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對影視制作技術的影響越來越大,這給專業教學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文章研究發現,新形勢下影視制作技術課程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課程內容滯后于業界需要、產教融合理念缺乏深度融合、教學方法單一以及育人途徑缺乏課程思政元素等。基于OBE理念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是應對挑戰的好選擇。混合式教學的設計原則是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學習,堅持“線上自主探究+線下協作研討”有效融合,OBE教學理念更關注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OBE理念的影視制作技術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聚焦學習的四個方面,即定義學習產出、實現學習產出、評估學習產出和使用學習產出,尤其注重混合式教學策略、多元評價方式、課程平臺和資源庫建設、課程思政等內容。在定義學習產出方面,通過市場調研及學習者特點分析兩個途徑進行課程的反向設計,最終確定課程目標;在實現學習產出方面,主要通過慕課平臺和資源庫建設,學生帶著任務學習,且任務是基于業界真實問題和需求設計的,線下學習和線上學習相輔相成,線上學習尤其要注重互動;在評估學習產出方面,實施積極的評價激勵機制,采用多元的評價方式;在使用學習產出方面,學生作品要交給任務方接受各方面檢驗,暫時達不到要求的也要放置在不同的平臺接受各方檢驗。
關鍵詞:OBE理念;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影視制作技術;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J916;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8883(2024)21-0158-05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廣州市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于OBE理念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影視制作技術》課程為例”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3QTJG014
影視工業的每一次發展進步,都伴隨著科技的重大突破,科技創新是影視工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當前全球范圍正在展開一場圍繞“AI+”研發的人工智能技術大比拼,自動腳本生成、圖像生成、自動視頻制作、新特效制作技術、智能教育一系列人工智能技術在影視領域應用得越來越廣泛,影視制作行業正面臨新一輪的數字化技術變革。
在技術層面,當前我國影視制作依然存在作品數量多但高質量作品少、技術進步大但領先技術少等問題。影視制作技術課程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核心專業基礎課,著重于影視后期的剪輯、調色、特效和合成制作,對學生影視制作實踐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在新的技術條件下開展影視制作技術課程教學非常緊迫。
OBE教學理念(Outcome-basedEducation,成果導向教育)普遍被認為是一種可以有效強化工程和實操類課程教學效果的教學理念。該教學理念已在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得到廣泛應用[1],國內清華大學等高校也已在課程教學中應用[2]。
OBE教育理念中學生通過學習所取得的成果是非常清晰的,教師要讓學生知曉完成課程后能干什么,并通過設計的教學策略達到此目標[3]。OBE教育理念更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已經學到了多少理論知識。
OBE教學理念強調達成性評價而不是比較性評價。不同于傳統教育在學生中區別出不同等級,OBE強調自我比較,而不是學生之間的比較,強調是否已經達到了自我參照標準[4]。
以影視制作技術課程為例,影視制作技術后期課程目前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課程內容滯后于業界需要
當前,高校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種現象——重理論而輕實踐,學生普遍缺少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5]。大部分影視制作技術課程學時有限,導致內容覆蓋不全面。而且理論學時較多,只能壓縮實踐學時,導致課程缺少完整的實踐環節。另外,校內課程與業界實踐聯系不緊密甚至脫節也導致課程內容知識陳舊過時,嚴重滯后于行業發展與業界需要。
(二)產教融合理念缺乏深度融合
當下的傳媒類專業實踐課程內容與行業發展態勢不匹配[6]。影視制作技術課程中所要求完成的復雜作品是與業界緊密聯系的,是要拿到社會上接受檢驗的。完成這種作品需要業界最新的技術和理念,最好是有業界的參與。但產教融合的教學理念在高校中還不是很成熟,業界與課程的融合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另一方面,產教融合也需要學校師資的協同參與,二者的交流渠道和協同配合需要進一步探索。
(三)教學方法單一
影視制作技術后期課程教學普遍采用教師講學生練的形式,教學方法單一。這導致學生只關注某個知識點,而不能融會貫通,缺乏完成現實場景真實任務的能力,缺乏真正創作作品的能力。
(四)育人途徑缺乏課程思政元素
課程思政要求在課程教學的各環節和各方面融入思政元素,達到隱性思政的目的[7]。影視制作技術后期課程往往偏重操作實踐忽視價值引領,缺乏課程思政元素,如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文化自信、藝術審美、人格養成等。在缺乏思政導向的背景下,課程知識、技能傳授與課程思政很難實現有機融合。
(一)“互聯網+”時代混合式教學正逢其時
“混合式教學(BlendingLearning)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e-Learning(即數字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8],以更好地強化學習效果。混合式教學可以依據不同教學內容合理選擇線上和線下教學環境,賦予教師和學生更高的自由度。
