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議題式教學是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強調教師立足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中心,圍繞特定議題展開教學活動,對創新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維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意義與困境的基礎上,從議題設置、情境創設、活動布局及評價實踐等四個方面出發,探討優化并完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的策略,旨在構建全新的課堂模型,促使學生在議題式學習中形成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
關鍵詞:議題式教學;高中政治課堂;立德樹人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一般課題“新高考背景下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思政課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2]GHB1675)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趙麗娟(1988—),女,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第一中學。
議題式教學,是指教師以學生的發展需要作為教學導向,通過設置議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可以有效掌握學科知識內容,提高綜合學習能力,培養獨立思維的教學模式[1]。因此,教師在高中階段的政治課堂中應用議題式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辯證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政治學科的知識并解決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政治課堂的質量和效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一、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應用的意義
在高中階段的政治課堂中,議題式教學的應用,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不但能夠幫助教師提高政治教學質量,最大限度地發揮政治學科的育人功能,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促進教師創新教學活動
議題式教學往往圍繞當前社會熱點問題或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展開,這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和靈感來源。教師需要思考如何設計議題、如何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根據相應的教學目標,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開展創新教學,從而有效推進學科教學工作,大幅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引導學生通過教學活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科知識,形成多維思維模式,學會從多個角度深入思考、探究問題,培養核心素養。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維
獨立思維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因素,也是學生高效學習的基礎條件之一。在高中階段的政治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議題的形式,引導學生深度思考,促使學生自發探究學科知識,或是聯合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獨立思考的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2]。
二、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應用的困境
(一)議題式教學活動效果不理想
在開展議題式教學時,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參與和交流,有效激發學生對于政治學科知識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配合相關教學工作,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然而,在高中階段的政治課堂中,部分教師設計的議題式教學活動形式過于單一,僅限于課堂討論、辯論等,這會使學生感到乏味,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此外,由于缺乏對議題式教學的正確認知,部分教師選擇的議題專業性、理論性較強,超出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范圍,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和參與討論,從而使議題式教學失去其應有的活力和吸引力,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教學價值。
(二)議題式教學評價方式不科學
在高中階段的政治課堂中,還存在教學評價單一的問題。部分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將成績視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使得學生的學習視野較為局限,他們無法有效拓展自己獲取知識的途徑,實現思維的延伸。除此之外,單一的評價還會使學生無法掌握自己真實的學習情況,無法對自己未來的政治學習進行規劃和預測,導致學生的綜合素養、學習能力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三、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應用的具體策略
為了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在高中階段的政治課堂中,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議題的引導下深入探究政治學科內容,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并能夠通過交流探究理解議題內涵,構建知識體系,為個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一)科學設置議題
議題,是教學的核心部分,對于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均具有指引作用。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師需要科學設置議題,綜合考慮教學內容和學生需求,通過議題式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使學生能在交流討論中提高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發展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內容時,教師需要梳理教材內容,合理設置議題,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夢的本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首先,教師需要明確議題設置的基本要求,即議題需要有引領性、可議性、思辨性、針對性和實踐性,圍繞新課程標準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教育要求,在議題式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3]。其次,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以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作為切入點,設置“探究中國夢,實現偉大復興”的議題,讓學生在議題的引領下,挖掘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本質,同時在相互討論中總結出實現中國夢的具體方法,促使學生增強愛國意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4]。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實現思維的發展。
(二)創設趣味情境
情境教學是學科教學中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強調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高效地開展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科知識。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將議題與教學有效連接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思考和討論。
例如,在教學《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中“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議題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中國共產黨如何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深入感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生命力,了解“一化三改”,逐步形成辯證思維。
首先,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設置“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議題,再據此延伸“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尋找適合國情道路”“艱辛探索道路歷程”三個分議題,為后續的教學活動組織提供邏輯準備。其次,教師要依據分議題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
(1)以視頻的方式為學生介紹關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生產力、生產關系的發展,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了解過渡時期,并站在辯證的角度思考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2)為學生播放關于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生活的視頻,使學生直觀了解到我國當時面臨的困境,以及我國如何探究適合國情的道路。
(3)以視頻的方式為學生展示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曲折的發展過程,使學生能夠明白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情境,理解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增強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感,了解中國共產黨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貢獻。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討論,以撰寫報告的形式記錄情境探究成果,再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評價,培養學生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
(三)設計多元活動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若能夠結合學科內容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就能夠使學生在活動的輔助作用下更好地應用知識,培養邏輯思維。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師在開展議題式教學時,要重視設計多元活動,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感知政治學科的獨特魅力,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活動發展團隊合作精神,實現共同進步。
例如,在教學《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中“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班級辯論等活動,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作用,正確看待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優勢、地位及相互關系,理解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形成的原因。
首先,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確定“探究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議題,以此引領學生進行后續活動。其次,教師要采用小組討論的活動方式,讓學生圍繞“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議題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并記錄討論的內容。學生需要共同整理討論的內容,并總結歸納。最后,小組長進行匯報,小組之間進行交流,拓寬視野,加深對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理解。
(四)開展多元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師獲得學生反饋的一種重要形式,能夠讓教師掌握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科知識,發展綜合素養。在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中,教師要將評價主體多元化,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綜合評價等,打破傳統單一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以此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真實學習情況,從客觀角度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為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基礎[5]。除此之外,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還需要完善評價的方式和標準,構建全面系統的評價機制,使評價結果更為客觀,充分發揮評價的參考價值,從而有效提高自己的政治教學質量和效率,實現政治學科的育人價值。教師要關注學生是否能夠針對議題提出有深度、有廣度的問題,是否能夠設計合理的探究活動和任務;關注學生在議題式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包括發言次數、討論質量、合作情況等;關注學生是否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否能夠提出創新性的觀點和建議;關注學生在議題式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包括學習興趣、合作精神、責任感等。
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導者,教師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創新教學理念,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將教育的育人功能落到實處。在高中階段的政治課堂中圍繞知識內容設置議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議題式學習,能夠有效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對于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交流探究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教師可以借助這一教學舉措,創新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政治教學服務,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以此有效推進素質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任萍.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4(4):41-42.
[2]童淑娟,武威利.淺談議題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4(1):28-30.
[3]潘學俊.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思政課堂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高考,2024(1):143-145.
[4]王婕.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J].山西教育(教學),2023(8):85-86.
[5]童大俊.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的應用策略[J].天津教育,2023(1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