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到教書育人中,這是高校履行立德樹人職責,是造就能夠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新青年的根本任務。文章以新疆師范高等??茖W校大學生為考察群體,通過調研問卷的方式,掌握新疆高職院校關于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情況,剖析其中不足,以及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為新疆高職院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建言獻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五觀”,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入行,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在高校根深葉茂。
【關鍵詞】新疆高職院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現狀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提出“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1]并在2017年黨的十九大更進一步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并且將其寫入黨章,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3]黨的二十大提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盵4]2022年7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新疆大學進行考察,并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以指導,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5]2023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6]綜上,高?!拌T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相關論述的重要方式,是大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的最終目標,培養大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推進新疆高職院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研究的實現路徑研究。
高職院校作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主要場所,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此開展交流。如陳明華認為,我國民族高校進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應重視提升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借助不同的教學載體方式,促使相關教育多元化發展。[7]李芳在《高校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的基本問題探析》中指出,高校應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立德樹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體系中,以此創建出“以德為先”的教學方式,形成更為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8]馮魁、趙曉露、萬婷在《新時代新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與路徑》中指出,新疆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團結穩疆的重要舉措,是文化潤疆的內在要求,是長期建疆的必由之路,對于大學生增強“五個認同”具有現實意義。[9]
一、當前我校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現狀的調查分析
為開展新疆高職院校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現狀的摸底調查,筆者在2023年3月向我校9個學院發放了總共360份的調查問卷,其中有284份有效。調研男女生占比分別為30%,70%,分別來自文、理、藝術、其他等學科專業。調研樣本表現出一定的異質性,大致能夠比較出目前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影響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體教育效果,具有準確性和可操作性。從總體上看,目前新疆高職院校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大學生充分認識到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初步學習了這方面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當地傳統文化,舉辦與之相關的活動,促使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活動的意義。但也面臨部分大學生對此正視不足、鑄牢路徑單一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和擴大。
調查問卷的核心調研內容包含三部分內容,首先是中小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水平,其次是上大學時學習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情況,再次是可能存在的問題等內容。
一是進一步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效實現的方式是積極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斷加強青年學生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不斷增強各族師生的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本次調研顯示,在義務教育學習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絕大部分使用普通話為教學語言,部分混用普通話與本民族語言,體現了義務教育學習階段運用普通語教學的推廣率,以此為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相關教育奠定基礎。
二是對于新疆地區的中小學生關于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真實學習與掌握效果,根據調研結果顯示,83%的學生學習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容,僅有9%的學生沒有學習過相關知識。不難得出,大部分新疆高職院校學生在中小學學習階段學習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內容。
結合調研可以了解到,當前義務教育學習階段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普及率較高,但還要逐步完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系統教育,建立從中小學到高中、大學階段的全覆蓋系統。
二、當前新疆高職院?!拌T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實施效果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當前新疆高職院校認識到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教育是一項意義深遠且長期的重要任務,在持續改進和優化路徑與實踐中也展示了一些成果,主要表現在大學生能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并掌握了一些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方面的知識。
和中小學階段相比,大學階段專門設置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課程,系統制定、計劃、組織和實施課程,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提升學習效果。將民族團結教育列為中小學階段地方課程,如“五個認同”教育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使愛我中華的種子深埋在各族師生的心靈深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時代各族青少年的心田里生根發芽。[10]但據筆者了解,這些課程大部分是選學內容,許多學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記背過相關知識點,并沒有深入、詳細地學習,對于前沿理論文章和最新研究成果基本沒有涉足過。
綜上所述,經過新疆高職院校的多方共同努力,特別是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到校風學風、學生管理、宣傳教育等方面,高職院校學生已深刻認識到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學習熱情高漲,自主學習意識增強。但在某些方面還需進一步提高,如學生要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推動實踐育人,使其真正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入行。
三、鑄牢新疆高職院校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待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的學習的態度不同
從調查問卷數據來看,大多數大學生認識到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需進一步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和指導。一些大學生沒有認真聽課,一部分學生不了解關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相關信息;還有部分學生認為,此教育與他們的學習和將來工作關系不大,沒有積極性。絕大多數學生存在這種思想,他們的態度、言行會在學習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過程中產生負面影響。
