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可以進入多種場景,扮演不同的角色,獲得豐富的互動機會。這有利于幼兒社交能力發展,而且可以增進幼兒之間的關系。文章分析了角色游戲與同伴交往這兩個概念,并討論了角色游戲在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方面的積極作用。文章還討論了利用角色游戲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三個方面策略,并給幼兒園、教師、家長提出了一些培養建議。
關鍵詞:角色游戲;幼兒教育;同伴交往能力
作者簡介:夏秋萍(1989—),女,江蘇省昆山市周莊中心幼兒園新鎮區分園。
角色游戲是一種常見的幼兒教育活動。通過在角色游戲中扮演不同角色,幼兒可以初步了解社會規則,培養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幼兒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面臨著培養幼兒社交能力的挑戰,需要尋找有效的解決辦法,而角色游戲給教師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研究角色游戲對幼兒社交能力的影響具有實際意義。
一、角色游戲與同伴交往概念的界定
(一)角色游戲
角色游戲的核心在于“扮演”。在游戲中,每個參與者都會扮演一個特定的角色。這個角色通常擁有獨特的生活背景、性格特點和能力,參與者需要根據角色的這些特質來做決策,與其他角色互動,并在游戲的規則框架內推動故事發展。這種游戲方式要求參與者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需要參與者具有一定的溝通技巧和合作精神。在幼兒角色游戲中,多名幼兒可以一起在游戲區域玩耍,扮演不同的角色,積累生活經驗,學習溝通技巧。
(二)同伴交往
交往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個層面是心理上的互動;另一個層面是行為上的相互影響。通過交往,個體可能在價值觀和行為上發生變化。交往還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個體與自身的交往,二是個體與他人的交往。幼兒教師可以基于交往的概念、特點,分析如何推動年齡相近的個體通過行為和觀念的相互作用,實現心理和身體健康發展。
二、利用角色游戲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優勢
(一)使幼兒心情更加愉悅,更順利地參與游戲
幼兒天生喜歡游戲,在角色游戲中他們很容易感到心情愉悅。當幼兒在游戲中感到愉快并且知道如何繼續玩下去時,他們會愿意與同伴互動,一起思考劇情。例如,在教師組織的“點菜”角色游戲中,明明和佳佳扮演顧客,珊珊扮演服務員,明明和佳佳點了很多菜,但珊珊沒有足夠的道具,于是珊珊說:“顧客您好,你們點的菜有點多,可能吃不完。為了避免浪費,你們可以少點幾個菜。”明明和佳佳很快接受了珊珊的建議,減少了幾個菜。在這個游戲中,明明、佳佳和珊珊表現得很放松,而且他們的言行舉止既符合真實生活的規范,又富有創造力。
(二)有效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幫助他們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角色游戲通常是對現實生活的模仿,幼兒扮演的角色普遍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的。在角色游戲中模仿和表演不同的角色時,幼兒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并進行創造,同時可以順利發展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師組織的“點菜”角色游戲中,幼兒認真傾聽教師的建議,在扮演角色時主動使用“請”“您”“謝謝”等禮貌用語進行對話。由此,幼兒不僅能夠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而且會逐漸明白自己在與同伴交流時應運用禮貌用語,確保彼此在對話時感到舒服。
(三)幫助幼兒理解同伴意圖,提高幼兒與同伴交往的能力
在角色游戲中,如果幼兒只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認為同伴的想法肯定和自己一樣,或者完全不在意同伴的想法就匆忙采取行動,可能導致游戲無法進行下去。在組織角色游戲時,教師可以采用輕松的態度引導幼兒吸取教訓,從失敗的經驗中學習社交技巧,從而逐漸學會理解同伴的意圖,并采用合理的行為。在幼兒暢快地玩游戲后,教師也可以引導他們從成功的經驗中總結有用的技巧,幫助他們提高與同伴交往的能力。
三、利用角色游戲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科學策略
(一)創設有利于幼兒交往的游戲情境
1.靈活創造游戲空間
