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落實新課標理念,實現學科育人價值,努力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課堂是教師所追求的理想課堂。在教學中創建深度學習任務與環節,為學生鋪設一條深入探索的學習道路,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靈活運用知識、舉一反三、反向推理,在批判性、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中讓思維向高處漫溯,從而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促進數學核心素養的落實。
關鍵詞:小學數學;深度學習;高階思維
一、深度學習對培養小學生數學高階思維的重要作用
(一)促進思維發展
深度學習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應用,這有助于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更高層次的綜合能力,如問題求解、創新創造意識、判斷決策力等。通過深度學習,學生能夠擺脫簡單的記憶和模仿,進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從而推動高階思維的發展。
(二)構建全面的數學知識鏈
深度學習在學生的知識積累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引導學生將新獲取的知識與既有的知識庫進行融合,從而構建出更為全面和豐富的知識架構。這種學習模式對學生在應對復雜多變的數學挑戰時尤其有益,因為它賦予了學生將知識靈活運用于實際情境的能力,實現了知識的有效遷移和實際應用。
(三)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新課程標準下,根據深度學習任務創設問題情境,能使學生自主對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和總結,從而找出有效的問題解決策略。
(四)培養創造性思維
深度學習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通過動手實踐、小組研學、師生交流,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深度學習任務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實現知識的創新應用。
(五)提升數學素養和綜合素質
深度學習作為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深入數學規律的問題本質,由表及里,探尋更深刻、更本質的數學知識與數學規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水平,讓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二、小學數學在深度學習中培養學生高階思維的策略
(一)承上啟下,讓學生的數學思維由點到面
在數學學習中,各個知識點之間往往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承上啟下、前后串聯的教學策略,可以讓學生在掌握舊知識點或某個知識點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以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為例,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回顧長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然后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或圖形變換,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鞏固已有的知識,還能夠理解新知識產生的背景和過程,在深度學習中掌握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形成從點到面的數學思維。
(二)探本求源,讓學生的數學思維由外及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探本求源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從問題的根本出發,深入思考數學概念的起源和演變。例如,在學習分數的概念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回顧“平均分”的概念,逐步引入分數的產生和意義。通過讓學生親手操作,如將一塊蛋糕均勻地分給幾個小朋友,然后表達每個人得到的部分。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感受到分數的實際意義,進而深入理解分數的本質。這種由表及里的學習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堅實的數學基礎,促進高階思維的發展。
(三)思維碰撞,讓學生的數學思維由淺入深
質疑是創新思維的源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和困惑,并引導他們通過自主探究或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分數加減法時,學生可能會遇到分母不同的分數如何進行加減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和討論,找到通分的方法,并理解其背后的數學原理。這種質疑問難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使他們的數學思維逐漸由淺入深。
(四)發散創新,讓學生的數學思維由窄變寬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求異創新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打破常規思維模式,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尋找不同的解題方法和策略。例如,在解決一道應用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使用不同的數學模型或思路來解決問題,并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通過這種求異創新的學習方式,學生能夠拓寬自己的思維視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高階思維中的創新意識和批判性思維。
(五)自我反思,讓學生的數學思維由低變高
新課程標準下,落實教學評一致,除了有教師評、他評,更重要的是自我評價、自我反思。因為自我反思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它不僅有助于學生對已學知識的自我鞏固與深化,還能極大地推動學生數學思維的由低向高發展。通過自我反思,學生能夠主動審視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思維過程,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數學思維。
首先,自我反思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在學習新知識后,學生可以通過自我反思來回顧和梳理所學的知識點,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例如,在學習完“分數的四則運算”后,學生可以反思自己是否掌握了分數運算的基本法則,是否能夠正確地進行分數的加減乘除運算。通過反思,學生能夠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鞏固練習,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其次,自我反思能夠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在解題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通過自我反思,學生可以仔細分析問題的本質和難點,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解決一道關于“比例”的應用題時,學生可能會遇到理解題意困難或列式錯誤等問題。通過反思,學生可以重新審視題目,理解題目中的關鍵信息,并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等式或不等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解決問題,還能夠提高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最后,自我反思能夠推動數學思維的發展高度。例如,在解決一道關于“圖形變換”的題目時,學生可以通過反思來探索不同的變換方法和規律,從而發現新的解題思路和方法。這種求異創新的思維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拓寬思維視野,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數學思維。
在新課程標準的課堂改革下,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深度學習任務和環節,創設情境,讓學生拾“階”而上,學習思維向高處漫溯,培養學生學會聯想、判斷、概括、創造、反思,能更好地落實數學的核心素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效。
參考文獻:
[1]劉忠芳.讓問題點亮小學數學課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技巧[J].讀寫算,2024(20).
[2]徐金玉.深度學習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分析[J].小學生(中旬刊),2024(05).
[3]田慶陽.小學數學教學中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2024(14).
[4]潘小英.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生問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4(11).
[5]盧振龍.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研究[J].智力,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