“互聯網+”時代,混合式教學大有可為。網絡環境下教學活動的普及讓混合式教學在當下變得越來越重要。對影視制作技術課程來說,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將是一種非常合適的教學方式。
首先,混合式教學的設計原則是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本課程中,線上學習基于學校慕課展開,內容聚焦技術基礎和理論鋪墊,慕課平臺上不同類型的學校內容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線下學習聚焦實踐操作,目標是完成完整的影視作品,面對面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及時解決問題,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
其次,混合式教學堅持“線上自主探究+線下協作研討”有效融合。完全的在線學習不可避免有其自身缺陷,如學生難以聚焦學習主題而導致學習低效等。所以,面對面的線下課堂學習不可或缺,在線學習與線下現場學習融合顯得非常重要。學生在線上學習遇到的困難可以通過線上討論區互動解決,也可以在線下集中或非集中答疑解決,其作品的協同創作也需要在線下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能讓學習既靈活又有效率,二者協同配合。
(二)OBE教學理念更關注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
OBE教學理念提倡反向課程設計,以教學目標為錨點倒推課程設計,設計教學活動[9]。這就要求項目在分解學習任務時(創作作品)要盡可能覆蓋全部教學內容,滿足真實創作情境,這對學生來說具有挑戰性。
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OBE教學理念可助力影視制作技術后期課程實現三個重要轉變:課程目標從課程導向向成果導向轉變、教學過程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考核結果從知識考核向多元評價轉變。
影視制作技術課程圍繞OBE理念展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前期首先明確改革內容、改革目標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探索適應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策略
影視制作技術課程要在前期做好學習者特點調查分析的前提下,在教學目標設置、影視創作教學任務安排、創作小組分配、線下活動組織、線上互動答疑等方面進行探索,形成成熟的混合式教學策略。
(二)采用多元學習效果評價模式
課程的學習效果采用多元評價方法,以學習成果為導向,聚焦學生通過學習所取得的學習成果——創作作品。
本課程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分解成若干個基于真實情境的創作任務,主要是影視后期特效和合成創作。
要將所有學生作品上載到慕課平臺或其他公眾平臺,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之一,學生評價是課程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此之外,業界專家對作品的評價也是課程成績的一部分,能讓整個課程評價更多元和全面。
(三)適應學生自主學習和師生互動的慕課課程建設
學校應與校外合作企業共同建設慕課課程,依托合作企業強大的技術能力、資源庫、人力資源等條件,建設講課視頻、優秀作品案例庫、影視實訓資源、相關視音頻素材及操作技術文檔等,實現共同開發、共建共享。
(四)探究軟件技術類課程融合課程思政的策略
要以隱性思政為思路,挖掘專業課程的思政元素,讓課程和思政更好融合,讓專業課的“思政味”更濃厚[10]。要從創作素材引用、案例列舉、作品分析、任務要求、作品評價等方面進行課程思政融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挖掘思政元素,從影視法規政策中挖掘思政元素,從影視制作技術前沿知識中挖掘思政元素。
如圖1所示,實施OBE教育模式主要有四個步驟:定義學習產出、實現學習產出、評估學習產出和使用學習產出[11]。
(一)在定義學習產出方面
首先,對業界主流公司進行市場調研。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最前沿的影視制作技術,以及業界公司對影視制作技術的應用狀況、對畢業生的需求情況。
其次,做好學習者特點分析。通過訪談、匿名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前期拍攝經驗、后期制作經驗以及對課程的建議等,由此分析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初始能力并確定教學目標和方案。

綜合以上兩點進行課程的反向設計,最終確定課程目標,即學習產出。主要包括需要熟悉業界的制作流程,熟悉業界使用的軟件,對主要使用軟件需要達到熟練使用的程度,可以制作簡單的符合業界標準的作品。
(二)在實現學習產出方面
首先,進行慕課平臺和資源庫建設。在“互聯網+”時代,混合式教學為每個學生提供了符合其需求的學習體驗[12]。在線學習平臺和課程資源庫的建設是混合式學習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基礎和前提,是不可或缺的。在建設過程中,要尤其注意對學習目標的支持,要有針對性。對某些影視效果的學習,如各種聲效、摳像、蒙版等效果的學習,需要相應的講解視頻、前期素材、分步驟解析以及在線交流渠道。
其次,讓學生帶著任務學習,而且任務是基于業界真實問題和需求設計的。美國猶他州立大學教授Merrill的研究表明,只有當教師的問題設計是面向真實世界且能給學生提供相應問題解決指導的時候,學生才會實現有效學習,教師的教學效能才會得到提升[13]。這就要求在進行任務和問題設計時,著眼于影視行業的真實情境,而不是將其視為做完就束之高閣的課程作業。
線上學習要注重引導。線上學習需要精心設計,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學習。這就要求線上材料做好說明和引導,需要先預習知識,然后學習相關理論,最后在平臺提交作業。學生只有清楚流程和步驟,才能更好地開展線上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最后,線上學習要注重互動,從而強化學習效果。這種互動不僅限于線上平臺討論區,也涉及平臺外的QQ群和微信群等。教師要及時解答學生在線上提出的問題,學生與學生之間也要積極討論。