教師應結合幼兒的語言發展需求,創造適合同伴交往的游戲環境。一方面,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室內外的空間,因為給幼兒提供足夠大的空間可以滿足不同幼兒對角色游戲的需求。在一個班級中,可能有些幼兒喜歡扮演醫生和病人,有些幼兒喜歡玩化妝游戲。在足夠大的游戲空間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玩游戲,這會使得他們的游戲表現更好,也會使得他們愿意與同伴進行持續、深入的交流。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合理利用幼兒園內的其他區域組織游戲活動。隨著年齡增加,幼兒的游戲興趣可能發生變化,為了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教師需要合理規劃游戲活動,適當帶領幼兒到更加開闊的游戲空間玩角色游戲。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幼兒園的餐廳區域玩角色游戲,讓幼兒更好地沉浸在教學場景中,得到更充分的鍛煉。
2.讓幼兒自主布置游戲空間
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具有不同的游戲水平。大班幼兒接觸的事物比中班、小班幼兒接觸的事物多,積累的經驗也更豐富。因此,與中班和小班幼兒相比,大班幼兒在玩角色游戲時更具主動性,更傾向于按照自己的計劃展開游戲。面對大班幼兒時,教師可以適當放手,讓他們自主規劃游戲、布置游戲場景,從準備游戲活動開始自然地與同伴互動。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自主規劃“服裝店”角色游戲,明確彼此的分工,一同討論游戲角色、準備游戲道具、布置游戲場景。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能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情況,教師需要視情況決定是否介入幼兒的討論,盡量做到讓幼兒自主協商解決問題。
(二)提供有利于幼兒交往的游戲材料
1.增加低結構材料
在面對豐富的游戲材料時,幼兒往往會產生更強烈的玩游戲興趣,也會產生更多的游戲思路,從而愿意主動開始與同伴互動。低結構材料是一些無規定玩法、無具體形象特征的材料,這些材料往往是在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結構簡單的、能夠激發想象力與創造力的良好載體,具有多元性、可塑性、可持續等特點。因此,教師應當在組織角色游戲時,適當增加低結構材料,鼓勵幼兒根據要扮演的角色選擇合適的材料。這樣做可以使得他們與同伴的互動內容更加豐富,從而有效促進幼兒的同伴交往能力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在公共活動區域放置塑料瓶、積木、繩索、海洋球、樹枝和紙箱等材料,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使用這些材料。
2.鼓勵幼兒自己制作角色游戲所需材料
在玩角色游戲時,幼兒常常會發現,隨著情節發展,自己需要不同的游戲材料。然而,幼兒的想法有時是難以預測的,教師未必可以準備所有幼兒需要的材料。在發現幼兒缺少必要的游戲材料時,教師可以順勢鼓勵幼兒嘗試結合現有材料,與同伴一起制作新的材料。例如,幼兒在玩了一段時間的“過家家”角色游戲后,提出想要為娃娃建一個新家的想法,教師可以順勢鼓勵他們利用紙盒做房子,用積木做房子里的床、桌子等。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幼兒需要與同伴一起思考、商量并行動,這為他們提供了很好的交往機會,可以充分鍛煉他們的同伴交往能力。
(三)給出有利于幼兒交往的游戲指導
1.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適當介入
在幼兒玩角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分析幼兒言行舉止背后的需求,并在幼兒遇到溝通困難甚至是發生爭執時適當介入,幫助幼兒有效溝通。
首先,教師需要在課余時間主動了解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發展的特點以及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科學方法,分析適合自己使用的策略,并積極采取實際行動,逐步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其次,教師還要對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并認真分析幼兒之間的互動,尋找合適的措施以引導幼兒繼續與同伴交往。比如發現幼兒因為都想要扮演某個角色吵起來時,教師可以適時介入,鼓勵爭吵的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引導他們理解同伴的想法,并提出輪流扮演角色的建議,幫助幼兒解決問題。最后,教師還要牢記,自己只是幼兒角色游戲中的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因此在組織游戲時,教師應該為幼兒留出游戲空間,給幼兒機會去犯錯和糾錯。由此,幼兒可以更順利地積累經驗、發展能力。除此之外,如果發現幼兒在玩角色游戲時,因為種種原因陷入消極情緒,教師需要及時與幼兒進行一對一交流,了解幼兒真正的需求和出現的問題,幫助幼兒做好情緒調節工作,走出消極情緒。
2.引導幼兒在玩游戲前制訂游戲計劃和規則
