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是傳授語言知識的過程,更是培育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環節,思維以及語言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語言是思維的表達方式,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則直接影響語言表達能力。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能讓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更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提升其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通過培育學生的思維品質,可幫助學生更加靈活地學習運用英語,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參與英語閱讀教學的積極性,為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品質;培養途徑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思維品質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思。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是一個多維度的過程,其中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這些素養中,思維品質培養尤為關鍵,因其直接關系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以及創新性。以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常忽視對學生深層次思維能力的培養,過于注重語法以及詞匯的機械練習,為改變這種狀況,必須重新審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與目標,將更多關注點放在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上,通過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與活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性
(一)改變學習理念
小學階段,英語學科的學習對學生未來的學術和職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認知仍停留在表面的機械性任務上,如背誦單詞、閱讀文章等,傳統學習觀念已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英語能力的全面要求。轉變學習理念,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對于提升英語教學效果至關重要,當學生認識到英語閱讀不僅是文字的理解,而是獲取新知、分析解決問題以及形成個人見解的重要途徑時,他們的學習態度將煥然一新,深層次學習體驗能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習效果。
(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素養,提升教學效果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核心素養”已成為教育領域的核心概念,強調教師應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和能力培養,特別是對于英語這類語言學科,閱讀作為提升語言能力的關鍵環節,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閱讀,學生可以豐富詞匯、提高表達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鍛煉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及創新能力,這些在閱讀中逐步形成的能力,將對學生的英語學習乃至全面發展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路徑
(一)巧妙設計問題,培養活躍思維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關注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教師需要巧妙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只有經過持續的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真正的拓展和提升。為在閱讀教學中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他們的思考,教師需要從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兩方面入手進行巧妙設計,合理設置課堂問題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合理”的問題應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緊密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差異性,精心構思問題,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以“My day”這一主題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系列富有引導性和啟發性的問題,檢驗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程度,學生可以沿著問題方向進行有目標的探索研究,提高學習效率。在此過程中,教師需把握好引導的度,既要為學生提供必要指導,又要避免過度干預,保證學生思維品質的獨立性與自主性,閱讀材料中的人物故事與事例,可以成為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引導,教師則需在這一過程中提供有力支持與引導。
(二)拓展延伸小學英語閱讀課后練習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通過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豐富小學英語閱讀課后活動,打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對于培育學生的英語思維及語言應用能力具有重大意義,設計這些活動時,需深入考慮學生的獨特興趣。以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6“Unit 6 Happy birthday!”為例,為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值得嘗試的方法是激勵學生課后結合教材和所學知識,親自動手制作英語閱讀推薦卡,在此過程中,學生可自由發揮,用各種富有新意的圖案來裝點卡片,同時把課堂上掌握的實用句型,如“When is your birthday?”和“My parents hold a party for me.”等書寫在卡片上,旨在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幫助學生克服學習英語的心理障礙,使其能在實踐中深刻感受到英語的魅力,利用創造性思維完成課外拓展任務,提升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塑造良好的思維品質。
(三)借助思維導圖,培養思維邏輯
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思維導圖,將圖形與文字相融合,以此整合教材中的各個知識點,幫助學生構建出清晰、系統的知識體系,直觀且形象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文本內容,使學生的英語思維變得更具邏輯性和深度,推動其思維品質的全面發展。
以英語教材中“At the farm”為例,這篇課文以生動的筆觸介紹了農場中的動物,結構條理清晰,首先描繪了動物的外貌特征與顏色,接著闡述了它們的體型特點,最后詳細介紹了這些動物的獨特技能。借助思維導圖,可將這一文本結構清晰呈現出來,幫助學生提升在閱讀中捕捉信息以及進行信息歸納整理的能力,這也將極大有助于學生復述和理解課文內容。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盡量使用簡單易懂的詞匯來構建語言框架,并緊密圍繞課文中的關鍵詞和關鍵句型進行詳細的板書設計。在思維導圖的指引下,學生可以逐漸拓寬思維視野,推測并理解課文所描述的內容,進而深入解讀文本,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文描述對動物特征進行歸納,幫助學生清晰地把握課文脈絡,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并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構建起更加完備的知識體系,并有效提升思維品質。
(四)舉一反三,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體現學生的知識儲備,凸顯他們將知識遷移并應用于新情境的能力。以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Shopping”為例,課程核心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與購物相關的核心詞匯,同時能在模擬的購物環境中熟練地運用所學的英語句式,通過閱讀學習,學生可以初步了解各種商品的英文名稱以及在購物過程中常用的交流語句。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可以巧妙引導學生將這些購物情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購物體驗,比如他們曾經在商店購買的物品,或是與家人一同購物時的有趣經歷,每位小組成員都可以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不論這些經驗是來源于親身經歷還是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獲得的。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共同總結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購買的商品,如clothes,shoes,toys等,并模擬真實購物場景,練習使用諸如“Can I help you?”“How much is it?”等實用句型。通過舉一反三的教學方法,學生能深入理解課本內容,更能在實際操作中鍛煉提高自身思維靈活性,真正提升在現實生活中的英語交流和應用能力。
閱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占據核心地位,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至關重要,傳統教學方式顯然已不適應現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亟需小學英語教師更新觀念,緊密圍繞學生的認知特性,持續革新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通過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點燃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熱情,助力學生在閱讀中實現知識的積累與思維的拓展,這樣的教學模式將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閱讀材料,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他們的思維品質,最終實現學生整體思維能力的長足進步。
參考文獻:
[1]孫麗.淺析基于思維品質提升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英語教師,2022,22(20):160-162,166.
[2]厲星舒.主題語境下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思考[J].求知導刊,2022(24):83-85.
[3]趙吉良.英語閱讀教學對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研究[J].校園英語,2019(9):154-155.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