此外,不能只注重線上學習,線下學習和線上學習是相輔相成的。線下學習除了學生之間的協同作業和實踐,還包括互動答疑、成果展示和學習體驗分享。互動答疑主要是面對面演示操作,或者就某些問題進行深度討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成果展示主要是影視作品展示,教師要肯定優秀的部分,提出修改建議,以便學生完善作品。最后是學習體驗分享,學生要自我評價學習態度,進行學習反思,提出學習愿景與展望等,以實現共同學習。
(三)在評估學習產出方面
OBE模式下的評估從線性推進到循環改進,通過周期性評價形成循環評價——改進——循環評價機制,從而保證了教學效果的強化[14]。
首先,實施積極的評價激勵機制。要想讓學生帶著目標全身心投入學習,積極的評價激勵機制不可或缺[15]。從課程內容學習到真實的影視制作,跨度和難度較大,因此教師要激勵學生充滿自信,查缺補漏,搭好腳手架,逐級提高,最終完成學習目標。
其次,要采用多元評價方式。影視制作技術課程應當有其特色——偏重技術性,盡可能讓作品說話,更好地體現其大眾性和藝術性[16],因此課程考核不能只讓教師評價。
多元評價主要包括生生互評、教師評價和業界評價。生生互評可以通過問卷進行,也可以根據在慕課平臺上的播放量來評定。教師評價要將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多關注學生的進步,通過激勵使學生達到課程目標。業界評價關注作品有沒有達到播放要求,有沒有滿足業界的需要,是多元評價中最重要的一環。
(四)在使用學習產出方面
學生最終的作品不單單是為了課程完成的,而是為了解決業界問題完成的,最終是要在平臺發布、播放的,這將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即便是達不到要求的作品,也會在慕課平臺或B站等公共平臺發布,接受其他學生或公眾的評判,從而繼續修改完善。
OBE教學理念貫穿課程全過程,反向設計學習任務和學習過程,注重學生基于真實任務的學習。在教師和業界導師的指導下,與影視業界任務需求對接,解決作品創作中的難題,能使學生真正完成自我意義的建構。
基于OBE理念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聚焦學習的四個方面,從定義學習到實現學習產出,然后評估和使用學習產出,全流程聚焦學習產出,以學習產出重構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
此外,多元評價方式有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和能力的拓展。在今后的影視制作技術課程教學中,需要深入探究校企合作開展的產學研合作形式,讓課程更加貼合現實,更加聚焦作品產出,更加重視開展課程思政,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鄧若蕾.新聞專業混合式教學中課程思政實施路徑研究[J].今傳媒,2023(9):154-156.
[2]蘇芃,李曼麗.基于OBE理念,構建通識教育課程教學與評估體系:以清華大學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29-135.
[3]鳳權.OBE教育模式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學學報,2016,31(3):81-85,95.
[4]李志義.對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十年的回顧與反思之一:我們應該堅持和強化什么[J].中國大學教學,2016(11):10-16.
[5]周春月,劉穎,張洪婷,等.基于產出導向OBE的階梯式實踐教學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11):206-208,220.
[6]羅見聞.基于OBE理念的地方院校新聞實踐教學改革探析:以短視頻新聞制作課程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3,14(23):25-27.
[7]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3):64-69.
[8]牟占生,董博杰.基于MOOC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探究:以Coursera平臺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5):73-80.
[9]李志義,朱泓,劉志軍,等.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高等工程教育教學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70.
[10]高燕.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問題與解決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7(Z3):11-14.
[11]顧佩華,胡文龍,林鵬,等.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5-37.
[12]馮曉英,孫雨薇,曹潔婷.“互聯網+”時代的混合式學習:學習理論與教法學基礎[J].中國遠程教育,2019(2):7-16.
[13]李逢慶.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6(9):18-24.
[14]張男星,張煉,王新鳳,等.理解OBE:起源、核心與實踐邊界:兼議專業教育的范式轉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09-115.
[15]劉榮,萬麗麗,袁芳.OBE理論視角下高校課程學習評價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16(1):15-17.
[16]郝君.重塑分階目標: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混合式課程改革[J].傳媒,2023(9):85-87.
作者簡介張化東,實驗師,研究方向:電視節目編導及新媒體節目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