時、便捷、高效,共同體成員都非常喜歡這一溝通方式,助教效果非常好。
(二)提供專業發展資源和支持
村小教師的發展離不開相應的發展資源和各種對應的支持。針對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特點,可以考慮以下幾種資源支持。
1.提供專業發展資源
為了滿足村小科學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應提供豐富的專業發展資源,包括教育理論書籍、教學案例分析、在線課程等。
筆者所在的共同體成員中有江蘇省正高級科學特級教師王興林老師,所以我們在提供書籍、課程的同時,更注重用好這一寶貴的優秀資源。我們經常請王老師在空暇時間給共同體成員開展講座和培訓,同時請他幫助聯系江蘇師范大學優秀的專家學者為共同體成員提供更多的教育方面的精神食糧,效果非常好。在他的帶動下,共同體成員在小學科學的教學理論、教育視野、教學技巧等方面成長非常迅速。
2.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
為村小科學教師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是激活專業發展共同體作用的關鍵。例如,提供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和維修技術培訓,以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供教育教學軟件的使用和開發培訓,以提高教師的教育創新能力;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以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和應對能力。
3.建立評價激勵機制
建立評價激勵機制可以激發村小科學教師參與專業發展共同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采取設立優秀教師獎、教育教學成果獎等獎勵措施,以表彰在專業發展共同體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實施績效考核制度,將參與共同體活動的情況與教師的績效工資掛鉤,以激勵教師積極參與共同體的各項活動。
4.建立信息反饋機制
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可以幫助村小科學教師及時了解自己的專業發展狀況和不足之處,從而調整自己的學習和發展方向。共同體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開展自我評估和反思總結等活動,建立信息反饋機制。
(三)鼓勵教師參與專業學習和研究
為了激活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共生效應”,還應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專業學習和研究。
1.挖掘專業發展機會
可為村小科學教師挖掘各種專業發展機會,如教育培訓、教學研討、理論爭鳴等。這些活動的有效開展可以幫助他們了解最前沿的科學教育理念,便于其據此提高職業水平。
2.制定激勵措施
應制定激勵措施,鼓勵村小科學教師積極參與專業學習和研究。例如,可以建立獎勵機制,對在專業學習和研究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進行表彰和獎勵;可以爭取單位提供一定的物質支持,為教師開展研究提供必要的保障。
3.引導研究意識
對村小科學教師研究意識的引導,可以讓他們意識到研究對于自身專業發展和教育教學的重要性。可以通過組織專題講座、研討會等形式,讓教師了解研究的方法和步驟,提高他們的研究能力和素養;可以鼓勵教師結合教學實際開展課題研究,進而推動農村科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激活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共生效應”,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專業學習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提供和實施專業發展機會、建立學習共同體、制定激勵措施、加強合作與交流以及培養研究意識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村小科學教師的教育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推動農村科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建立和完善村小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將成為未來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重點資助課題“基于‘共生效應’的村小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建設研究”的研究成果,編號:xc-a/2020/07】
參考文獻
[1]穆春寧.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9(3):25-28.
[2]周曄.鄉村教師發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3]陳向明.教師成長共同體的一種可能樣態[J].中國教師,2022(1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