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深度學習是一種以提升教師自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為目標,以實現學科育人功能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和學習方式,是落實核心素養的重要路徑。鐵嶺市小學語文卓越教師團隊以團隊建設及教師成長為依托,通過導師專業引領、工作坊合作交流、線上教研有效互動、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專業成長規劃指導等專業引領機制促進教師的深度學習,開展基于問題與反思的交流分享、基于經驗與合作的有效互動、基于情境與實踐的激勵評價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有效的引領和支持。
關鍵詞:深度學習;卓越教師團隊;專業引領機制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的自我發展既是豐富教師生命內涵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既強化了關于教師“怎么教”的具體指導,更強調了教師在教學中的引領作用。因此,對于教師而言,“育己”和“育人”同樣重要。語文教師不僅要對課程內容有充分的掌握,更要對學生學習規律、教學方法創新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有深入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為了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獲得專業化水平提升,有效推動鐵嶺市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和發展, 2021年12月,鐵嶺市小學語文卓越教師團隊(以下簡稱“團隊”)成立。兩年多的時間里,團隊成員們立足自身成長,認真分析在專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境與挑戰,充分發揮各自在教育教學中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逐漸形成了促進教師深度學習的專業引領機制,使團隊建設更具學習性、實踐性和研究性。
一、教師深度學習與專業引領機制的關系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成為教育教學問題的研究者,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2024年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指出:“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要“提高教師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將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作為教師教書育人的基礎,貫穿教師發展全過程”“加強中小學學科領軍教師培訓,培育一批引領基礎教育學科教學改革的骨干”。
教師深度學習是一個教師持續學習、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實現教學知識與教育智慧深度融合的過程,它不滿足于表面的、淺層次的知識和技能掌握,而是通過知識的深度、廣度、關聯度等層面對學科知識、教學理論及教學實踐進行系統學習、反思和總結。因此,教師需要保持持續學習的動力和習慣,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觀念,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這既是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它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
教師專業引領機制是促進中小學教師開展深度學習的一種制度化的運作方式。專業引領機制的建立,不僅能夠為教師提供學習的方向和目標,使教師的學習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而且能為教師提供學習的資源和平臺,幫助教師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進而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形成學習共同體,在激發教師的內在學習動力的基礎上,更強調人際心理相容與溝通,在學習中發揮群體動力作用。
教師深度學習與專業引領機制存在密切的關系,了解并把握深度學習的特點,基于教師工作中的真實問題和需求,精心策劃研修內容,構建有效的專業引領機制,有助于為教師提供更加豐富和生動的教學資源和手段,幫助教師更加深入地理解深度學習的原理和應用,從而將其更好地融入教育教學之中。
二、促進小學語文教師深度學習的專業引領機制
基于教育教學問題的合作互動是教師深度學習的核心機制。《標準》強調“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為此,團隊以“扎實踐行小學語文本真教學,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教學和研修的核心理念開展研究與實踐,并建立相關引領機制。
(一)導師專業引領機制
導師能夠營造支持性的學習環境。在發展理念與目標的支撐下,團隊建立了導師制度。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深厚理論素養的專家、教研員擔任導師,向團隊成員傳授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定期對教師進行觀察教學、指導和培訓,并給予針對性的建議,幫助教師掌握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解決學習和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二)工作坊合作交流機制
