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當今一代青少年兒童的體質健康早已受社會重視。提高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并不是局限在學校體育課上,而需探索出多種有效途徑。文章討論了提高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有效路徑,以期提升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有效路徑
一、研究背景
《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要把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納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評價考核體系”,以助力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對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監(jiān)督和促進。對小學生而言,擁有健康的身心既是個人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將來完成服務社會使命的基本前提。
二、分析影響小學生體質健康的各種因素
小學生體質健康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學校體育運動安排。教育部門已規(guī)定小學不同年級每周體育課程安排的數(shù)量以及運動時間,但學校往往偏重于文化教育,體育課和課后運動的質量普遍很低,甚至出現(xiàn)占用體育課的現(xiàn)象,造成小學生的運動時間受限。
2. 學生家長態(tài)度。部分學生家長過于追求孩子的文化學業(yè)成績,將大量時間安排在學習文化知識而忽略孩子的體育鍛煉,對孩子的體質健康缺乏關注。
3. 社會運動場地設施。社區(qū)體育場地設施不齊全,無法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也影響了學生校外體育活動的開展。特別是農(nóng)村學生,能夠開展體育運動的場地少之又少。
三、提高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有效路徑
(一)學校體育運動
小學生在學校內(nèi)主要的運動時間是體育課、課間10分鐘、大課間運動。
1. 提高體育課質量。要想提高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最重要的還是要提升體育課的質量。嚴格落實新課標,做好體育課大單元計劃,每節(jié)課落實“學、練、賽”,要以常賽機制貫穿整節(jié)課,以賽促學、以賽促評。大單元開展面對的困難很大,要充分做好準備,充分了解學生、教學器材以及場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針對學生特點,設置多種教學方法,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積極地學習,并落實每節(jié)課不少于八分鐘的體能訓練。
2. 落實課間十分鐘運動。課間十分鐘雖然時間很短,但是足以讓學生心情得到釋放。教師把課間十分鐘交給學生,不硬性規(guī)定學生做何種活動。課間不建議做劇烈運動,因為會影響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建議做一些自己喜歡、可以愉悅心情的運動,比如多人圍圈踢毽子、跳繩、玩游戲等。
3. 落實大課間運動。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在校學生每天運動一小時的主要手段,也是學校呈現(xiàn)與應用課程中所學體育知識的主要渠道。在統(tǒng)一操化運動的基礎上,增加其他項目的運動,如籃球、足球、羽毛球、跳繩、田徑、踢毽子等,讓學生在大課間體育運動中練習體育課中學習的內(nèi)容。針對學校實際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狀況,可設置四種大課間分項目運動安排:一是可以安排部分學生進行分項目的訓練,部分學生進行操化運動,一周為期定期更換;二是一半時間做操化運動,一半時間做分項目運動;三是一天做操化運動,一天做分項目運動,交替進行;四是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安排上、下午都進行大課間體育活動,上午大課間以操化的形式開展,下午大課間以分項目運動的形式開展,從而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建議定期開展比賽,以項目比賽的形式組織全員參與活動,提升大課間活動的趣味性和實效性。比賽由學生自己組織,教師輔導,學生全員參與,更好地完成體育課勤練、常賽的任務。
(二)家庭體育運動
家庭體育運動是小學生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可以通過學校布置的家庭體育作業(yè)進行體育運動,可以陪同父母一起開展體育運動,可以與伙伴共同開展體育活動。
1. 家庭體育作業(yè)。新課標要求,合理的家庭體育作業(yè)是必不可少的。一節(jié)體育課下來,學習與練習是有限的,為了更好地掌握鞏固所學體育技能,課后應該加強練習。家庭體育作業(yè)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針對學習內(nèi)容,布置相應的體育作業(yè)。如目前學習水平二足球大單元內(nèi)容,家庭作業(yè)可以布置顛球200下、腳內(nèi)側踢球100下等有關足球技能的家庭作業(yè)。也可以布置體能素質訓練,如仰臥起坐100個、深蹲跳50個、跳繩500下等。也可以借助一些運動平臺,如天天跳繩APP,每天布置適當?shù)捏w育作業(yè),家長需要協(xié)助監(jiān)督學生運動,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家庭作業(yè)。適當?shù)募彝ンw育作業(yè)有助于加強體育課學習內(nèi)容,也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2. 親子運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運動使人健康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們心中,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運動,習慣了運動。常見的大眾體育有籃球、足球、羽毛球、游泳、跑步,這些運動容易開展,建議家長們多與孩子一起做運動,既可以增進孩子和家長間的感情,也可以提升孩子的運動技巧,從而提高孩子的體質健康水平。
3. 與同伴玩耍。與同伴玩耍是快樂童年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小學生放學后回到家,不與同伴玩耍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現(xiàn)在只有小部分小學生放學后與同伴在室外玩耍。這是影響小學生體質健康的主要原因。人們都呼吁,還給小學生健康快樂的童年,讓小學生之間多玩耍,做自己喜歡的運動,一起打籃球、踢足球、捉迷藏、跳大繩,玩各種游戲。
(三)社會體育活動
為提升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在學校體育與家庭體育實施的同時,還應將學生體育的發(fā)展延伸至更廣闊的校外環(huán)境。
1. 體育運動培訓機構。當今社會,體育運動培訓機構是推動社會體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機構都能提供6—60歲年齡段的體育培訓方案,培訓范圍廣,且培訓內(nèi)容多樣化。根據(jù)對體育運動培訓機構的了解,機構所教學的內(nèi)容及理念與校內(nèi)差異不大,反而機構培訓學生學習的實效性更高。原因在于機構小班教學,有利于教師顧及每位學生,且每個內(nèi)容學習的時間長,利于學得精、賽得久。中小學生假期參加社會體育運動培訓機構,既能學習體育技能,又能提高體質健康水平。
2. 社區(qū)運動。體育運動越來越被人們重視,無論社區(qū)還是農(nóng)村,經(jīng)常都組織運動比賽。有些條件好的社區(qū),不定時開展公益體育運動培訓。建議小學生珍惜這樣的機會,不怕苦不怕累,在培訓中鞏固自己所學體育技能。當社區(qū)組織比賽時,積極參與,運用自己所學體育技能,在比賽中既能提高自己的技術,又能吸取比賽經(jīng)驗,為以后發(fā)展打下基礎。
四、結束語
經(jīng)研究分析,提高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有學校體育運動、家庭體育運動、社會體育運動服務三種途徑。其中以校內(nèi)運動為主,因為學生在校內(nèi)活動的時間長,且學校制定了每天運動一小時的制度。按照學校體育課、大課間的體育鍛煉規(guī)劃,能夠提高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立新,田來.課內(nèi)、課間、校外“三點協(xié)同”共促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升[J].中國學校體育,2021(06).
[2]范偉華.區(qū)域提升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實踐研究[J].教育視界,2021(31).
[3]姚旗,吳勝軍.健全“常賽”機制 助推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升[J].中國學校體育,2023(06).
[4]任智.“家校協(xié)同”促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升[J].中國學校體育,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