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檔案部門在數字化轉型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文章旨在分析“互聯網+”時代,檔案部門如何有效應對網絡安全問題。首先,探討了數字化檔案管理所帶來的挑戰,特別是檔案數字化對網絡安全的影響。其次,深入剖析了在“互聯網+”時代,檔案部門應當如何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體系。最后,強調了信息系統安全保障的重要性,為檔案部門在“互聯網+”時代做好網絡安全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導和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檔案;網絡安全
中圖分類號:G275 文獻標識碼:A
在數字化、網絡化的時代背景下,檔案部門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需要,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也使得檔案信息的傳輸、存儲和共享變得更加便捷。然而,隨之而來的是網絡安全問題不斷凸顯,檔案信息被泄露、篡改、病毒攻擊等風險日益增加。
一、“互聯網+”時代檔案的特點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檔案管理也迎來了“互聯網+”時代的挑戰與變革。在此背景下,檔案管理部門不再僅僅是承載歷史信息的存儲機構,還成為信息獲取、共享和傳遞的重要平臺。“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在于數字化、在線化和智能化,檔案信息可以通過網絡迅速傳播,實現遠程訪問和在線查詢,使得檔案管理部門需要適應新的技術環境,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務。同時,也要面對網絡安全的嚴峻挑戰。檔案信息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可能會增加信息被泄露的風險。因此,如何在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的同時,確保信息安全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1.檔案管理信息化
“互聯網+”時代,現代信息技術與各行各業都展開了深度融合。對于檔案管理部門而言,在檔案管理過程中所面對的管理對象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檔案成為檔案管理部門的主要對象,在檔案管理工作中也需要與時俱進,充分認識檔案管理已經呈現信息化特征。一方面,檔案管理部門要主動適應互聯網時代變化,圍繞檔案管理對象的變化,積極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法》也明確指出,要將信息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加以落實,需要檔案管理部門更新換代硬件設備設施,對現有的計算機、掃描設備和其他相關的各種設備設施展開升級改造,更符合當前檔案管理信息化需要,重新梳理原有的檔案管理流程,優化和完善現有的檔案管理制度,以滿足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具體要求,更加適應當前網絡時代對檔案管理產生的影響。
2.檔案資源共享化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數字技術被運用到檔案管理之中。傳統的紙質檔案資源逐漸變成可以共享利用的數字化檔案資源。這些檔案資源不僅有利于保存,還能夠為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提供豐富的支持。特別是在“大檔案觀”的引領下,檔案管理部門的服務范圍正在不斷擴大,積極通過打造網絡平臺,為廣大民眾提供更為多元化的檔案信息服務,相應地在檔案資源開發利用方面也呈現出共享化特征。檔案資源不再是檔案管理部門一家的資源,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在這一背景下,檔案管理部門主動與其他服務對象建立緊密聯系,對有開發價值的檔案資源實施共享,更好地發揮檔案信息資源的價值和作用。當前,檔案資源共享化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檔案的重要特征,同時也為檔案信息資源更大范圍、更合理地開發利用創造了條件。
3.檔案開發智能化
檔案信息資源只有真正被運用到具體的場景之中,才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如果檔案信息資源只是檔案管理部門的管理對象,只存在信息系統之中,不讓其“發光發熱”,就失去了檔案信息資源的價值和作用。當前,部分檔案管理部門已經將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技術與檔案開發實行融合,在更為先進的技術手段支持下,檔案開發更為系統、科學,也呈現出了檔案開發智能化的特征。借助相關技術可以找到檔案信息資源之間的關聯性,甚至可以圍繞具體的檔案課題對檔案資源開展高質量的信息加工,提煉出來的檔案信息既能夠為具體業務場景提供支持,也體現出了檔案管理部門的價值和作用。因此,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檔案管理部門應充分認識到檔案開發智能化的特點,充分認識智能化設備設施在檔案開發中的價值和作用。
