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將評價貫穿英語課程教與學的全過程。”文章結合教科版英語五年級上冊Module 5 Daily Life單元整體教學案例,探索“教—學—評”一體化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的途徑。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單元整體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教師要以單元教學目標為統領,組織各語篇教學內容,規劃系列教學活動,實施單元持續性評價,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建構對單元主題的認知,發展能力,形成素養。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將評價貫穿英語課程教與學的全過程。”在英語教學中,存在單元教學目標模糊、學習活動缺乏連貫整體、評價主體和方式單一等問題。基于此,文章旨在通過教科版英語五年級上冊Module 5 Daily Life單元整體教學案例設計,探索“教—學—評”一體化在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途徑。
一、明確單元學習主題
(一)基于課標,明確單元主題范疇
“主題具有聯結和統領其他內容要素的作用,為語言學習和課程育人提供語境范疇。”教科版英語五年級上冊Module 3 Daily Life涉及新課標中“人與自我”范疇下“生活與學習”主題群的“家庭與家庭生活”“學校、課程,學校生活與個人感受”“學習與生活的自我管理”“健康、文明的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等。
(二)研讀教材,把握單元學習內容
“語篇承載表達主題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文體素材。”本單元教材包含2篇主語篇:Unit 5 Let’s talk對話,講述放學后Xiaoling幫助Ms White尋找Ben的過程;Unit 6 At the weekend短文,講述The Chen family的愉快周末活動。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理念,增加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三級上定制版Zob is Bored繪本。因此,本單元學習內容是以上述語篇為依托,融入:daily life、go out、have(some)fun、stay at home、go to the market、go to the Children’s Palace、go to the cinema、eat ice-cream、on weekdays、at the weekend短語;maybe、look for、find、Mrs、son、early、wake、busy單詞;What do you / does he(she)usually ...及其回答;一般現在時語法;日常活動表達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
其中第一課時詞匯課學習Unit 5的8個表示日常生活、2個關于時間的核心短語以及頻率副詞seldom;核心句型(What do you / does he(she)usually ...)及其回答。第二課時聽說課學習Unit 5 Let’s talk。涉及猜測地點(Maybe he is in / at ...)和描述他人日常的課后活動的表達(Sometimes he ...)。第三課時語法課學習Sound Family amp; Fun With Language,涉及的語法是一般現在時當主語為第三人稱單數的動詞變化規律以及相應的問答句型。第四課時精讀課學習U6 At the weekend,講述The Chen family的周末活動。第五課時繪本閱讀課學習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三級上定制版Zob is Bored。作者通過介紹Zob周一至周五的活動安排,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找到有意義的周末活動并得到朋友們贊賞,激發學生從個人興趣出發,給自己安排更有意義的活動,突出了“合理安排每日生活,享受快樂每一天”的主題意義,讓學生聯系生活,實現學科育人的目標。第六課時讀寫課,通過閱讀Susan’s daily life短文,提取關鍵信息和寫作框架,課堂指導寫作Eric’s daily life短文。
(三)分析學情,確立學生學習起點
在英語知識儲備方面,五年級學生已學過表示活動的短語,如go to school、go to the library、go shopping、see a film、take photos等,也學過句型“What do you usually do ...?”他們對于daily life話題毫不陌生,學生能運用所學談論日常活動。另外,學生善于模仿,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和挑戰性的活動,逐漸開始一些高階和抽象的思維,如概括、分析、評論等。雖然學生第一次接觸一般現在時的第三人稱單數用法,但也能在教師引導下發現、歸納和總結語言規律,理解簡單的日常生活話題的語料,初步形成語感,能圍繞相關主題,用所學語言進行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學習活動中主動探究,樂于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四)確定主題,規劃單元育人藍圖