學習者在知識和技能情境中更容易理解、記憶和應用。鐵嶺市教師進修學院為團隊搭建了合作與交流的平臺,建立工作坊制度,營造支持性的學習環境,促進深度學習和協作。學院定期邀請教育領域專家舉辦講座,主題涵蓋教育教學的最新理論、方法和實踐策略等,促進教師接觸前沿知識和觀念,進一步實現小學語文核心團隊與其他專家和學者進行交流和合作。這種合作與交流有助于團隊成員拓寬視野、汲取新知,從而更好地實現專業引領。
(三)線上教研有效互動機制
卓越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成員互動。團隊建立規范的線上教研活動制度,進行新課程標準解讀、同備一堂課等活動,要求教師定期參與,共同研究教學中的難題,分享教學經驗和成功案例。線上教研制度的建立,促使團隊教師之間形成了學習共同體,通過開展團隊中的各類競賽,如朗讀比賽、基本功大賽、課堂教學觀摩比賽等,拓寬教師的視野,促進共同成長。
(四)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機制
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是基于合作的專業共同體學習的基礎。學院為卓越教師團隊提供必要的教育資源和技術支持,包括電子教學資料、教學設備、錄像技術指導等,這些資源和支持是促進教師深度學習的重要保障,用以滿足團隊成員的學習需求。此外,團隊教師參加培訓、學術會議或參與課題研究的相關成果均成為團隊共同發展的資源,使團隊教師能夠隨時獲取學習資料,不斷更新教學知識和教學技能。
(五)專業成長規劃指導機制
發展性評價是促進教師成長的依據。我們指導團隊成員根據自身特點和專業發展需求,制定包括理論提升、實踐探索、活動參與、預期目標等方面內容的成長計劃,并為每位教師建立了個人成長檔案,全面記錄其學習歷程、教學成果、獲得的榮譽等,由專業引領者定期對檔案進行整理分析,為教師的發展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并對在深度學習中取得顯著成果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激發了教師參與深度學習實踐的積極性。
三、專業引領機制支持下的深度學習研修實踐
團隊以專業引領機制為依托,以真實問題為任務驅動,采取教師自主探索和線上集中培訓的方式,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基于合作的專業共同體的深度學習實踐。
(一)基于問題和反思的交流分享
團隊成員按照個人提升計劃,堅持閱讀與寫作。書目既有理論學習類、課程案例類,也包括教育名著類和優秀文學類。例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介紹了《標準》從修訂背景到課程性質、培養目標,從學習任務群相關案例到質量評析建議導向等方面,成為教師全面理解、深入領會和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的權威資源。
又如,2022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的《學歷案與深度學習》一書呈現了核心素養背景下深度學習的學理依據,形成了易于操作的學歷案規范。通過研究,團隊教師掌握了學歷案設計的環節、內容與方法,并落實到實踐當中,撰寫不同年級的語文學科學歷案。在深度學習之后,團隊成員將學歷案的編寫推廣到各自所在的學校,形成“讓學習真實發生”的學歷案撰寫氛圍,并積累了相關經驗。
(二)基于經驗與合作的有效互動
網絡平臺為學習者提供了龐大的信息和鏈接,促進了知識的流通和更新。針對團隊成員分布學校零散,教育教學工作繁重,參與集中研訓機會較少的情況,學院師訓部對團隊成員進行了網絡平臺利用方面的技術指導。團隊教師充分學習和利用微信群、智慧教育平臺等發揮現代網絡媒體功能,發布研修計劃、學習要求,學員們在微信群里欣賞作業、探討問題、分享經驗,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現實壁壘,拓展了交流的空間和研訓的平臺。同時,團隊成員不定期將自己優秀的教學設計、論文、教學反思、教學隨筆等教育資源分享到微信群,實現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
此外,團隊還建立了“多彩小語”公眾號。該公眾號設立“教育生活”“讀書分享”“教學設計”“教師投稿”“活動報道”等專欄,強化了對團隊的宣傳,也逐漸積累了團隊的網絡教育資源。
(三)基于情境與實踐的激勵評價
科學的激勵與評價,既可以促進個人成長,又有助于團隊發展。學院對卓越教師團隊的深度學習情況進行跟蹤和評估,為每一位教師提供專業的反饋和評估標準,幫助個人或團隊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進而及時調整和改進。同時,團隊分階段對教師在專業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予以肯定和鼓勵,極大地激發教師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促使教師在專業領域不斷進取,追求卓越。
總之,教師的深度學習是其專業成長的核心要素,而專業引領機制則是促進教師深度學習的重要途徑。促進小學教師深度學習的專業引領機制研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協作。團隊將繼續深化研究,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燕,程良宏.教師的深度學習如何深入:學習要素的視角[J].當代教育科學,2019(8).
[2]屈玲,代建軍.深度學習視域下教師關鍵能力的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9(12).
(責任編輯:趙昆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