二、檔案數字化帶來的網絡安全問題
檔案數字化是“互聯網+”時代的重要趨勢,它使得大量歷史文獻和信息可以以數字的形式存儲和傳播。然而,這也帶來了網絡安全問題。數字檔案的存儲和傳輸依賴于信息技術設備設施和網絡通信,導致檔案信息更容易受到黑客攻擊、惡意軟件感染以及數據被泄露等風險。數字檔案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國家、企業和個人的隱私和利益。
因此,檔案管理部門在開展數字化處理時,不僅要關注數字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可信度,還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加密技術、防火墻、訪問控制等,以確保檔案信息不受到惡意侵害。同時,也需要加強對檔案人員的網絡安全教育和培訓,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減少安全漏洞的風險。
1.檔案安全意識亟待提升
檔案數字化技術為檔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條件,降低了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但隨著海量檔案數據資源的出現,也對檔案管理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部分檔案管理部門對于檔案數字化帶來的影響沒有充足的估計,數字化帶來的檔案風險還沒有引起檔案管理部門主要領導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只注重前端開發,忽略后端檔案信息安全”問題,輕則會造成檔案信息丟失,重則會危及檔案事業發展。一方面,檔案管理部門沒有圍繞檔案安全重要意義展開廣泛宣講,檔案管理人員對于檔案安全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檔案工作人員對于檔案安全還缺少系統認知,檔案安全意識相對薄弱,在檔案安全制度落實、檔案管理系統具體操作方面還存在著不規范、隨意性問題。
2.檔案安全風險更為多元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對檔案管理部門的檔案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當前部分檔案管理部門對于檔案安全風險認識還存在偏差,沒有認識到檔案安全風險的多元性。從數字檔案的生成看,數字檔案生成是否真實、完整,直接影響著后續數字檔案的開發和利用。如果一開始數字檔案就不具有真實性,后期檔案管理工作也就失去了意義。但是,當前檔案管理部門沒有認識到檔案數據生成可能存在的風險,在生成過程中可能因為人為失誤或錄入錯誤等原因導致檔案信息失真。同時,在檔案信息傳輸、檔案系統管理、檔案信息共享方面也容易受到外部的病毒攻擊影響。可見,互聯網時代檔案管理部門在檔案信息管理和開發過程中還面臨著多個層面的安全風險,如果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就會影響檔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3.檔案安全人才隊伍建設滯后
檔案部門的網絡安全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完善的制度機制作為保障,也需要優秀的網絡安全人才主動參與。
但是,目前檔案管理部門在檔案安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還相對滯后。從檔案管理部門的內部建設看,還沒有圍繞檔案網絡安全對檔案管理人員開展系統的培訓,沒有將檔案網絡安全相關內容作為培訓重點,導致檔案管理人員對于網絡安全風險重視程度不足,檔案管理人員的信息素養難以適應當前網絡安全的工作需要。從外部的人才引進看,目前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沒有將復合型人才作為引進重點,缺少既懂得網絡安全又精通檔案管理工作的優秀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檔案管理部門的網絡安全工作推進。而網絡安全工作對于網絡信息資源的共享、開發、利用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此項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勢必會影響其他方面的工作開展。
三、“互聯網+”時代檔案部門網絡安全工作策略
1.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體系
(1)網絡安全政策與制度
首先,制定明確的網絡安全政策和制度是至關重要的。這些政策和制度應當規范檔案信息的存儲、傳輸、訪問等各個環節,明確責任分工和權限控制,確保檔案信息沒有受到未授權的訪問和篡改;其次,還應當制定應急預案和處置流程,以便在發生安全事件時能夠及時應對和恢復。建立完備的網絡安全體系可以為檔案部門提供有力的保障,確保數字檔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最后,還需要與相關部門合作,借鑒國內外的網絡安全經驗,不斷優化和完善網絡安全體系,以適應日益復雜和多變的網絡環境。
(2)安全責任與權限劃分
