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作者在內蒙古索口村擔任駐村干部期間的實際經歷為基礎,結合駐村工作隊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經驗積累,對村級檔案管理工作進行了深入思考。文章首先明確了村級檔案的歸檔范圍,以真實案例為依托探討了村級檔案的獨特價值和作用,深入分析當前村級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的特點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村級檔案管理;鄉村振興;獨特價值;問題現狀;解決對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連續出臺12個有關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在2024年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強調:“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1]” 這為加強村級檔案建設指明了方向。村級檔案是鄉村發展的真實記載,是鄉村文化的重要傳承途徑,是鄉村振興工作開展的資料參考,為鄉村政策的決策者摸清鄉村的情況提供了輔助佐證,為黨和國家制定“三農”方針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村級檔案是鄉村基層組織和村民在本地長期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中形成的重要歷史記錄,其分門別類、以多種形式為載體地將鄉村基層的復雜信息進行有效地歸納整合,具有客觀性、完整性和延續性的特點。
村級檔案管理工作一直是村級基層組織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鄉鎮政府部門應加強對村級檔案工作的指導、培訓和幫扶,使村級檔案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軌道[2]。”以內蒙古索口村為例,在鄉村振興的實際工作中,村級檔案共分為4大類22分項80小項,即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鞏固成果。具體包括村級基礎信息、村級戶籍信息、鄉村治理和鄉村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及鄉村振興工作匯總等[3]。本文旨在從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的駐村工作實踐出發,對村級檔案管理工作進行深入思考,強調村級檔案在推動鄉村發展中的獨特價值與作用,并通過對村級檔案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的探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村級檔案管理工作,使村級檔案更好地為鄉村基層治理服務,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1 村級檔案的獨特價值及重要作用
村級檔案是鄉村歷史的真實記錄,是寶貴的歷史財富[4]。村級檔案內容豐富,包括文書類、基建項目類、設施設備類、會計類和照片、音像、實物類等[5],涵蓋了村級行政單位的方方面面,既有記錄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功能,又具備保障村民利益、提高生產力水平和推動鄉村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獨特價值。
1.1 村級檔案是見證鄉村歷史和傳承鄉土文化的重要資料
村級檔案就是鄉村基層的“史書”,見證了鄉村基層的重要事件,記載了村民的生活習俗和多種多樣的社會活動,保留了大量關于鄉村的傳統習俗和傳說逸聞等文化信息,為本地村民延續傳統社會活動提供了歷史依據,為學術研究提供了形式多樣的豐富素材,是外來者了解鄉村的一扇窗口。隨著全國性人口遷徙和東北地區大規模人口外流,東北地區的鄉村留守人口結構以老年人為主,青壯年多外出務工,存在著大量戶在人不在的情況,東北地區小型村落的鄉土文化面臨著失傳消散的嚴重風險。村級檔案管理工作就是整合關于鄉村的資料,有效保護了那些即將消失的鄉村文化,既是對鄉村歷史的繼承與傳播,又為鄉村文化建設指引了方向。
1.2 村級檔案是有效維護農民利益和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的信息基礎[6]
在農業現代化的背景下,土地集約化經營和土地流轉成為現代鄉村發展的重要手段,村級檔案中有關土地利用情況的記錄能真實地反映村集體和個人對土地利用的情況及變更過程,為保障耕地、土地規劃及開發提供信息基礎。村級檔案中鄉村耕地保護、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臺賬等資料為維護農民利益、保障村集體發展提供了決定性證據。在村落的歷史發展中,存在著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歸屬不明的問題。必須利用村級檔案對相關土地信息進行調閱取證,有效保證村集體的利益,維護村民的合理收益。只有在明確村民合法權益的基礎上,先進生產模式和生產技術才能在農村快速鋪陳推進,從而使農業生產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1.3 村級檔案是促進鄉村發展和維護鄉村社會穩定的客觀需要[4]