通過對主題范疇、語篇內容和學生情況的分析,確定本單元的主題為“日常生活”。單元內各語篇內容都旨在啟發學生合理安排日常生活,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由此,建構出單元主題大小觀念,并進一步明晰討論日常生活習慣所需要掌握的表達語言大小觀念,將語言學習與主題建構有機結合,構成單元育人藍圖。該單元大觀念由主題大觀念和語言大觀念共同支撐,即“要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主題大觀念下包括“享受日常生活”和“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兩個小觀念。
二、確立單元學習目標
單元學習目標必須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圍繞主題,基于語篇,明確學生在語言、文化、思維和學習能力等方面應該達到的水平。因此,本單元的學習目標確立為:
1. 學習理解:理解日常生活習慣的對話、短文和繪本大意。
2. 應用實踐:發現、歸納、總結一般現在時主語第三人稱時的動詞變化規律并應用在口頭和筆頭練習中。
3. 遷移創新:運用所學詞匯和句型以口頭和筆頭的形式描述日常生活;養成健康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
三、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單元整體教學實施途徑
教師要樹立“教—學—評”一體化的整體育人觀念,在明確教什么、為什么教的基礎上,要設計怎么教的學習活動和怎么評的任務,以學定教、以教定評,使評價鑲嵌在教學之中,落實“教—學—評”一體化。
(一)課堂評價
課堂評價主要指對學生課堂學習行為、學習方式和學習表現的評價。在實施單元整體教學中,應用以下課堂評價的方式,以搜集學生發生真正學習的證據。
1. 課堂觀察
教師要根據學生回答問題、小組討論等完成學習活動時的行為表現,如學生是否對學習活動感興趣、是否投入專注、是否合理思考、是否存在學習障礙以及產生障礙的原因,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促進落實教學目標。例如:在第一課時的詞匯課,筆者設計了4人小組圍繞問題“What do you always / usually / often / sometimes / seldom do和What does ... always / usually / often / sometimes / seldom do”,展開日常生活習慣調查的輸出任務。通過小組討論、評價、匯報等方式,觀察學生學習的情況。
2. 師生對話
“良好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夠隨著學生心態的變換、情緒的升降、思維的逆轉,機智地捕捉隨時生發的教育良機,并對課堂中新生教育資源進行創造性重組。”例如:在第二課時的聽說課,教師引導學生聽錄音回答問題“Is Ben at the swimming pool? Is Ben at the library?”學生回答“No, he isn’t.”后,教師問:“Where is Ben? Is he in the playground?”和學生根據圖畫和提示共同續編對話。
3. 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也是教師檢測學生是否達到學習目標的重要手段。例如,在第二課時的聽說課,通過回答問題:“Is Ben at the swimming pool? Is Ben at the library? Is Ben in the playground?”,來檢測學生是否能理解課文;通過聽錄音完成Fun with language Ex 1圖片的標序任務,來檢測學生是否掌握尋找人的過程所運用到的詞匯和句型。在第三課時的語法課,通過學生填寫一般現在時第三人稱單數動詞變化形式來檢測學生是否掌握變化規則,通過短文的訂正來檢測學生是否達到應用的目標。在第四課時的精讀課,通過完成聽錄音勾選日常生活短語、完成表格等任務來檢測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課文大意。
4. 評價指標
“教學評價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要引導學生成為各類評價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在第二課時的聽說課從語音標準、語調優美、停頓節奏恰當等維度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和口頭描述的評價。在第六課時的讀寫課從內容的豐富性、句子的準確性、語篇的流暢性等維度引導學生進行習作的評價。學生在自評、互評的過程中學會謀篇布局和寫作。在學完每個課時后,根據課時目標,制定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的量化表,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表現有量化的評價標準。
(二)作業評價
“作業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第四課時的精讀課,布置學生制作課文思維導圖并根據思維導圖進行課文的復述,通過思維導圖的制作可以反饋學生是否能梳理文章大意,通過復述課文的匯報和展示可以反饋學生是否能口頭應用日常生活的表達。在第六課時的讀寫課,布置學生運用句型“What do you always / usually / often do”調查好朋友的日常生活愛好和習慣,并運用課堂師生共建的寫作框架和方法寫一篇短文介紹好朋友的日常生活,以此綜合檢測學生對本單元的詞匯和句型的綜合運用能力。課堂評價和作業評價是形成性評價。在學完一個單元之后,對學生進行單元檢測題的終結性評價。教師應運用兼顧形成性和終結性、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持續表現,更有利于學生的持續發展。
“教—學—評”一體化的單元整體教學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關鍵路徑,只要堅持素養導向的教學目標、服務于目標的學習活動和效果評價目標的一致性,就能促進教師改進教學和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