檔案部門應當明確檔案人員在網絡安全方面的責任和權限,確保各個崗位和角色在網絡安全工作中有明確的職責。檔案部門可以通過設立網絡安全管理崗位、明確網絡安全管理流程、制定權限管理規定等方式來實現。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應當根據其職責和權限開展相應的培訓,使其了解如何識別和應對網絡安全風險以及在遇到問題時應該采取何種措施。同時,還應當建立監督機制,確保安全責任的履行情況得到有效監督和檢查。這種明確的責任與權限劃分有助于形成一個協調合作的網絡安全團隊,共同維護檔案信息的安全。
(3)安全培訓與意識提升
由于“互聯網+”時代的檔案管理涉及數字化和網絡化,檔案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網絡安全意識和專業知識,以應對潛在的網絡威脅和風險。檔案部門應定期組織針對網絡安全的培訓,涵蓋基礎網絡安全知識、識別網絡攻擊的方法、密碼安全、社交工程等內容,以幫助檔案管理人員了解網絡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風險,提高辨識網絡威脅的能力。同時,檔案部門還可以通過應急演練、案例分析等方式,讓檔案管理人員更加深入地理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并提高在面對網絡攻擊時的冷靜應對能力。通過安全培訓,可以增強整個團隊的網絡安全意識,有效減少因檔案管理人員操作不當而導致的網絡安全風險。
2.加強信息系統的安全保障
(1)網絡設備設施與系統的防護
在現代檔案管理中,信息系統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涵蓋了檔案的數字化、存儲、共享等方方面面。為了確保檔案的安全性,必須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防護網絡設備設施和系統。
首先,檔案部門應該選擇安全性較高的網絡設備設施,包括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以及安全路由器等,以保護內部網絡不受外部威脅的侵害。其次,對檔案管理系統實行全面的安全配置,包括訪問權限控制、用戶身份驗證及數據加密等,以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獲取敏感信息。最后,定期對網絡設備設施和系統實施安全漏洞掃描和修復,并及時升級軟件和固件,以防范已知的網絡攻擊。加強信息系統的安全保障可以有效降低網絡威脅和風險,確保檔案部門的數字化信息得到可靠的保護。
(2)數據加密與備份策略
隨著檔案數字化的推進,大量的敏感數據和信息被存儲在電子系統中。因此,必須采取措施保護這些數據不被未授權訪問。首先,數據加密是一種重要的手段,通過對敏感數據加密,即使數據被竊取,也無法直接獲取有用信息。檔案部門可以采用先進的加密算法,對數據實行端到端的加密,確保數據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得到保護;其次,定期數據備份也是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數據備份可以保證在數據丟失、損壞或被攻擊時快速恢復。檔案部門應該建立定期的數據備份計劃,并將備份數據存儲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數據丟失。同時,備份數據也應該經過加密保護,以防止備份數據被盜用。通過制定并嚴格執行數據加密與備份策略,檔案部門可以在網絡安全方面提高防御能力,保障重要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安全審計與漏洞管理
安全審計是對系統中各種活動實行監控和審查的過程,旨在發現異常行為和潛在威脅。檔案部門可以通過安全審計工具來監測系統的訪問記錄、操作行為和數據變動,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采取措施處理。同時,定期的安全審計可以幫助發現系統中的安全漏洞和弱點,從而及時修復,防止惡意攻擊。此外,漏洞管理也是保障網絡安全的重要措施。檔案部門可以定期對系統開展漏洞掃描和評估,發現潛在的漏洞和弱點要及時采取相應的修復和加固措施。檔案部門還應建立漏洞管理的流程和機制,確保漏洞的修復過程有條不紊地開展。通過安全審計和漏洞管理,檔案部門可以在“互聯網+”時代更加全面地監測和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狀態,從而保障檔案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檔案部門要在檔案數字化轉型的同時,積極應對網絡安全挑戰。建立健全網絡安全體系、加強人員培訓、強化信息系統安全保障以及實施安全審計和漏洞管理等策略,都有助于檔案部門在“互聯網+”時代做好網絡安全工作,保障檔案數據的安全和完整。
參考文獻:
[1]鄭 川,曹 陽,向 禹,吳珮嘉.新形勢下檔案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變化與對策[J].山西檔案,2021(02):25-34.
[2]張 立. 談高校檔案網絡服務社會中的安全管理[J]. 網絡空間安全,2020,11(02):24-28.
[3]宣藝翔,胡海翔,鐘宇森. 科研電子檔案網絡管理與安全保障研究[J]. 浙江檔案,2017(04):62.
[4]林曉娟.電子檔案網絡安全若干問題分析[J].信息技術,2017(01):179-180.
[5]王 瑩. 檔案網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探討[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5):162.
作者單位:臨沂市河東區檔案館"作者簡介:龐麗紅(1977—),女,漢族,山東臨沂人,本科,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