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著眼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正確處理支撐國家戰略和滿足民生需求、知識學習和全面發展、培養人才和滿足社會需要、規范有序和激發活力、扎根中國大地和借鑒國際經驗等重大關系。”學校是育人的主要陣地,課程是育人的重要載體。《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課程應著力培養的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課程育人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要渠道,是貫徹教育方針的重要手段,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基石。
其一,育人是課程的唯一目標?!皣鴦葜畯娪捎谌?,人材之成出于學?!睂W校的課程設計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育人是對受教育者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目的是使教育對象全面發展。學校在課程實施中應堅持德育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強體育與美育,落實勞動教育,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發展方向,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其二,課程是育人的主要途徑。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叭康恼n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課程”。學校教育有別于其他教育的特性就是它有系統的課程,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都是育人的要求,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都是育人的渠道,學校育人功能需要經歷課程化的過程才能實現。學校教育職能的專門性、作用的主導性、組織的嚴密性、內容的全面性、活動的有效性、形式的穩定性等特性都體現在課程育人上。
其三,課程育人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基石。學校要擔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堅守課程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陣地。課程育人不是自發完成、自動實現的,而是需要學校在課程目標規劃、課程內容設計、課程實施監督、課程評價反饋等方面進行全盤考慮和統籌謀劃。課程總體設計要強化育人功能,課程目標的確定要保證育人方向的正確性,課程內容的選定要保證育人資源的規范性,課程實施的環節要保證育人過程的完整性,課程評價的操作要保證育人標準的導向性。
實施課程育人要守住源頭、優化資源、監控過程、引導結果,關注整個教育環節,形成良好教育生態。廣大教師要與專家學者一道,共同努力,構筑起符合建設教育強國需求的課程育人體系,夯實教育強國建設的基礎之石。
(責任編輯:趙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