村級檔案是對村莊土地利用、重要事件、社會活動、經濟發展等方面的真實記錄,為鄉村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實證材料。內蒙古索口村的村級檔案中記述了內蒙古索口屯有水庫移民的歷史,按照水庫移民相關政策爭取到圍墻、彩磚和排水溝等民生工程的建設扶持資金,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環境。村級檔案為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村民人居環境,促進鄉村發展提供了資料依據。通過村級檔案,鄉村基層管理者可以準確掌握村莊人口結構、土地確權等情況,明確村民的合法權益和相關利益,平穩調解村民之間的矛盾沖突,切實維護村民切身的合理利益。村級檔案為解決村民糾紛、化解矛盾提供了歷史依據和制度基礎,是維護鄉村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
2 村級檔案管理工作現狀
2.1 認識不足,綜合價值被忽視
鄉村基層組織干部的工作重心往往聚焦于鄉村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改善,村級檔案因不能直接創造經濟價值而被忽視。村干部和村民對村級檔案價值的認識十分片面,更缺乏對檔案利用價值的認知。長此以往,村級檔案的綜合價值在新農村建設中得不到很好地發揮,村級檔案常常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
2.2 流程混亂,管理制度不規范
在鄉村,檔案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監管,存在不健全、不規范的問題,經常是“誰經手,誰保管”。許多村干部和村民把村級檔案視作“不得不完成的任務”,按照上級要求形成資料后,經常隨意擺放,沒有分類,順序混亂,不但給查閱帶來困難,更容易丟失,嚴重影響了檔案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2.3 輕視價值,法律法規意識薄弱
許多村干部和村民認識不到村級檔案的法律屬性,缺乏相關法律法規意識,檔案的利用價值被輕視。村委會的檔案管理員普遍是兼職,甚至有的村連兼職檔案管理員也沒有,資料無專人負責,更做不到及時歸檔,給檔案利用造成極大困難。這些現象的出現是對檔案管理工作法律法規意識淡薄的體現,客觀上加深了村民對村級檔案的不信任。村級檔案在村民的生產生活中不能很好地起到應有的作用,其價值被輕視。
2.4 管理不專業,業務能力有待提高
村級檔案保存的形式和載體多為文字、圖表及音像等,涵蓋了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在黨組織建設、村民自治、生產經營等活動的各個方面[5]。因此,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村級檔案管理工作大多沒有固定的負責人,多由本村村干部兼任,或由村干部、村會計、鄉村振興專干共同兼任。雖然在工作中有駐村工作隊的具體指導,但大部分駐村干部不具備檔案管理的專業水平,在指導過程中缺乏專業性,村級檔案長期處于無專業人員整理歸檔的狀態。由于村級檔案管理人員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較低,導致重要紙質材料得不到很好的保存,更無法達到檔案的數字化要求,村級檔案很難直接運用于鄉村建設,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亟待提高。
2.5 存儲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后
目前,村委會保存檔案的基礎設施普遍落后或陳舊,檔案資料經常被隨意擺放在辦事大廳或會議室的文件柜內,甚至放在紙箱中靠墻堆放,保管環境達不到現代檔案儲存的要求。由于村級檔案多數以紙質文件的形式儲存,紙張易受潮、受污或遭到鼠咬、火燒等情況損壞。另外,村級檔案還包括以光盤、移動硬盤為載體保存的文字、圖片和影像等,這些檔案資料也需要安全的保管環境,一旦意外損壞無法修復,造成的后果不可逆,村級檔案的保存環境和基礎設施有待更新升級。
3 加強村級檔案管理工作的對策研究
村級檔案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7],是鄉村歷史和鄉土文化的主要載體。村級檔案管理工作受多方面因素制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忽視。在檔案管理的實際工作中,依據《村級檔案管理辦法》,確定具體、有效的解決對策,將是村級檔案管理工作提升的前提,也是未來發展的客觀要求。
3.1 協同合作,豐富檔案內容
村級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部門和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積極爭取上級領導及涉農部門的支持[8],加強鄉村基層組織對村級檔案的重視程度,將村級檔案管理工作納入鄉村振興黨建幫扶考核體系,使村級檔案管理工作同黨建幫扶有機結合,協同一體[9]。鄉鎮人民政府應協同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民政部門、農業部門及相關部門與當地多部門合作。例如,可以與本地文教部門合作,采取假期研學、鄉土教材開發等形式,引導學生參與本地本村特色鄉土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編寫能展示鄉村發展的重要成果,使村級檔案內容更加豐富。
3.2 健全制度,規范制度標準