在引導幼兒玩角色游戲前,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組成多個游戲小組,在小組內制訂自己的游戲計劃和游戲規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適時給幼兒提供指導和幫助。例如,在幼兒玩“貿易集市”角色游戲前,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分組制訂游戲規則,確定游戲角色、游戲道具等內容,然后采取合適的策略分配角色。
四、利用角色游戲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其他方面建議
要充分發揮角色游戲的價值,只依靠教師一方的努力是不夠的。幼兒園及家長也可以參與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教育工作,以幫助教師鞏固育人成果。
(一)對幼兒園的建議
為了提高角色游戲質量,幼兒園可以開展園本課題研究,或者邀請教育專家進入幼兒園分享實踐經驗,又或者鼓勵優秀教師介紹利用角色游戲科學培養同伴交往能力的案例。除此之外,幼兒園還可以組織多種類型的活動來鼓勵幼兒進行同伴交往。比如幼兒園可以在端午節、植樹節、中秋節組織慶祝節日活動,鼓勵幼兒據此玩角色游戲,在和諧的游戲氛圍中積累生活經驗、提高交往能力。
(二)對教師的建議
教師不僅需要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還要做好家園溝通工作。家庭是幼兒的第一課堂,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對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發展十分重要。因此,為了鞏固教學成果,教師應該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主動與家長交流,分享幼兒的游戲表現,具體說明幼兒的進步之處和不足之處,并提供在家組織角色游戲以促進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發展的建議。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定期組織家長沙龍,和家長面對面討論角色游戲在促進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發展方面發揮的作用,傾聽家長的育兒經驗和困惑,幫助家長在家庭環境中給幼兒營造良好的社交氛圍。
(三)對家長的建議
家庭在培養幼兒的社交技能方面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一個充滿愛與理解的家庭環境,可以有力地推動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發展。
為此,家長需要營造開放和包容的家庭氛圍。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需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與認可。同時,家長應當以身作則,通過自己與家人、朋友的互動,激勵孩子與他人互動,指導孩子學習傾聽、協商、合作的技巧。除此之外,家長也可以定期組織家庭會議,給幼兒提供練習交流技巧的平臺,同時讓孩子參與家庭決策,感受到自己的意見十分重要,從而增強與他人互動的信心。
家長還可以適當在家組織角色游戲,以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這類親子游戲不僅能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結,還可以幫助孩子掌握多方面知識。在游戲中,家長需要教導孩子禮貌應答、認真傾聽以及耐心溝通,為孩子與同伴交往打下堅實基礎。當然,家長也可以聯合起來組織戶外活動,讓孩子在更廣闊的社交環境中觀察和模仿他人的社交行為,積累豐富的社交經驗。
結語
總而言之,角色游戲在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為了利用角色游戲培養幼兒的同伴交往能力,幼兒教師需要正確認識角色游戲和同伴交往能力的概念和特點,并積極學習有效的教學方法,組織科學的教學活動。在角色游戲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自主布置游戲空間、制作角色游戲所需材料、制訂游戲計劃和游戲規則,以進一步提高角色游戲的育人效果。除此之外,幼兒園和家長也應重視角色游戲對幼兒發展的積極影響,配合教師積極采取行動,幫助幼兒健康、順利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陳怡玲.在角色游戲中培養中班幼兒合作能力[J].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2024(1):56-57.
[2]李添麗,邵笑.幼兒園角色游戲有效開展的策略研究:以中班角色游戲“野趣集市”為例[J].中國教師,2023(11):98-100.
[3]趙文霞.基于角色游戲提升幼兒的同伴交往能力[J].新課程研究,2023(32):129-131.
[4]溫金華.角色游戲培養幼兒社會交往能力[J].文理導航(下旬),2023(1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