(二)高職院校進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力度不足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各族師生共有精神家園,堅持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高位推動,示范引領廣大師生建立“四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調研結果顯示,有43%的是在學校宣傳欄、公眾號等看到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容,通過手機APP等傳媒的占38%,其余的來自同學之間的交流或其他。由此可見,一方面,反映了大學生不太關注當前的時政要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職院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氛圍營造不夠濃厚。再如第22題,學校是否組織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方面的活動?極個別同學回答不上來。調研結果顯示,學校的整體規劃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激發學生的興趣,究其原因:一方面學校各學院在貫徹落實學??傮w要求中打折扣,推進工作虛落實;另一方面,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不高,對學校開展的活動興趣不高。
(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方式單一
通過問卷調研發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未充分發揮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作用,其教育形式固定,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效果。目前思想政治理論為公共課,大部分是合堂課,合堂教室至少容納百余人,各學院、各專業,不同民族的學生使用同一本教材授課,學生的知識架構和接受程度不同,大多數學生很難被照顧到,造成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只能按照教學計劃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對此,學校要結合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情況,充分發揮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進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針對不同學院、不同專業、不同民族,不同心理狀況的學生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
(四)學生的參與度不夠
在高職院校開展共同體意識教育,是高等學校立德樹人的根基,其教育的目的就是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師生們的血液,培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弘揚愛國主義,增強愛國情懷,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報國報家,堅持與祖國榮辱與共。但有一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存在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習程度相對較弱,參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活動的普及率不高等情況。調查問卷顯示,35%的同學經常參加,學校要求就參加的同學有64%,不參加的同學有1%??偠灾?,要開展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活動,特別是主題研學實踐活動,學生在實踐中接受教育,在體驗中收獲成長,增強了五個認同,同時間接提升學生參與學習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活動的主動性。
四、在教育中實質的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一)高職院校仍需進一步拓展教育渠道,逐步擴大教育對象
高職院校深化思政課程改革,加強中華文化認同教育。切實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主引擎作用,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作為重要教材重點,凸顯課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導向作用。開設《黨史》《簡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列為公共通識必修課,實現全覆蓋;增設《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新疆的歷史與發展》等專題,利用課程主渠道講好中國故事;創新實踐教學的形式,讓學生都愛聽、聽懂、學會,以此創建出共同體意識內容的補充材料,并將其普及各大高職院校中。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好院系”“好班級”“好學生”等微創活動。運用好“三進兩聯一交友”機制,檢驗“進”“聯”“交”活動實效,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實現全覆蓋。但在高職院校其著力點更多是以做好“混班”“混宿”等管理工作為主,未能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大數據時代各種媒體傳播的負面信息的作用和影響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已被廣泛使用,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背景下,其在高職院校的學生當中大規模普及,促使各類信息充斥著大學生的生活,特別是負面信息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生了不良影響。大學生精力充沛,朝氣蓬勃,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但面對魚龍混雜的互聯網,判斷力、辨識力還需加強,容易被極端思想所蠱惑,因此必須積極引導及時糾偏,幫助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高職院校必須加以重視,加強正面引導,注重輿情管控和疏導。
(三)“三股勢力”的滲透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生了嚴重影響
一些大學生在思想認識上模糊不清,很容易被誘惑、被誤導、被裹脅,對黨和國家政策產生過懷疑和誤解,嚴重阻礙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意識形態領域是看不見硝煙的戰場,與想要擾亂我國的勢力開展斗爭,其過程充滿著長期性、復雜性,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過程中面臨許多挑戰。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新疆高職院校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辦學育人全過程,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在學校的章程、人才培養計劃、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等中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教育。始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以科學的態度、體系化的方式推進課堂教學,采取常態化、實踐性和可持續發展的推廣渠道,逐步完善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思想上高度重視,認識上高度統一,行動上高度自覺,提升青少年的使命感,樹立學生對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的責任感。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N].人民網-人民日報,2014-09-30.
[2]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網-人民日報,2017-10-28.
[3]習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N].新華社,2021-08-28.
[4]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網-人民日報,2022-10-26.
[5]習近平.習近平在新疆考察時強調 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美好新疆[N].“學習強國”學習平臺,2022-07-15.
[6]習近平.牢牢把握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戰略定位 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建設美麗新疆[N].“學習強國”學習平臺,2023-08-26.
[7]陳明華.在民族院校進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的幾點思考[J].理論視野,2019(4).
[8]李芳.高校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基本問題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20(4).
[9]馮魁,趙曉露,萬婷.新時代新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與路徑[J].現代商貿工業,2022(21).
[10]孟凡麗.在有形有感有效上用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J].紅旗文稿,2022(1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校級“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研究中心專項課題”“新疆高職院?!行斡懈杏行АT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研究”(項目編號:XJJY202218)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趙靜,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黨委宣傳部,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葛瑤,新疆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