《村級檔案管理辦法》以法規的形式明確規范村級檔案的管理責任,規定村級檔案的實際負責人和監督管理者,在村級檔案收集整理、分類歸檔和借閱利用等環節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此基礎上,要建立健全村級檔案歸檔、保管和利用等制度,制定流程和標準,并明確檔案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 [10]。與此同時,還應從鄉村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有效保證村級檔案內容完整性和連續性的前提下,不給基層添麻煩、不給村干部加任務,留有一定自主決策的空間,切實提升村級檔案的質量。
3.3 加大宣傳,提高利用率
檔案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需要多部門合力協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業務素質過硬,鄉鎮人民政府在當地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雙方聯合、優勢互補。通過電視節目、社區活動或入戶宣傳等形式,積極引導村干部和村民提高檔案法律法規意識,借助真實案例使他們認識到村級檔案能有效維護村集體和村民的合法權益,檔案與個人和集體的發展密切相關。通過宣傳,加強村級檔案在村干部和村民思想中的重視程度,從而提升村級檔案的價值,避免檔案資料成為堆在角落里的“廢紙”,提高檔案在村民生產生活中的權威性和利用率。
3.4 指導培訓,提高綜合素質
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根據自身工作職能,應當充分發揮示范指導作用。一是采取集中培訓、遠程教育等形式,為檔案管理人員提供所需的知識儲備;二是定期組織專業骨干下鄉現場指導,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幫助建立規范的業務流程,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幫助村級檔案管理人員培養自覺歸檔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使他們在政治素養、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等方面得到整體提升。
3.5 改善環境,升級存儲設施
受物質條件限制,一些地方形成了村檔鎮管、村檔縣管的村級檔案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優勢明顯,缺點同樣突出。異地管理使得村級檔案不能得到實時更新,人檔分離也增加了村民調閱和利用的難度。從目前村級檔案管理工作來看,改善檔案保管環境,升級檔案存儲設施設備成為當前村委會急需解決的問題。增加對村級檔案的資金投入是保障村級檔案管理工作健康發展的關鍵。村委會要積極爭取資金支持,加大對檔案存儲設備的投入,尤其需要重視檔案通風、采光、防火、防水(潮)、防盜和防有害生物等保管環境的建立[11]。另外,還要特別注意檔案資料的老化問題,采用無酸紙檔案盒保存,延長檔案壽命。同時將檔案資料數字化,使用光盤或移動硬盤等進行多項備份及分別存儲,增加村級檔案的抗風險能力。
結語
回顧多年的檔案工作,橫向對比多種類型檔案,深刻認識到村級檔案具有的獨特價值和作用。村級檔案真實記錄了鄉村的發展,承載著豐富的鄉村記憶,具有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的雙重屬性,在鄉村基層組織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兩年多的駐村工作中,發現村級檔案管理工作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互相聯系、相互影響,亟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
規范村級檔案管理工作,保證村級檔案的完整性、連續性和系統性,提升村級檔案的利用價值,可以更好地還原鄉村歷史,為促進鄉村建設和發展提供更為完整和翔實的歷史依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繼續深耕村級檔案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村級檔案管理的能力,使村級檔案更好地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 國務院.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R].2024(2).
[2]國家檔案局 民政部 農業部.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意見(檔發〔2007〕10號)[R].2007(12).
[3]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村級檔案目錄清單[R].2023.
[4]高云萍.加強村級檔案工作的必要性[J].蘭臺世界,2005(06):89.
[5]國家檔案局 民政部 農業部.村級檔案管理辦法[R].2017(11).
[6]劉瑋.新農村檔案管理之我見[J].山東工業技術,2014(05):126.
[7]徐聯軍.村級檔案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C].2010年全省檔案工作者年會論文集,2010.
[8]王賽春.村級檔案規范化管理工作的思考[EB/OL].齊齊文庫,2023(07).
[9]貴州省安順市.提高檔案工作 質效賦能鄉村振興駐村工作[EB/OL].貴州文化網,2023(02).
[10]魯會芬.抓農村檔案工作就是抓發展——當前農村村級檔案管理工作現狀及對策[J].華人時刊,2013(10下).
[11]劉平.淺談鄉鎮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C].2013年重慶市檔案工作者文集,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